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文章

淨因三要 證嚴法師著

淨因第一要 -- 四.修十善業

[日期:2006-07-28] 作者:證嚴法師著  閱讀:

  四.修十善業

  三皈五戒是學佛根基

  十善是為人的根本

  三皈五戒是學佛根基

  珍惜得以聽聞佛法的福緣

  世間的苦難災厄,總是訴說不盡啊!透過傳播媒體,我們知道——有的國家經年戰亂,人命如草芥;有的國家旱潦連年,饑饉困頓;或是突遭災變,人民生命、財產毀於片刻之間。相較之下,台灣地區可說是豐衣足食、物質不缺。

  所以,希望大家在愛護尊重一切生命同時,也能夠知福、惜福—— 珍惜生於富足國度並得以聽聞佛法的福緣,趕緊發菩提心、修菩薩行,直往成佛目標邁進,令過去所種的福因開花結果,綿延不盡。

  人生多苦,眾生皆受業力牽引,迷茫流轉。我們既發菩提心,就要及時依照佛陀教理了徹人生之苦,拋開慾念、貪愛、瞋恨、疑惑、愚癡等等使覺性迷亂的因素,力行菩薩道,堪忍世間的苦難及折磨,為眾生付出,藉人與事的磨練來洗煉心地。

  修菩薩行,須先「皈依三寶」——佛、法、僧;次持「五戒」——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漸修「十種善法」——身三善法、口四善法、意三善法;圓滿「三聚淨戒」——攝律儀戒、攝善法戒、攝眾生戒。

  首先,談談皈依三寶與持守五戒的意義。

  一心皈依佛、法、僧

  要做一個真正的佛弟子,必須精勤持戒,而持戒之前須先皈依三寶——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

  皈依的「皈」字是兩個字組合而成,一字是反,一字是白。「反」是「返」的古字,兩者意義相通;「白」代表清淨、光明、善良。「依」是依靠的意思。所以「皈依」就是捨棄過去不正確的觀念和不正當的行為,一心依靠佛、法、僧,誠懇勤勉地修習善法,回歸人人本具的清淨佛性。

  為什麼每位佛弟子都應該皈依佛、法、僧呢?因為——我們的教主釋迦牟尼佛,是了徹宇宙究竟真理的大覺者,他所宣說的教法,能作為我們身心的依靠;我們只要依照佛陀的教導來修練心性,遵循佛陀所定的戒規,就能啟發本具的佛性,具足大慈悲與大智慧。所以,佛陀是我們身心所皈依的人。

  雖然佛陀已經離開人間兩千多年,但是他所開示的教法仍然留傳於人間;只要我們衷心信受,就等於佛陀親自教導我們。這就是皈依法。

  佛陀的教法精深,一般在家學佛者為了生活忙忙碌碌,無法全心全意修學佛法,所以必須依靠專門研究佛陀教理,而且過著嚴格修行生活的僧伽來引導;更何況僧伽是佛陀法脈承續者,擔負弘揚佛法、普度眾生的使命,所以應該要皈依僧。

  能受三皈依,才是真正發菩提心、修菩薩行的正信佛弟子;之後,必須進而持守五戒——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飲酒、不妄語,也就是儒家的「五常」——仁、義、禮、智、信;這是每位學佛者應守的戒規,也是做人最根本的原則。

  持戒不殺,不求仁而仁著

  在前面的篇章中,我們已將「慈心不殺」的因果剖析明白,知道「不殺」乃「五戒」之首要,「不殺生」即是「仁」。

  人皆怕死,難道其它的生靈不怕死?人知道痛苦、害怕痛苦,難道其他生靈不知痛、不怕痛?孟子曾說:「見其生不忍見其死,聞其聲不忍食其肉。」不忍見眾生承受驚憂、恐怖、懼怕之苦及椎心刺骨之痛,就是「惻隱之心」,也就是「仁心」。若能在日常生活中時刻留心護惜生靈,就是仁者,不需求仁而自然得仁。

  持戒不盜,不忻義而義敷

  「不偷盜」即是「義」,如果能守好不偷盜戒,則不需刻意追求,義理自然顯現在言行舉止中。

  學佛的人應該看淡物質享受,專心修習佛法。平日生活能夠吃得飽、穿得暖、住得安穩就可以了,還有什麼可貪求的?何必為了名聞利養去做不義之事?學佛者若能調伏慾念,簡樸度日,並進而喜捨佈施,利益人群,不需要刻意追求,即能將義理廣泛地流布弘揚。

