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文章

淨因三要 證嚴法師著

淨因第二要 -- 二.具足眾戒

[日期:2006-07-28] 作者:證嚴法師著  閱讀:

  二.具足眾戒

  以大乘心圓滿三聚淨戒

  以大乘心圓滿三聚淨戒 

  「三聚淨戒」包括:「攝律儀戒」、「攝善法戒」、「攝眾生戒」。這三者聚集大乘諸戒法,聚集世間一切清淨善法,所以稱為三聚淨戒。

  攝律儀戒是以「嚴防」為體,嚴格防範錯誤的心念與行動,禁止一切惡事,具足莊嚴威儀。攝善法戒是修習一切善法,攝眾生戒是利益一切眾生,後二者皆以「勤勇」為本,必須精進、勇猛,不可逃避、懈怠。

  該持而不持是犯戒,該禁而不禁也是犯戒。所謂「大聖度人,功唯在戒」,「戒」是佛菩薩最主要的度人方式;換言之,捨棄戒法即非真正的學佛者。

  嚴防諸惡攝律儀

  「律」即戒律,是約束、禁止的意思;「儀」是儀態,是日常生活中的舉止與形態。攝律儀就是攝持大乘佛法的精神,積極推行該做的事,嚴格禁止不該做的事。

  「攝律儀戒」以嚴防為體,在日常生活中嚴格防範不正當的心念及行為,將貪、瞋、癡、慢、疑等種種不好的習氣斷除乾淨,並且積極培養良好的觀念與行為;也就是「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癡」。

  《法苑珠林》云:「攝律儀者唯有四(有四項要義)——一者不得為利養故,自讚毀他;二者不得故慳,不施他人;三者不得瞋心,打罵眾生;四者不得謗大乘經典。持此四法,無惡不離也。」

  以感恩心成就諸善

  「攝善法戒」即修習一切善法,包括身、口、意所行諸善,及聞、思、修三慧、六度波羅蜜等諸善法。

  以「感恩心」待人處事,就能成就身、口、意的善法。例如,吃飯時專心吃飯,並且深思這碗飯從何而來——粒粒稻種需經過許多人流汗耕種,才能結成纍纍稻穗;可是稻穀不是拿來就能吃,要用器具碾壓,才能脫去穀殼,將糙米變成白米;而白米仍不能直接食用,必須以種種廚房用具炊煮……。總而言之,經由社會中無數農民、勞工、商人勞心勞力、分工合作,我們才能享用到可口營養的飯菜,怎能不珍惜、感恩呢?

  不但在食的方面當思來處不易,穿衣服時,也應用心思考這件衣服的來源——許多工業界人士、裁縫師及商人互助合作,才能製造出一件完整的衣服;所以,穿衣買衣應該節制,不能浪費。還有,我們走的道路、住的房子,也是許多人勞心勞力的成果。

  一個人若時時抱持感恩的心,自然成就身、口、意的善業——對眾生常懷感恩,所行的必是報眾生恩的善行;所講的必是勸人為善、教人向善的善言;所思的必是仁慈寬厚的善念。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以感恩心行善、言善、念善,就是大善啊!

  修三慧,行六度

  三慧包括「聞、思、修」,是獲得智能的根本方式。

  學佛是為了啟發智慧,要啟發智慧就要用心聽法。可是聽法不是盲目地聽,而是認真思考所聽到的法,能不能引導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往善的方向走?能不能教導我們在現代社會裡發揮人生良能?以實際行動利益人群?法若是正確的,我們才能接受,否則就不能接受;這都要靠思維、智慧去選擇。

  所以聽法時要認真地聽,聽完後好好地思考,確實是正確、富教育意義的佛法,我們才能付諸行動。

  我常說,佛法不是只用講的、不是只用聽的,說法的人一定要以身作則,聽法的人一定要真正用心去學、用心去修。何謂「修」呢?就是用心學之後能說給別人聽,不但能說給別人聽,自己也能身體力行。

  「修」的意思也可說是人與人之間相互琢磨、鼓勵、啟發。所以,不要把人事當是非,應該將是非當作修練的機會。

  凡夫大多太愛自己,所以事事多疑,懷疑別人所說的話是不是批評自己?別人所做的事是不是對自己不利?把人與事當作是非而處處起疑心,以這種心態來生活會很痛苦。所以修行時,即使是真正對己不利的是非,也要將其善解,化是非為修行,決不可將人事當成是非。

  所以「聞、思、修」就是聽聞佛法後,對佛法有了認識,再深入去思考。如同孔子所說「溫故而知新」,一再溫習、反覆思考,一面聽、一面思考,自然融合成為我們的智識,同時也啟發我們的智慧。

