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文章

禪的智慧 聖嚴法師著

在非佛教的社會中培育佛教的子女

[日期:2006-07-10] 作者:聖嚴法師著  閱讀:


  31、在非佛教的社會中培育佛教的子女
㊣戒邪淫網港澳台版ᢳ版權所有㊣ ㊣戒邪淫網港澳台版ᢳ版權所有㊣
  問:我們不久就要有小孩子。我們是把佛教融入生活中的西方人,不知道應該如何來培育小孩。許多人之所以轉向佛教,是因為對以往的信仰不滿意,原因不一而足,我們就屬於這一種人。我們不願意向別人傳教,包括向自己的小孩子傳教。美國佛教徒夫妻要在大多數人不瞭解佛教的環境中培育小孩,對這問題,您有什麼建議?
㊣戒邪淫網港澳台版ᢳ版權所有㊣ ㊣戒邪淫網港澳台版ᢳ版權所有㊣
  師:首先我們必須接受、肯定這個看法:宗教能幫助小孩。父母心中有這種觀念之後,甚至在小孩尚未出生就可以開始傳達佛教法。還沒出生的小孩就知道外在的世界,而且能夠接受祝福和功德。
㊣戒邪淫網港澳台版ᢳ版權所有㊣ ㊣戒邪淫網港澳台版ᢳ版權所有㊣
  尤其是母親在懷孕時就可以開始培育小孩,要避免情緒性的行為,或悲哀、憤怒的感情,維持平穩、快樂的心境,隨時願意幫助別人。在這種情況下,小孩比較有機會生下來就個性好。
㊣戒邪淫網港澳台版ᢳ版權所有㊣ ㊣戒邪淫網港澳台版ᢳ版權所有㊣
  如果夫妻是天主教徒,小孩出生後就會受洗,得到祝福、名字、教父教母。佛教沒有這種儀式,然而父母依然應該讓小孩受到祝福,可以請法師或出家人來祝福。而且,父母為了小孩應該累積功德,他們可以讀經,誦念佛菩薩聖號,在做這些事時要維持開放、慷慨、慈悲的心態,而且心中清清楚楚、真真誠誠地把功德回向給小孩。
㊣戒邪淫網港澳台版ᢳ版權所有㊣ ㊣戒邪淫網港澳台版ᢳ版權所有㊣
  當然不限於讀經或誦念聖號,也可以去做義工,從事社會工作或佈施,然後把功德回向給小孩。可以做些協助弘揚佛法的工作,這樣就能幫助所有的眾生,包括自己的孩子在內。功德回向來自你們的心力,而是藉由佛菩薩的智慧。如果你們修行得好,具有強大的心力,那麼就可以直接集中心力,真誠發心幫助小孩。
㊣戒邪淫網港澳台版ᢳ版權所有㊣ ㊣戒邪淫網港澳台版ᢳ版權所有㊣
  小孩長大時,可以開始與他談論佛法、佛陀和大菩薩。必須在適當的時刻向小孩解釋這些觀念,讓小孩對佛教能有些瞭解,將來比較好做選擇。你們必須告訴小孩,在美國雖然大多數人遵從基督教的教義和倫理,但還有其他宗教,而你們選擇了佛教。必須要知道,你們並不是強迫小孩接受佛教,也不是強迫小孩皈依三寶,而是在告訴他存在著這些其他的選擇,以及你們自己的選擇是什麼,如此而已。
㊣戒邪淫網港澳台版ᢳ版權所有㊣ ㊣戒邪淫網港澳台版ᢳ版權所有㊣
  到了七歲時,如果小孩願意接受三寶,就可以帶他去皈依三寶。傳統就是如此,但七歲還算年幼,小孩可能不清楚佛法是什麼。如果他們後來改變心意,也沒關係,不該讓小孩覺得如果後來選擇不接受佛法,或選擇另一個宗教,就像犯了罪一樣。接受另一個宗教也是很好的。
㊣戒邪淫網港澳台版ᢳ版權所有㊣ ㊣戒邪淫網港澳台版ᢳ版權所有㊣
  身為父母的你們可以向子女講述其他宗教的故事。除了佛教和禪的故事之外,跟他們講《聖經》或其他宗教的故事也無妨。帶小孩到其他的教會也是件好事,也許到你們原來信仰的教會,讓他們接觸不同的信仰、習俗、觀念。在這種情況下,你們可能大都會前往佛寺,因此小孩會熟悉佛教。不要讓小孩長大時敵視其他宗教,那會是不幸的,尤其若是因為缺乏機會接觸其他的信仰。
㊣戒邪淫網港澳台版ᢳ版權所有㊣ ㊣戒邪淫網港澳台版ᢳ版權所有㊣
  另外,很重要的是,不要告訴子女對宗教應該如何,而是向他們解釋你們所做的,以及你們為什麼這麼做。比方說,向他們解釋你們為什麼打坐,而不是強迫他們打坐。身為佛教徒的我們,希望眾生能接觸並接受佛法,當然你們希望小孩得到佛法的利益,但不該以強迫的方式。
