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文章

寶王三昧念佛直指白話淺譯 法宣法師白話譯

正明心佛觀慧第四

[日期:2008-06-25] 作者:法宣法師白話譯  閱讀:

正明心佛觀慧第四(此乃是淨土宗的根本法輪,持名念佛者亦須於此悟入理持的義理。)

所謂的念佛三昧者,實在是使眾生超出三界、往生極樂世界之直接而捷徑的道路也。此乃是開始自釋迦世尊在靈鷲峰上敷演宣揚,其次流傳至廬山慧遠大師而承其芳軌。此淨土法門乃是十方諸佛所稱讚,歷代祖師所傳承受持的,自從昔日以至今時,已經有其很久遠之由來也。但是其種種的說法或是因為不能統一,以致後代的學者不能了知其指歸。獨獨天台宗一心三觀的法門,其義理統冠於一切經典,超乎其他諸宗的眾多說法,稟持佛陀的教化而得其宗旨,其利益功德乃是難以思議,是故後世的學者不可不以此而為舟航也。

所謂的三觀者,即我今一念的當體,即空、即假、即中也。自從我釋迦如來弘傳宣揚,以至於智者大師獲得妙悟,所謂空則一切空,假則一切皆假,中則一切皆中,俱皆破斥、俱皆建立,俱皆非破非立,圓滿融通絕於對待,難以言議難以思惟。統攝經典諸部的玄奧之門,廓清眾生與諸佛的境界和智慧,究竟極致一切萬法之源底,顯示淨土法門的圓滿修法。念佛三昧如果沒有天台的三觀法門,則有所未窮盡也。四明知禮大師發揚闡明其微妙之意旨,以曉諭開導後學之人,如今此章全部採用其開示之言語,以求生於西方淨土。雖然不外乎是世間的小善,以及彼事相上之觀想,若非以大乘圓妙三觀的法門,來解釋彼十六觀經的深奧意旨,使人大開圓解起而修行,又有何理由可以必定得生淨土呢?

所謂的十六種觀門者,最初是觀想落日,所以首先標指、將心想歸向於彼阿彌陀佛也。初發心的修行人,雖然了知六根六塵皆是一真法界,而心想之力量羸弱低劣,西方淨土殊勝的境界難以顯現於心中。是故釋迦如來施設特異的方便之法,即以凡夫可見的落日為所觀之境,以心念憶想之而令其生起觀想中之落日。圓教根機之人有微妙之見解,了知能想之心,本來具足一切依報正報之法,如今以具足落日之心,緣想於即是自心之落日,令本性具足的落日,顯現於自心之前。此乃是以清淨法界之心,緣想於清淨法界之境,而生起於清淨法界之日,既然皆是清淨法界,豈不當體而是即空假中。

如此猶是總相的顯示,若是個別言論三觀而成就落日觀之功德者,以六根與境界本自空寂,則自心與落日交融無礙。以眾緣而起乃是假立,是故不斷地深思累想、而落日之境便產生。以其自心與落日皆是清淨法界,是故以心觀想落日當體便能顯現。落日觀既然能夠成就,則空假中三觀便同在於一心,非一亦非三,而是一亦是三,當體即是不可思議。落日觀既然如是,其餘的觀門照例亦然,應當了知十六種觀門,皆是用即空假中、一心三觀以為觀想事相之法。

其次觀想清淨之水,復次觀想其凝結成冰。這實在是因為彼極樂國土以琉璃為地,然而此琉璃地微妙殊勝而難以想像,所以暫且讓人觀想於冰,冰想若是能夠成就,則珍寶琉璃之地便可觀見。以上二者乃是以凡夫所能見的落日以及潔冰以為觀想之方便也。其次再觀想寶地、觀想寶樹、觀想七寶蓮池,以及總觀樓閣寶地蓮池等。以上的六種觀門,皆是用以觀想彼極樂國土之依報也。

