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文章

禪觀正脈研究(包括白骨觀、不淨觀)

[日期:2006-01-28] 作者:  閱讀:

  薄皮觀

  我們看,前面這幾個修法雖然名稱不一樣,但是都以「白骨觀」為主。好,現在又有問題了。就這麼一個白骨觀,為什麼釋迦牟尼佛講上一大堆,前前後後總共說了三十多種不同的觀法?

  我們是不是要按照書上的次序,一個觀法接著一個觀法地修持?

  大家都知道,釋迦牟尼佛因機設教,敷演出五時八教等各種不同的修法。同樣的,這一種白骨觀,也因各人心理、生理的不同,用佛家說法,也就是業力、根性的不同,諸如慧力、性情等差異,而分成了三十多種觀法。各人選取適合自己的一兩種去修。(這裡面又涉及「知時知量」和「易觀」等問題,我們以後會再作解說。) 當然,如果你喜歡每一種都試過,也可以。

  和一般佛學的修持方法比較起來,我們現在所介紹的每一種法子,都古里古怪。而且都非常複雜。如果光從文字上看,沒有配合實際的修持經驗,當然會有這種想法。事實上,它每一種觀法都非常科學,而且都有很高深的道理在內。

  現在我們看下面這個「薄皮觀」,文字上大家都很容易就看懂了。但是你們要注意,要求「身證」,在止觀中要實際有這些境相現前才算數。

  《瑜伽師地論》中,彌勒菩薩也再三提出來,學佛必須要「身證」。一般學佛的,即使理論上懂了很多,身心起不了變化,沒得用。

  現在這被沉沒了一千多年的「禪秘要法」,是釋迦牟尼佛親口所傳的,我們暫時不談。總之,這個「白骨觀」裡頭,融攝了許多修持上的大奧秘。前面已經透露一點消息,接下來還有很多,聽了回去好好修啊!這麼寶貝的方法,如果再不證個什麼果位的話,我真是可以捏個盤(「涅槃」諧音——記錄者按)走路了。

  白骨觀和系心一緣

  「佛告阿難,此想成已,次當更教系念一處,端坐正受,諦觀右腳大指上,令指上皮攜攜欲穿。薄皮厚皮內外映徹,其薄皮內有一薄膜,亦當諦觀。」

  現在開始介紹「第五薄皮觀」,這幾個觀法內容不同,但是每一觀的開始,都有個共同處。是什麼?你們誰答得出來?答對的有賞。不知道你們是真客氣還是假客氣,怎麼沒有反應?算了,還是我自問自答吧:

  每一觀開始,釋迦牟尼佛都教我們要「系念一處」,或者「系念住意」。要「系念」,把心念拴住,讓心念專一。

  為什麼要「系念」?你們都看過西遊記吧?那只孫猴子就象徵我們第六意識的心念。一個觔斗雲就翻過了十萬八千里;一會上天,一會兒下地;打了龍宮,又大鬧天宮。我們的心念不正是如此?剛剛才想著「肚子餓了」,馬上又想到「美國的大空梭」……總而言之,是上窮碧落下黃泉,亂七八糟,沒有什麼不想的。好討厭啊!打起坐來,它就搗蛋。你要靜,他偏動,真是麻煩!

  不過話說回來,唐僧取經主要還就靠這隻猴子護駕,才大功告成呢。他雖然不聽話,調皮搗蛋,可是既能收妖又能降魔,本事大得很噢!我們這第六意識的心念也是一樣,雖然它一會兒東一會兒西的亂想一通,可是你們看,什麼電影、電視、電子、電腦,乃至於人造衛星、太空梭等等,不都是它想出來的?要成佛作祖,得道證果,關鍵也還是在它。

  你們都知道這只孫猴子又叫「孫悟空」,為什麼叫他「孫悟空」?《西遊記》可不是哄小孩的故事書喔!現在告訴你們,這是一本哄大人的書,因為大人們都沒看懂,都以為它是神怪故事。其實它是一本道書,許多修行道理都藏在故事裡,連他們的名字都不是隨便叫的。你看,「悟空」就是悟了空性,道理上明心見性了,然後還要老老實實修持,所以孫「悟空」又叫孫「行者」,乖乖的隨著唐僧,一步一步的往西天行去。路途的坎坷自然不在話下,但是最要命的是他那難改的猴性,也就是所謂的「余習難除」,一發脾氣,就不幹了,跑回老家去,和猴子猴孫們吃喝玩樂,好不快活!

  碰到這麼一個神通廣大,又猴性難馴的齊天大聖,怎麼辦?哈!沒關係,有「金箍咒』,,咒子一念,老孫就只好乖乖的又回到唐僧身邊,繼續這段千辛萬苦的道路。這就是觀世音菩薩的「系念法」,用「金箍咒」把猴子拴住。現在這本禪秘要法的「系念法」,是用「白骨觀」把我們的「心猿」拴住。

  不論淨土宗也好,天台宗也好,什麼禪宗、密宗的,及至於華嚴宗,也都各有他的特殊修法,很少有人知道,在座諸大菩薩當然也不例外,這些都不再多說,總而言之,各宗各派的各種修法都是以「系念」為基本法則。

  從第一天講白骨觀到現在,快一個月了,觀法也介紹了四種,大家觀成功了那一種?不錯,白骨觀是修行的捷徑,可是為什麼還觀不起來?因為大家心裡那隻猴子還沒拴好。

  現在我們看這第五觀,釋跡牟尼佛教我們怎麼系念法?他教我們要「諦觀右腳大指上,令指上皮攜攜欲穿。」

  前面幾個觀法差不多都是從左腳開始,由下往上觀,而且都是觀骨頭,雖然中間也介紹了潰爛、不淨這些觀法,但是最後還是回到白骨上。現在這個法則變了,從右腳開始,雖然還是由下往上觀,可是這一觀教我們觀表皮,「薄皮厚皮內外映徹,其薄皮內有一薄膜亦當諦觀」。

  聽過生理衛生課,或者有一點醫學常識的就知道,我們皮膚在表皮下面有一層真皮,真皮下面還有一層薄膜,兩千多年前,釋迦牟尼佛就看到了。他要我們把它觀得「內外映徹」,這也就是「琉璃體」的道理。佛經裡頭,很多地方提到佛像,都說「身如琉璃」,這可不是一句形容詞,功夫修養到家的人,身心內外都沒有一點渣渣,清淨圓明。譬如色界天的天人就只有一團光影。至於那些大菩薩、佛陀們的相貌,就更不是我們所能想像。不過有一點要附帶說明,如果活佛再來,或者大菩薩轉世,他們的外表還是和我們差不多,這也可以說是老子「和光同塵」的道理。所以那位留形住世的賓頭盧尊者,經常在「千僧齋」或隨緣出現,可是他不會讓人認得他,等到他離開了,他才留下一點神異的行跡讓人們知道。

  現在這一觀只教我們把表皮觀得「內外映徹」,這還只是初步。從右腳大指的皮開始觀起之後,「如是漸漸至膝、至髖,左腳亦然。至腰、至背、至頸、至頭、至面、至胸、舉身皆爾。薄皮厚皮內外映徹,攜攜欲穿。如被吹者,其皮膨脹不可具說「。

  說句不客氣的話,大家都沒有什麼禪定功夫,但是打坐的經驗總有一些的,這個「其皮膨脹」的境界有不少人經歷過。最淺顯的例子,有時下坐時看看手,每根手指都圓鼓鼓的,皮繃得緊緊的,照照鏡子,呵!皺紋少了,臉上皮也繃緊了,好像去做了拉皮的手術,人變年輕了,好開心啊!其實這算不得什麼,過半個鐘頭,你再照照鏡子看,皺紋又來了,手也乾癟了。就算你每天很用功,功夫深了,人顯得比較年輕了,這也還是最初步象徵而已。我們人就是個皮袋子,裡面氣多一點,皮就緊一點。你們看小孩子,皮都緊緊的光光的,肉都圓圓的;人老了,氣消了,皮就鬆了,肉也掛下來了。所以不要說學佛修道了,你們要想青春永駐的話,就好好修啊!

