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文章

淨因三要 證嚴法師著

淨因第三要 -- 一.發菩提心

[日期:2006-07-28] 作者:證嚴法師著  閱讀:


  淨因第三要

  一.發菩提心

  發菩提心,行菩薩道

  五濁即淨土

  發菩提心,行菩薩道

  學佛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發「菩提心」,修「菩薩行」;唯有如此,才能成就無上佛果。

  什麼是「菩提心」呢?菩提就是「覺道」,覺悟人間的苦難,發心求取正覺成就佛道,普度眾生離苦得樂。然而發了「菩提心」之後,想要達到成佛的目標,一定要修「菩薩行」——精進持淨戒,慈悲度眾生;這是成就佛果唯一的途徑。

  佛陀教育我們,希望我們能夠發菩薩心,菩薩的心懷就是《法華經》中「法師品」的偈言:「大慈悲為室,柔和忍辱衣,諸法空為座,處此為說法。」

  佛陀平等說法,普施一切眾生,而因為眾生根機不同,接受的心得不同,所以佛陀必須苦口婆心地教化再教化。但是不論何種根機的人,都一定會感受到佛陀的心懷,那就是——「慈悲」。

  《法華經》中佛陀教育我們——普天之下需要佛法流傳,佛法由誰來流傳呢?法師。何謂「法師」?就是擁有與佛同樣的志向,行如來之行,與佛同樣捨俗出家,擔起如來家業的「出家僧眾」。

  法師必須能夠將佛陀的教法完全吸收、內化,成為自己的精神、心懷;吸收佛陀的精神,體驗佛陀的心懷,然後再以身作則、教化眾生,這樣才堪稱「法師」。一位法師必定是經過佛法的洗煉,洗得心清淨,練得志堅強,而且具足外柔內剛的氣息。

  心存大慈大悲接引眾生

  在「法師品」有言:「大慈悲為室,柔和忍辱衣」,這是一個比喻——將我們的心比喻成「室」。如古人用「宅心仁厚」來形容很有愛心的人;「慧根仁宅」則是說一個人既有智慧又有慈悲心。

  佛陀曾把三界譬喻成一個火宅,將宇宙比喻成一間大房子。人間就像一個大宅,若要大宅內充滿溫暖的氣氛,則必須我們的內心——「心宅」時時刻刻抱持佛陀的教育與精神。所以佛陀教導弟子,若要引導眾生,首要條件必須自己先有這分大慈悲心,以開闊的慈悲心包容一切眾生,此即「大慈悲為室」,也是佛陀明白的教誨。在教化別人之前,自己要先以「大慈悲為室」。

  「慈」是指「無緣大慈」,俗語說:「天下慈母心」,媽媽疼愛孩子的心,與佛陀愛普天下眾生如己子的心是相同的。所不同的是,凡夫愛的範圍很狹隘,只限於愛自己的孩子——孩子快樂母親就快樂,孩子成功母親就覺得光榮;而佛陀則是以慈母一樣的心,去愛普天之下的眾生,視普天下眾生如己子,普天下的眾生安樂佛陀就安樂,所以稱為「無緣大慈」。

  「悲」是指「同體大悲」,意即佛菩薩對眾生的苦,感同身受!就如一般世俗現象,社會大眾攜家帶眷到動物園去,以欣賞關在籠裡的動物為樂事。但佛陀則不然,當佛陀看到動物被囚時,是滿懷的悲心啊!因為若拿人類的生活與動物的生活相比較,看到牠們被囚禁籠內不得自由之苦,還怎麼忍心視牠們的苦為我們的樂呢?佛陀與凡夫不同的心境就在於此。

  眾生的苦就是佛陀的苦,看到那些動物時,佛陀悲憫牠們的不得解脫,悲憫牠們的愚癡,無法領悟佛法的境界。也因此,佛陀曾明示:「人身難得,佛法難聞」,今天我們能夠投生人間,就應該趕緊把握機緣、時間聽聞佛法。

  以「柔和忍辱」為衣

  「大慈悲為室,柔和忍辱衣」,是佛陀提醒我們要好好看清天下萬事,啟發本具慈悲心,堅定行菩薩道的意志,以便施教眾生。而想要施教眾生,必定要先具備一分讓眾生喜於親近的形態。眾生喜歡親近什麼樣的人呢?柔和有禮的人。一個人外表讓人感觸最直接的就是聲與色。聲,就是言語;人們講話的語調有柔和,也有粗獷。同樣一句話,若聲調過高,人家聽了就會不順耳;若說得柔一些、軟一些,聽起來,就會令人覺得入耳又入心,所以聲音要柔和。

