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文章

歸依三寶 如本法師著

歸依三寶後,心靈感受如何?

[日期:2008-05-03] 作者:如本法師著  閱讀:

歸依三寶後,心靈感受如何?

佛門畢竟就是佛門,佛門就是覺悟之門,入我佛門之弟子不得不覺悟,不得不清醒,不得不浪子回頭,不得不轉迷為悟,不得不由凡夫地入如來地,因為佛門道理深廣無涯,浩瀚如海,如虛空,廣說不能盡。

釋迦牟尼佛曾經說道:『我所說的佛法如大海中的一滴海水,所未說的佛法如四大海之海水。』

佛所證悟的人生觀與宇宙觀,洞澈無餘,智慧無量無邊,難思難議,不可臆測。

大般若經:『如目犍連與舍利弗智慧與神通力,欲測度斗量大菩薩智慧,如是累生累劫,無有是處。』

阿羅漢(梵語arhat)已經超凡入聖,三明(梵語tri-vidya)六通(梵語adhijnah)具足的聖者,都無法測度菩薩的智慧了,那佛的智慧更加不能臆測斗量啦!

故佛經常云:『佛的智慧,唯有佛與佛方能究竟了知,等覺十地菩薩了不可知,聲聞緣覺如聾如啞。』

這麼再一比較的話,等覺十地菩薩,聲聞緣覺二乘都無法測知佛的智慧(梵語jnana)了,那我們道道地地十足的凡夫,憑什麼能力來推測佛的大智慧呢?豈不是遙不可及,高不可攀,離譜太遠了嗎?不是的,我們應該要知道,佛同樣也是由凡夫眾生修道而成佛,要經過無量阿僧祇劫的歲月,才能有如今的佛道可成。

祖師大德云:『沒有天生的釋迦,也沒有自然的彌陀。』

釋迦佛與彌陀佛,乃經過累生累劫的修道歷鍊,而成就佛道的,十方世界所有諸佛,沒有自自然然就能成佛的,更沒有天生的佛,佛之所以稱為佛,乃是歷歷生生修道而成就的,因此可知,佛的無上智慧不是偶然而有,更不是突然而生的。

今天大家能夠歸依佛門,親近三寶,心裡應該懷著慶幸之心,報佛恩之心,因為佛法難遭難遇,能得聞佛法實在不容易,內心應生難得可尊可貴之念。

華嚴經云:『假使頂戴經塵劫,身為床座(ㄔ扁)大千,若不說法度眾生,畢竟無能報佛恩。』

正當如是,每一位歸依三寶後的正信弟子,心靈上是會有此感受的,雖然佛有大智慧,高不可攀的現象,但佛有無量善巧方便,令眾生先受三歸依,受三歸依之後,一步一步的深入佛法,對佛法有所肯定,將後逐漸對佛陀的大智慧,產生信心而不動搖,因而體會出佛陀出世度化眾生的悲願。

佛陀自己開悟的大道理、大智慧、大解脫、大悲願,一一都不自私,又不自利的隱藏起來,佛陀完全將自己證悟的真理,戒定慧,解脫(梵語vimoksa)之法,也都一一的說出來,讓大地的眾生都能得聞佛法,也能如佛一樣的證悟無上佛道,佛的慈眼視眾生,實在可敬可佩,令人五體投地至極,這種大公無私的具體表現,當下就是佛陀真正偉大之處,完全流露出度化眾生的大慈悲心,佛陀淨化了自己的心靈,毫無慳貪之念,達到平等一如的境界。

佛經所謂:『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正是。

佛陀假使自私又自利,不能將證悟的真理告訴我們的話,我們如今何能修道證道呢?佛法就永遠無法得聞,想歸依佛門,那就更不可能了,所以我們今天能夠歸依三寶,心裡應該要緬懷感恩之心,心存慶幸之心,報答佛恩之心,報答法寶之心,報答僧寶之心,佛法難遭難遇之心,可尊可貴之心,希有之心,若能如是發心,是歸依三寶後,心靈上正常的感受,也就是歸依三寶後,心靈上的第一點感受。

歸依三寶後,心靈上的第二點感受是什麼呢?就是要起大慈悲心救度眾生之願,為什麼歸依三寶後要發大慈悲心救度眾生呢?因為我們好不容易,在六道輪迴的苦難中得到歸依三寶,除了報答三寶恩惠之外,更不能忘記六道輪迴的眾生,目前也正在沉淪受大苦難當中,難以自拔。

我們在累生累劫浪生死中,六道眾生曾經與我們當過親戚朋友、兄弟姐妹、父母子女、眷屬倫理,都是與我們有密切的因緣,我們投胎輪迴之後,改頭換面,有隔陰之迷,忘卻過去的一切情景,彼此見面不相識,你不認識我,我不認識你,過去生的彼此關係拉得很遠,輪迴六道以來,六道的眾生都與我們有很深的緣份。

梵網經菩薩戒本云:『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世世無不從之受生,故六道眾生皆是我父母,而殺而食者,即殺我父母。』