  我們普通打坐,心能靜,自然會在養氣,生理上自然就會有膨脹感,在這個觀法裡,教我們從心理上入手,觀想「其皮膨脹,不可具說」,生理的氣功自然就在其中。

  顛倒淨穢本來人

  然後再觀想「身諸毛中,一一毛孔,百千無量諸膿雜汁,猶如雨滴從毛孔出,疾如震雨,內外俱流,膿血盈滿,不淨之極,難可堪忍,猶如膿池,亦如血池,諸蟲滿中」。

  好,皮繃緊了,變年輕了,變漂亮了,然後呢?到最後,還是這麼一灘膿血。不要說死了以後,又臭又爛,就是現在活著,把這層皮一剝,還剩個什麼?所以,愛漂亮的太太小姐們——不對,這句話說得不夠完整,很多先生們也愛漂亮,說什麼「愛美是人的天性」,這句話一說,把「愛美」說得冠冕堂皇,好像很有道理似的。其實有個什麼道理?有個道理,便是墮落。

  你看,白骨觀裡為什麼經常參雜著不淨觀?除了生理氣機的奧妙之外,在心理方面主要就是破除我們的「身見」。像喜歡變年輕,變漂亮,都屬於「身見」,同時也屬於貪念和癡念。我們前面說過,白骨觀不單單是在身體上作功夫,同時還要配合九十八結使的解脫。所以聽了「禪秘要法」,不要以為只要打起坐來把自己想成一個白骨架子就行了。過去在大陸上,有位修行人和我很要好,他就是修白骨觀,觀得很好,不但把自己觀成白骨了,而且看別人也都是白骨。我就恭喜他囉。這位修行人很了不起,他不接受我的恭維,他很老實的對我說,不行噢!心裡的慾念還是空不了啊!他幽默自己他說「縱然白骨也風流」,哈!你們看,這是前輩修行人的典範,所以我說他是「是真名士自風流」。我這句話的「風流」和他那句話的「風流」可不是同一個「風流」啊!和你們講話很累,解釋了以後還要再下註解。再聽不懂的,不管了,你們自己去找懂的問。

  總而言之,平常要多檢點自己的心念,不要以為愛漂亮沒關係,你愛漂亮愛得過火,小心來生變——變什麼?變蟲子。不是嚇人的,佛經上就有這段記載,釋迦牟尼佛有一次帶他的堂兄弟難陀——也是一位美男子,到海邊去,沙堆上躺著一位從來沒有看見過那麼漂亮的美女,這個女的已經死了,臉上爬著一條蟲子。釋迦牟尼佛就對難陀說,你看到的,這個女的實在是非常的漂亮,她活著的時候就非常愛美,當然也就很喜歡自己的漂亮,現在她身上那條蟲子就是她變的,因為太愛自己的色相了,死了以後還捨不得離開,由於這個貪念,也是癡念,她就變成了這只屍蟲,還在自己的屍體上爬。

  當然,白骨觀、不淨觀很自然的會使我們的「身見」減輕,其他的煩惱,像貪、瞋、癡、慢、疑等,也都隨著會沖淡,可是不是絕對的。所以,平常的起心動念要多留意省察啊!

  「此想成已,當觀胸裡,舉身是蟲,猶如蟲聚。」

  「復當更觀左腳大指,膨脹膿潰,青膿、黃膿、赤膿、黑膿、紅膿、綠膿、白膿,爛潰支橫,與屎尿雜。復有諸蟲遊戲其中,穢惡臭處,不可堪忍。厭患此身,不貪諸欲,不樂受生。

  其實我們這個身體不需要等死了,爛了,才惡臭難聞。大家每天都大便小便吧?說說看,是臭的還是香的?生病時,嘔吐過沒有?那個味道怎麼樣?不要說身體裡面的腸子、胃部,其實,整個身體上下都是臭的。你幾天不洗頭,你看它臭不臭;你再幾天不洗澡、不刷牙試試看,包你擠公共汽車時可以第一個上車,因為別人都被你薰得遠遠的。

  即使我們每天梳洗得乾乾淨淨,告訴你,這個身子還是臭的。只不過我們「久而不聞其臭」,從生下來就開始聞這股人味,聞慣了。我當年從峨媚山閉關下來,離城裡還有一里路的時候,呵!一股人味就傳了過來,實在難受。所以你們看神怪小說裡,妖怪老遠就會聞到生人的味道,不要說妖怪,狗也有這個本事啊!

  如果修這個觀法現成了,也自然會聞到自己的臭味,而且其臭無比。再加上一大灘五顏六色的膿汁污血,滿身內外的蛆蟲。這可不是想像噢!硬是出現這種景象。你們說,受得了受不了?這種身子還留戀不留戀?連自己的身子都不想要了,那些好吃的,好穿的,還想不想?什麼名啊、利啊的還爭不爭?很自然的,「厭患此身」之外,同時也就「不貪諸欲,不樂受生」。人生沒什麼味道。啊!有味道,很不好的味道,所以再不想來了。

  當然,你們也有人修其他禪密的路線,到了相當的程度,也會聞到自己的臭味,不過慢一點就是。有時候你們會聞到一股香味,對不對?很多人就以為香積菩薩來了。其實啊!那是你自己身上發出來的香味,連自己的味道都搞不清楚,那裡能分辨眾香國裡菩薩香味。有時候是檀香味,氣到了脾胃,把它弄乾淨了,健全了,就會有檀香味。有時候是蘭花的香味,這是屬於腎臟所發出來的味道。有時候聞到清香味,那是肺、肝的味道。這些又是你們沒聽說過的東西。不要說你們了,連那位大醫生都聽傻了眼,這門學問裡東西多得很啊!

  現在我們繼續看下面的原文:

  夜叉的故事

  「此想成時,見大夜叉身如大山,頭髮蓬亂如棘刺林:有六十眼,猶如電光,有四十口,口有二牙,皆悉上出,猶如火幢。舌似劍樹,吐至於膝。手捉鐵棒,棒似刀山,如欲打人。」

  「如是眾多,其數非一。見此事時,極大驚怖,身心皆動。」

  這麼多恐怖的夜叉要來打你,要你的命,你不嚇瘋了才怪。但一定有很多人不服氣,心裡想,這有什麼好怕的,這些明明是幻像嘛!唉呀,少吹了,那是你坐在日光燈下,滿堂都是人,腦子裡想像著這麼一群夜叉,那當然不怕。

  所以我常說,一般人修道都不算數的,坐在冷氣間裡,又是棉花墊子,又是毛巾蓋毯的;肚子餓了,打開冰箱就有吃的,下了坐,看看報,喝喝茶;然後閉眉閉眼地說什麼不動心囉!對生死沒有恐怖囉!不要把話說得太早了。

  十塊錢放在你眼前,你是會不動心;一百萬放在你眼前,你看你動不動心!其實豈止對一百萬動心,平常動心的地方多的是,只是人們沒有用心檢查。生死沒來的時候,說什麼不怕生死,現在讓你一個人去住到深山冷廟裡,四顧無人,半夜裡來了這麼一個青面撩牙,伸著舌頭,拿著鐵棒的厲鬼,你看你怕不怕,你嚇得跑得動的話,還算有膽子;就怕你到時候跑也跑不動了。這時候你不必作什麼不淨觀了,因為你早就嚇得屎滾尿流的,不淨觀自然現前了。(一笑)

  有位同學平常膽子不算小,在幾次生死交關的時候,他都很鎮定,甚至於有一次他以為自己死了,也一點都不怕。可是他在定中,或者夢中碰到黑暗無邊的境界,或者身體在無底的虛空中往下飄浮,他就害怕了,當時他心裡很清楚,明明知道是幻境,同時告訴自己不要理它,任它變化。可是就是熬不過去,熬沒多久,還是把眼睛張開算了。所以要注意啊,有些人以為自己不怕死,好像蠻了不起了。唉呀,少自欺欺人了。還差得遠哪!