至於觀想蓮華寶座者,是為西方三聖最親的依報也。觀想蓮華上之寶像者,是類似於西方三聖之真體。欲觀想於佛,首先要觀其蓮座。而真佛之體難以觀想,因此要先觀想其粗略之形像。乃至普觀往生之情形,雜觀佛菩薩之形像等,這七種觀想,皆是要用以觀想彼極樂國土之正報也。

最後的三觀者,說明上中下三輩九品之人、自此娑婆世界而往生於彼國也。既然各品的修行因地有所不同,是故感得的果報亦有差別升降。如今也教人觀想此事者,是為了令修行人識別上中下三品的優劣高下,捨棄於中下之品而修習上品往生之故也。然而諸般觀門皆是用經典所開示之相,將其憶持在心而為所觀境,並且仍然要了知自心本來具足此法,只是依託著外境而令觀想成就,以發明自己的智慧心目。

此外此經的經題云《佛說觀無量壽佛經》者,無量壽佛是所觀的殊勝妙境,舉正報以收依報之果。敘述教化之主以包括其菩薩聲聞等徒眾,所觀想的雖然有十六種之多,但是只要說阿彌陀佛便已周遍含攝了一切,如是則但當觀想彼佛也。欲觀想彼佛者,則應當先觀想彼阿彌陀佛如虛空般無量無邊的端正莊嚴、而且微妙廣大的色身。一一身體的部分,有八萬四千之相。一一的相中,有八萬四千的隨形好。一一的隨形好當中,有八萬四千之光明。一一的光明之中,有一一的世界海。彼世界海之中,有一切的十方諸佛菩薩、聲聞緣覺僧眾,一一皆是微妙廣大,不可完全地具足說明。只當一心思念憶想,使心眼能夠見到此事,見到此事者,即見十方的一切諸佛,以其見到十方諸佛之故,名之為念佛三昧。作如是觀者,名為觀一切佛身,以觀想佛身之故,亦能得見佛心。而所謂的佛心者,即是大慈悲是也,以無緣之大慈悲攝受一切諸眾生。能夠作此觀想者,捨身而往他世之時,必定可以生於諸佛之前,證得無生忍。

又云:觀想無量壽佛者,從一個相好進入,但令觀想眉間的白毫之相,令其心中極為清晰明了。若是能夠見到阿彌陀佛眉間的白毫相者,八萬四千的相好自然即當現前。見到無量壽佛者,即見十方無量的諸佛。能夠見到十方無量的諸佛,諸佛即可現前授記,如是則為遍觀一切的諸佛色身之相。

是故可知十六種殊勝的微妙觀門,以觀想阿彌陀佛為最重要,而八萬四千的相好全部要總攝觀想,對凡夫而言是難以成就的,是故令其但只觀想佛陀眉間的白毫相如五須彌山之高大。此觀想若是能夠成就,則八萬四千相好皆能顯現,此乃是觀想之要門也。若是修習前面的諸觀,心想得以純熟流利,觀想已經非常宏大深遠,則可以相稱於彼白毫廣大之量而觀想,使八萬四千的相好自然皆能顯現。《觀經疏》當中令人觀想劣應身的白毫相,乃是為了那些尚未修習前面諸觀者,以及那些雖然曾修而尚未成就者,是故於佛的廣大身中特別開示初發心者可以觀想之相,以此為三昧門也。

此外慈雲法師,但令眾生直接觀想阿彌陀佛丈六的金色身軀端坐於蓮華之上。專門繫念於阿彌陀佛眉間的白毫這一個相,其白毫長一丈五尺,周圍有五寸之廣,其外形有八個稜角,白毫的中心和表面俱是空心,右旋宛轉,在兩眉的中間。其光瑩清淨透明澄徹,不可完全地具足說明,顯耀映照於佛陀金色的容顏,其等分齊限非常分明。作此觀想之時,停住心思專注憶想,令其心念堅固而勿移動。此觀想若是能夠成就,則觀佛三昧便可現前了。

