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佛教圖書館 → 藏傳密宗 |
閱讀文章 |
盛噶仁波切日記 盛噶仁波切著第二願 不墮惡趣願
第二願 不墮惡趣願 所有一切眾生。以及焰摩羅界。三惡道中。來生我剎。受我法化。悉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復更墮惡趣。得是願。乃作佛。不得是願。不取無上正覺。 阿彌陀佛此願的意思是:"焰摩羅界"就是焰摩王的世界。焰摩羅常譯作閻魔。焰摩王主守地獄,主管世間生死罪福種種業報。本願承接第一願,國中不但沒有三惡道,並且國中眾生永不更墮三惡道。 從本願中完全托出了彌陀大慈大悲大願大力的本心。極樂國中不但沒有三惡道,而且三惡道中的一切眾生一旦生到佛剎之後,受到佛法的教化,都要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譯為無上正等正覺,就是佛)。國中沒有惡趣,大家都來,來了之後大家都要成佛,這就是佛的本願。心癮難戒聽人說,X君又被送到了戒毒所。心有些疼。他本來是個相當不錯的小伙子,很有朝氣、有活力,是那種一看就是陽光四射的熱情男孩兒。不過,不幸的是,他染上了毒癮。 只是很偶然地,他喝了一杯"摻料"的可樂,沒有任何不適、頭暈或噁心,便直接跟著毒性一路地上飄、上飄,一直到了興奮的頂端,然後便是沉睡。醒來以後,他嘗試了市場上能夠買到的各種包裝的所有可樂,可是,沒有一種可樂能再帶給他那種可以飄向頂端的感覺。後來,他終於知道,那次他喝的可樂是加了"料"的,只是一點點,卻讓他興奮了一晚……他猶豫了:他知道那不是好東西,是碰不得的魔鬼;可是,他懷念那種感覺,興奮的,飄飄欲仙。 他心裡癢癢的,為那魔鬼般的可以帶來快感的東西。終於,他還是邁出了那步,因為心裡的那種煎熬幾乎讓他難受得做不成任何事。他想,只一次,再過一把癮就好。可是,癮卻總是越來越頻繁地催促著他,讓他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向毒、向魔低頭,在一次又一次理智與心癮的交鋒中狼狽地敗下陣來。 他曾經很認真很認真地對我說:"我真的,很想很想再做回我自己,原來的,陽光的自己。可是,我也許永遠也做不回去了!"話語的重點似乎總是在"可是""但是"之後,我覺得自己心裡的那種沉重應該不比他的輕。我勸他去戒毒所,把毒癮戒掉。他遵從了我的意見,並且真的把毒癮戒掉了。然而,他終究還是又犯了。而這一次,他是被強制送進戒毒所的。他媽媽去戒毒所看他,結果是一路哭著回來的。她告訴我,X君有一句話捎給我。他說:心癮難戒。那一瞬間,我似乎明白了他吸毒、戒毒、復吸的所有原因。還看到了他那在心癮之下不得不低下的高貴的頭和自尊。 從今晚起,我要把自己打坐的時間增加一倍,為他,也為天下眾生,都能學會用佛的智慧戰勝那難戒的心癮,以及心魔。沉迷最近忽然迷上了網絡。一天不上網看看,就覺得缺了點什麼似的,好像有什麼事沒做一樣,不太舒服的感覺。網絡,真的很神奇,有很多千奇百怪的東西,也有很多正兒八經的內容,同時也充斥著亂七八糟的甚至不堪入目的東西。本來我對這些是一概不知的,第一次上網根本找不著門路,幾乎是被手把手地帶到了網絡世界。當我一點點地接觸到了"衝浪""潛水""菜鳥",還有什麼"PF(即佩服)"等等網絡用語時,才逐漸明白了為什麼會有那麼多人迷戀網絡,迷戀這個比塵世更加虛幻的世界。雖然自己開始迷網絡,但對於龐大的網絡世界來說,我仍然只是一個門外漢,一個新手。更重要的是,當我意識到自己開始有些沉迷網絡的時候,我覺得這並不是一件好事,而且,絕對是一件值得注意和警惕的事。 其實說是沉迷,看起來更像是我一個人的一廂情願而已,同別人相比,我所謂的沉迷充其量只能算是一種在門外的徘徊而已,因為除了瀏覽一些網頁,看看新聞,看看最近又出現了什麼奇聞軼事之外,我不會玩什麼網絡遊戲,也不大擅長各種版本的聊天,所以,真正吸引我的,恐怕只是通過網絡帶給我的新奇感而已。 然而,即便如此,上網仍然成了我每天都想做的一件事。有時候在網上呆了一段時間之後,連自己都不曉得應該做些什麼了,卻還是捨不得下來,彷彿在大海中溺水的人,除了看著自己身邊的茫茫海水不斷地下沉,沒有任何自救的辦法,甚至連呼救的力氣都沒有了。 一位弟子告訴我,說他最近把自己電腦裡的聯眾遊戲的程序刪除了。他對自己沉迷遊戲的行為已經忍無可忍,在幾次戒與破的出爾反爾之後,他終於下定決心,再也不玩那些耗時費力卻毫無收穫的遊戲了。