  除了聲音柔和之外,形態一定要有禮貌。

  人之所以稱為「萬物之靈」,在於識「禮、義」、知「廉、恥」。孟子曾說:「人之異於禽獸者,幾希!」以衣服為例,所有畜生都不必穿衣,披毛帶角就是牠們的形象;但是人就不一樣了!人必須穿衣蔽體以遮羞恥。一般人大都注重服飾穿著,紅、黑、白、長、短,千姿百態都有。維持社會安寧的警察、警官,或是憲兵,海、陸、空軍等,也各有各的制服,以表示他們的崗位、職守,讓人一看便知。還有宗教家,若是正信且受社會敬仰、公認的崇高宗教家,也一樣有整齊的制服 ——例如天主教的神父、修女以及佛教的比丘、比丘尼,一看即知其身份。

  然而,什麼衣服穿起來最美呢?其實,真正的美無法用衣服裝飾得出來;真正美好的人生,也不是靠有形物質經營出來的。普天之下最美的一件衣服是無形的,那就是「柔和忍辱」衣。人人都喜歡柔和忍辱的人,一位柔和善順的人即使身穿粗衣粗布,也會由他內在散發出來的修養,讓人一看就心生歡喜,被他柔和敦厚的氣質所吸引!

  更何況我們佛教徒,大多數是在家居士,很難由衣著上分辨我們的身份,但是有一項可以讓人看出我們是佛教徒,那就是「修養」。用你的修養、形態和平時講話、待人接物的「形色」,來表示你是一個虔誠的佛教徒——也就是以「柔和忍辱」作為你的衣服。

  透徹世間諸法

  我們要怎樣才能忍辱、如何才會柔和?就是要透徹一切道理;若能透徹道理,看開世間的名利、地位,自然會有寬大的度量來容納世間的人與事。如此,態度就自然柔和了!

  人人皆有佛性,但是受了後天社會各種形態的熏染,而有了不同的習氣和心態。

  我曾在報上看到一則報導。兩個親兄弟在同一家公司上班,平時在家就常常因意見不合而吵架;在公司也為了職位問題互相明爭暗鬥。兩兄弟時時抱著一種怨恨、嫉妒的不平衡心理,積怨甚久!一直到除夕夜圍爐,因酒後起衝突,大哥殺死了弟弟,再服毒自殺。

  這是現代社會所發生的家庭悲劇!同胞兄弟一起相處了二、三十年,怨恨不斷地累積,到最後竟然以恨相對,毀了彼此終生。這就是凡夫心——看不透道理。學佛,就是要學看得開世間一切名利,透徹道理;在理中處世,則「有道行千里」,自然能事事皆通、包容一切,並時時廣度眾生,為眾生說法。因此講經、說法教導別人之前,一定要先以身作則,首先要有慈悲心——「大慈悲為室」,然後表現柔和忍辱——「柔和忍辱衣」;這都必須先體悟「諸法空為座」的道理,才能表現以身作則、領導眾生的行為——「處此為說法」。

  諸法空為座

  學佛最要緊的是菩提心,所以修行必須發菩提心。

  出家人名為「沙門」,沙門有三種意思,其中一種叫「怖魔」。

  什麼是魔?就是「障礙」。想要出家的人有許多障礙,有的是外境起障礙——也就是個人外在的業力使自己不能很順利出家;有的人是內心起障礙——若沒有受外境阻撓,出家之後內心的心魔也會作怪。所以我常常說,非常順利出家的人,不見得能夠成功;而在出家之前,歷經千辛萬苦仍不受環境折服的人,出家一定成功。這就是說,能經得起社會人事的磨練而發大心的人,才是真正能成功的人。

  所以,學佛一定要發菩提心。唯有發菩提心的人,才能堅定信心、堅定毅力而產生勇氣,如此才能脫離魔掌。

  前面已經說過什麼是菩提心?菩提就是「覺道」。從凡夫地到聖賢的境域,必定要有一條通路,即是覺悟的道路,而菩提心就是覺悟的道心。

  「學佛」不同於「佛學」。學佛是學做佛,要學習佛陀的精神、慈悲的心念,學習佛陀為眾生吃一切苦的心,如此學佛才能成佛;而佛學只是研究其中的教理,推究其文字,在文字、名相上打轉,這只不過是世間的學者。佛教中有一句話說「所知障」——若只想研究佛學,不肯真正發菩提心學佛,對自己而言是很大的障礙;因為知道得多,往往容易生起我慢心,無法真正謙卑誠懇、發名揚實。

  若能發菩提心,一定可以成佛,這是真正的學佛。培養內心的大慈悲,視普天下眾生如我們的親眷,用柔和忍辱的態度待人接物,瞭解一切道理,透徹菩提的道路,那麼世間名利就沒有什麼可以計較的!

