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著第三大科,解釋在家律學的重要性。在家律學有什麼重要性呢?在《遺教經》裡說明了在家律學的重要性,其實也就是戒法對我們修行的重要性。《遺教經》上說:「汝等比丘,於我滅後,當尊重珍敬波羅提木叉。如闇遇明,貧人得寶。當知此則是汝等大師,若我住世無異此也。」「汝等比丘」,因為比丘是七眾佛子的綱領、首領,所以就以比丘做代表,其他的比丘尼、式叉摩那、沙彌、沙彌尼、優婆塞、優婆夷,都包括在裡頭,叫做「汝等比丘」。「於我滅後」,在我示現滅度之後。應「當尊重珍敬波羅提木叉。」所謂的「尊」就是功德非常高尚殊勝。「重」是利益非常宏大深遠。這個「珍」也就是保惜而不失去,叫做珍。「敬」是謹慎來奉行,不要高慢。所以要尊重珍敬波羅提木叉。「波羅提木叉」剛才說過了,是戒的三種名稱之一,這個就是別別解脫、處處解脫,就是以果德來詮釋的。波羅提木叉就是佛的法身,它能夠去除度脫兩種的障礙。哪兩種的障礙呢?就是能夠度脫煩惱闇障,所以下頭的經文說「如闇遇明」,如同黑暗遇到光明,就能夠度脫煩惱的闇障。「貧人得寶」什麼意思?這種戒法的法身,它能夠度脫空無善根的障礙,所以就好像貧窮的人獲得寶藏一般。「當知此則是汝等大師」,應當了知戒法就是汝等的大師,都是我們偉大的導師。佛在世,是以佛為師;佛不在世,就以戒法為師。所以說:「若我住世無異此也」,跟我住在世界是沒有兩樣的。所以我們在家眾,諸位也都是念佛,跟我們老師學習淨土法門,我們假如配合持戒的話,那就更殊勝了,將來必定在中品中生以上。戒能夠持好的話,是如此。
還有《華嚴經》的偈頌也說:「戒是無上菩提本,應當具足持淨戒,若能堅持於淨戒,則是如來所讚歎。」《華嚴經》說:戒法就是無上佛果菩提的根本,所以應當具足執持清淨的戒法。所謂的「具足」也就是輕戒、重戒都要平等心去受持。持得皎如冰霜,塵點不染。假若能夠堅固執持於清淨的戒法,那麼這是十方如來所共同稱揚讚歎的對象。還有《涅槃經》也說到:「欲見佛性,證大涅槃,必須深心修持淨戒。」想要照見佛性,換句話說,就是證得大菩提,還有證得大般涅槃,必須以深信之心來修持清淨的戒法。在《華嚴經賢首品》也說到:「若常信奉於諸佛,則能持戒修學處。若常持戒修學處,則能具足諸功德。」《華嚴經賢首品》說了:假若我們常常信奉於諸佛的話,就能夠「持戒修學處」,就能夠好好的學習戒法,好好持戒。「若常持戒修學處」,假若我們常常能夠好好持戒,修習這個學處的話,就能夠具足諸多的功德。所以,一切的功德善法都是由持戒而生。戒法就如同大地,大地能夠生長一切動植物,承載萬物,生長萬物。戒法這一種的大地能夠生長一切善法功德。在《明法品》裡頭也說到:「於去來今佛所說之法,所制之戒,皆悉奉持,心不捨離,是故能令佛法僧種,永不斷絕。」《明法品》說了:對於過去、未來、現在諸佛所說的法、所制定的戒,都能夠完全依照去奉行,如法去奉行,內心不肯捨離,因此之故,我們就能夠使令佛法僧三寶,永遠都不斷絕,能夠久住世間,永遠利益未來的眾生。所以太好、太殊勝了。
在《優婆塞戒經》裡頭也說到:「善男子,若優婆塞至心能受持如是戒,是人名為優婆塞中分陀利華,優婆塞中微妙上香,優婆塞中清淨蓮華,優婆塞中真實珍寶,優婆塞中丈夫之人。」說「善男子」,當然包括善女人。假如優婆塞、優婆夷能夠至心—至誠懇切、專心一意,能受持如此的戒法,就是指六重二十八輕的戒法。假若我們受《梵網經》的十重四十八輕,這是通於在家出家所受的,也都可以。這個就叫做優婆塞、優婆夷當中的分陀利華。分陀利華翻做中文叫做白蓮花,它是出淤泥而不染的,以這個做比喻。是「優婆塞中微妙上香」,什麼叫做微妙上香?因為戒德熏習出去,什麼地處都能夠熏聞得到,所以他是微妙上等的香。「優婆塞中清淨蓮華」,這個比喻什麼呢?他能夠契合實相的因果,所以叫做清淨的蓮華。「優婆塞中真實珍寶」,因為他能夠自利利他,所以就稱為真實的珍寶。「優婆塞中丈夫之人」,他是雄猛威力,能夠勝過煩惱,所以叫做丈夫之人。所以,你看,持戒那麼要緊。太好、太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