  《心經》大家都念過吧,它說「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心無掛礙」可不是「不怕死亡」。無掛礙了,才「無有恐怖」,這個和不怕死有很大的差別。

  因為我們心裡都有很多掛礙,也就是還有很多結使,所以當這些夜叉們現身,「見此事時,極大驚怖,身心皆動」。這個時候,任憑你工夫再深,定力再高,都抵不了事,你還會毛骨驚然地打顫。因為這一關牽涉到心理問題,要「無有恐怖」,就必須「心無掛礙」。

  那麼,你說要無掛礙,就必須解脫結使,噢!九十八結使,解脫起來太麻煩了,算了,這一觀不要觀它,換一種觀法。哈!如果你這樣說,聽起來,好像你蠻聰明的,其實笨得很哪!不管你走那一種禪修的路子,這個境界都會來的。大家口口聲聲說學佛,學的什麼佛噢!我們的佛祖——釋迦牟尼佛,他怎麼修道,怎麼證道,這個你們總知道的吧!好,他在菩提樹下打坐,睹明星而悟道之前,是不是也經歷了夜叉、羅剎這些恐怖的境界?這些道理怎麼不去參呢?一些自認為喜歡學禪的,要明心見性,要參話頭,參什麼「狗子有佛性也無」?真是笨伯!放著這麼好的話頭不曉得參,連問題都不會找,還學禪哩!那不是參禪,那真是慘然啊!

  為什麼會有這些境相現前呢?「一切唯心造」。

  「如此相貌,皆是前身毀犯禁戒諸惡根本。」

  「無我計我,無常計常,不淨計淨,放逸染著,貪受諸欲。於苦法中橫生樂想,於空法中起顛倒想,於不淨身起於淨想,邪命自活,不計無常。」

  法經上說,這是「前身毀犯禁戒」的本因。豈止前身,現在就是。看到別人比你強,心裡就老大的不高興,然後想盡辦法整人,一定要把別人弄垮,才洩心頭之憤。這種心理、這種嘴臉簡直比青面撩牙,吐著舌頭的夜叉還要恐怖,還要難看。就算你沒有整過人吧,平常發起脾氣來的時候,瞪著眼睛,眼露凶光,專盯著人家的不是,嘰哩呱啦的罵,這不就是有「六十眼,猶如電光,有四十口,口有二牙皆悉上出,猶如火幢」嗎?罵起人的時候,當然是語氣火爆,句句傷人,所以「舌似劍樹」,一肚子怨氣,恨不得把對方揍個半死,這就是「手捉鐵棒似刀山,如欲打人」。   現在在座諸大菩薩,有時候打起坐來,瞎貓撞到死耗子,出了一下子陰神,看見自己在那兒打坐,那是看到自己的表現。當你們活見鬼——看到這種夜叉的時候,你要知道「魔由心造,妖從人興」。這就是你惡業所感,無始以來心理結使的(呈)現行(相)。這裡面也含攝了心物一元的道理。

  在這本禪秘要法裡,他把心理結使作了另一種簡單的歸納——「無我計我。無常計常。不淨計淨。放逸染著,貪受諸欲,於苦法中橫生樂想。於定法中起顛倒想。於不淨身起於淨想;邪命自活不計無常。」

  頭腦細密一點的話就可以看出來,上面這幾句話中綜合了「四法印」苦、空、無常、無我,以及「四念處」——「念身不淨、念法無我、念心無常、念受是苦」的道理。

  說到四法印、四念處,大家早就背得滾瓜爛熟了,可是有什麼用?一點都沒用到自己身上來。所謂學佛、修行,要把佛所說的道理,用自己的身心來實踐,來實證。

  首先說到「無我」,有誰做到了「無我」?生理上的無我——忘身,牽涉到功夫,暫時不談。心理上的無我,大家做到了多少?哎呀!一天到晚都是「我」啊!我要這樣,我不要那樣;我愛你,你不愛我……大家好好反省看看,一天到晚就是以「我」為中心的活著,造業噢!說什麼修行,簡直是不行。

  再來「無常」,不管多笨的人都知道,人終歸要死的,人生如夢,變化無常。可是多少聰明人都還是辛辛苦苦地鑽營,一會兒爭名,一會爭利,一會兒爭意氣。有人坐在那裡,肚子裡在說,我這個人啊,學佛以後就與世無爭了。這真是大話,譬如說,碰到逆境煩惱來時,好比你好心幫忙朋友成家立業,結果他後來恩將仇報,反過來忌害你,害你吃官司,差點坐牢。你懊惱不懊惱?當然懊惱。這怎麼還能說是與世無爭!只要心裡有「不平」就是「爭」。碰到這種逆境的時候,幾個修行人能一念無常或者一念無我的「一笑罷休閒處坐,任他著地自成灰」?做得到才是修行人,做不到的免談!啊!我說得太過分了。放鬆一點,改個字,隨時改過的,才算得上是修行人。你們要注意噢!我說把尺碼放鬆,就等於拿條軟棒子在打人。在這個放寬尺碼的反面,也就是說,假如連隨時改過做不到,更不要說其他了。

  下面幾點「不淨計淨」等等,都差不多,自己好好去檢查,通身是病,趕快努力啊!「是日已過,命亦隨減。如少水魚,斯有何樂。當勤精進,如救頭然」。這是《禪門日誦》上的,再提起大家的注意。

  應觀自心鬼畫符

  看到了這麼多恐怖、要打人的夜叉,怎麼辦呢?釋迦牟尼佛說:

  「此想成時,復當更教,汝莫驚怖,如此夜叉是汝噁心猛毒境界,從六大起,六大所成。」

  如前面所說,這些可怕的夜叉只是我們身心罪業的反影。再進一步分析,是從「六大」而有。講到這裡,使我們想起《楞嚴經》上也有類似的記載。

  後世許多人瞧不起這個白骨觀,認為它是小乘的修法,那麼《楞嚴經》總是部大經囉!古人說過「自從一讀楞嚴後,不看人間糟粕書。」我們看,佛在《楞嚴經》上對阿難說:「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種種顛倒,業種自然,如惡叉聚。」大家都號稱學佛的,《楞嚴經》應該看過的吧。

  什麼是「六大」?釋迦牟尼佛繼續開示:

  「汝今應當諦觀六大,此六大者:地、水、火、風、空、識。」

  地、水、火、風、空這五大是屬於生理部分。譬如骨骼是地大,血液是水大,熱能是火大,呼吸是風大,空間就是空大。至於第六個「識大」,是屬於心理部分,指心識而言。用現代話來說,我們人是由心理、生理兩大部分組合而成;用佛學專有名詞說,就是六大和合而成。

  好,下面緊接著,禪機又來了。喜歡禪宗的朋友們注意了。

  尋尋覓覓

  「如此一一,汝當諦推汝身為是地耶?為是水耶?為是火耶?為是風耶?為是識耶?為是空耶?」

  「如是一一諦觀此身從何大起?從何大散?」

  你們看這是不是禪宗的話頭——「我是誰」?「生從何處來,死向何處去」?找來找去,結果是「本來一片閒田地,過去過來問主公,幾度買來還自賣,可憐疏竹引清風。」這首詩懂不懂?不懂。不懂算了,講清楚就沒得禪味了(一笑)。讓我們看看「禪秘要法」上怎麼說。

  「六大無主,身亦無我。汝今雲何畏於夜叉?如汝心想,來無所從,去無所至,想見夜叉亦復如是。」

  當然,只要有點常識的人就知道,我們的生理部分,是瞬息萬變的。不要說明年的我已經不是今年的我,又老了一年——莊子說的好:「方生方死,方死方生。」從生理方面講,我們的細胞是每分每秒不斷地在新陳代謝。所以嚴格說來,下一秒的我已經不是前一秒的我。再說心理部分吧,變化起伏就更明顯了。女朋友不理你了,哎呀!人生乏味啊!苦啊。過幾天女朋友和你講話了,噢!人生充滿了希望!這是舉明顯的情緒變化來說,至於我們滿腦子的游絲妄想,那更是來無蹤去無影的變化萬千了。因此說「六大無主,身亦無我」。在這裡面找不出一個永恆不變的實體。   那麼,我們第八阿賴耶識所顯現的夜叉不也是如此?我們又何必害怕呢?它們也終歸要變去的。

  在這一段裡,銜接得快了些。因為很多人都知道「六大無主」,也知道「身亦無我」,但是看到夜叉還是會害怕。所以我們再引用一段《心經》,來作個補充說明。一般學佛的人都認為《心經》是談空的,告訴你們,錯了。

  《心經》一開始就是「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以「行深般若波羅蜜多」開端(這不是空)。接著「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之後,談了一路的空,又說了一連串的無,說什麼「無眼耳鼻舌身意,無……」然後「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無」到最後,「菩提薩埵」——大徹大悟(這也不是空)。然後才「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無有恐怖」之後,「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也不是空)。

  所以光是「六大無主,身亦無我」,還只見到了空性的一面,還不夠,必須再轉個身,所謂「懸崖撒手,自肯承當」。透過「無」,在「空」相外,為自己找個安身立命之處,然後才好歸家穩坐。

  因此釋迦牟尼佛接著說:

  「但安意坐。設使夜叉來打汝者,歡喜忍受,諦觀無我;無我法中,無驚怖想。」

  說了半天,這個快速成就的修持捷徑——白骨觀,可也不簡單啊!所以,好好用功,千萬不要再敷衍了啊!