是故《觀佛三昧經》云:「若是有人能夠以至誠心繫住心念,正身端坐觀想憶念佛之色身,當知其人之心就猶如佛心,與佛毫無差異。雖然仍然處在於塵勞當中,而不為諸塵之所覆蓋遮蔽。若是能夠作是觀想者,即是真正之念佛也。」是故可知觀想佛陀的功德,其事相有如是之殊勝。又彼彌陀世尊之相好光明,微妙難思廣大難議,而眾生的根性心力狹隘而下劣,此觀想的心念難以成就。因此釋迦牟尼佛令眾生於阿彌陀佛真實報身的觀想之前,先令其觀想於佛的形像。而佛必定是端坐於蓮座,因此又令眾生首先觀想蓮座。蓮座之觀若是能夠成就,則應當再觀想佛的應化之像。

《觀經》云:「諸佛如來是法界身,入一切眾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時,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諸佛正遍知海,從心想生,是故應當一心繫念諦觀彼佛。」夫所謂的『法界身』者,乃是報身佛的法性之身也,圓滿而究竟具足始覺名之為報身佛。究竟顯露本覺,名為法性身。始覺與本覺相冥合,則能起應化之妙用。

然而若非眾生心能感於佛,則諸佛亦豈能夠相應於眾生。能感的眾生就如同淨水,能相應的佛就如同白日,是故諸佛的始覺究竟契合於本覺,就猶如光明的白日昇於青天。相應而映入眾生清淨的心想,就如同日光之影像顯現於百川之中。眾生有感、諸佛有應,此二者之道互相交映,是為『入於眾生心想』之義也。

又『法界身』者,即是佛身也,以其無所不遍,故以真實法界為體。若是能夠契得此觀佛三昧,則觀行悟解之心契入於佛之性體,佛之性體入於眾生觀行悟解之心,此乃是眾生的始覺悟解於佛之本覺,是故佛的本覺入於眾生之始覺,眾生有解、諸佛有入,此二者彼此相應,是為『入眾生心想中』也。

應當了知如今之心地觀門,並非直接於自身的五陰之心而觀解其本性佛,乃是依託於他佛阿彌陀佛,以顯露本有的自性。是故首先說明應化之佛入於我觀想之心中。其次說明佛身之顯現,其實全是我本有之覺性。是故應化佛顯現時,知道其即是本性之彰明;依託著所觀之佛的外境成就,使得唯心之觀而建立,此二種義理相互成就,即是如今此經之觀法。

又經典中云:「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者,此正是用來顯示如今觀佛之時,應當明瞭修德與性德不二之意旨。所謂的『作佛』者,此有二種義理,一者,清淨心能感應他方之應化佛,此是說諸佛的法身,本來無有色相,由於眾生清淨其心,依於眾生之業識,熏感阿彌陀佛之法身,故能見到阿彌陀佛殊勝的應化色相。二者,眾生修習三昧能夠成就自己的果報佛,這是說眾生以清淨心憶想於佛,而成就了觀佛三昧,是故能使自己終於成就了果報佛。以上二種義理,初者是指『作他佛』,其次的是『作己佛』,應當了知果報佛是觀行修證而得,非是自然無為而有。當體即『是』、而修證造『作』,全體本有性德才可能成就修德,所謂的『作佛』者,即是顯示不只是依靠性德而不從事修行、即可自然是佛也。

所謂的『是佛』者,也有二種義理,一者,眾生心即是應化佛,前面說佛的法身本無色相,因為眾生心之感而有。如此則眾生心與佛之有無,二者條然分離而永遠有差異。如今泯除此分別之見,是故即於眾生之心,全體即是應化之佛。以離此眾生心之外,更無有他佛可得故。二者,眾生心即是果報佛,既然眾生心即是果報佛,是故可知無有成佛之因,以其在眾生之心當中,本來就已經有如來結跏趺坐,豈要等待於當來才可成就果報佛。此二種義理,初者是應化佛,次者是果報佛。應當了知果報佛乃是本來具足而有的,非是從外緣而成就。是故即於修行『作』佛的當下本『是』佛,全部的修德便是要顯露成就本有之性德,即是顯示並非全由修德之因緣,而不具性德卻可以成佛也。