㊣戒邪淫網港澳台版ᢳ版權所有㊣ ㊣戒邪淫網港澳台版ᢳ版權所有㊣
  我知道許多人放棄其他宗教改信佛教,是出於自己的意願,沒有人強迫他們。他們也許認為,所有的人都該以同樣的方式來接觸並接受佛法。父母也許會覺得:「我們是由於自己的業力和因緣發現佛法的,所以應該讓小孩有同樣的自由。如果他們自己發現佛法,那很好,但我們絲毫不會介入。」這並不是正確的態度。
㊣戒邪淫網港澳台版ᢳ版權所有㊣ ㊣戒邪淫網港澳台版ᢳ版權所有㊣
  很少人是自己決定、選擇自己的道路的。大多數人都是受到別人的影響,隨著別人的話去做。因此,小孩長大時,很重要的就是要向他們解釋:佛教是什麼?為什麼你們遵循佛法?佛教和其他宗教有何異同?切記,〈四弘誓願〉的第一條是:「眾生無邊誓願度」,而子女就是眾生。什麼是最好的方式呢?除了提供小孩基本的照顧之外——食物、庇護、關愛、良好的教育、協助他們成為社會上有用的一份子——也該關切子女的心理狀態。你們能告訴子女如何擁有心靈的平靜嗎?能幫助他們瞭解並接受三寶嗎?能介紹他們修行的方法,並以此幫助他們嗎?如果能做到這些,那麼就已經做到份內的事了。
㊣戒邪淫網港澳台版ᢳ版權所有㊣ ㊣戒邪淫網港澳台版ᢳ版權所有㊣
  我們居住在一個匆匆忙忙、異質多元、變化不斷的社會,連成人都會覺得混淆。不要告訴子女做什麼、不做什麼,而是向他們解釋你們在特定的情況下是怎麼做的,以及你們為什麼這麼做,別人又為什麼那麼做。不要為子女下判斷,只要試著幫助他們去瞭解。如果能做到這一點,那么子女以你們為榜樣,很可能會自己就轉向佛法。
㊣戒邪淫網港澳台版ᢳ版權所有㊣ ㊣戒邪淫網港澳台版ᢳ版權所有㊣
  最好在小孩十四、五歲之前做這些事。如果開始得早,小孩很容易就對佛教產生信仰。但如果等到十四、五歲之後,小孩就很難發展出同樣的信仰。此外,這個年紀的小孩開始會反叛,因此最好在叛逆期開始之前,就已經教小孩這些事情。
㊣戒邪淫網港澳台版ᢳ版權所有㊣ ㊣戒邪淫網港澳台版ᢳ版權所有㊣
  其實,轉向佛法的成人並不尋常。他們轉向佛教的原因不一,但通常是因為從前的信仰有所欠缺,而接觸佛法時,覺得受到佛法的吸引。這是以往善業的結果,也是理性、有意識的選擇。然而,大多數人並未改變信仰。如果子女成年時,還沒有讓他們對佛法產生興趣,很可能就永遠辦不到了,因為那時他們都已經獨立了。因此,教導子女佛法應該在十四歲之前。
㊣戒邪淫網港澳台版ᢳ版權所有㊣ ㊣戒邪淫網港澳台版ᢳ版權所有㊣
  你們的目標並不是要子女接受佛法,而是慢慢灌輸對於人們和眾生的責任感、灌輸道德原則和面對人生的勇氣。子女具備適當的道德,就不會說出、做出傷害自己或別人身心的事;具備適當的勇氣,子女就會全力以赴,接受任何後果,也會接受三世因果的觀念。把重點集中在這些事情上。至於子女將來會變成什麼樣的人,會接受什麼宗教、走上什麼路,那終究要看他們,而不是由你們來決定。 (譯按:下兩段見於第一版,不見於第二版。)
㊣戒邪淫網港澳台版ᢳ版權所有㊣ ㊣戒邪淫網港澳台版ᢳ版權所有㊣
  問:師父,您先前說過,父母應該告訴子女佛教和禪的故事。但這些故事中有些很古怪,對於那些不修行或不熟悉禪的人來說,這些故事很容易被誤解。請問應該如何處理?
㊣戒邪淫網港澳台版ᢳ版權所有㊣ ㊣戒邪淫網港澳台版ᢳ版權所有㊣
  師:不要碰那些古怪的故事。許多故事並不是那麼奇怪,而且容易瞭解,告訴子女這些故事,把那些古怪的故事留給修行者。
㊣戒邪淫網港澳台版ᢳ版權所有㊣ ㊣戒邪淫網港澳台版ᢳ版權所有㊣
  問:這是個假設的情況:如果一個十幾歲的男孩對父母說:「我決定出家當和尚,全心全力投入修行。」父母該如何處理這種情況?