  「但當正心,結跏趺坐,諦觀不淨及與夜叉。作一成已,復當作二。如是漸漸乃至無量,一一諦觀,皆令分明。」

  這「第五薄皮觀」到這裡介紹完了,釋迦牟尼佛一本慣例,又再殷殷叮囑:「佛告阿難,汝好受持,觀薄皮不淨法,慎莫忘失。爾時阿難聞佛所說,歡喜奉行。此想成時,名第五觀薄皮竟。」

  又有人問白骨觀如何觀起,這是重複又重複的問題。首先要知道,所謂「觀想」,是包含了「觀」和「想」兩種不同的概念。先「想」,想專一後,自然就「觀」出來。

  就五陰來說:是先利用「色、受、想、行、識」中第三個「想」陰的功能,想純熟了,在第六「識」的帶質境中呈現出「觀」的境界。功力再深,融通於第八「識」之大圓鏡智,則就不觀而觀,觀而不觀了。

  就五遍行來看:先藉「作意、觸受、想、思」中的「作意」和「想」,想念專一,達到「心一境性」時,即達「精思入神」的境界,則「觀」境現前,意根中的概念,就呈現出影像。

  《瑜伽師地論》中曾經對觀想和修持方法作了兩種歸納:一為「有分別影像」,一為「無分別影像」。譬如密宗的各種觀想,以及白骨觀的修法,都是先藉意識的「有分別影像」起修,也就是先經過「作意」,和「想」的專一修持,等到「觀」想境界現前時,就是「無分別影像」的境界了。

  現在以「白骨觀」作例子,我們先想像自己大腳指的白骨,或者把自己想成一整幅白骨架子。輕輕鬆鬆地想,不要太用心地想把它看出來,不是用眼睛盯著看,而是經過心理的「作意」,「想」像這個白骨的樣子。在思想的意境上有了這個模糊的影像後,就讓它持續在那裡。這當中,還是有許多雜念妄想不斷的來來去去。沒有關係,不要管它,你只要心理上記著,要一直「想」這個白骨,讓這模糊的影像持續下去,也就是把白骨「止」住。慢慢的,雜念越來越少。到後來只剩下白骨一念,其他妄想不起了。這時候,突然之間,白骨的影像就會顯現,也就是達到了「止觀」的境界。

  初步止觀效果,白骨可能在身子外面。此時只須稍加「作意」,讓白骨回轉到自己身上來,很快,「白骨觀」就現前了。

  厚皮蟲聚觀

  世尊介紹了「第五觀薄皮」之後,又再解說第六種觀法。

  一、專心繫念在右腳的大指,把它想成腫脹的樣子。從頭到腳都污青腫脹、醜陋難堪。

  二、身子里長了許多米粒大小的白色蛆蟲,每隻蟲有四個頭,爬來爬去、互相追逐,咬食對方。肌肉乃至骨髓裡,都長滿了蟲,所有五臟六腑都被這些蟲吃光了。

  三、身體只剩下骨頭和外面的一層皮。蛆蟲把肉吃光了,又蠕動著想爬出皮層。兩眼此時又乾又癢,因為這一部分蛆蟲也想往外鑽。身上的九竅(包括了兩眼)都是這種狀況。

  作其他修持工夫的,氣脈變化到了這一步,眼睛也會幹澀發癢,甚至會流眼淚。任他變化,對視力及眼機能均有助益。不論老花眼、近視眼或者散光,均可不藥而癒。

  四,無以計數的蛆蟲穿過皮膚,落到身前的地上,聚成一大堆,互相纏繞咀食。

  一般凡夫的生理感受,以及靜坐修行者所謂的氣脈覺受,都和我們的肌肉細胞、神經系統息息相關。前面第(2)點提到的骨髓,屬於中樞神經系統;五臟六腑則屬於自律神經系統。此為人體的兩大神經系統。一旦全身肌肉、骨髓乃至五臟六腑等器官都被蛆蟲吃光後,感受自然無從生起。

  道家、密宗講究修氣、修脈以轉化色身,冀能「即身成就」。其實,不論三脈四輪的運轉,或者大周天、小周夭,及至九轉還丹等氣脈工夫,都是憑借色身起修,也都未能脫離神經系統的覺受範圍。如今,作此觀想工夫,色身上下都讓蟲子吃光,主管感受作用的神經系統也不復存在,則不必觀空,不必求空,自然達於「受即是空」的境界,五蘊中的受陰也自然解脫。

  至此地步,則如老子所說「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其他四陰——色、想、行、識也就隨之而轉。

  不論白骨觀,或者不淨觀,都是依此原則,超脫氣脈覺受,而直達修氣修脈之終極目標——「忘身」。此可謂「心能轉物」之高超妙用。

  五、把觀想念頭放在一隻蟲子上,讓它把所有蟲子都吃掉,最後只剩下它一隻,變成象狗那麼大,身體困頓,鼻曲如角,來到座前嗅氣,同時瞪著好像燒鐵丸的兩隻紅眼。

  觀想到此,內心生起很大的恐懼。於是反躬自問,這個身體為什麼生了一大堆蛆蟲,同時互相咀食。現在剩下這最後一隻,窮凶極惡的樣子,實在恐怖。

  如前所說,這些蛆蟲和夜叉一樣,為前身毀犯禁戒的諸惡根本,也是心理結使顯現化「物」的一面。

  各種各樣的心理結使雖然同屬心行的陰暗罪惡面,但未必協調一致。譬如「爭名奪利」的貪慾和「好逸惡勞」的怠情,就往往相互衝突、矛盾。所謂「雞鳴而起,孳孳為利」。要想爭名,要想奪利,往往也需付出相當的努力和代價。因此,心理結使之間常有衝突爭鬥的現象。這種微妙狀況表現在蛆蟲身上,就互相啖食了。

  繼續觀想身上出來的這些蟲子,「本無今有,已有還無」。「如此不淨從心想生,來無所從,去無所至」。既不是我所本有,也不是另有他力加諸於我。

  從前面的「色陰」「受陰」講到這裡的「想陰」。所有心理結使也是「來無所從,去無所至」。因緣和合而有,沒有一個固定不變的實體。要解脫這步心理問題時,不再靠任何影像的觀想了,直接拔出慧劍,以般若慧觀,照見「想蘊為空」。

  同理,「如此身者,六大和合,因緣成之」,六大一旦壞散,身體也就隨著無常而去。前面觀想出的那些蛆蟲,也是「來無所從,去無所至」。我們這個身子是蛆蟲組合而成,又那裡有個實體,所以「蟲亦無主,我亦無我」。

  如此「思惟」後,蛆蟲漸漸縮小,而歸於空寂。

  禪宗之「禪」為梵文譯音,若譯義則為「思惟修」。此處文字用「思惟」,有別於前之「觀」「想」。此用語之不同,大需參究,莫草草略過。

  修為至此光景,身心和悅,恬然安樂,倍勝於前。

  以上所說,就是第六「厚皮蟲聚觀」。

  極赤淤泥濁水洗皮雜想觀

  世尊復對阿難說,再當「住意系念一處」。從右腳大拇指開始諦觀,一節一節從足到頭,內照形軀,仔細清楚分明。但當使全身皮肉都自脫落,五臟六腑,也都解脫委地,化為烏有。唯有筋骨相連,赤色殘膜著骨,猶如爛泥,或如濁水塗糊全身骨架。跟著觀想一泓濁水,用來洗滌全身骨架殘膜,從頭到足,猶如藥師,以藥水洗滌一般。

  當自身作此觀想成就,同時擴而充之,分心觀想現前地上另一人身,是赤色殘膜所裹骨架,再由一人到十人。由十人到滿屋,遍極整個虛空上下,乃至三千大千世界。·都是如此赤色殘膜骨人,或如爛泥,或如濁水,但都用濁水洗滌赤膜所裹骨身。

  「佛告阿難,汝今諦觀此赤色相,慎莫忘失。」這便是第七極赤淤泥濁水洗皮雜想觀法。

  問:修不淨觀想法時,已曾剖析人體內部五臟六腑諸多不淨,已經生起厭離心了,何以到此又反覆觀想皮肉腑臟脫落之後,再觀極赤殘膜的不淨,外用濁水洗皮呢?修此觀法又有何用?是否必須要修?

