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文章

孝行今古圖說

[日期:2006-01-28] 作者:佚名  閱讀:

 

 

目錄

 

一、孝感動天 - 虞舜

二、親嘗湯藥 - 漢文帝

 

三、嚙指痛心 - 曾參

四、單衣順母 - 閔損

 

五、負米養親 - 仲由

六、賣身葬父 - 董永

 

七、鹿乳奉親 - 郯子

八、行傭供母 - 江革

 

九、懷橘遺親 - 陸績

十、乳姑不怠 - 唐夫人

 

十一、蚊飽血 - 吳猛

十二、搤虎救親 - 楊香

 

十三、棄官尋母 - 朱壽昌

十四、戲彩娛親 - 老萊子

 

十五、拾椹供親 - 蔡順

十六、扇枕溫衾 - 黃香

 

十七、聞雷泣墓 - 王裒

十八、刻木事親 - 丁蘭

 

十九、哭竹生筍 - 孟宗

十、滌親溺器 - 黃庭堅


一、孝感動天 ( 虞舜 )

 

虞舜,瞽瞍之子,性至孝。父頑,母囂,弟象傲。舜耕於歷山,有象為之耕,有鳥為之耘,其孝感如此。帝堯聞之,事以九男,妻以二女,逐以天下讓焉。系詩頌之。

 

詩曰:隊隊耕春象,紛紛耕草禽;嗣堯登帝位,孝感動天心。 

 

在遙遠的年代,有個性情極為和順的孝子,名叫「舜」。不幸的是,母親早逝,而父親瞽瞍偏又不明道理、不辨是非,總是聽信後母的讒言,對舜做出無理的要求,甚至在言語、行為上辱罵、虐待他,後母所生的弟弟「象」,也同樣對舜十分不友善,顯得傲慢又無禮。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下,若是一般人,早已經灰心喪志。愁眉苦臉,但舜心中沒有仇恨,沒有怨天尤人,依然孝順父母,友愛弟弟,他這樣寬大的胸襟,以及孝順的行徑,感動了上天,當他在山東的歷山耕種時,動物們都紛紛跑來幫忙了,孔武有力的大象幫他耕田,身手敏捷的鳥兒幫他除草,靠著大家的努力合作,把歷山開發經營得非常好,因此舜的孝行與名聲,也就流傳開來,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了。堯帝聽說之後,便請舜去管理國家的政事,更讓自己的九個兒子協助舜處理各項事務,兩個女兒娥皇和女英,也都嫁給舜當妻子,最後更把天下讓給他,舜便以「虞」為國號,所以後人皆稱其為「舜」,他的故事也就因此而萬古流芳了。

 


二、親嘗湯藥 ( 漢文帝 )

 

西漢文帝,名恆。高祖第三子,初封代王。生母薄太后,帝奉養無怠。母嘗病三年,帝目不交睫,衣不解帶,湯藥非親嘗弗進,仁孝聞於天下,系詩頌之。

 

詩曰:仁孝聞天下,巍巍冠百王;母后三載病,湯藥必先嘗。

 

劉恆是漢高祖劉邦的第三個兒子。最初被封為「代王」,當時呂后娘家的勢力十分龐大,造成政局不穩,紛爭不斷。直到呂后死後,朝中大臣與劉氏宗族才聯手誅除了呂姓的勢力,經由大家會商後,一致認為劉恆既賢能又孝順,於是一致恭迎他入朝為帝,就是歷史上有名的「漢文帝」,漢朝的盛世「文景之治」就是他和兒子景帝所創造的啊!

 

劉恆雖然貴為帝王,但絲毫沒有驕縱之氣,侍奉生母薄太后時,總是殷勤周到,從來不會偷懶、厭倦。有一次,母親一病就是三年,他更是費盡心思照料母親,幾乎是沒有好好閤過眼。睡過一覺,甚至連衣服也不敢稍微解下,以備母親不時的召喚。母親要吃的湯藥,他都要親自先嘗一嘗,确定湯藥無毒,冷熱合宜後,才送給母親服用,所以,他這份仁孝的心意和行徑,很快地,便傳遍了天下,百姓無一不對他讚嘆佩服的。

 


三、嚙指痛心 ( 曾參 )

 

周曾參,字子輿。事母至孝。參嘗採薪山中,家有客至,母無措,望參不還,乃嚙其指。參忽心痛,負薪以歸。跪問其故,母曰:「有客忽至,吾嚙指以悟汝耳。」後人系詩頌之。

 