  師:我十三歲出家,許多過去和現在的法師都是很年輕就出家。十幾歲的小孩有這種想法,並不是完全不合理。如果發生這種情況,父母應該問小孩為什麼?如果理由很奇怪,那就不是很妥當。如果理由很正當,那很好。而且,如果根本沒有理由,只是有很強烈的出家的意願,那也可以接受。我的情況就是如此。
㊣戒邪淫網港澳台版ᢳ版權所有㊣ ㊣戒邪淫網港澳台版ᢳ版權所有㊣
  其實,目前的社會對於受教育有些規定。最好的方式就是讓小孩先完成中學教育,同時他們可以去寺院或禪中心,在法師的指導下開始修行。如果在受完學校教育後依然感興趣,就該上佛學院。這樣,孩子就能逐漸學到佛教和修行的事,比較瞭解出家是不是他們的志向。
㊣戒邪淫網港澳台版ᢳ版權所有㊣ ㊣戒邪淫網港澳台版ᢳ版權所有㊣
  問:教導子女佛法,父母的責任或義務有多重大?
㊣戒邪淫網港澳台版ᢳ版權所有㊣ ㊣戒邪淫網港澳台版ᢳ版權所有㊣
  師:應該和你們對自己的義務一樣重大。孩子剛開始時什麼都不知道,你們必須提供信息和知識。這就像食物一樣,有些小孩很挑食,撿這嫌那的,有些小孩給他們什麼就吃什麼。教學也是一樣,先瞭解小孩的狀況,他們願意接納多少就給多少,但不要強迫。
㊣戒邪淫網港澳台版ᢳ版權所有㊣ ㊣戒邪淫網港澳台版ᢳ版權所有㊣
  問:我從小是天主教徒,我的教養包括一天要念幾次《玫瑰經》,背誦祈禱文,閱讀有關上主和耶穌的故事。自己身為佛教徒父親,要讓小孩同樣學習類似的東西嗎?比方說,唱誦、禮佛等等?我該要小孩打坐嗎?
㊣戒邪淫網港澳台版ᢳ版權所有㊣ ㊣戒邪淫網港澳台版ᢳ版權所有㊣
  師:愈少形式愈好。在東方,許多父母要全家早起,焚香禮佛,三餐、出門、臨睡前重複相同的過程。這可能太過了些。佛教的儀式可能和其他宗教一樣繁複。
㊣戒邪淫網港澳台版ᢳ版權所有㊣ ㊣戒邪淫網港澳台版ᢳ版權所有㊣
  形式不是那麼重要。我們應該強調在日常生活中維持佛教的精神,培養慈悲觀,在這方面不斷教導他們,比方說,不虐待小動物,試著幫助所有的生靈。告訴他們,這就是慈悲。
㊣戒邪淫網港澳台版ᢳ版權所有㊣ ㊣戒邪淫網港澳台版ᢳ版權所有㊣
  教他們不要浪費;告訴他們,不管我們擁有什麼,都來自以往的業。如果我們浪費,就等於消耗以往累積的功德。父母要以身作則不浪費。教小孩打坐也是不錯的主意,但必須要知道小孩很難坐著不動,如果他們有興趣,就教他們如何打坐,一次試個五分鐘。如果他們願意繼續坐,那很好。如果他們要起來玩耍或做其他事,那也很好。