  答:人體的構造,大致來說,皮、肉、筋、膜、骨,各各有不同的組織,也各自成一系統。上面所說不淨觀,只是指五臟、六腑等血肉模糊的粗相。現在所講極赤淤泥濁水觀,是專指附在骨架上面極赤殘膜的一層,與人身血分有密切的關係。觀想濁水洗滌赤血殘膜,能化朽腐為神奇,如污泥中方生清淨妙蓮。此乃佛說秘法中的深密。修此觀法,可祛血分諸病,且是轉修成就報身的根基。如要踏實修行,循序漸進,不可略過。

  新死想觀

  由第七極赤淤泥濁水洗皮雜想觀起,再進一層深入修白骨觀,不淨觀。而由第十一白骨流光觀,進入觀四大與九十八結使境界,便是解脫成就法門的根基。須特別注意學習。

  世尊又說:「復當更教系心住意,觀左腳大指,從足至頭,如新死人。其色(先由)萎黃。當觀己身,亦復如是。見萎黃已,當令黃色變成青赤。」

  自身修此如新死的觀想成就,便見現前有一新死人,其色黃赤。如此漸漸由一而多,觀見遍三千大千世界,新死人充滿其間。此一觀想成就,心意自然淡泊無爭,貪慾等念,漸漸轉薄。

  「佛告阿難,汝好諦觀是新死想,慎莫忘失。」這便是第八新死想觀法。

  具身想觀

  到此,「系念(念身)住意(內照形軀)」「使心不散」,開始諦觀左腳大拇指,漸漸觀想上到頭部,照見自身每個骨節,一一分明,節節自相支拄,連接支持而無破綻,毛髮爪齒,都是具足完整,晶瑩白淨,皎如自雪。仔細反觀內照,得見自身,白骨淨相之後,再度反覆循環,仔細觀照,愈使潔白淨化無暇。   

  然後觀想自身以外的他身,由一到十。擴而充之,觀見一室以及百千萬幢室內,及至三千大千世界中,都是毛髮爪齒具足完整的白骨人,「白如坷雪」,晶瑩白淨。

  修得此一觀想成就的時候,心意自然恬靜安詳,歡喜無比。

  「佛告阿難,汝好(自)諦觀具身骨想,慎莫忘失。」這便是第九具身想觀法。

  節節解脫觀

  再次進修,「系心(專注禪悅的喜心)住意」,開始諦觀右足大拇指兩骨節間,作意而不散亂,「令心專住」,先觀右足大拇指兩骨節,相離脫節,只有骨節的末端處互相支拄連接而已。

  照此觀想成就之後,再從足指起,一節一節漸漸上升到達頭部,共有三百六十三骨節,都是節節解脫中空,只有骨節末端互相支拄相連。一節一節仔細諦觀,都使各各自行解脫。如果有一環節仍舊連結並未解脫,必然「安心諦觀」,使其各自解脫。

  得到自身骨節解脫觀想成就,再觀他人之身,也是如此。然後擴大心量,觀無量數的白骨人,也是各各節節脫開,只有每節末端互相支拄連接。再進而外觀四方上下,大眾骨人,都是如此節節支解。

  修此觀想成就的時候,自然而然,見到諸白骨人之外的虛空,「猶如大海,恬靜澄清。其心明利,見種種雜色光,圍繞四邊。」

  「見此事已,心意自然安穩快樂。身心清淨,無憂喜想。」

  「佛告阿難:汝好(自)諦觀此節節解想,慎莫忘失。」這便是第十節節解脫觀法。

  白骨流光觀

  再次進修,更當「系念(念身)住意。開始諦觀右腳大拇指兩節之間,拉長距離如三指(三個指頭併攏,橫量,古稱一寸三分)許。觀想這三指許骨節距離之間,光光互相銜接支拄,連成一體。

  如在白天禪修此觀想法時,應當作如日光(太陽光)的光明觀想。如在夜間禪修之時,應當作如月光(月亮光)的光明觀想。

  但須切記,全身骨節從腳到頭,三百六十三的骨節間,都使其有三指許的間隔距離。都由光光凝結連接,「莫令解散」。只因白光連接支拄,「不令散落。晝日坐時,以日光持。若夜坐時,以月光持。觀諸節間,皆令有白光(透)出。」

  修此觀想成就晚「當自然於日光中,見一丈六(金色)佛(像),圓光一尋。左右上下,光明亦各一尋。軀體金色,舉身光明,焰赤端嚴。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皆悉炳然。一一相好,光明得見,如佛在世,等無有異。」

  但當此觀見佛身的境界現前時,「慎莫作(頂)禮。」一有迷誤,便著邪見。須要切實仔細諦觀,參究佛所說法。

  佛說:「諸法無來無去,一切性相,皆亦空寂。諸佛如來,是解脫身。解脫身者,則是真如。真如法中,無見無得。作此想時,自然當見一切諸佛。以見佛故,心意泰然,,恬(靜淡)泊(而)快樂。」

  「佛告阿難,汝今諦觀是流光白骨,慎莫忘失。」這便是第十一白骨流光觀法。不但是念身念佛的摻合修法,亦是修色身成就的基本修法,慎自敬重,好自修持為幸。

  四大觀與九十八結使境界觀

  世尊對阿難說:得達白骨流光的觀想成就之後,當更教住意諦觀背脊骨)以定心的功力,觀想背脊骨間作成一具高台,同時觀想自己的色身,猶如白玉人,結跏趺坐,升坐在高台之上,以白光普照一切世間。

  「作此觀時,極使分明。坐此台已,如神通人住須彌山頂,觀見四方,無有障閡,(同時)自見故身(觀見自己原有的肉身)了了分明。(又)見諸骨人,白如珂雪,行行相向,身體完具,無一缺落,滿於三千大千世界。」這就是白光觀想成就的境界。

  觀想成就這一境界之後,再來反覆重觀前面所曾經觀想過的各種境界:見縱(直)骨人、橫骨人,遍滿三千大千世界。

  青色的骨人,黑色的骨人,都行行相向,遍滿三千大千世界。

  膨脹的、膿癲的,膿血塗身的,全身爛壞、屍蟲遍體的不淨相人,亦遍滿三千大千世界。

  薄皮蓋身相人,皮骨分離相人,赤如血色相人,濁水色相人,淤泥色相人,亦遍滿三千大千世界。

  再見發毛爪齒共相連持白骨相人,以及三百六十三骨節各各解脫,只有尖端相拄的白骨相人。

  骨節之間脫離,兩頭不接,節節中間,間隔三指許(橫量),充滿白光的白骨相人,以及白骨分散,只有白光共相連接的白骨相人,亦滿三千大千世界。

  如此眾多不可盡說的各種不淨間雜的白骨相人,遍滿三千大千世界。

  經說:人我色身,四大皆空,這是不易的聖教量。因此又說:我人在生死輪迴中,生生世世,捨身受身,積骨之多,過於須彌山。聚血之多,過於四大海水。在理上,是學佛者人人都知的名言,但在行相求證的事實上,誰能親見真證此境。故必須經以上各層次的白骨觀、不淨觀修成之後,再以定心堅固的心力,做此實際觀想,一一親證過來,方見此理此事的真實相。