  不淫者,不忻禮而禮立

  儒家五常中的「禮」即是佛教五戒中的「不邪淫」,也就是男女之間的禮節。出家的比丘、比丘尼,須守清淨不淫戒;在家學佛的男、女居士,則應遵守一夫一妻制,丈夫忠於妻子,妻子恪守婦道,彼此負責,並且共同擔負教養子女的責任。

  如今社會上男女之禮衰微,造成很多社會問題。報紙上曾經登載,一個年僅九歲的孩童,原本跟隨父親在台東生活,後來自己流浪到花蓮,結交了一些不良少年而學會偷盜。一日被警察抓到,詢問之後,才知道他流浪來花蓮是為了尋找母親——他的母親原是有夫之婦且育有子女,後來與他的父親發生了不正當的感情,同居而生下他後,將他丟給他父親撫養,自己回花蓮與丈夫及孩子一起生活。

  像這樣的例子,在社會中真是時有所聞啊!這就是廢棄了男女之禮,才會造成家庭及社會問題。若學佛之人個個守好不邪淫戒,而社會大眾也重視男女之禮,則我們的社會就能禮立義揚,清淨祥和。

  不妄語者,不慕信而信揚

  一般人說話常常不負責任,不考慮後果;我們必須瞭解,一個人在世間,必定要言而有信、守好口德,才能得到別人的信任、敬仰與愛護。所以只要守好「不妄語戒」——不妄言、不惡口、不兩舌、不綺語,就能自然而然建立起誠信的品格與名譽,受人信任與尊敬。

  不妄言是不說虛假、欺騙的話,也就是「能說能行,言出必行」。不惡口是懷仁厚之心,口說和雅溫柔之語,使人內心喜悅而真誠地信服。綺語是好聽卻不誠懇的話,就是所謂的「巧言令色」,《論語》學而篇中有言:「巧言令色,鮮矣仁!」《論語》衛靈公篇也提到:「巧言亂德」,可見說了動聽卻不誠懇、不切實際的話,會喪失操守、惑亂人心!兩舌則是曲解事實、搬弄是非,將原本單純的事變得複雜,不但傷害別人的心,使別人起衝突,更會造成人心不安,破壞團體和諧的氣氛;所以希望諸位莫有「兩舌」的行為,並進而以「知足、感恩、善解、包容」來圓融人事。

  開口動舌,無不是因、無不是業;學佛若想得正果,對於「因」的造作必須非常謹慎!所以對人說話要審慎思量,因人、因時、因地制宜,不可得意忘形,隨便亂說。

  「不妄語者,不慕信而信揚」,一個人若謹慎於言語,對自己也對別人負責,則不必刻意去呈現「信」,信的德行自然能弘揚起來。

  不飲酒者,不行智而智明

  眾生皆有佛性,原本具足無量的清淨智慧,可是為什麼大多數眾生都是昏昧無明呢?原因在於迷亂了心性,使智慧之光被層層心垢掩蓋,以致隱晦不顯。

  什麼最容易迷亂人的本性呢?就是酒。心性一亂,智慧就迷了!所以要開顯明睿的智慧,首先必須守不飲酒戒,保持本性的清明。

  或許有人會說:「我根本不喝酒,為什麼智慧仍然很淺薄?」今生今世是沒有喝酒,但是可能在過去生中有這種習氣,致使今生不能擁有真正清朗的心性。過去生中既然有這種習氣,此生一定要好好守持戒律,絕對不可飲酒亂性;如此一來,智慧自然能慢慢地開顯、明朗。

  如斯修因,不期果而果證

  以上是五戒,也就是五常、五德——仁德、義德、禮德、智德、信德。要得五德,必須先持五戒;戒是因,德是果,只要好好修因,自然能證果。

  可是修因不是一開始便能得果,我們應以農夫耕種的精神,專心一意地用心修持五戒,只問耕耘,不問收穫!不能存著還沒種因,就想結果的心理。只要我們時時刻刻將全部精神放在眼前應該做的事情上,不執著過去、不妄想未來,自然能夠身心輕安,將來必有所得——獲得真誠而深厚的品德涵養。

  十善是為人的根本

  大家知道學佛根基乃由持守「五戒」做起,「五戒」就是防止我們犯錯;持守了「五戒」,等於是力行了「十善」。

  「十善」是五戒的延伸,乃身、口、意三業所行的十種善法,與「十惡」是相對的,離十惡則成十善。

  十善包括:「身」三善法——以「護生」離「殺生」、以「佈施」離「偷盜」、以「戒淫」離「邪淫」;「口」四善法——以「誠實語」離「妄言」、以「柔軟語」離「惡口」、以「調和語」離「兩舌」、以「質直語」離「綺語」;「意」三善法——以「不淨觀」離「貪慾」、以「慈悲觀」離「瞋恨」、以「因緣觀」離「愚癡」。

