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文章

禪的智慧 聖嚴法師著

五蘊與意識

[日期:2006-07-10] 作者:聖嚴法師著  閱讀:


  5、五蘊與意識
㊣戒邪淫網港澳台版‰版權所有㊣ ㊣戒邪淫網港澳台版‰版權所有㊣
  問:在佛教義理中,「識」這個字有許多不同的用法,常使我混淆不清。佛教說識是五蘊之一,還有第六識、第七識、第八識。五蘊是佛教的基本教義,但我還是無法區分受、想、行、識。
㊣戒邪淫網港澳台版Š版權所有㊣ ㊣戒邪淫網港澳台版Š版權所有㊣
  師:我要同時解答你有關五蘊的不同層次的意識的問題,因為它們彼此相關。五蘊指的是色、受、想、行、識,是佛陀的教誨中最基礎的部分,基本上,我們可以說眾生是由五蘊構成的;沒有五蘊,就無法感受環境,並與環境互動。其實,沒有五蘊,眾生和環境都不存在了。
㊣戒邪淫網港澳台版‹版權所有㊣ ㊣戒邪淫網港澳台版‹版權所有㊣
  第一蘊是色蘊,指的是物質界,也就是我們的身體和環境。因此,它包括了生理和物理兩方面。五官(眼、耳、鼻、舌、身)及神經系統(腦、脊椎、神經)構成了色的生理層面;環境中的一切,以及我們用來瞭解環境的所有象徵,則構成了色的物理層面。
㊣戒邪淫網港澳台版Œ版權所有㊣ ㊣戒邪淫網港澳台版Œ版權所有㊣
  現在我要跳到第五蘊,也就是識蘊。我們必須分清第五蘊的識和唯識宗所談的第八識。唯識宗的發展遠在佛陀宣揚佛法之後,是根據五蘊的說法加以發揮。
㊣戒邪淫網港澳台版�版權所有㊣ ㊣戒邪淫網港澳台版�版權所有㊣
  唯識宗的前五識來自五官(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第六識指的是分別意識。前六種意識大致與受、想、行三蘊相應;色指的是物質界,受、想、行指的是心理層面。同樣的,唯識宗的前六識指的是心理層面。
㊣戒邪淫網港澳台版Ž版權所有㊣ ㊣戒邪淫網港澳台版Ž版權所有㊣
  從第二蘊到第四蘊,也就是受、想、行,都是心理活動。如果置於唯識宗的框架,我們可以說它們是五官與環境互動的結果。
㊣戒邪淫網港澳台版�版權所有㊣ ㊣戒邪淫網港澳台版�版權所有㊣
  第五蘊,也就是識蘊,指的不只是分別意識,還包括了其他四蘊;而其他四蘊既包括了物質界,也包括了心理層面。因此,第五蘊也包括了物質面和心理面。以這種方式來看,識蘊既是因也是果。第五蘊之所以是因,是因為物質世界——包括了我們的身體和環境——是我們意識的內容所造成的結果。要記住,第五蘊的意識遠遠超過分別意識,而含藏了所有過去行為的業種。它是業的儲藏室,我們的業力。身體和環境都是業的顯現,因此,從這個角度來看,色蘊是識蘊的結果。識之所以也是結果,是因為三種心理的蘊和色互動時,也就是和環境互動時,就產生了新業,新業進入業的儲藏室,也就是第五蘊中的識。
㊣戒邪淫網港澳台版�版權所有㊣ ㊣戒邪淫網港澳台版�版權所有㊣
  問:您是說物質世界——也就是身體和環境之所以存在,主要原因就是業,而那也就是為什麼識是因。同時,識也是果,因為我們的身體與環境遭遇,六識體驗到那種經驗而加以回應,因此產生了新業,而新業其實就是第五蘊的識。
㊣戒邪淫網港澳台版『版權所有㊣ ㊣戒邪淫網港澳台版『版權所有㊣
  所以,您所說的就是環境——其實整個宇宙之所以存在,是由於眾生存在。眾生的業創造了宇宙?