由此可知,六道眾生我們都不能互相殘殺、互相搏鬥、挑撥離間、撥弄是非、製造恐怖,致使人心不得安寧,甚至引起殘酷的戰爭,這一切的一切,都有傷及到累生累劫的六道眾生,若傷及到六道眾生,就傷及到我們累生累劫的骨肉,我們累生累劫的骨肉就是六道眾生,六道眾生與我們的淵源是一體的。

我們要互為照顧,不可互相殘殺,不可彼此挑撥離間,不可從中製造恐怖,大家應該發起六道眾生的同胞愛,進一步的慈悲救度六道眾生,令六道沉淪苦難的眾生,離苦得樂,解脫生死,早日共登覺悟彼岸。

我們有緣歸依了三寶,不要自己逃之夭夭,要想到六道眾生沉淪痛苦,是很難堪忍的,有無量的逼迫感,受大煎熬,會發狂的,譬如人類問題有:婚姻的破裂,冤家相聚,兄弟姐妹互相剝奪財產,被惡性倒會,人倫道德喪失,姦殺淫蕩,在士農工商為謀取生活,就要受人事壓迫,政治手腕的恐怖,殘酷的戰爭,世間上的真相嚐試越多,就越能讓人類體悟人生觀,人生的一切,擁有無盡的缺陷與痛苦,人道社會,是如此一般。

畜牲道(梵語tiryagyoni-gati)亦不例外,我相信每一個人都不想當畜牲了,畜牲所以當畜牲,是有牠的因緣果報的,既然當畜牲了,是已經構成果報,在接受果報的時候,在道理上,不該怨天尤人。

古德明訓:『欲知天下刀兵劫,但屠門夜半聲。』

但是人類往往不明因果,否認因果,又生活在因果的每一個滴點當中,造下無量無邊的惡業,而自己不知不覺,這實在很可憐,由於他不明白因果,自己不覺得自己可憐,日夜造因果,又撥無因果,這就是眾生愚癡顛倒相,倒霉受苦還是自己呀!

何必跟因果打擂臺,你跟因果打擂臺,最後傷痕纍纍的還是你,而不是因果,因果(梵語hetu-phala)就是世間的真理,也是世間的法則,你跟因果唱反調,就是跟真理過意不去,跟真理唱反調,災殃臨頭,還是自己!

佛門有兩句名言:『菩薩畏因,眾生畏果。』正是此意。

一般人的觀念,都認為雞鴨狗豬、兔牛羊馬、魚蝦海鮮,是應該給人吃的,因而犯了嚴重錯誤思想,這種錯誤觀念,使得他堅決的如此而作,因而殺眾生命,吃眾生肉,啃眾生骨,飲眾生血,慘不忍睹,自以為理所當然,就在這種無知的情況之下,造下了惡因,將來因緣會合,當然感應果報,誰也救不了誰,佛菩薩欲救不能,束手無策,因果是平等的,除非己莫為,既然為之,果報如影隨形。

華嚴經云:『假使百千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

因果律就是這麼公平,若有人犯了因果,誰也逃不了因果的制裁,冤冤相報,因果如鐵鍊,互相(金勾)鎖,緊密不可分不可離,縱管你有多大神通力,權勢凌人,一旦業障現前,終了也是避免不了因果的報應。

同樣的理由,我們沒有造下惡因,也不用擔心因果的報應與來臨,佛門弟子,歸依三寶後,在心靈上,對因緣果報要有如是正見與肯定。

畜牲道(梵語tiryagyoni -gati)是六道眾生之一,殺牠、吃牠,當下我們的慈悲心已喪失了,破壞了我們的慈悲心,我們只站在人類的立場說人類的話,如果你是畜牲的話,我殺你,你願意嗎?你不想活嗎?你願意被宰嗎?你樂意的接受被宰嗎?會把脖子伸得長長的,給別人宰割嗎?絕對不會,嚇都嚇死了,跑都來不及了,那裡會伸長脖子別人割切呢?

我們要知道,眾生最珍貴的,無過於愛牠的生命,生命最可尊最可貴,一切東西或許可以不要,但生命不能不要呀!諸君可思惟、思惟!是否有道理!

梵網經菩薩戒本云:『若佛子!故食肉,一切眾生肉不得食,夫食肉者,斷大慈悲佛性種子,一切眾生見而捨去,是故一切菩薩,不得食一切眾生肉,食肉得無量罪,若故食者,犯輕垢罪。』

佛法啟示我們的立場,肯定大地眾生皆有佛性,皆不可殺不可食,食眾生肉得無量罪,畜牲道也是眾生之一,我發大菩提心,為修菩薩道,必須利益救濟眾生才對,假使沒有救度眾生,反而變本加殺害眾生,食眾生肉,飲眾生血,這實在很嚴重的問題,有違背菩薩道的本懷。

菩薩道(梵語bodhisattva-carya)的宗旨,在於普度六道眾生,天道、人道、阿修羅道、地獄道、畜牲道、餓鬼道、都是菩薩道度化的對象,菩薩為了救度眾生都來不及了,那來的殺害眾生之理由呢?