  身、口、意朝善的方向,則可以行十善法,累積福德智慧;若偏向惡的方向就造十惡業,將來苦果難免。所以,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必須注意自己的行動、語言及心思,遠離十惡,成就十善。

  護生、佈施、戒淫

  「身」三善法,就是五戒中的不殺生戒、不偷盜戒及不邪淫戒。

  「不殺生」是不傷害眾生的生命,因為惻隱之心,人皆有之。每個人的本性原都具有「慈悲」,猶如明月常在虛空中,可惜往往被烏雲——「無明」習氣遮蔽,不僅對眾生的苦難視而不見,甚至為了私慾殘害眾生的性命。如何才能讓本性中的慈悲顯現出來呢?只要在日常生活中用心觀察、體會眾生的痛苦,就能逐漸啟發心中的慈悲——大愛,不僅不忍心傷害眾生,更會積極地救生、護生,這就是仁心、菩薩心。

  「不偷盜」是不取不義之財,除了不偷、不搶之外,對社會人群有害的事業也不能去做;並且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積極地佈施行善,造福人群。

  「不邪淫」是比丘、比丘尼須守清淨不淫戒,一般社會人士應遵守一夫一妻制,妻子恪守婦道、丈夫忠於妻子,彼此相互敬重,共同負擔家庭責任。只要社會大眾重視男女之情操、禮節,就能減少許多家庭和社會問題。

  以「誠實語」離「妄言」

  凡夫容易因「聲」與「色」的迷惑而心亂,「聲」就是語言聲音,所以必須修口的善業,以免自誤誤人。

  「口」四善法就是五戒中的不妄語戒,即不妄言,不惡口、不兩舌、不綺語。

  妄言是虛假、欺騙的話;自己不曾做過或沒有辦法做到的事,卻說得天花亂墜,就是妄言。

  佛陀在法華會上,鞭策一些「未得謂得」的弟子,說這種行為是最大的妄言。所以大家應該時常反省:告訴別人的事,確實有做到嗎?有沒有誇大、虛偽的成分?希望別人做到的事,自己做得到嗎?平時有沒有鞭策自己身體力行?做承諾之前,可曾深思熟慮是否自己確實可以做到?是不是信口開河?

  除了平日待人處事必須「口出有實」——說誠實語之外,講經說法也必須如理如法,並且身體力行。古言:「如人飲水,冷暖自知。」真正體悟並力行佛陀的教法之後,才能談論自己的經驗,不可「未得謂得」,自欺欺人。

  總而言之,能夠做到「能說能行,言出必行」,才是誠信負責的人。

  以「柔軟語」離「惡口」

  惡口就是口出粗鄙不善之語,使對方感到苦惱;柔軟語則是溫柔和善之語,能安撫人心,使人衷心喜悅而真誠地信服。

  許多人都知道謾罵、侮辱別人是不對的,卻時常「得理不饒人」而不自覺。如果因為自己的見解比對方正確或自以為有理,就「理直氣壯」,愈說愈大聲,隨意批評人,甚至開口罵人,這也是惡口!

  此外,也不能「自我詛咒」。例如人家如果說:「你真好命啊!」一般人就會回答:「沒有啊!我哪有多好命?」這是自我詛咒!大家應自我祝福、自我鼓勵,朝善的方向好好努力。

  口出蓮花度人入善門,或口吐毒蛇與人結惡緣,只在一念之間。若能改掉說話大聲、言詞粗鄙的習慣,以柔言愛語促進人與人之間的和諧與情誼,並且「理直氣和,得理饒人」,自然所說的話都能得到別人的信任,所說的道理也能使別人歡喜接受。

  以「調和語」離「兩舌」

  心懷仁厚,以「調和語」連繫人的感情,圓滿人間的事相,就是口的善業;若搬弄是非、到處加油添醋,破壞別人的感情,或使原本單純的事變得複雜、難以解決,就是口的惡業。

  種了搬弄是非的因,將來會得到煩惱的果報——子女不聽話,週遭的眷屬時常爭鬥……,因此若希望將來得到善果,必須非常謹慎,多種好因,不可離間人與人之間的感情或製造是非。

  希望大家在日常生活中牢牢地記住因果觀念,時刻圓融善解別人的過失、隱惡揚善,促進人與人之間良性的互動;如此才能得到別人的信任與尊重,並且協助團體維持清淨祥和的氣氛。