若以『作』佛和『是』佛來顯現於三觀,則空觀破一切執相、假觀立一切法,此二者皆名為『作』,乃是空觀假觀二邊之觀也。不破一切執相,不立一切法,名之為『是』,此乃是中道之觀也。全『是佛』之當體而『作佛』,則空假中三諦俱破斥、亦俱建立。全『作佛』之當體而『是佛』,則空假中三諦俱非破斥、亦俱非建立。

即中道之空觀假觀名之為『作』,則能破見思、塵沙、無明等三惑,建立真諦、俗諦、中諦三法。故能感得他佛法身、報身、應化身三身圓應,能夠成就我自心法身、報身、應化身三身當來之果報。即於空觀假觀當體之中道名之為『是』,則全體的三惑即是三智,全體的三障即是三德,是故自心即是應化佛,自心即是果報佛。是故能夠了知『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之義,而能專精一心而修行者,乃是不可思議之三觀也。此則是為十六觀之總體,一部《觀無量壽佛經》之微妙宗旨,其經文出於此第八觀之中,而其義理則周遍於經文之最初與最後,是故修行之人,應當用此意旨而修習淨土之因。

有人問曰:何不依照經典當中所說的,惟以事相上的觀想,而直接往生於極樂淨土。而乃卻顯示智慧觀解之門,使初發心的人難以進入呢?

答曰:不論是智慧觀解或是事相觀想,乃至於凡夫之人當中微小的善行,只要能夠得到一心,皆可往生於極樂淨土,只是其果報境界有粗糙與微妙之不同耳。粗糙的則只有從事事相之觀想,微妙的則專精於一心之妙觀。《觀經疏》云:這實在是因為圓滿佛乘之理解,完全相異於小乘之教。小乘迷昧於唯心之旨,因此認為諸佛乃是從心外而有,是故自心與佛、其體性完全不同。而大乘的修行之人,可以了知我如今之一心,本自具足諸佛的體性。只是仗託著境界的修觀,而使本有的佛相乃能彰顯。如今觀想阿彌陀佛的依報正報為增上緣,熏習於本有的心性,而本有心性所具足的極樂世界依報和正報,由於境緣的熏習而發露生起。自心本具而依緣生起,如是豈是離於自心本性呢?眾生全體的心性即是佛,諸佛全部的體相即是心性,終日觀照心性,即是終日觀想於佛;終日觀想憶念於佛,即是終日觀照於心性,其義旨便非常明瞭了!

此外又應當了知,清淨法界圓融不可思議之體性,全體作我一念之心,亦復全體作眾生、作諸佛,作依報、作正報,作六根、作境界,是故可知任何一個心念、一個塵境,乃至一個極微,無非是由清淨法界之全體而作。既然一一之法、全體即是清淨法界所作,是故隨意而舉一法,即是圓融的清淨法界之全體全分,是故有何一物而不圓具一切諸法?以其一切法,一一皆圓滿具足一切法之故,是故如今天台家建立於唯色唯香等義理。

又云:所謂的『毗盧遮那』,即是遍一切處,一切的諸法,皆是佛法。所謂眾生性德之佛,非自亦非他,非因亦非果,即是圓滿恆常大覺之體,是故可知果報佛圓明之體,即是我凡夫本來具有之性德。因此四種三昧,通通名之為念佛三昧。若是此經之觀門,託彼極樂安養依報正報之境界,使用微妙之慧觀,專就阿彌陀佛這一佛,顯現真實法身佛之體性。雖然依託彼阿彌陀佛之境界,但是必須要知道極樂世界的依報正報,同是居於我之一心當中,心性圓滿周遍,無有一法不造,無有一法不具,若有一絲一毫之法從心外而生,則不名之為大乘之觀門也。

