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要在入世中修持
佛教的教義本質就是入世的,而不像很多人理解的「遁入空門」、不理世事的。如果這樣,我們又怎麼能做到普度眾生?佛法,從來不是在一間小屋子裡,冥思苦想就能參悟的。
對於信仰,世間有不同的見解。很多人認為,有信仰也是活一輩子,沒信仰也照樣活一生。對這樣的觀點,我們能從不同的層面和角度進行探討,比如說社會學的、哲學的、心理學的,應該說,在各種各樣的方面,都曾有學者研究過。
對於我來說,我覺得這樣的觀念是將信仰和生活割裂開的認識。很多人的想法就是這樣的,有信仰也叫生活,沒信仰也能生活。同時,我也發現在生活中,的確也存在這樣一部分人,他們有信仰,也在堅持為自己的信仰做些什麼,但是,他們所做的就是心裡面在想,在淨化自己的內心,卻沒有在生活的層面上用自己的信仰指導自己的行為。對於這部分人來說,信仰和生活也是割裂的。其實,這與沒信仰基本上是沒有什麼本質的區別的。
世界上有幾大宗教系統,也有其餘的科學信仰。對於我來說,我當然希望有更多的人受到佛法的感召和指引。但對於有其他信仰的人,我也認為他自有他的道理,畢竟,有信仰和沒有信仰,對一個人的生活是有很重要的影響的。只不過,我想說的是,我們要在入世中堅持信仰,體會信仰對我們的好處。
許多誤解了宗教信仰的人,認為它們是避世的,是消極的。我想,這是一種對信仰的不瞭解而造成的曲解。
對我來說,我瞭解的是佛教。佛教的教義本質就是入世的,而不像很多人理解的「遁入空門」、不理世事。如果這樣,我們又怎麼能做到普度眾生?
佛教是講「因果」的,可我看到,即使是我們的佛門弟子,也是在「倒因為果」,更別說不瞭解佛教的世俗人了。
這個「倒因為果」的現象是怎麼來的呢?根本就在於沒有理解佛教入世的修持方法,而僅僅將一些初級的入門法門當作了修持,比如打坐、觀想等等個人入門的行為,就當成是悟道了,這是不對的。真正的悟道,是要在入世中獲得的。
佛陀悟道,是在經歷了種種苦修之後才洞悉了宇宙和人生的真諦的。他將他悟到的真諦以各種形式傳遞給了弟子們,逐漸形成了可以流傳的經典、法門等等。而這些,是「果」,不是「因」。
「因」是佛陀在苦修過程中見到了人的老、病、死,從而思考人往何處去;見到了人生的苦難,從而思考人的解脫。同時,這個「因」也在於佛陀在悟道的過程中經歷的磨難,比如,在他於菩提樹下禪定7天之前,曾進行過多年的苦行,甚至每天僅僅吃一點點食物,也就是佛經裡說的「日食一麻一麥」,甚至最後絕食修行。但是,這並沒有讓他領悟解脫之道。佛陀為追尋人的智慧、快樂、解脫,是進行了艱苦的實證的。而這些艱苦,則是佛陀圓成正等正覺的「佛果」的「因」。
而我們呢?我們恰恰「倒因為果、倒果為因」了。我們看了一些佛經,瞭解了一些修持的法門,就去以它們為「因」,想用自己的修持,用它們去求證佛果。很多人不是這樣嗎?佛經上這樣說,他就覺得自己理解了,就打坐、唸經,以為這樣就能求得果位了。豈不知,佛經上說的已經是「果」了,而我們要做的,是用自己的 「因」,去求證這個「果」。當我們求證得到時,這個「果」才是我們自己的,是佛法的,而不是誰說的。
這個求證的過程,就是入世的過程。這個用自己的「因」的概念,就是說我們從一開始,就要知道佛法是入世的,是要我們去做的。
正因為很多人不理解這一點,以為躲進小樓,或者單獨在一間小屋中「清修」,就能修成佛了。其實,這時學的是「果」,要證的也是「果」,這不是一個矛盾嗎?這真像世俗生活中所說的一句話:「空對空」了。
我們說佛家入世,就是要讓世人在社會活動中去修持,去求證這個「果」。
通俗一些來講,如果我們能見到親人的離去,我們怎麼能了悟生死?我們又怎麼能理解生離死別的痛苦?有人說,只有當親人離去後,人才能真正地自立,才能真正地成長,就是這個意思。
再如,如果我們一心避世,沒有在社會生活中經過一番拚搏,沒有在自己的貪嗔癡等慾望的支配下,嘗試過慾望之苦,我們又怎麼能理解「求不得苦」?我們又怎麼能知道慾望這種惡趣帶給人的無盡煩惱?世俗世界中,也有很多這樣的例子,年輕人血氣方剛,什麼都想得到,但是,很多長輩卻勸導他說,算了,很多東西不是強求的。老年人經歷過「求不得苦」的磨難,因此,他們知道用什麼樣的心態去化解世俗的矛盾。這,其實已經通了佛法了。但是,如果不經過年輕時的入世劫難,要理解這一點,確實是非常困難的。
另外,在入世的過程中,我們會得到大智慧、大快樂和大解脫。當我們真正能懂得朋友、親人的苦之後,我們才有資格去幫助他,才能對症下藥地排解對方的痛苦,這個時候,我們是快樂的,是智慧的,我們給別人帶來的也是快樂和解脫。如果,我們不入世的話,我們怎麼能做到「對症下藥」?那麼,我們的智慧從何處來?
以上只是一些淺顯的例子,無非說明一個道理:如果我們不入世,第一,我們是對佛法的不理解,甚至是曲解;第二,我們也根本不能瞭解佛法的真諦。
佛法,從來不是在一間小屋子裡,冥思苦想就能參悟的。
不只佛法是這樣,任何信仰,不都是這樣嗎?如果我們的信仰不能經得起實踐的考驗,如果我們的信仰只能讓個人去枯想,如果我們的信仰在社會生活中行不通,那麼,我們的信仰就不是真正的信仰。這樣的信仰,就完全是「空對空」的虛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