  以「質直語」離「綺語」

  綺語是好聽卻不真實、不誠懇或沒有意義的話;質直語則是樸實正直的語言。

  如今社會中許多人迷戀於聲色之樂,喜好談論風花雪月、玄奇神妙之事,不喜歡聽正直純樸的言論,也不喜歡聽樸實無華的道理;如此不但誤了自己,也會影響到週遭的人,形成惡的循環。

  其實,很多人習於「綺語」而不自覺。大家可以仔細想一想:平日與人相處時,是否經常隨口說些好聽的話來討人歡心,可是內心並不真誠?是否經常以男女情愛、美色名利……,作為茶餘飯後閒談的話題?別人談論鬼怪神通之事時,自己也曾去湊熱鬧?是否曾經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隨口說些不真實的話來敷衍甚至欺騙別人?……這些行為,都是誤人又誤己啊!

  「四攝法」中的「愛語」,與綺語完全不同。愛語是溫和慈愛的言語,發自於內心的慈悲與智慧,目的在於引導眾生走上光明善良的道路;綺語則是為了滿足私慾,以甜蜜而不誠懇的話語來迷惑別人。

  開口動舌,無不是因、無不是業,希望大家以「開口即是純良正直之言,動舌即是溫和慈愛之語」來自我期許,在日常生活中處處用心!

  以「不淨觀」離「貪慾」

  「意」三善法包括——以不淨觀離貪慾;以慈悲觀離瞋念;以因緣觀離愚癡。

  社會上人與人之間不能和睦相處的原因,在於「明爭暗鬥」——不僅是明處爭權奪利,暗地裡也勾心鬥角;民間如此,官場也是一樣,多數人都在爭鬥中求生存,實在令人感到心痛!為什麼爭?為什麼斗呢?原因只有一個字——「貪」。因為貪圖財色、名利、地位,所以你爭我奪,不得安寧!

  世間大部份人都是為了滿足「身軀」的享受而產生貪念——吃要吃好的、穿要穿好的、用要用好的;為了這個污臭不淨的身軀,不知造了多少惡業?

  為什麼說身軀不淨呢?《水懺文》中有一段話:「九孔常流不淨物」,人身是由一層皮膚包著骨肉膿血,從九孔流出來的都是屎尿痰涕。大家想一想,人身有哪一處是乾淨的呢?何必為了它與別人斤斤計較、造作惡業?

  身軀雖是不淨物,但是人人心中都有一分非常清淨的寶物,那就是「佛性」。此身能造惡,亦能修習善法,所以大家應該時常「觀身不淨」來摒除貪念,並且利用這個身軀積極地佈施行善,開啟心中的「佛性」。

  除了身外財物的佈施,這個身軀也能佈施。佛陀《本生經》中有割肉喂鷹的故事,在《無量義經》中也說「頭目髓腦悉施人」。現在醫學非常進步,不只可以在往生後捐贈器官或遺體,活著時就能捐血或捐髓,既能救人又不損害自己的健康。我一直在呼籲器官捐贈、骨髓捐贈,以及遺體捐贈,因為這個身軀遲早會敗壞,何不在它還有用的時候趕緊佈施出來幫助別人呢?

  學佛要看淡名利、地位,修行是為了眾生,一切勞動也都是為了利益眾生;心中常存此念,就不會產生貪慾。

  若執著於此不淨之身而造作種種惡業,實在可悲可憫!唯有善加利用此身,積極行善、精進修行,才能提升人格、增進道業,不枉來此人間走一回。

  以「慈悲觀」離「瞋念」

  佛陀說:「當知瞋心,甚於猛火。」人時常因為瞋怒而亂了行為,一發脾氣就六親不認,損人又害己。如果希望自己不論遇到什麼狀況都不會動怒,時時予人親切和藹的感覺,則必須擁有非常柔和的心念,而柔和的心源自於「慈悲」。

  有一天,佛陀的弟子舍利弗和羅?羅出去托缽,受到一群無賴漢戲弄,有人把泥沙放進舍利弗的缽內,有人打了羅?羅一拳,血從面頰流了下來,但他倆都不理會那些無賴漢的欺侮,逕自走了。舍利弗告訴羅?羅:「你不要生氣,我們要憐憫眾生,起慈忍心,這是佛陀教我們的:這是我們修行的逆增上緣。」

  羅?羅流著淚回答說:「我沒有生氣,也不埋怨!我很感謝佛陀,教導我慈悲的心念與忍耐的功夫。佛陀一生為了眾生辛勤地教化,而眾生卻仍如此頑劣,心中充滿憎恨,逞強欺弱。社會的動亂與天下的災禍,就是起因於眾生缺少慈忍心。我是因為悲憫他們才流淚啊!」

  大家若像舍利弗與羅?羅一樣,以慈悲心看待日常生活中的人、事、物,自然擁有非常柔和、清明的心念,即使面對逆境也能忍耐,不現怒容、不出惡言;並且憐憫那些造作惡業的人,而不生瞋怒之心。

  若社會上人人都以慈悲心與忍辱行相互對待,哪還會有動亂與災禍呢?必然是人人幸福、處處吉祥啊!