㊣戒邪淫網港澳台版』版權所有㊣ ㊣戒邪淫網港澳台版』版權所有㊣
  師:是的,可以這麼說。身體也稱為報身,環境也是果報的呈現。它們之所以存在,是由於眾生過去的業力所產生的結果。佛法的基本原則就是緣起,它主張所有的現象都是彼此相關的,由於業而產生、消逝。環境和身體是別業和共業的顯現。
㊣戒邪淫網港澳台版「版權所有㊣ ㊣戒邪淫網港澳台版「版權所有㊣
  自身的情況、經驗和遭遇,都是過去行為的結果。過去的行為產生業力,儲藏在第五蘊的識中。最後,意識中的業種會顯現,成為我們所遭遇與經驗的事情。我們經驗和承受以前所造的業的結果時,也會再造新業,而這些新業也轉而儲藏在第五蘊中。
㊣戒邪淫網港澳台版」版權所有㊣ ㊣戒邪淫網港澳台版」版權所有㊣
  現在,讓我們回頭來比較五蘊的架構和唯識宗的架構。第二、三、四蘊的受、想、行,大致對應於唯識宗的前六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第五蘊的識,指的是唯識宗的第七識和第八識。
㊣戒邪淫網港澳台版•版權所有㊣ ㊣戒邪淫網港澳台版•版權所有㊣
  第五識也稱業報識。佛陀原先講五蘊時,並沒有細分第六識、第七識、第八識。唯識宗則根據五蘊加以發揮,把業報識的觀念細分,因而談第六識、第七識、第八識。
㊣戒邪淫網港澳台版–版權所有㊣ ㊣戒邪淫網港澳台版–版權所有㊣
  我先前說過,受、想、行涉及心理層面,基本上它們是任何心理作用的三個階段。首先,人的感官與環境接觸時,這是受。其次,人區分經驗:這種受是苦的? 樂的?或不苦不樂的?這是想。第三,人受到外界事物的作用,而要響應這個經驗,這是行。比方說,我聽到很大的噪音,受就是我的感受,在這個例子中,聲音在我的耳中產生印象;我的想法可能是:「好嘈雜的聲音,我不喜歡它!」行就是我決定採取某種行動:皺起眉頭,或用手搗住耳朵。當人們因為受產生想而採取行動時,就產生了業,而業就根植於第五蘊的識。
㊣戒邪淫網港澳台版—版權所有㊣ ㊣戒邪淫網港澳台版—版權所有㊣
  希望現在你已經瞭解五蘊中的識,和唯識宗裡不同層次的識。
㊣戒邪淫網港澳台版˜版權所有㊣ ㊣戒邪淫網港澳台版˜版權所有㊣
  問:無生物沒有意識,但它們又是我們的心的反應。您現在講話所用的麥克風之所以在那裡,是因為我們的別業和共業。這是不是佛教徒在課誦中所指的——「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戒邪淫網港澳台版™版權所有㊣ ㊣戒邪淫網港澳台版™版權所有㊣
  師:你的說法既對也不對。任何無生物之所以存在,是由於眾生過去的業力。我們遭遇任何事情,都會透過五官,經由分別意識加以察覺。沒有分別意識(唯識宗的第六識)的話,就不能覺察任何事情。當某人的第六識無法作用時,外在世界對那個人來說就不存在。世界對其他人依然存在,但對於沒有意識的人來說並不存在。
㊣戒邪淫網港澳台版š版權所有㊣ ㊣戒邪淫網港澳台版š版權所有㊣
  然而,第六識無法單獨創造世界。整個環境來自所有的五蘊互動的顯現,我們以五宮和分別意識來體驗世界。每當決定、思考、言語、做事時,都是在造業,業力進而創造、塑造環境。我們的世界之所以是現在這個樣子,是由於每個人的業力所致。所以,當你個人在生活中造作新業時,世界也隨之改變。因此,覺察自己的言語與行動是很重要的。你的業不只塑造自己的未來,也塑造世界的未來。
㊣戒邪淫網港澳台版›版權所有㊣ ㊣戒邪淫網港澳台版›版權所有㊣
  另一方面,只有開悟的人才能見到法界性,也就是空性。「空」意謂所有的法或現象,都處於不斷變化中,沒有一樣東西是恆常不變的。進一步說,每個法都與其他法相關,任何事物都無法單獨存在。如果成佛,就能觀察到這個空性。開悟的人用清淨心來看世界,以智慧來處世。眾生則用煩惱心來看世界,以分別心來處世。這進而造成了環境。
㊣戒邪淫網港澳台版œ版權所有㊣ ㊣戒邪淫網港澳台版œ版權所有㊣
  清淨心是智慧,產生法界性,而法界性促成清淨心。
㊣戒邪淫網港澳台版�版權所有㊣ ㊣戒邪淫網港澳台版�版權所有㊣
  問:佛法也談到十八界,其中包括六識。眾生與環境接觸時,必須包括三個因素:感官、感官的對象,感官的意識。比方說,眼睛是器官,形狀和顏色是感官的對象,視覺是感官的意識。聽覺、嗅覺、味覺、觸覺也是一樣,這個道理很清楚。但我依然不確定第六識的三個因素是什麼?
