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文章

蓮宗正範 陳海量居士編輯

慧遠大師傳

[日期:2008-05-17] 作者:陳海量居士編輯  閱讀:

◎慧遠大師傳

師諱慧遠,姓賈,雁門樓煩人。幼而好學,博綜六經,尤善莊老。時道安法師建剎於太行恆山,師往歸之,一面盡敬。初聞安師講般若經,豁然開悟,因投簪受業;精思諷誦,以夜繼晝。安師常臨眾歎曰:使道流東國者,其在遠乎。年二十四,大善講貫。太元六年,至潯陽,見廬山閒曠,可以息心,欲立精舍。以去水猶遠,舉杖扣地曰:若此可居,當使朽壤抽泉。言畢,清泉涌出。潯陽亢旱,師詣池側讀海龍王經,忽見神蛇從池而出,須臾大雨,歲竟有秋,因名龍泉精舍。時師同門慧永禪師,先居廬山西林,欲邀同止;而師學侶浸眾,西林隘不可處。永師乃謂刺史桓伊曰:遠公方當宏道,而貧道所棲隘不可處。是夕,師夢山神告曰:此山足可棲神,願毋他往。忽於後夜,大雨雷震;詰旦,林麓廣闢,素沙布地,楩柦文梓,充布地上,不知所自至。伊大敬感,更為師建剎,名其殿曰神運。以在西林之東,故遂號東林。時太元十一年也。於是乃造西方三聖像,建齋立社,鑿池種蓮;於水上立十二葉蓮華,因波隨轉,分刻晝夜,以為行道之節。主張蓮宗,蓮風大扇。既而西方息心緇侶,絕塵信士,聞風不期而至者,凡百二十三人;共結蓮社,六時行道,一意西歸。令劉遺民著發願文,勒之石。時王喬之等數人,復為念佛三昧詩以見志。師為作序曰:夫稱三昧者何?思專想寂之謂也。思專則志一不分,想寂則氣虛神朗;氣虛則智悟其照,神朗則無幽不徹。是二者,自然之玄符,會一而致用也。又諸三昧,其名甚眾;功高易進,念佛為先。何者?窮玄極寂,尊號如來;體神合變,應不以方。故令入斯定者,昧然忘知。即所緣以成鑒,鑒明則內照交映,而萬象生焉;非耳目之所暨,而見聞行焉。於是靈相湛一,清明自然;元音叩心,滯情融朗。非天下之至妙,孰能與於此哉!所以奉法諸賢,咸思一揆之契;感寸陰之將頹,懼來儲之未積。洗心法堂,整襟清向;夜分忘寢,夙興唯勤。庶夫貞詣之功,以通三乘之志;仰援超步拔茅之興,俯引弱進垂策其後。以此覽眾篇之揮翰,豈徒文詠而已哉!初是大教流行,江東經藏未備,道法無聞。師遣弟子法淨、法領等,遠越蔥嶺,曠歲來還,購諸梵本,並傳關中。先是,此土未有泥洹常住之說,但言壽命長遠。師曰:佛是至極無變;無變之理,豈有窮耶?乃著法性論十四篇,以明泥洹常住之旨。什師見而歎曰:邊方未見大經,便闇與理合。經言:末代東方有護法菩薩,欽哉仁者,善宏其道。曇摩流支入秦,師遣弟子曇邕,請於關中,出十誦律流傳晉國。及沸馱跋陀羅至,師即請出禪數諸經。所有經律,出自廬山,幾至百卷。有行者來侍師,善驅蛇,蛇為盡去,因號辟蛇行者。有一虎往來,時見行跡,未嘗傷人,人號遊山虎。師與社眾每遊憩上方峰頂,患去水遠;他日有虎跑其石,水為之出,因名虎跑泉。師居東林三十餘年,跡不入俗;每若送客,常以虎溪為界。領眾六時行道,未嘗一日暫輟。深信切願,專志西方。澄心繫念,三睹聖相,而沈厚不言。後義熙十二年,上月晦夕,於般若臺,方從定起,見阿彌陀佛身滿虛空;圓光之中,有諸化佛,觀音、勢至,左右侍立。又見水流光明分十四支,洄注上下,演說苦、空、無常、無我之音。佛告曰:我以本願力故,來安慰汝;汝七日後,當生我國。又見社中先化者,佛馱耶舍、慧持、慧永、劉遺民,在佛之側。前揖師曰:師志在先,何來之晚!既知時至,即語弟子法淨、惠寶曰:吾始居此,十一年中,三睹聖相;今復見之,當生淨土必矣。又曰:七日之期,斯為漸矣!即自製遺誡。至期,端坐入寂,年八十三,即義熙十二年八月六日也。遺命弟子,露骸於松林之下,即嶺為墳,與土木同狀。弟子等不忍露骸,與潯陽太守阮侃,奉全身建塔於西嶺。謝靈運及宗炳,各立碑以銘遺德。所著有廬山集十卷行世。唐宣宗大中二年,追諡辯覺大師。昇元三年,追諡正覺。宋太宗太平興國三年,追諡圓悟大師凝寂之塔。

贊曰:晉太元中,遠祖始以淨土法門,建立蓮社,一時高僧名士多歸之。其思專想寂四字,即是念佛祕要玄關。厥後諸賢往生,顯驗不一。嗚呼盛矣!萬世而下,不可得而思議者歟!可謂釋迦再說西方,彌陀現身東土者也。厥功顧不偉歟!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9..] [18] 下一頁   
【內容導航】
第1頁:蓮宗正範發刊序 第2頁:慧遠大師傳
第3頁:曇鸞大師傳 第4頁:道綽大師傳
第5頁:善導大師傳 第6頁:承遠大師傳
第7頁:法照大師傳 第8頁:少康大師傳
第9頁:延壽大師傳 第10頁:省常大師傳
第11頁:蓮池大師傳 第12頁:傳燈大師傳
第13頁:蕅益大師傳 第14頁:行策大師傳
第15頁:省庵大師傳 第16頁:徹悟大師傳
第17頁:印光大師傳 第18頁:蓮宗正範後跋
上一篇:中國佛教人物 呂徵等著
下一篇:印光法師簡譜 信西居士敬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