我們既然歸依了三寶,應該對六道眾生要發起大悲心,救度眾生離苦得樂,遠離輪迴之苦,因為我們輪迴六道以來,受苦也是無量劫啦!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我們在輪迴受苦,別人也在輪迴受苦;我們想遠離輪迴之苦,別人也是想遠離輪迴之苦,彼此都是一樣的立場,沒有特殊,沒有特權,平等平等。

今天,我們有緣先受了三歸依,有此福報因緣,就應該將此歸依的福報因緣,也令別人都能夠歸依三寶,入佛門大道,大家彼此提攜,互相勸勉,為成就佛道而努力,不達解脫覺悟彼岸,絕不終止,是為歸依三寶後,心靈上的感受之三。

歸依三寶之後,身為正信佛門弟子,內心自然會發起勇猛精進向道之念,一旦入了佛門,肯定了佛法,是如此難遭難遇,同時,對人生觀與宇宙觀,有了正見的體悟,當下迴光返照,有如快馬加鞭之速,為了生死問題而努力,為開悟本性而圖強,為了度化眾生而發心,這種精進不懈怠的菩提道心,佛法是肯定的,所謂: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皆以精進速得成佛。

佛經裡面記載,釋迦牟尼佛(梵語Sakya -munibuddha)與彌勒菩薩(梵語Maitreya),在無量劫以前,曾經當過師兄弟,同在一尊佛前發願,立誓為成就佛道而發奮,為度化無量眾生而精進,同時發心發正願,發心發願之後,各人修各人的法門,結果道業的成就,就有快與慢的懸殊,而且差距太遠了。

由於釋迦牟尼佛精進用功,為法忘軀,為度化眾生之故,也曾經拋頭顱,灑熱血,悲願之切,不受時間與空間的束縛,三千大千世界,每一寸都有佛陀度化眾生所踏過的痕跡,佛陀從來也沒有說過一句身心疲勞的怨言,無窮盡的利度眾生,如此的精進辦道精神,速成佛陀的福德因緣,與速成佛陀的大智慧,終於,福慧圓滿,因而成就佛道。

彌勒菩薩就不一樣了,彌勒菩薩當初發心後,偏向於攀緣在家居士,懈怠浪漫,不奮發圖強,道業荒廢,如今的彌勒菩薩固然已成就等覺菩薩的果位,但尚未成佛,目前住在第四天的兜率天,於彌勒內院為天人演說微妙佛法,是釋迦牟尼佛以後的補處菩薩。

由此可知,精進與懈怠兩者之差距,實在不可思議,釋迦牟尼佛目前已經成就佛道了,彌勒菩薩目前尚在等覺菩薩果位。

依據這點說來,在學佛過程當中,精進能令修道者早日速證菩提,懈怠能令修道者緩慢證菩提,我們歸依三寶之後,肯定了生觀與宇宙觀,有種種苦、空、無常、無我之後,能夠猛然覺醒,了知世間如幻如化、如夢如露、了不可得。

世上的情景是千差萬別的,不論一花一草一物、山河大地、人事物等等,都是緣生緣滅,空幻無實,有為敗壞法,不可停、不可住、不可依、不可貪戀人世間,人世間是不可久住之處,佛陀慈悲的一再吩咐,一再叮嚀,要我們勇猛精進,發出離心,以求悟道。

佛遺教經云:『汝等比丘(梵語bhiksu),常當一心勤求出道,一切世間動不動法,皆是敗壞不安之相。』

這已經很顯的告訴我們,世間無常,國土危脆,生滅變異,諸法空無自性,不可捉摸,了不可得,世間還有什麼可貪著呢?還有什麼可留戀呢?還有什麼可執著呢?為什麼耿耿於懷而看不破、放不下呢?

由佛法一連串的啟示,因而發大菩提道心,為成就無上佛道而發心,為救度無量苦難的眾生而立願,如是勇猛精進的發心,是為歸依三寶後,心靈上會自然湧現的感受。


上一頁 [1] [..8] [9] [10] [11] [12] [13] [14] 下一頁   
【內容導航】
第1頁:自序 第2頁:學佛為什麼要歸依三寶?
第3頁:歸依三寶有限制或忌諱嗎? 第4頁:歸依的意義
第5頁:何謂三寶? 第6頁:三寶有何分類?
第7頁:三寶有六義 第8頁:歸依三寶的次第
第9頁:歸依三寶的程序與方法 第10頁:歸依三寶應有的認識
第11頁:歸依三寶的功德與利益 第12頁:歸依三寶後,心靈感受如何?
第13頁:歸依三寶後,如何護持三寶? 第14頁:未歸依佛門者 令速歸依佛門 早登覺悟彼岸
上一篇:佛教律學入門 虛雲老和尚講述
下一篇:三皈五戒的意義 文珠法師講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