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誼永在
為什麼朋友多了,而「友誼」卻少了呢?因為我們在內心中設了一堵牆,讓每一次情感的交流都撞牆而回。人心隔成的牆,比世界上任何磚砌的牆都要難以摧毀。友誼永在,問題在於我們的那顆心在不在。
在這個世界上,在我們的一生中,我們會遇到多少個人?沒有人能給出一個準確的答案。人海茫茫,我們結識了那麼多的朋友,又有哪一個可以說保持了很好的友誼?
我想,對這一個問題的答案,確實會讓很多人深思一會兒的了。同時,我想也有很多人會說,真正能稱得上是「友誼」而交往的朋友,實在是少而又少。
每個人和朋友的交往,都是有原則的,這個原則,有公共原則,比如,對方的人品、道德層次和行為規範等等,另外的,就是私人化的,比如性格、家庭背景、學識等等,就看投緣不投緣了。可是,我們交往了那麼多人,不能說每一個人都是壞人,也不能說每一個人都和我們不投緣,為什麼朋友多了,而「友誼」卻少了呢?
就在內心。因為我們在內心中設了一堵牆,讓每一次情感的交流都撞牆而回。人心隔成的牆,比世界上任何磚砌的牆都要難以摧毀。
比如說,我們在新認識一個朋友的時候,首先會察言觀色,心裡早就存在個念頭:這個人找我有什麼目的?是不是利用我?或者,就是我得用這個人做些什麼。有了這兩種念頭後,我們怎麼能指望所謂「友誼」?
有的人說,所謂「友誼」,只是停留在青春期之前或者學生時代。他們的道理是,這個時期交的朋友,是互相沒有機心,沒有防備的,純粹是感情和經歷的交融,是打都打不散的鐵朋友。而在成年後,在社會上交的朋友呢,則多了一層利用關係,是互相辦事情的,而不是互相交心的。
可是,我們也知道,同學、少年時的玩伴,長大後都是天各一方,有很多都是多年不見的了,還談什麼「友誼」?況且很多人,長大後變化很大,我們都不見得能在一起談得來,這時還能存在「友誼」嗎?更有這樣一種現象:同學聚會的時候,凡是有了地位和職位的人,似乎都是別人「友誼」的對象了,而那些工作、生活不如意的人,即使以前感情再好,也只是「普通朋友」,僅僅是「敘舊」的對象罷了。
這時候,很多的人將「友誼」二字置於利益之上了,凡是對自己有利益的人,則似乎可以保持「友誼」,沒有的,也就不放在心上了。
那麼,這是我們對「友誼」的認識嗎?我們一邊口口聲聲說友誼難尋難得,另一面,卻在破壞友誼在自己內心中的形象,根本就是用兩種概念來講一個事物,這樣的「友誼」,到底是什麼呢?
在世俗中生活,我們除了親人,還需要朋友。人世間,有各種各樣的煩惱,單靠一個人的力量,是不可能解脫的。這個時候,我們除了需要物質上的幫助,更需要的是精神上的依靠、排解和安慰、理解。
然而,我們是怎麼做的呢?當我們有了難處的時候,我們想到了朋友,這時的朋友,就不普通了,而是上升到「友誼」了。而當我們「平步青雲」的時候呢,我們孤傲、自滿、剛愎,內心裡起了「霸氣」,這時候,好心的朋友規勸我們幾句,我們就對人家起了疑心,不是認為對方嫉妒,就是尋思對方有什麼企圖。豈不知,這個時候,才真的是「大難臨頭」的時候!
人的苦難,不在一時的手頭拮据和物質上的難處,而是自己身陷泥潭而不自知。這個時候,有朋友善意地提醒、幫助,不正是我們需要的「友誼」嗎?而又有多少人,視而不見,反而心中生怨?
人生於世,若能兩心相交,已經是萬分難得。可是,我們是那麼不重視這種難得,往往將友誼、親情、愛情這種可遇不可求的感情輕易拋棄,而對地位、官職等虛幻的東西趨之若鶩。這不是「生在福中不知福」,而是「生在苦中以為福」呢。
其實,「友誼」是不可求,但又哪裡是不可遇的呢。我們都以為身邊的每一個人都不足以結交出友誼,這是我們遇到而不自知。凡是所有精神方面的東西,都是靠我們去「修」的,就比如信仰,不是擺在那裡我們直接拿了就可以用了,如果是這樣,我們拋棄得也必定更快。這要我們去「修」,用什麼「修」呢,要靠我們的內心。
這顆心,不是互相利用的自私之心,不是互相提防的小人之心,也不是可同甘不能共苦的狹隘之心,而是一顆用善、誠、真、直築建起來的心。這顆心,不要有怨恨、嫉妒、攀比,更不要隱匿自己的不好,試著用這樣的心去交流,你會發現,對方也是這樣想的。
在每個時代,都有偉大的友誼存在。我們會發現,凡是所有成就了一生的友誼的人,其人格都是高尚的,也都是成就了一番大事業的。
友誼永在,問題在於我們的那顆心在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