此外《仁王般若經》云:釋迦牟尼佛問波斯匿王:「汝以何相而觀如來?」波斯匿王言:「我觀察自己色身之實相,觀佛之時亦是如此,這一切都是沒有過去的前際,現在的中際,未來的後際。不住於過去現在未來之三際,亦不離於過去現在未來之三際。不住著於色受想  行識等五蘊,亦不離於五蘊。不住著於地水火風四大,亦不離於四大。不住著於色聲香味觸法等六處,亦不離於六處。不住著於欲界色界無色界之三界,亦不離於三界。乃至於非是見聞覺知,心行之處寂滅,若有言語則道斷,同於真實之本際,等同於諸法之實性,我以如是之相觀於如來之身。」釋迦牟尼佛言:「應當如是觀察,若作其他觀者,名為邪觀。」此義理則更加明顯矣!

問者又云:若是其義理是如此者,何不直接觀察彼極樂國土阿彌陀佛真實法身之微妙,而又在此經先教人修習形像之觀呢?

答曰:娑婆世界的三界教主釋迦牟尼佛稱揚讚歎極樂蓮邦,務必首先要引導眾生出離於五濁惡世,因此在教導其觀想彼阿彌陀佛六十萬億那由他恆河沙由旬的法身之前,而先以蓮華上之寶像來使其觀想者。這是釋迦世尊開示的方便法門,使其觀想粗相而接著見到妙相也。接著開示以丈六八尺之像者,乃是隨順於下根機之凡夫,使其觀想小身而見到大身也。這是因為粗相與妙相雖然有其不同的觀想,可是皆是從本有之性德而起修行。小身與大身雖然有不同的形體,可是全部都是阿彌陀佛由本覺而垂示之形跡。能觀之心性,本來就沒有高低之差別,而所觀之佛境,又豈是可以度量的呢?

是故圓頓教之言談,以釋迦牟尼佛之圓音而普遍披化。是故雖然開示其修行之次第,而卻不是方便之漸教,雖然隨順其眾生根機之指示有所不同,而卻無有偏頗。同時並列而開啟各種觀門,可是全體即是彰顯諸法實相。像法之教的根源,豈不是就在於此嗎?此乃是念佛三昧單提向上直捷指示之意旨,始終不二之究竟極談。大乘圓頓之道,就如同日月普遍光照於天下及後世,使眾生了知真妄之心,雖然即是一體、而卻有所不同,而於理體卻有所造詣也。可以說是不離於眾生日用之間,不論是解行和觀慧悉皆具足,學習佛法者怎麼可以不究竟竭盡而努力用心呢?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9..] [26] 下一頁   
【內容導航】
第1頁:靈峰蕅益大師選定淨土十要第八 第2頁:重刻寶王三昧念佛直指序
第3頁:極樂依正第一 第4頁:斥妄顯真第二(附真妄心境圖)
第5頁:訶謬解第三(堪為前祖吐氣) 第6頁:正明心佛觀慧第四
第7頁:道場尊像念佛正觀第五 第8頁:闢斷空邪說第六
第9頁:開示禪佛不二法門第七 第10頁:示諸佛二土折攝法門第八
第11頁:勸修第九 第12頁:勸戒殺第十
第13頁:勸持眾戒第十一(皆淨業正因) 第14頁:勉起精進力第十二
第15頁:正行第十三 第16頁:別明客途所修三昧第十四
第17頁:三昧儀式第十五 第18頁:揚佛下化之力第十六
第19頁:十大礙行第十七 第20頁:羅顯眾義第十八
第21頁:獨示一願四義之門第十九 第22頁:示念佛滅罪義門第二十
第23頁:略示列祖行門第二十一 第24頁:正示迴向普勸往生第二十二
第25頁:附:破妄念佛說(一名直指心要) 第26頁:舊跋
上一篇:勸修念佛法門(標點版) 圓瑛法師著
下一篇:龍舒增廣淨土文 王龍舒居士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