我知道這次他一定可以做到的。 因為他已經明白了遊戲的本質和真實生活之間的巨大落差,遊戲不過是遊戲而已,代替不了真實、正常的生活。人生,算來算去,活到80歲也就3萬多天。3萬多天!是啊,這樣想想,一生有多漫長,似乎永遠不會到盡頭,可是卻只有3萬多天,與想像中那漫長的一生相比似乎又太短了些吧,那麼人生的每一天都應該是彌足珍貴的吧。 可是,如果去掉必要的睡眠時間,生命的大半又是怎麼度過的呢?聊天、上網、玩遊戲、發呆……我聽說,很多人似乎都有些迷戀網絡的傾向。有些人因為單位工作性質的緣故,需要經常面對電腦裡的網絡世界,結果回家之後,還是會習慣性地撲向電腦,即使經常在電腦前發呆,卻捨不得離開,一直靠到困了,不得不離開了,才戀戀不捨地關了電腦。其實,沉迷的本身就意味著一種依賴。每個人依賴的對象雖然不同,但很多是通過電腦、網絡和遊戲來實現自己的依賴,讓自己的生活顯得更充實和豐富多彩一些。 可是事實上,這樣的依賴,建立在虛擬的網絡世界之上的依賴,不可避免地會在現實的衝擊下成為一個又一個破滅了的肥皂泡,無影無蹤。我在心裡為我的弟子加油,希望他能夠堅持住,不被一個又一個的虛妄所引誘;同時,也在心裡默默地告誡自己,不可沉迷,不可沉迷!拒絕誘惑"城市裡的誘惑真是太多了!"當他坐在我對面侃侃而談幾日來在北京遊蕩的感受時,就用了這樣的開頭語。其實他並不是第一次到北京來,也不是第一次在城市裡遊蕩。 可是每次他從廣州、深圳或是上海回來,折一個大圈到北京來看我時,總會發出一些類似的感慨。我知道他是個很細心的人,他的細心常會使他看到很多別人看不到的東西,也因此體會到一些常人體會不到的感覺。但是,難得的是,無論他看到的是什麼樣的東西,好的,或是不太好的,甚至是不好的,他都能夠在感受之後不受影響,依然我行我素,彷彿從未見過一般。這是本事。我知道他說的是對的:城市裡的誘惑多得讓人目不暇接。而我,目前就生活在這滿地都是誘惑的城市當中。 城市中的誘惑表面看起來是相當漂亮的,帶著誘人的氣息,不過,絕不像怪物般張著血盆大口,等著吞掉一切。實際上,當你在城市的誘惑中一點點被腐蝕和墮落的時候,回頭看那些致命的誘惑時,才明白,一切誘惑都是糖衣炮彈,你迷惑時,誘惑如同裹著糖衣的半裸美女,引誘你一步一步陷落下去;你陷入這種誘惑後,才發現糖衣吃盡,都是苦楚。有人於鬧市中求靜讀聖賢書,有荷花自淤泥中成長盛開。而我,在城市的染缸中,不但要保持自身的清靜,還要影響身邊的人,明白潔身自好保持清淨心的重要。其實,面對城市中的種種誘惑,心裡難免有波動。 比如這幾天天熱得像下火一樣,讓人忍不住想要尋找有冷氣的地方,或是喝些冰涼解渴的水,或是吃點涼爽的東西降降溫。但我知道,這些都是誘惑而已。一旦沾上了就很難捨掉,但如果不沾,也不會怎麼樣的。再熱的時候洗把臉就好,不好的話沖個涼水澡,就好了。再比如城市中慣有的燈紅酒綠,那些夜幕中的霓虹燈總是閃爍著曖昧的眼神,而我看那些出入其中酩酊大醉的人時,總有一種羊入虎口的感覺。或許這只是我個人的一種猜測,帶有濃厚的個人主觀色彩,但是,我很清楚,生活本來可以不是這樣的。就像我的那位朋友,於城市中行走,不沾一絲市儈。 有時候,看見穿梭於人群中的女孩兒,明明臉上還帶著天真的神采,可言語中卻滿是風塵味。聽說,很多人選擇在大城市中墮落,因為那些享受和誘惑。我從沒有看不起這樣的人,他們只是選擇了一條自以為是坦途實際卻是荊棘密佈的山間小路而已。如果他們明白了,悔悟了,無論什麼時候,他們都可以回頭,重新走上真正的坦途。 做人不易,總要學會拒絕各種各樣的誘惑。首先,學會拒絕就是挺難的一件事,更何況要拒絕的是誘惑呢?這麼多年,我穿梭於各大城市之中,看到和接觸到的誘惑也很多,能夠有勇氣有始終地潔身自好到今天,我想,這和我的信仰有很大的關係。如果不是這樣,那麼我是否也會同其他人一樣,混跡於各種娛樂場所,出入於燈紅酒綠,品嚐各種紙醉金迷?如果真的那樣,我會不會身在其中而不明所以呢?讓明眼人看著倍覺心痛?幸好不是。幸好我還是自己。 幸好我還堅定著自己的信仰。幸好我還在追求這種幸福的路上不斷前行。因為,我懂得拒絕,拒絕一切有毒的誘惑,不論這誘惑來自哪裡。
|
版權沒有,在註明出處的情況下,歡迎轉載。另請善心佛友在論壇、facebook或其他地方轉貼本站連結,功德無量。No CopyrightDvNews 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