  以「因緣觀」離「愚癡」

  世間一切現象,皆由因緣和合而成。迷於因緣,則隨著業力流轉於六道之間;覺察因緣,則能放下執著,解脫煩惱纏縛;把握因緣——珍惜並善加運用修學佛法與救度眾生的因緣,就是福慧雙修的人間菩薩。

  許多人學佛只為了自己,只在意自己能不能得度了脫生死,卻疏忽應該學習佛陀的慈悲與勇氣——發菩提心、修菩薩行,以救度娑婆世界苦難眾生為修行的目標。如果每位學佛的人都只想自利而不願利他,則如來家業就無法延續下去,苦難眾生也就無法得度。

  唯有啟發心中的長情大愛,把握幫助眾生的因緣,才能徹底遠離愚癡,得到真正的智慧。

  所以我們一定要嚴持戒律、嚴護戒根,不要因為小善就不願意做,小善積多了也是大善啊!也不可以認為小惡無所謂,只要懺悔就沒事了!大家要知道,悔而不改,一犯再犯,罪業永遠無法消除,而且「墜露成河」——小惡積多了也就成大惡啊!

  總而言之,種了善因,不怕得不到善果;所以除了守好五戒,還要用心行十善。如果人心清淨、社會祥和,就能呈現一片萬善和融的景象,如此,娑婆世界與佛的淨土還有什麼差別呢?

  「用心」行十善

  以上就是身、口、意所行的善業與惡業。身、口、意奉行善法,則智慧福德與日具增;造作惡業,則苦果業報逐日累積。人生方向應該向善還是向惡,相信大家心中都明白。

  遠離十惡,奉行十善,會很困難嗎?其實人人都可以做到,關鍵在於日常生活中必須「多用心」——時時刻刻注意自己的行動、言語及思想,審慎思惟是善還是惡?若有惡的成分,趕緊改正過來,朝善的方向去做;只要能夠持續不斷地努力,身、口、意就會愈來愈誠正、清淨。

  一個真正肯用心的人,才能深切體會佛陀的教法,並且以堅強的決心與毅力身體力行,逐漸「超凡入聖」;而不肯用心的人,日子過得迷迷茫茫,造了什麼業自己都不曉得,這樣的人生不是很可悲嗎?所以,我平時總是一再提醒大家,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多用心」啊!

  律己防非,嚴護戒根

  我們如果精進修行,切實持五戒、行十善,除了自律之外,還可以助國弘揚禮義文化。

  社會是由眾多個體組合而成,想要社會和睦安定,一定要從人人本身開始做起。一個人若是亂了行為,一家就亂了!若是家家亂了,社會也跟著亂了!所以我們每個人都不能輕視自己,只要每個人都守好規矩,就是幫助社會國家弘揚禮義。

  整個佛教的前途,與我們每個佛教徒息息相關!身為佛弟子,必定要善加注重自己的身、口、意業,好好保持自己的氣質和品德,自我修持、端正行為,待人接物謹慎誠懇,如此週遭的人就會受到我們感化,也趨往善的方向;如果每位佛弟子都能這麼自我要求,何懼我們的社會不能清淨祥和呢?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9..] [13] 下一頁   
【內容導航】
第1頁:緣起 第2頁:淨因第一要 -- 一.孝養父母
第3頁:淨因第一要 -- 二.奉事師長 第4頁:淨因第一要 -- 三.慈心不殺
第5頁:淨因第一要 -- 四.修十善業 第6頁:淨因第二要 -- 一.愛持三皈
第7頁:淨因第二要 -- 二.具足眾戒 第8頁:淨因第二要 -- 三.不犯威儀
第9頁:淨因第三要 -- 一.發菩提心 第10頁:淨因第三要 -- 二.深信因果
第11頁:淨因第三要 -- 三.讀誦大乘 第12頁:淨因第三要 -- 四.勸進行者
第13頁:後記
上一篇:心的詩偈 -- 信心銘講錄 聖嚴法師著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