㊣戒邪淫網港澳台版ž版權所有㊣ ㊣戒邪淫網港澳台版ž版權所有㊣
  師:六個感官(六根)、六個意識(六識)、六個意識的對象(六塵),構成我們所謂的十八界。第六識的對象,就是我們用來思考、推理、記憶的符號,這些符號構成第六識的塵。思考、推理、記憶,構成第六意識的意識成分。
㊣戒邪淫網港澳台版Ÿ版權所有㊣ ㊣戒邪淫網港澳台版Ÿ版權所有㊣
  符號來自其他五塵。我們以意象和言語來處理觀念,語言包括了不同聲音的組合,這些組合成為第六識的符號。當意識運用這些符號時,就能推理、記憶、判斷。心意識要發揮作用,就不能沒有符號。
㊣戒邪淫網港澳台版 版權所有㊣ ㊣戒邪淫網港澳台版 版權所有㊣
  第六識的感官,包括了心理和物理的成分。心理的成分就是報的意識,它來自第八識,也就是業種所在之處。而物理的成分,就是人的神經系統。沒有物理成分,業種無法顯現。它的作用就像大門一樣,允許報種,也就是過去的業,離開業的儲藏室,也允許新造的業進入業的儲藏室。
㊣戒邪淫網港澳台版¡版權所有㊣ ㊣戒邪淫網港澳台版¡版權所有㊣
  問:這麼說來,第六識的心理作用包括了其他五種感官?不是由腦和神經系統來感受、觀察、處理所有訊息的嗎?
㊣戒邪淫網港澳台版¢版權所有㊣ ㊣戒邪淫網港澳台版¢版權所有㊣
  師:是的,但當我談第六識時,談的是大腦中與思想、推理、記憶有關的部分。神經系統也包括了其他的感官意識和生命作用,但不是第六識感官的一部分。腦和神經系統的作用不只一種。
㊣戒邪淫網港澳台版£版權所有㊣ ㊣戒邪淫網港澳台版£版權所有㊣
  眾生為了能推理、記憶,必須使用符號。只要生物有神經系統,就有前四蘊:色、受、想、行;沒有前四蘊,眾生就無法作用。唯有具記憶和推理能力的眾生,才具備所有的五蘊。
㊣戒邪淫網港澳台版¤版權所有㊣ ㊣戒邪淫網港澳台版¤版權所有㊣
  問:那麼蔬菜、植物呢?它們似乎也能回應,比方說有向光性。
㊣戒邪淫網港澳台版¥版權所有㊣ ㊣戒邪淫網港澳台版¥版權所有㊣
  師:植物有生命,但沒有神經系統。它們能以某些方式響應,展現原始的動作,那是因為它們有細胞,體內能產生化學反應。但它們對環境的反應不能稱作受,因為受來自神經系統。而類似光合作用和生長這些活動,是純粹的化學反應。
㊣戒邪淫網港澳台版|版權所有㊣ ㊣戒邪淫網港澳台版|版權所有㊣
  問:第六識不就是前五識的一部分嗎?當我看某件東西時,不是用我的推理能力來分辨我所看的東西嗎?
㊣戒邪淫網港澳台版§版權所有㊣ ㊣戒邪淫網港澳台版§版權所有㊣
  師:我們可以說,第六識(分別意識)綜合了前五識: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但第六識特別指的是推理和記憶的作用。在受的時候,第六識被認為是當時所發生的意識作用,在那個時刻之後隨即開始記憶、推理、判斷,這些都是第六識的作用。
㊣戒邪淫網港澳台版‥版權所有㊣ ㊣戒邪淫網港澳台版‥版權所有㊣
  問:可不可能有純粹的知覺?也就是在語言與符號之前的知覺,在我們所謂的第六識的對象之前的知覺?
㊣戒邪淫網港澳台版©版權所有㊣ ㊣戒邪淫網港澳台版©版權所有㊣
  師:不可能。沒有第六識的符號和其他感官的對象,分別意識就無法作用。那時不是已經死亡,就是腦死。當某人有純粹的知覺時,符號、記憶、推理依然存在於第六識,但已不執著於它們。此人的心靈已經到達了平靜的境界,這時心裡不動,但心的各種作用依然存在。
㊣戒邪淫網港澳台版a版權所有㊣ ㊣戒邪淫網港澳台版a版權所有㊣
  開悟者與佛陀和眾生一樣,依然具有並且使用第六識。他們記憶、推理、思考、學習,唯一的區別在於:澈悟的人不執著於自我,擺脫了貪、瞋、癡、慢、疑,沒有自我中心,他們的分別意識已經由煩惱轉變成智慧。
㊣戒邪淫網港澳台版«版權所有㊣ ㊣戒邪淫網港澳台版«版權所有㊣
  問:因此我們可以說,我有第六識,但執著於它。我相信第六識造成現在的我,但開悟者運用第六識就像工具一樣嗎?