  問:似乎小孩年幼時比較開放,但社會和教育都限制、而不是提升他們的開放性。對小孩來說,可不可能讓他們擺脫那個過程,在他們依然開放、具有彈性時,協助他們在靈修的道路上有長足的進步?舉一個奇怪的假設情況:如果禪師能養小孩,讓他們擺脫任何文化的制約,小孩會不會在修行上進步得很快?(譯按:此段見於第一版,不見於第二版。)
㊣戒邪淫網港澳台版ᢳ版權所有㊣ ㊣戒邪淫網港澳台版ᢳ版權所有㊣
  師:你忘了眾生都有自己的業根。父母、禪師或任何人都不能有意地培養小孩,使小孩自動成為澈悟的人,那都要看各人以往的業,而業是無始以來所累積的。此外,禪師忙得很,哪有時間養小孩?


上一頁 [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下一頁   
【內容導航】
第1頁:中文版序 第2頁:譯者志
第3頁:英文版第一版序 第4頁:英文版第二版序
第5頁:第一篇 佛法 之 身為佛教徒是什麼意思 第6頁:有情眾生
第7頁:自我 第8頁:因緣
第9頁:五蘊與意識 第10頁:
第11頁:五戒 第12頁:戒律與業
第13頁:禪是宗教嗎 第14頁:修習佛教與其他宗教
第15頁:佛像 第16頁:佛教的功德觀
第17頁:菩薩與阿羅漢 第18頁:佛教與死亡
第19頁:末法時代 第20頁:第二篇 日常生活中的修行 老師的重要
第21頁:單獨修行.集體修行.隨師修行 第22頁:每日打坐之道
第23頁:日常生活中的修行 第24頁:修行的見解比修行本身更重要嗎
第25頁:知識障礙修行 第26頁:中國禪與日本禪
第27頁:禪與荒誕不經 第28頁:禪病
第29頁:禪與心理治療 第30頁:為什麼要讀經
第31頁:禪與民族文化 第32頁:佛教的娛樂觀
第33頁:詩歌與王維 第34頁:責任與修行維持平衡
第35頁:在非佛教的社會中培育佛教的子女 第36頁:禪修與老年人
第37頁:佛教與財富 第38頁:開悟持久嗎?
第39頁:附錄一 -- 禮佛 第40頁:附錄二 -- 夢
第41頁:附錄三 -- 佛教與墮胎 第42頁:附錄四 -- 安樂死與自殺
上一篇:禪的體驗.禪的開示 聖嚴法師著
下一篇:聖嚴法師教禪坐 聖嚴法師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