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上所敘述的依報正報二種境界,乃至應當精進一心而修行,雖然皆是圓滿微妙,悉是求生淨土之方法,但是尚未是修行的正行。此下所要陳述的,乃是正行之意旨。何謂正行?修行者既然發下此志願,必定要使身心清淨,然後入於道場之中。首先應當觀察我自身,以及盡虛空界、微塵剎海的一切眾生,常常在生死大海之中,經歷無量劫而不休息,孤獨飄零沈淪沒溺於六道生死之中,無有歸依無人救脫。若是不能普遍令其得到解脫,何以名之為正行。於是平等觀察於怨仇與親愛之境界,即此種種的境界之上,起於大慈悲心,如同虛空之量,廣大而普遍蓋覆一切。
又應當作如是之念,我如今此色身,如彼惡瘡病疣,有種種怨家仇業痛苦聚集。若不以此修行功德回向而布施於一切眾生,令其平等修行一切三昧,令彼等皆得解脫,則是違背了佛陀的教化,也違背了我的本願。眾生所受的種種痛苦,甚可悲愍。我如今之發心,如同獅子出於洞窟,不追求其他的伴侶,不求他人的護持幫助。如獅子般廣大的嚬呻哮吼,摧伏一切的群獸,必定可以不被彼弊惡的外道等惡黨之所退轉。
如是的大菩提心既然已經建立,然後審察彼古代賢者的念佛正行。應當選擇自然而寂靜的方所,以及過去不曾污穢染垢之地,其所花費的應當先盡我自己所有的錢財,然後才可以向人請求化緣。應當如法建立道場,在其地下舖以香淨之土泥,上方懸掛莊嚴的寶蓋,中間供奉西方三聖以及九品往生之像,令其極為莊嚴清淨。然後排列諸般的幢幡妙華,供養之物完整具備,皆令其明瑩清淨殊勝微妙。
其次則穿著新的清淨衣服,燒香燃燈,並且安設靜坐之坐具。將我們無始以來所有的一切善根,普為一切的眾生迴向往生於極樂淨土,以莊嚴我們廣大的行願。若不能如是地發心迴向,往生之正因如何可得。於是便以至誠心、深心、迴向發願心三心圓滿發起,五體投地而虔誠恭敬,觀想阿彌陀佛的相好身相,胡跪合掌。乃至運想心念普遍緣想於無量無邊世界海的一切眾生,以及我自己之身,自從昔日以至如今,流浪生死不知迴返,深深可為令人痛惜。於是涕淚悲泣,祈求阿彌陀佛垂愍慈悲。不知不覺此身就如同大山崩倒於佛前,至心歸命三寶。手中擎持著香華,觀想其遍滿於法界,恭請諸佛歎其功德,恭敬禮拜表示虔誠。剖開心腹、洗滌肝腸,發露過去的種種罪業,修行五悔法門,旋遶於佛而歸依之。
然後正身端坐面向於西方,觀想阿彌陀佛的相好光明,持誦經典稱念佛名,並且出入經行。如是晝夜六時,剋定日期精進修行。如果業障深重未能感應,應當以至死為期。於其當中不得有一剎那之念頭貪戀於世俗的五欲,如是一心虔誠專修,若是不能夠往生極樂,則我釋迦牟尼佛便是大妄語。是故念佛三昧,其神妙不可思議是如此。此念佛三昧者,乃是十方諸佛所讚歎,諸多聖人所共同遵行的。最初開始倡導於廬山慧遠大師,最後終於流遍於天下,歷代以來的傳承弘揚,皆是以此為歸趣。
但是念佛三昧的修行儀軌雖然有很多,惟有慈雲大師所撰寫的,其詳細和精略得當適中,應當要熟悉而玩味之。此乃是第一殊勝最上之行,其境界甚深,學佛之人於其中間,應當竭盡其心力。千萬不可以捨此淨土法門,而趨於彼其他的修行。若是自己的根機與彼法門不能平等相稱,那麼殊勝的修行便難以完全成就。
同時也要居處於清淨的屋室,使其內外整齊而清淨。接著隨著自己的心意立下修行的方式,禮佛和懺悔,每日訂定幾次固定之數。然後精進一心努力修行,誓不中途悔改。或者專門持誦經典,或是專門持咒,或者但是執持名號,直求往生西方淨土。或者能夠深深通達佛法的奧義,觀想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的依報正報,若是能夠見到種種的瑞相,即可了知自己罪業已經消滅,淨土之緣已深,必定可以往生彼國。
如《阿彌陀經》當中有云:「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若有聞說阿彌陀佛,持名號,若一日二日,乃至七日,一心不亂,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慈悲接引,即得往生彼國極樂世界。」是故可知執持名號,即是多善根多福德因緣也。如果有人尚未能夠完全斷盡世間之雜緣,也還修一些世間的善法。而於極樂國土,能夠深信而不懷疑,念念之間能夠依戀仰慕而不忘失,於前面所說的修行方法,可以隨其心意而修習。在行住坐臥四威儀之內,念念以此西方淨土為歸依,觸遇境界則能通達彼生滅之淵源,臨於事務時則努力於修行之方便,其人臨命終時,必定可以往生彼國。
然而此諸修行的方式,其詳細與簡略雖然有些不同,而其功德法力卻本來平等,只是個人的存心願力,或有遲緩與快速之差別而已。是故阿彌陀佛的感應也有遲緩與迅速之不同,學佛之人不可不知。此外慈雲大師的十念法門,是於每日的清晨盥洗漱口完畢之後,安靜自處面向西方,然後以十念法如法修行。此實在是往生極樂世界之初因,其願力必定不可失去也。如上的修行事相,其事義已經全部說明,可以說是內涵全部彰明而無剩餘隱藏了。
有人問曰:我等於念佛之際,雖然運用身口之行,而內在的心念卻紛飛不停,不能自我制止,且要如何地用心,才能夠不散亂呢?
答曰:能夠運用身口之念頭,不必談論其散亂與否。只要能夠不間雜不中斷,自然能夠一心,也可以說其即是一心。只要以其修行不休止為限度,不必憂慮其散亂也。譬如世間人喪失了愛子,龍王失去了性命之珠,不必期待其一心而自然便能一心了,豈是因為制止妄念而令其一心也,此妄心本來就不可制止,其實根本就在於修行人的精勤與懈怠之差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