  而且一切佛法一定要身體力行,因為「如人飲水,冷暖自知」。水到底是熱的?還是冷的?你要自己喝才知道。修行也是一樣,要體悟佛法、開悟證道,一定要身體力行,才能真正覺悟,故稱聞、思、修為三慧學。

  六度則包括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如果精進修持就能將我們從凡夫的此岸度到聖人的彼岸。做菩薩必須具備這六種善法,這些善法全部包含在攝善法戒裡。

  慈悲喜捨,善導眾生

  眾生心非常複雜,有人心善,有人心惡。

  「攝眾生戒」就是將一切眾生不同的習氣、心念,導向同一個目標——止惡行善、轉迷成智。

  例如「慈濟」將近幾千位的委員與數百萬會員的心,聚集在一起共同為一個目標努力——「為佛教、為眾生」,這就叫做「攝眾生戒」。將眾生的心凝聚朝向同一目標,故稱為攝一切眾生。

  攝持眾生有四種方法——慈、悲、喜、捨。

  「慈」就是予樂,發揮愛心與智慧,使一切眾生快樂!

  所謂「施比受更有福」、「助人為快樂之本」,唯有貢獻人生良能、為眾生服務,才能感受到深刻而恆久的快樂。所以,不但要解除眾生身體上的痛苦,使他們獲得健康安樂,更要啟發他們慈愛的心念,使他們獲得歡喜、安詳的心境。

  「悲」就是憐憫;拔除眾生的痛苦,即是悲憫眾生。

  若沒有憐憫心,就會認為別人生病是別人的事,與我何干呢?窮是他窮、寒是他寒、餓是他餓,這些事跟自己有什麼關係?這樣漠視眾生的態度,實在很殘忍。大家應該要發揮不忍、惻隱之心,也就是憐憫心來對待一切眾生!

  悲也是「濟」的意思——彌補、救濟眾生所缺少的。所以,「慈濟」兩個字就是予樂、拔苦,以慈愛、悲憫之心,彌補眾生的缺陷——例如缺乏物資者,就濟助他物資;如果心靈空虛者,就啟發他的愛心。從表相上看起來是在造福眾生,而實際上拔苦予樂者卻從身體力行中開啟智慧;所以慈即修慧,濟即修福,同步並行稱為「福慧雙修」,故知「慈悲」就是慈濟的基本精神,故稱慈濟人是福慧雙修、悲智雙運。

  佛陀告訴我們人生無常,今天能付出力量為人群服務,就要及時去做,莫待明年,更不能等到自己的家庭、事業責任結束時才開始做,因為人生的責任結束時,就是生命功能停止之時。雖然現在很平安,但是誰知道幾分鐘之後又是如何呢?

  總而言之,既知人生無常,就要趕緊行善、修行。而且,若能起憐憫心,憫念一切眾生的苦,自然會好好把握時間、積極從事救度眾生的工作,而不會浪費任何時間於無意義的事上。因為時間可以累積道業、累積功德。

  慈悲是觀音,喜捨名勢至

  「喜」即喜慶,慶一切眾生離苦得樂。

  慈濟人濟貧教富很辛苦,但也非常歡喜自在!當貧窮、饑寒、病苦的眾生,由於我們付出的愛心幫助,而能吃得飽、穿得暖、擺脫病痛折磨時,不僅他們離苦厄得安樂,我們也會感到非常高興;這分溫暖而深刻的喜悅,不是任何世俗玩樂的短暫快樂所能比擬的。

  至於富有的眾生,我們將慈濟精神介紹給他們,讓他們有機會參與救濟貧病的工作——「取諸社會,用諸社會」,以佛陀的教育引導他們捨迷得智,轉煩惱為菩提。

  引導這些富有的人發揮愛心與良能,幫助世間苦難眾生,如此就是教他們種福、修慧,並且讓他們得到心靈的踏實感與歡喜輕安,我們當然深感慶幸啊!

  天下事一個人做不完,世間佈施行善的人當然愈多愈好!所以我們不但要盡心盡力服務眾生,見到他人發心行善也要鼓勵、讚歎,並隨分隨力助他成功,這就是「隨喜功德」。

  有一句話是「喜捨名為勢至,慈悲就是觀音」,意即人人都可以做菩薩,以慈悲心利益眾生,當下就是觀世音菩薩!眾生需要什麼,我們能付出多少,就盡量付出多少,以精進勇猛的毅力喜捨佈施,則當下就是大勢至菩薩!

