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文章

孝經白話註解 嚴協和居士著

廣揚名章第十四

[日期:2008-05-01] 作者:嚴協和居士著  閱讀:913

廣揚名章第十四

【章旨】孔子既把至德要道,分別講解得清清楚楚。又把移孝作忠,揚名顯親的辦法,具體的提出來,以告訴曾子。列為十四章。

子曰:「君子之事親孝,故忠可移於君;事兄悌,故順可移於長;居家理,故治可移於官。是以行成於內,而名立於後世矣。」

【白話】孔子說:「君子能孝親,必具愛敬之誠,以愛敬之誠,移作事君,必能忠於事君。他能敬兄,必具和悅態度。以和悅態度移於事長。必能順於長官。處家過日子,都能處理得有條有理,他的治事本能一定很有辦法,如移作處理公務,必能辦得頭頭是道。所以說:一個人的行為,能成功於家庭之內,這樣由內到外,替國家辦事,不但做官的聲譽顯耀於一時,而且忠孝之名,將永遠留傳於後世。」

【釋義】本章共分四段。首段,說明移孝可以作忠。二段,說明移悌可以事長。三段,說明能治家,必能治國。四段,就明孝道,是由內達外,由近及遠,由現在到將來,德行成立於現在,名譽永垂於久遠。按這一章所講的意思,就是教人立德,立功,愛護名譽。把忠孝大道,都能推行到極點,西諺說:「名譽是第二生命。」我國古代聖賢所講的名譽,首重德行。德為名之實,無實之名,君子以為可恥。不像西人所講的名譽。專重名譽了。所以有名譽的人不一定有德行。有德行的人,必定有名譽。德是根本。名是果實。


上一頁 [1]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20] 下一頁   
上一篇:苦妞啊!父愛是你的菩提樹 劉高貴居士著
下一篇:孝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