  例如慈濟醫院的籌建,即不以營利為目標,而以救人為目的。

  記得慈院啟業之初,花蓮有一位貧困的勞工患了胃疾,到花蓮一家醫院住院治療。住了將近一個月,由於醫療設備不足,醫生們無法醫治,所以向慈濟醫院請求支援。瞭解病況之後,慈院認為有辦法處理,所以建議患者轉院到慈濟醫院。

  但是,患者認為慈濟醫院當時尚無勞保,儘管他的病體已經非常危急,還是遲遲不肯轉院過來,最後慈院院長與醫師討論後,認為人命關天、救人第一,所以將醫師和儀器整個轉移到那家醫院的手術室,為患者開刀治療。

  一切無代價的奉獻,完全以救人為第一。這就是我們的目標——不求名、不求利,只要能夠救人,不管患者住在哪一家醫院,都能為他服務,這就是人事上的「諸法空為座」。

  我們的日常生活,時時處在人與事之間,離開了人與事,就沒有佛法可修了!所以,要時時開擴心胸為一切眾生工作,為一切人群服務,這就是發菩提心,也就是「諸法空為座」。

  運用一切法而不執一法

  每個人都想得到真正的幸福,而內心能夠真正寧靜才是最幸福的人。那麼什麼樣的人心境最寧靜呢?就是佛菩薩和聖賢人!他們的心境最寧靜。他們不會被惡劣的環境所侵擾,不會受世間的事相而亂了心,永遠擁有毅力和信心,不管是面臨大風大浪,不管是道路崎嶇不平,他們總是安然自在、莊敬自強。

  究竟佛菩薩和聖賢們是用什麼方法才能使心寧靜呢?——「諸法空為座」,即運用一切法而不執一法,不執著法就叫做「法空」;他們看得透世間、看得透人生——人生幾何呢?只不過在呼吸間罷了!有什麼好計較呢?

  重要的是應把握因緣,借由服務眾生而隨順度化眾生。因此,不但要能施教,還要能夠身體力行;不但能身體力行,還要能無所執著。除了不自認比別人高明,也不會分別眾生比自己愚癡,所做的一切,都是為眾生而做——說法是為眾生而說,修行是為眾生而修,一切皆歸功於眾生。

  煥發慈悲的真善美人生

  古人說:「不經一番寒徹骨,焉得梅花撲鼻香?」由於梅花能夠耐寒,才能在冬天開花;所以,我們必須學梅花及松柏的精神,遇到任何境界都要歡喜接受磨練。學佛,就是學習鍛煉自己得以「大慈悲為室」,身著「柔和忍辱衣」,而成為一位具足仁心仁宅的覺者,如寒冬中的暖流,給人溫暖。

  「諸法空為座」,人生唯有從佛法中才能夠真正徹底瞭解生理、心理、物理等現象所蘊涵的道理,也才能瞭解到所謂「一切法皆空」的道理。

  希望大家盡量體會、培養自己慈悲的內涵;當具足慈悲的內涵時,自然就能以柔和忍辱為衣,也自然能透徹瞭解世間一切道理,而內心不起絲毫執著的自利利他;若能做到這樣,就是最清淨、最美好的真善美人生了。

  五濁即淨土

  心淨則土淨

  學佛注重的是實踐,要身體力行。一個修行人若只「想」參禪學道,心卻定不下來,沒有明確的目標,則徒然空過時日。所謂一理通則萬理徹,我們一定要把握時間,不要浪費人生。菩提覺道是要我們向前邁進,不是站在十字路口,用嘴巴呼叫或問過路人,一定要真正身體力行。

  《淨行法門》曰:

  「凡修淨土須善發心,若為自己厭五濁、忻九品,則違菩提心,是聲聞行,不應發也。若為眾生起大悲心,救度一切令共成佛,則順菩提,是菩薩行,應當發心。」

  一般人以為,造福人群只是修福而已,所以要趕快找時間念佛修慧、了脫生死,這是錯誤的。淨土法門鼓勵我們以造福人群來成就道業,念佛是培養善根而已,必定要有「福德因緣」作為成佛資糧;所以,修淨土的人也一樣要好好的發心——發菩提心。

