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理
壬午年八月十三日
2002年9月19日
千百年來,世間稀有的事情層出不窮,新發明不斷誕生,新事物不斷湧現,新觀念也日新月異。人們更加崇尚科學,很多宗教在面對新時代、新理念、新領域時,顯出了一定的局限性。跟不上時代的步伐,處於停滯或倒退階段,面臨著瀕臨崩潰的信仰危機。彷彿大浪淘沙,只留下閃亮的金子一般。佛教卻在新浪潮的衝擊下,越發磨礪出絢爛奪目的熠熠之光。
西方心理科學方面的學者,曾嘗試以挑剔的目光對佛學進行審視,但無論他們如何考察,都找不出佛理方面的一絲瑕疵。不僅如此,佛教的理論還讓他們大開眼界,以前很多使他們困惑多年而難以解開的疑惑,以佛教理論都能所向披靡、迎刃而解。
以前對佛教抱有成見的西方學者,已開始接受並認同佛教的一些理念,並將之應用於臨床治療及臨終關懷等方面,並取得了令人驚訝的成果。他們不得不以全新的視角,對深奧的佛教理論重新進行探討。
研究的結果使他們發現,佛教並不是他們一開始所理解的單純的宗教信仰,而是集哲學、科學、醫藥、文學等各類學科為一體的,以世俗分別念所不能臆測的學問。具有高瞻遠矚的目光,高深莫測的智慧,高屋建瓴的氣魄,高義薄雲的境界。一片桃花園在西方橫空出世,令世人大跌眼鏡。他們在驚詫之餘,也開始以各種途徑將佛教理論進行傳播。
《深厚密嚴經》云:「一切比丘或智者,如燒砍磨練純金,三加觀察我所語,方可接受莫恭從。」出家比丘、世間智者都知道,對黃金的鑒別是在十六次的燒煉,以及詳細觀察、研究之後,才能辨別其真偽。對待佛教理論也是這樣,在睜大智慧雙目,以挑剔的眼光對其進行審視之後,如果發現其確實是經得起實踐檢驗的真理,再加以接受才是明智之舉。佛教從不要求任何人必須以恭敬之心,而屈從於某些勢力或權威。
「緣起空性」的理論是經得起段燒的純金,現代科學與生理、心理科學的發展都一次次證明了佛教理論的顛撲不破,無數不可一世、奉真理為圭臬的科學家、哲學家、文學家,最終都拜倒在佛學的殿堂裡。
佛教以比量、現量、教量三種方式得出的結論,現代科學實在無法與之比肩。
在印度北方,東西方各個領域的專家濟濟一堂,就佛教與科學、生命與心理學等話題召開研討,經過七次的討論、研究,專家們對佛學理論給自己領域所提供的啟示深感滿意。
在科學昌明的時代,有智之人應以寬廣的胸懷涵納一切,而不應故步自封,將自己關在成見的黑暗空間裡,對自己不明白的一切擅自誹謗。
打開緊閉的窗戶,你就會看到明媚的春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