  為了幫助眾生,除了要捨財、捨力、捨時間,同時必須具備「三輪體空」的精神;不能做了一件好事就常常放在心上,以為自己很善良,佈施的東西很多、很珍貴,或者認為對方欠自己一分恩情。我們應該盡自己的力量去做,做了以後也不要以為有什麼,這才是「無量」的功德。

  捨棄執著,無憎無愛

  人與人之間相處,難免有投緣或不投緣的人。與自己不投緣的人,不論他說什麼或做什麼,都覺得聽不順耳、看不順眼。若有這種分別、執著之心,就無法平等普利一切眾生。

  學佛就是要學得「眾生平等」、「無憎無愛」之心,不特別喜愛某人,也不特別排斥某人,而以平等、平常心來幫助眾生,並且「常念眾生同得無憎無愛——除了自己以平等心為眾生付出外,還要教育眾生與我們一樣捨棄執著、無憎無愛。

  如何捨棄執著?例如「持戒」,修行人不可有執著之心,修行持戒固然非常好,但是切莫執戒;若持戒又執戒,就會產生很多痛苦和煩惱!比如佛陀制戒「日中一食」,是因為印度當時出家人托缽乞食,路途遙遠、無車可乘,步行往返浪費了很多時間;而且修行時去除了雜念,沒有煩惱少費心神,也極少消耗熱量,所以一日之中吃一餐足以維持身體所需;此乃因時因地所制戒。

  但是很多佛教徒聽戒之後,因害怕犯戒而過午不食,結果餓出胃潰瘍等毛病,引起家人先生、子女的反感。所以持戒一定要適合目前所處的環境,符合正常生活的規範,不可因為執戒「過了中午十二點就不吃」。我們的身體是父母所賜,要善加珍惜和利用,發揮救人的良能,才是正確、智慧的持戒。

  有的人常不捨煩惱,什麼事都捨不得放下,我就告訴他:「你的心不如你的腳!你的腳不管踩了多髒多污穢的東西,洗一洗就乾淨了!可是你的心聽法之後無法消化,一直積壓變成煩惱,這樣你的心就不如腳了!」

  所以我們學佛若要進步,一定要捨,要持戒但不執戒就是「捨」。

  若能以此四字——「慈悲喜捨」,做到無緣大慈,同體大悲,隨一切善事而喜,持戒而不執戒,人與人之間以平等心相對待,即以諸善法攝諸眾生,此即「攝眾生戒」。我們如果想度化眾生,一定要做到這四大:大慈、大悲、大喜、大捨。如此,不但能攝持人,甚至一切的蠢動含靈眾生,也都能被我們感化。

  以大悲大勇擔負眾生苦難

  總而言之,學佛要禁止做一切惡事,奉行一切善事;「諸惡莫作」就是攝律儀戒,「眾善奉行」就是攝善法戒。攝律儀戒是以嚴防為體,不去犯戒;攝善法戒與攝眾生戒皆以勤勇為本,必須精進,具備毅力、勇氣。

  三聚淨戒可以攝持大乘一切戒法,如能力行此三種戒法,當下就是菩薩!

  因為眾生的根機參差不齊,所以佛陀開示很多方便法門,先描述三界六道中種種險惡與痛苦,根機較低的人聽了之後害怕六道輪迴,為了避免痛苦,就會趕快修行;此乃趨向了脫生死的修為,稱為小乘。

  然而佛陀在法華會上,鞭策只為自己修行,而不知發大乘心度眾生的聲聞小乘弟子,說他們是佛教中的焦芽敗種,不能延續佛陀救世的精神。現在的社會,不是獨善其身的小乘佛教能夠改善的,若不隨順人群,根本沒機會度化眾生。因此,學佛一定要趨向大乘佛法,這才是佛陀來人間教育我們的本懷。

  種如是因,得如是果;種下菩薩心、佛心的種子,將來必定成就佛果。我每天為大家開示,一再鼓勵諸位好好利用身體、時間來利益人群,我期望人人,不論是出家弟子或是在家居士,皆能學習佛陀的精神,以大慈悲心及勇猛精進的毅力、勇氣與信心,從凡夫地走入菩薩的道路,擔負起眾生的苦難,勇往直前、不退不懼,直往成佛的目標邁進!

  (編者按:《法苑珠林》內容讀者可參閱《大正藏》第53冊之受戒篇第87的戒相部)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9..] [13] 下一頁   
【內容導航】
第1頁:緣起 第2頁:淨因第一要 -- 一.孝養父母
第3頁:淨因第一要 -- 二.奉事師長 第4頁:淨因第一要 -- 三.慈心不殺
第5頁:淨因第一要 -- 四.修十善業 第6頁:淨因第二要 -- 一.愛持三皈
第7頁:淨因第二要 -- 二.具足眾戒 第8頁:淨因第二要 -- 三.不犯威儀
第9頁:淨因第三要 -- 一.發菩提心 第10頁:淨因第三要 -- 二.深信因果
第11頁:淨因第三要 -- 三.讀誦大乘 第12頁:淨因第三要 -- 四.勸進行者
第13頁:後記
上一篇:心的詩偈 -- 信心銘講錄 聖嚴法師著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