  做此一觀想修法,必須在白骨流光成就以後,從夾脊骨節節觀化上升,作一高台。然後再觀想自我成一白玉骨人,結跏趺坐,坐此高台之頂,光照大千,遍觀世間群相,方為確實。倘如有一念之間,即能直接觀想成就,包括前面各層次的白骨、不淨等境界,應為過量的再來人,亦非絕無可能者。但切勿自慢,妄作躐等功夫。

  此一觀想,與一般宗教以及道教的默朝上帝,或道家陰神出竅修法,是否相同?卻須仔細分別。默朝上帝,是依仗他力的修法。陰神出竅,是冥想成就的獨影境界。都和此觀相似類同。其實,大有不同之處,應當明辨清楚。

  真正實修佛法的基礎,必須腳踏實地,由凡夫人道起修,進而修持聲聞、緣覺,而到大乘菩薩道。如此,才是穩當修行的法門。所以佛教弟子,修此觀想成就時,必須轉而觀心,細參五蘊空相的境界,方能解脫結使,證入道果。

  世尊說:「得此觀時,當起想念,我此身者,從四大起,枝葉種子,乃至如是不淨之甚,極可患厭。

  如此境界,從我心起。心想則成,不想不見。當知此想,是假觀見,從虛妄見,屬諸因緣,我今當觀諸法因緣。

  雲何名諸法因緣?諸法因緣者,從四大起。四大者,地水火風。」

  以下便轉入四大觀。

  風大觀:作此觀時,先觀風大從四方生起,一股一股的風力,猶如巨蟒,暴漲延伸。大風如大蛇,小風如小蛇。各股如巨蟒,或大小蛇形的風大,各有四個頭,兩頭向上,兩頭向下。在這許多巨蟒,大小蛇形的風大中,所有蛇蟒形的耳孔中,都發出風力。

  火大觀:由風大觀想的成就,再由風大而轉觀為火力,一股一股大小蟒形的猛毒風蛇,源源不斷地吐出許多高峻的火山,極可怖畏。同時有許多夜叉惡鬼,在火山中,動身吸火,毛孔出風。風助火勢,火動風狂。

  如此這樣的再觀風火變相,遍滿一室,漸漸擴充,遍滿這個閻浮提的現實世界(注五)。

  同時見諸夜叉,在火山中,吸火擔山,毛孔出風,在這現實世界的閻浮提中,周遍奔跑,好像要步步逼近修行者的身邊。正當此時,自心必起極大驚怖,切勿自失定力。

  觀想到此境界,就必須易觀(換一觀想法門)。此時對治的易觀法門,應當轉捨前面的風火觀想境界,再來觀想各各火端,都有一位丈六金身的佛像。觀想佛像出現之後,火大威力,漸漸歇息,變成火中生出蓮花。於是各各火山凝聚,猶如真金內斂所成的內外光明透徹的金山,那些夜叉惡鬼,也一一變成白玉人相。只有風大盤旋回轉,吹拂朵朵蓮花。有無數化佛,住立空中,放大光明,莊嚴穩重,矗立不動,猶如金剛王山。到此境界,一切的風輪火焰,都自寂靜不動。

  然後,須轉修水大觀。

  水大觀:復再觀想四大毒蛇,口中吐水,其水五色,遍滿一床面積,漸次擴及二床、三床乃至遍滿一室。滿一室已,漸至遍滿十室的總面積(至於床座及房室面積大小,隨心量而定)。然後觀見水光五色繽紛,但各色水中,都有琉璃幢形的矗立白光,重疊十四層,節節中空,白光湧出,停住空中。

  「是時毒龍從臍而出,漸漸向上,入於眼中,從眼而出,住於頂上。

  「爾時諸水中,有一大樹,枝葉四布,遍覆一切。

  「如此毒龍,不離己身,吐舌樹上,是龍舌上,有八百鬼,或有鬼神,頭上戴山,兩手如蛇,兩腳似狗。

  復有鬼神,頭似龍頭,舉身毛孔,有百千眼,眼中火出,齒如刀山,宛轉在地。

  復有諸鬼,一一鬼形,有九十九頭,各有九十九手。其頭形狀,極為醜惡,似狗野干(注六)似狸似貓,似狐似鼠。

  是諸鬼頸,各負獼猴。

  是諸惡鬼,遊戲水中,或有上樹,騰躍跳擲。

  有夜叉鬼,頭上火起。是諸獼猴,以水滅火,不能制止,遂使增長。

  如是猛火,從其水中玻璃幢邊,忽然熾盛,燒玻璃幢如融真金,焰焰相次,繞身十匝,住行者上,如真金蓋,有諸羅網,彌覆樹上,此真金蓋,足滿三重。爾時地下忽然復有四大惡鬼,有百千耳,耳出水火。身毛孔中,雨諸微塵。口中吐風,充滿世界,有八萬四千諸羅剎鬼,雙牙上出,高一由旬。身毛孔中,霹靂火起。如是眾多,走戲水中。

  「復有虎狼、獅子、豺、豹、鳥獸,從火山出,遊戲水中。

  「見是事時,一一骨人,滿娑婆界,各舉右手,時諸羅剎,手執鐵叉,擎諸骨人,積聚一處。爾時,復有九色(注七)骨人,行行相次,來至行者所。如是眾多百千境界,不可具說。

  「佛告阿難:此想成時,名四大觀,汝好受持,慎勿忘失……此想亦名第十二地大、火大、風大、水大觀。亦名九十八結使(注八)境界。」

  佛說五蘊皆空,並非一句名相虛言,必須實修實證得到,方為佛法究竟。五蘊的色蘊粗相,即是地、水、火、風四大所造,能造者心,所造者境。想念堅固,作成所造的四大色相。欲求解脫,非從心造心滅處一一修證過來不可。

  初觀風大如巨蟒大蛇,各有四頭,兩上兩下,即是色身中風大的各種氣化現象。色身中的氣化,約計有上行、中行、下行、左行、右行等氣。輕清者親上,重濁者凝下,一有阻滯,便積滯成勞,化為物質,質礙成病,不可救藥而輪迴生死海中。故須以智觀觀想其遊行變化的劣根惡習,漸漸調柔,至於靜態淨化,方可轉物歸心而達心能轉物。由此觀法演變,世間便有各家各種修氣的差別功夫出現,亦各是得其一偏之長,但有利於人,而未必有利於道業的成就,此須知。

  其次,風火變相,出現夜叉形的惡鬼,「吸火擔山」種種形相,即是自識心中過去業力種性的反映。我人色身,因暖、壽、識三位同功,才呈現有生命的活力,暖即火性,因風力的摩蕩而發生火功。這種生命的暖力,能使我人生活的更活躍,但也如夜叉惡鬼一樣,在生存的過程中,更增惡業惡果。所謂「吸火擔山」,即我人因風大的呼吸而增加體溫,便形容它是吸火。因此而使此粗重的骨肉之身存在,便形容它是擔山。觀想到此境界,心生恐怖,並非外力,亦是自心嚇自心而已。此須知。 

  再次,便是水大觀中的毒龍、毒蛇,以及許多鬼怪鳥獸等等,便是對紅白血球,以及好細胞與壞細胞的種種形容。至於獼猴,則是意識的虛幻變相,此須知。

  至於白骨,即是地大變相。

  以上種種境界,因心力的觀想成就,自空起有,因緣所生。但能一一親證過來,同時可知自心結使的可畏。唸唸遷善,即成靜相淨相;唸唸習惡,即如禽獸鬼怪夜叉;唸唸菩提,鬼怪夜叉禽獸等等皆成護法大神;唸唸惡染,即盡為魔羅。密宗各種修觀法像,大多融會毒龍毒蛇猛獸惡鳥以及諸多夜叉、羅剎與屍身白骨骷髏,遍佈周圍,即由以上此等說法,擴展演變而來。了此秘密,便可知顯密通途不二的真諦。此須知。