  「若為自己厭五濁、忻九品,則違菩提心。」——娑婆世界是五濁惡世有五種不清淨。但是,我們若認為世間有這麼多煩惱、苦惱、不清淨,而厭棄五濁惡世,一直欣羨極樂世界的黃金布地,希冀追求清淨的境界,這樣就違背了菩提心。須知,佛教以蓮花為標幟,污濁的泥土裡才能開出清淨的蓮花。所以,希求極樂世界清淨國土的人,仍舊是不能離開五濁而做佛事。

  學佛一定要學得「心清淨」,不受世事的染著,若能這樣,五濁即是淨土。因此,佛陀說「心淨則土淨」。學佛能以清淨心在五濁惡世中做佛事,才是真正發菩提心。

  厭棄五濁的修行人每每會說:「人命無常啊!世間這麼苦,若不趕快修行,不能解脫,以後還要再回來做人,這樣太辛苦了!」這是一般對佛法見解不純正的人所發出來的言語。學佛應該要有正知、正見,就如醫生學醫是因為世間有病人;我們學佛是因為世間有業重的眾生,佛陀是為眾生而修行,也因為有眾生才能成佛。我們不可畏勞怕苦,必定要有一分毅力、勇氣來堪忍。

  「忻九品,則違菩提心」——若逃避現實、為求清閒享受,欣慕西方極樂世界、蓮花九品而學佛,這是「聲聞行」。聲聞者亦同樣是佛的弟子,很愛聽聞佛法,推究佛的道理,卻不肯發大心。我們學佛不是要學聲聞,現在有很多人極愛聽經,但是聽歸聽,請他身體力行卻無法做到,這就叫做聲聞行。

  我們既然學佛,尤其是處於現今社會,應該拿出勇猛的毅力,不可停滯於消極、只愛聽不願行的境地。所以說,學佛不要只想聽法或如何研究佛學,一定要聞而思、思而修。

  「若為眾生起大悲心,救度一切令共成佛,則順菩提,是菩薩行,應當發心。」世間眾生多苦惱,我們要身體力行走進苦惱的眾生中而不逃避,以眾生的苦為苦,為他們承擔一切苦,才是真正的大悲心。這就是地藏王菩薩的願——「地獄未空,誓不成佛」若有一人墮落地獄,決不成佛;釋迦牟尼佛也說:「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苦難的地方我不去,誰去呢?這才是佛陀真正的本懷。

  排除魔障,共成佛道

  我們都是佛弟子,擔負如來家業是我們的責任,應該要學習地藏菩薩的發大願,使令一切眾生皆成佛道,這樣做就是真正的發菩提心、行真正的菩薩行。

  佛陀來人間說法教化,不是只說給我們聽而已,而是希望人人能身體力行;能夠力行者,就是菩薩。所以我們應當好好發心!設若沒有好好發心,很快就會受三界魔王的魔軍障礙,將我們懾服,這樣就無法真正走上菩提大道。

  希望大家好好學佛,不要只趨向佛學的研究,在其中打轉;研究佛學而不肯真正學佛,就像蒼蠅鑽玻璃,再怎麼鑽都鑽不出去;即使對佛教的文字、名相瞭解很多,所換得的只不過是「所知障」。所以我們想要事事無障礙,只有靠信心、毅力和勇氣,並且身體力行,學習佛陀的精神,自然可以撥除內外的魔軍障礙,佛道必定能成!


上一頁 [1] [..8] [9] [10] [11] [12] [13] 下一頁   
【內容導航】
第1頁:緣起 第2頁:淨因第一要 -- 一.孝養父母
第3頁:淨因第一要 -- 二.奉事師長 第4頁:淨因第一要 -- 三.慈心不殺
第5頁:淨因第一要 -- 四.修十善業 第6頁:淨因第二要 -- 一.愛持三皈
第7頁:淨因第二要 -- 二.具足眾戒 第8頁:淨因第二要 -- 三.不犯威儀
第9頁:淨因第三要 -- 一.發菩提心 第10頁:淨因第三要 -- 二.深信因果
第11頁:淨因第三要 -- 三.讀誦大乘 第12頁:淨因第三要 -- 四.勸進行者
第13頁:後記
上一篇:心的詩偈 -- 信心銘講錄 聖嚴法師著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