通宗大士,深入三昧,對於萬法,能離於相,得清淨體,是為「無相為體」。《金剛經》云:「若有人能泯一切法皆入如如妙旨,於是中無實無虛,能泯之念亦不可得,則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即是實證「無相為體」。
六祖云:「無相者於相而離相」其法理為:「色心諸法之起,必加以接受,乃發生關係;然積習成蘊,則以想為主,因諸法活動之初,只是一種妙性流行,無相可指。想心已興,乃凝結為相也。故色心諸法,皆依想而現法相,想若不立,諸法皆失其相。大乘稱性起修,雖專觀一境而不落想蘊,故仍不失平等法性之齊現……」(參考《心經廣義》)是為 「無相者於相而離相」的本旨。「根境和合,然後識生。」識相對立,盡離內外識,則諸相化為烏有,一無所得。眾生世界,萬象森羅,皆為眾生識執為累,「同分妄見」所造成之假相。行者修證至轉識為智,隨時可以 「泯識顯智」時,對於萬法,以智證之,唯性無相,回復真如本體,是為「無相為體」的根本原理。
六祖云:「吾所說法,不離性體。離體而說,名為相說,自性常迷……」佛祖說法,不離性體。「如來善護念諸菩薩」,法流強大;「如來善付囑諸菩薩」,契機契理。善根行者,專心諦聽,「時節因緣」一到,每能當下頓悟!而普通法師說法,或普通根機聽法,常無此種法效,其理易明。此亦五祖不肯傳衣法給神秀而傳給惠能為六祖的原因。
「明體」即實證「菩提」。禪密二宗常修「月輪觀」以求菩提。《大日經》云:「云何菩提?謂『如實知自心;我觀自心,形如月輪。』」達摩示慧可云:「淨智妙圓,體自空寂,如是功德,不於世求。」《證道歌》云:「但得本,莫愁末;如淨琉璃含寶月,既能解此如意珠,自利利他終不竭。」寒山詩云:「吾心如秋月,碧潭光皎潔,無物堪比倫,教我如何說?!」月輪觀原以專注自心,為下手功夫,非真有質礙物當前,如世間月輪之麗乎天也。觀之純熟,輪相斯隱。唯覺自性遍周法界,寂靜潔淨,光明,身不可得,心不可得,萬法不可得,虛空亦不可得,乃至不可得亦不可得。一切煩惱不假對治,自然不起,根本正智不由他悟,自然通達。(參考馮達庵著《學密須知》)證此,即明體達用。
一切電器,均須接通電流,然後可以發揮效用;同理,修習任何法門,均須接通諸佛法流,然後可以速收法效。所以是否跟隨明體達用的祖師而修,與自己能否正知正見,速收法效,關係至為密切。如無明師加持、指導,則難於接通諸佛法流,比如徒有電器,未能接通電流,難於發揮效用也。甚或「走火入魔」,所以不可「亂來」。
例:陳惠明公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