  若能合參佛說楞嚴經,指示四大體性,如:「性色真空,性空真色。性風真空,性空真風。性火真空,性空真火,性水真空,性空真水。清淨本然,周遍法界。隨眾生心,應所知量,循業發現。世間無知,惑為因緣,及自然性,皆是識心分別計度。但有言說,都無實義。」則可由此禪觀修法,直接轉入大乘菩提道次,望諸學者,好自為之。

  四大第二觀、結使根本觀

  第十二,四大觀與九十八結使境界的觀想成就之後,再須系心一緣,住念守意觀想腰中間部位處的背脊骨。先要觀背脊間的白骨,白如珂雪,然後諦觀全身骨節,節節尖端相拄,更加明淨,白如玻璃。每一大小節骨,以及支節,也都明淨猶如玻璃。但在所有骨節的拄接空隙之間,地、水、火、風變化的各種境界,顯現無遺,與第十二觀的大而無外剛好相反,變成小而無內的境界。

  這一觀想成就以後,自見座處地下,漸漸豁開,由小而大,由一方丈乃至十百方丈,直到下方洞穿而無障礙,觀見下方虛空之中,自有各種風起。原先在第十二觀四大觀境中的夜叉(注九)等,都在此骨節空隙的境界中,吸入下方所起的各種風大。這些夜叉吸進風大以後,自身所有毛孔中,各出現鳩渠茶(注十),而且從每一鳩渠茶口中,吐出火山,充滿大千世界。

  在這些火山之中,忽然又生起無量無數的美妙少女,或者打鼓,或者吹蕭,玩弄各種樂器,載歌載舞,自然湧向座前。同時,又有許多羅剎(注十一)出現,互相爭奪,吞食這些美妙少女。

  但有這種境相出現時,初修禪觀的人,可能生起極大驚怖,不能保持定力而不驚、不怖、不畏;或者立即倉皇出定,因此而常患心痛,而且頭頂骨有疼痛欲裂之感。

  對治之法,首先須知這些境相,只是修習過程中四大業力變化的幻相,並非真實。必須重新攝心入定,回復前修所觀的四大變化境界,然後憑此四大本身定力,便可自見身體猶如玉人,淨白無瑕,每一支節間,同時向上起火,向下流水,耳中出風,眼中雨石。

  到此境界,又見座前地上,有十大?(缺字:左蟲右元)蛇,長大五百由旬(注十二),有一千二百隻足,猶如毒龍的爪。身上冒出水火,宛轉盤伏在地。

  見此境界,了知都是自己宿世毒害心之所感,但當至心懺悔先世罪業,不怖不畏,出定以後,必須緘默,不得與人多言。只在寂靜之處,一心繫念,除二時粥飯之外,皆須至誠懺悔。而在此時,應當審察醫藥,稍加進補,如服酥酪及適當藥物。然後自再易觀,另換修法。

  佛告阿難,此觀名第十三結使根本觀,亦名第二、四大觀。好自受持,慎勿忘失。

  所謂易觀另換修法,須自審慎仔細諦觀理所當然的反應現象。如在觀想境中,觀見火大發動時,應當生起雪山之想。倘使週遭雪山的冰雪,亦都為大火所融化。火大力量猛利熾盛,身體蒸熱無比,便須觀想空中出現天龍,紛紛雨石以掩猛火。落下的石,同時皆粉碎為塵。龍復吐風,聚攏所有微塵,堆積成山。有無量數的樹木及荊棘叢刺,皆在山上自然生長成林,郁茂青蒼,綠陰普覆。同時有流泉白水,映成五色祥光,卻在所有豐林茂草之間流出,匯聚山頂之水,猶如疊雪積冰,凝然不動。如此觀想成就,即名為第十四易觀法。

  「佛告阿難:『若有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三昧正受者,汝當教是易觀法,慎勿忘失。此四大觀,若有得者,佛聽服食酥肉等藥。其食肉時,洗令無味,當如饑世食子肉想。我今此身,若不食肉,發狂而死,是故佛於捨衛國敕諸比丘,為修禪故,得食三種清淨之肉(注十三)。爾時阿難,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問:從第十二,四大觀到此第十三、四大第二觀,及易觀修法,有些問題未能詳細,煩請師解:

  一、修第十二觀時,要諦觀背脊骨,以定心力,觀想成就高台。所謂背脊骨,究竟指哪個部位?

  答:舊稱人身背脊骨節,吻合一年二十四氣節。即從下至上,由薦骨(五小塊合而為一)以上開始,腰骨五節,胸骨十二節,頸骨七節,共為二十四節。第十二、四大觀所謂背脊骨,是從胸骨中間第五節開始向上,約當夾脊部分。第十三、四大觀,是由胸骨第六節開始向下。          

  二、毒龍何以從臍出來?

  答:臍是人體生成的根蒂之處。人在母胎中,呼吸養分,皆由臍帶輸入自身。一出娘胎,剪斷臍帶而有後天呼吸。毒龍從臍出,即是業識的幻變轉相所現。

  三、第十三、四大觀中,收攝第十二觀四大變化的各種境界,都在節節骨節空隙之間,是何意思?

  答:即四大精力在人體關節間匯聚的主要關鍵。

  四、從下方虛空起風輪,是否有特別意義?

  答:有。十方虛空,本自周圓,並無方位,方位是人為而定的。虛空之中,充滿風輪。世界緣起,先有風輪。中國道家所說太虛空中,萬氣根本,亦即此意。在地球世界的物理作用,與人體的生命作用,風輪元氣的變化,都是由下而升,由內而外,方能變化而昇華。其間有密意,盡在不言中。

  五、何以一遇夜叉、鳩渠茶、羅剎、?(缺字:左蟲右元)蛇等境出現,必須至誠懺悔?

  答:此皆自我身心,無始以來的三毒——貪、瞋、癡等業報所化現,唯至誠懺悔,祈求佛力加庇,得自他不二之力,可使加行成就。

  六、服用何種藥補,最為適宜?

  答:世無神藥,除非宿世自具特別福緣。經上所說酥酪等品,只是印度古代調藥主要用物,即如各種乳類營養品。修持人須要藥物補助加行,必須要通菩薩五明的「醫方明」。龍樹菩薩法系,尤其注重醫藥。內藥、外藥,即是東方琉璃世界藥師佛長壽修法的大乘道行之一。

  七、第十四易觀法中,顛倒四大,又准許肉食,其理不明?

  答:第十四易觀法的開始,顛倒水火觀想,契於易卦的「水火既濟」的道理,思之自明。准許肉食,只准食三淨肉,並非許可但圖利己,或貪圖口腹之慾而恣殺生命。此處不可假藉以藉口,應當嚴守別解脫戒。但觀行功夫到了必須好飲食以資助時,如通達醫方明者,亦不必一定需要肉食了,因肉食原本是療饑之藥而已。

  又:第十四易觀法中,亦即是五陰會聚的粗相觀,此亦當知。

  見五陰粗相觀(亦名修身念處初觀成就。修證頂法。修證阿那含果位觀法。)

  世尊重告阿難說:由於修得前面所授易觀「水火互濟」境界,復當更教住意系念,諦觀背脊骨(與胸骨第八九兩節相對之脊骨),使其白淨,過前數倍。因骨節的明淨,使觀想之力,增益盛勝,便可得見一切穢惡等事。

  作此一觀想成就之時,當觀自身成為一具骨人,節節之中,都白淨明亮,猶如玻璃明鏡。照見閻浮提(注十四)中一切骨人,及四大觀所有境界,都可在一骨節中顯現無遺。

  得見此一境界之後,繼續觀想如次:

  觀見許多白色骨人,一排一排的行列,數如微塵,不可勝算,從東方而來,面向自身。由此增廣,充滿東方娑婆世界的許多白骨人,皆是行行排列,來向自身。接著,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也是如此。

  由東方開始,復有青色骨人,也同白色骨人一樣,無量無數,來向自身。又有淤泥色骨人、濁水色骨人、紅色骨人、膿血塗身骨人、黃色骨人、緣色骨人、紫色骨人等等,都是行行排列,來向自身。