㊣戒邪淫網港澳台版¬版權所有㊣ ㊣戒邪淫網港澳台版¬版權所有㊣
  師:是的,成佛的人依然運用第六識,依然會說「我和你」、「我和它」等等,依然區分主體和客體,但不執著於區分。眾生會說「我是我,你是你」,而且相信這是真的。眾生認同於自己的思想和身體,但諸佛不執著於身體和思想,只是方便地使用它們。如果諸佛不運用身體和心靈,就無法教導眾生。  

  問:當心達到無念的境界,那時心裡又是怎麼一回事?
㊣戒邪淫網港澳台版-版權所有㊣ ㊣戒邪淫網港澳台版-版權所有㊣
  師:我想,你把無念與無我混為一談了。打坐時有可能心靜止下來,那時似乎沒有念頭,其實卻還有一個念頭。這個人依然穩定在一個念頭上,而他的心不動,念頭也不動,這就是三昧。不必開悟也能體驗到這種情況,換句話說,證得三昧並不自動就會開悟。
㊣戒邪淫網港澳台版®版權所有㊣ ㊣戒邪淫網港澳台版®版權所有㊣
  另一方面,如果一個人真正開悟,自我的觀念就會消失,沒有自我,但思想會繼續,就像平常人仍會繼續思想一樣。開悟者能作用、推理、判斷,差別在於開悟者不會將這些心理作用訴諸於自我。
㊣戒邪淫網港澳台版¯版權所有㊣ ㊣戒邪淫網港澳台版¯版權所有㊣
  問:《心經》說:「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如果觀世音菩薩照見五蘊皆空,又怎麼會知道有五蘊呢?
㊣戒邪淫網港澳台版°版權所有㊣ ㊣戒邪淫網港澳台版°版權所有㊣
  師:在《心經》中,佛陀告訴我們觀世音菩薩的成就,而不是觀世音菩薩自己在說。觀世音菩薩並沒有指著五蘊說:「這些都是空的。」
㊣戒邪淫網港澳台版±版權所有㊣ ㊣戒邪淫網港澳台版±版權所有㊣
  《心經》是佛陀為眾生所說,讓那些沒有體驗到開悟的人能瞭解這些事情。眾生依然相信並且察覺到五蘊,但佛陀說:「如果你能像觀世音菩薩一樣察覺到五蘊皆空,就能超越一切苦厄。」諸佛菩薩都體驗到五蘊不存在,但開悟者依然能從眾生的角度來看事情,他們知道眾生與五蘊牢不可分。
㊣戒邪淫網港澳台版2版權所有㊣ ㊣戒邪淫網港澳台版2版權所有㊣
  《心經》包含了其他表面上看來矛盾的說法。《心經》說「無智亦無得」,緊接著又說,三世諸佛因此而得到「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也就是無上正等正覺,圓滿至高的智慧。如果「無得」的話,諸佛又如何能得到智慧?這裡的重點是,這部經是為了眾生的利益所說,究竟而言是「無智亦無得」,但眾生由於執著,把這些事情當作成就,所以佛陀必須說智慧與成就。其實,無上正等正覺,圓滿、至高的智慧,就是「無智」、「無得」。


上一頁 [1]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42] 下一頁   
【內容導航】
第1頁:中文版序 第2頁:譯者志
第3頁:英文版第一版序 第4頁:英文版第二版序
第5頁:第一篇 佛法 之 身為佛教徒是什麼意思 第6頁:有情眾生
第7頁:自我 第8頁:因緣
第9頁:五蘊與意識 第10頁:
第11頁:五戒 第12頁:戒律與業
第13頁:禪是宗教嗎 第14頁:修習佛教與其他宗教
第15頁:佛像 第16頁:佛教的功德觀
第17頁:菩薩與阿羅漢 第18頁:佛教與死亡
第19頁:末法時代 第20頁:第二篇 日常生活中的修行 老師的重要
第21頁:單獨修行.集體修行.隨師修行 第22頁:每日打坐之道
第23頁:日常生活中的修行 第24頁:修行的見解比修行本身更重要嗎
第25頁:知識障礙修行 第26頁:中國禪與日本禪
第27頁:禪與荒誕不經 第28頁:禪病
第29頁:禪與心理治療 第30頁:為什麼要讀經
第31頁:禪與民族文化 第32頁:佛教的娛樂觀
第33頁:詩歌與王維 第34頁:責任與修行維持平衡
第35頁:在非佛教的社會中培育佛教的子女 第36頁:禪修與老年人
第37頁:佛教與財富 第38頁:開悟持久嗎?
第39頁:附錄一 -- 禮佛 第40頁:附錄二 -- 夢
第41頁:附錄三 -- 佛教與墮胎 第42頁:附錄四 -- 安樂死與自殺
上一篇:禪的體驗.禪的開示 聖嚴法師著
下一篇:聖嚴法師教禪坐 聖嚴法師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