  復有那利瘡色(注十五)骨人,於諸骨節之間,流出十六色(注十六)諸惡雜膿,也行行排列,面向自身而來。

  觀想到此境界,可能生起驚怖之念,又見許多夜叉,欲來啖食自己。

  同時,又復觀見這許許多多各色骨人,從骨節間,節節火起,火焰相次連接,遍滿娑婆世界。

  復見骨人頂上湧出諸水如玻璃幢。

  復見骨人頭上一切眾火,化為石山。

  正當此時,便見諸龍耳中出諸風力,吹動這些骨人所發的火焰,燒動諸山,而這些變動中的火山,旋轉住於空中,猶如輪盤。

  得見這種境界之時,必大驚怖。因一動驚怖之念,便自見有一億鬼擔山而來,口吐火焰,形狀各異,來到面前。

  轉入正思惟修的另一層境界

  佛告阿難:「若有比丘,正念安住,修不放逸,見此事時,當教(深入經教,參究)諸法空無我觀。(即使在)出定之時,亦當勸進(精研教理),令至智者(善知識)所,(請)問甚深(般若)空義。

  「聞空義已,應當自觀我身者,依因父母不淨和合,筋纏血塗,三十六物(注十七),污露不淨(之所組合),屬諸業緣,從無明起。今觀此身,無一可愛,如朽敗物。

  作是思惟時,諸骨人皆來逼己,當伸右手,以(中)指彈諸骨人而作是念:如此骨人從虛妄想,強分別現。我身亦爾,從四大生,六入(注十八)村落,所共居止。何況諸骨從虛妄出。

  「作是念時,諸白骨人,碎散如塵,積聚在地,如白雪山。(其他)眾多雜色骨人,有一大虺,忽然吞食。」

  九十八結使的影事重現

  「於白雪山上,有一白玉人,身體端嚴,高三十六由旬,頸赤如火,眼有白光。時諸白水,並玻璃幢,悉皆自然入白玉人頂。龍、鬼、蛇、虺、獼猴、獅子、狸貓之屬,悉皆驚走,畏大火故。尋樹上下,身諸毛孔九十九蛇,悉在樹上。

  「爾時,毒龍宛轉繞樹。復見,黑(色大)像在樹下立。

  「見此事時,應當深心,六時懺悔。不樂多語,在空間處,思諸法空。諸法空中,無地無水,亦無風火。

  「色是顛倒,從幻法生。受是因緣,從諸業生。想為顛倒,是不住法。識為不見,屬諸業緣,生貪愛種。

  「如是種種諦觀此身。地大者,從空見有,空見亦空,雲何為堅?想地如是,推析何者是地?作是觀已,名觀外地。

  「一一諦觀地大無主,作是想時,見白骨山;復更碎壞,猶如微塵。唯骨人在於微塵間。

  「有諸白光,共相連持,於白光間復生種種四色光明,於光明間,復起猛火,燒諸夜叉。

  「時諸夜叉,為火所逼,悉走上樹。未至樹上,黑象蹋蹴,夜叉出火燒黑象腳。黑像是時作聲鳴吼,如師子吼音,演說苦、空、無常、無我。亦說此身是敗壞法,不久當滅。

  「黑象說已,與夜叉戰。夜叉以大鐵叉刺黑象心。黑象復吼,一房地動。

  「是時大樹根、莖、枝、葉,一時動搖。龍亦吐火,欲燒此樹。諸蛇驚張,各申九十九頭,以救此樹。

  「是時,夜叉復更驚起,手執大石,欲擲黑象。黑象即前,以鼻受石,擲置樹上。石至樹上,狀似刀山。

  「是夜叉奮身大踴,身諸毛孔,出諸毒龍。龍有四頭,吐諸煙焰,甚可怖畏。

  「此想成時,自見己身,身內心處,深如坑井。井中有蛇,吐毒上下,現於井上。有摩尼珠,以十四絲,系懸在虛空。時彼毒蛇,仰口吸珠,了不能得。失捨躄地,迷悶無知。是時口火,還入頂中。

  「(修此觀想)行者,若見此事,當起懺悔。乞適意食,調和四大,極令安穩。當坐密室,無鳥雀聲處。」

  佛告阿難:「若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得此觀者,名得地大觀。當勤系念,慎莫放逸。若修不放逸行,疾於流水,當得頂法。

  「雖復懶惰,(亦)已捨三塗(注十九)惡道之處。捨身他世,生兜率天,值遇彌勒,為說苦、空、無常等法。豁然意解,成阿那含果(注二0)。」

  佛告阿難:「汝今諦受地大觀法,慎勿忘失。為未來世一切眾生,敷演廣說。

  「爾時阿難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得此觀者,名第十四地大觀竟。亦名分別四大相貌。復名見五陰粗相。

  「有智慧者,亦能自知結使多少。四念處中,名身念處。(但此亦)唯見身外,未見身內。(只是)身念處境界四分之中,此是最初。得此觀者,身心悅樂,少於諍訟。」

  附註

  (注一)夜叉:有捷疾、輕捷、勇健、能啖、傷者、苦活、祠祭、威德等義。住在空中、天上或地上,具有威勢的鬼類。有的是守護正法和諸天,有的惱害人類,啖血肉,奪人精氣。

  (注二)鳩槃茶:譯為甕形鬼、瓶腹、甕行、陰囊、形卵、形面似冬瓜鬼、厭魅鬼等。這類鬼的陰囊狀如冬瓜,啖人精氣。行時將陰囊扛在肩上,坐時靠在陰囊。

  (注三)毗捨闍:譯為食血肉鬼,啖人精氣鬼,或癲狂鬼。是啖食人的精氣和血肉的鬼類。

  (注四)娑婆世界:梵語娑婆,其義能忍。謂此世界眾生,能忍受煩惱苦毒,故名。

  (注五)閻浮提:梵文jambudvipa譯名大洲,即吾人之住處。

  (注六)野干:類似野狐的動物。雜阿含云:野干常樂塚間,鳥常欲飛空,蛇常欲入穴,狗常欲入村,獼猴常欲人山林,龜常欲入海。喻人之六根系樂六塵,所著不同。

  (注七)九色:即紅、橙、黃、綠、藍、靛、紫、黑、白。

  (注八)九十八結使:與煩惱同名,又名隨眠,常隨逐於人,微妙難察,包含欲、色、無色三界見思二惑。斷惑見真,方證果位。

  (注九)夜叉:見(注一)。

  (注十)鳩槃荼:見(注二)。

  (注十一)羅剎:食人血肉惡鬼,或飛空、或地行,捷疾暴惡可畏。有云:羅剎男為黑身、朱發、綠眼;羅剎女為絕美之婦人。

  (注十二)由旬:為天竺裡數名,上由旬六十里、中由旬五十里、下由旬四十里。

  (注十三)三淨肉:不為我所殺,自不教他人殺,不見他人殺而生隨喜者,名三淨肉。

  (注十四)閻浮提:見(注五)

  (注十五)那利瘡色:形容癰、疽、癤、瘡等瘢痕的顏色。

  (注十六)十六色:肉身色相轉變破壞成骷髏,見於外之形相有十六色相之不同。

  (注十七)三十六物:佛言人身有三十六種不淨充滿,分為三類。(一)外相十二(發、毛、爪、齒、眵、淚、涎、唾、屎、溺、垢、汗。)(二)身器十二(皮、膚、血、肉、筋、脈、骨、髓、肪、膏、腦、膜。)(三)內含十二(肝、膽、腸、胃、脾、腎、心、肺、生藏、熟藏、赤痰、白痰。)

  (注十八)六入:;舊曰眼耳鼻舌身意之六根為內六入;色聲香味觸法之六境為外六入。新曰六入即六根六境互涉入而生六識,即名六處。

  (注十九)三塗:塗者途之義,猶道也。與地獄、餓鬼、畜生三惡道同義。一火塗——地獄趣猛火所燒之處。二血塗——畜生趣互相啖食之處。三刀塗——餓鬼趣以刀劍杖逼迫之處。

  (注二十)阿那含果:阿那含意譯為不還,不來。阿那含果為四向四果中之第三果,指通過修行完全斷除欲界煩惱而達到的果位,達到此位的聖者,不再生適欲界未來,當生色界無色界中。


上一頁 [1] [2]    
上一篇:
下一篇:南懷瑾居士談白骨禪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