詩曰:母指方纔嚙,兒心痛不禁;負薪歸未晚,骨肉至情深。

 

東周時候,有個十分出名的孝子,是孔子的高徒,也是「大學」一書的作者,他就是曾參,字子輿。曾子服侍母親極為孝順,有關他孝行的故事很多。有一次,他到山中撿拾柴火以便可以做飯燒水,不巧的是,剛好有客人來拜訪他,當時交通不便,更沒有電話可以聯絡,母親十分心焦,不知如何是好,眼巴巴地盼望著曾子快快回來,但等了好久,仍然不見蹤影,於是母親就用力地咬自己的手指頭。曾經忽然心痛起來,趕忙背起柴火回家,回到家後,恭敬地跪在母親面前,問說:「有何事發生呢?」母親回答他說:「忽然有客人來找你,我無計可施,便咬手指頭,希望我的痛能夠讓你感覺到,快快回家來。」若非曾子平時對母親孝順有加,能善體母親的心意,又如何能夠彼此「心電感應」呢?「心靈相通」真是要有十足的默契啊!

 


四、單衣順母 ( 閔損 )

 

周閔損,字子騫,早喪母。父娶後母,生二子,衣以棉絮,妒損,衣以蘆花。一日,父令損御車,體寒失靷,父察知其故,欲出其母。損曰:「母在一子單,母去三子寒。」後母聞之,卒悔改。系詩為頌。

 

詩曰:閔氏有賢郎,何曾怨後娘;車前留母在,三子免風霜。

 

孔子的弟子中,除了曾參是有名的孝子,閔損,也就是閔子騫,也是極為孝順的一位。他幼年的時候,母親不幸早逝了,後來父親又娶了繼母,繼母陸續生出了兩個孩子,或許因為閔損不是她親生的,所以心中不免會產生妒恨,偏私之情,當她為親生兒子剪裁冬衣時,便以厚厚暖暖的棉花,細心裝填縫製,但要給閔損的衣服,就隨便塞一些野地的蘆葦花,絲毫也不保暖。有一天父親叫閔損替他架車,寒風襲著閔損單薄的身軀,手腳都凍僵,不聽使喚了,一時不慎,牽車的皮革便掉落而勾破了外衣,起初,父親怒罵閔損做事不認真、不專心,但當他看到閔損的衣服裡竟然塞著蘆花,全身瑟縮顫抖著,不禁覺得心痛和歉疚了。父親一怒之下,便想將繼母休掉,但仁厚的閔損知道後,急忙跪地懇求父親:「母親在的時候,只有我一個人飢寒,若是母親被休了,我何兩個弟弟也都將乏人照料了。」繼母聽了這番話,深感閔損的懂事明理,也就痛改前非,將閔損視如己出,疼愛有加了。

 


五、負米養親  ( 仲由 )

 

仲由,字子路。家貧、嘗食藜藿之食。為親負米百里之外。親歿,南游於楚。從車百乘,積粟萬鐘。累裀而坐、列鼎而食。乃歎曰:「雖欲食藜藿之食,為親負米百里之外,不可得也。」有詩為頌。

 

詩曰:負米供甘旨,寧辭百里遙;身榮親已歿,猶念舊劬勞。

 

 仲由,字子路,是孔子諸多有名的學生之一。早年家境貧困,都是吃藜藿之類不值錢的野菜。偶而,想要孝敬父母,讓父母吃幾餐米飯,便得要跋山涉水,走上百里的路程,才能夠背帶著些許米糧,回家奉養雙親。後來,父母相繼去世,他奉派到南方的楚國去遊說,此時的他已享有高官厚祿,隨從的車輛,數以百計,家中積存的米糧,有好幾萬鐘,食用不盡。坐時不僅有柔暖舒適的墊子,而且還鋪放了好幾層;吃飯時,面前擺列了好多盛菜餚的鼎,裡面盡是山珍海味,總之是極為富足、享受了。但是,他的心中卻不免感慨,「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如今自己有能力讓父母享福,但父母卻不在人世了,不禁長嘆說道:「現在就是想過以前那種吃野菜,為父母到百里外背米的生活,也無法辦到了。」

 


六、賣身葬父 ( 董永 )

 

漢,董永家貧。父死,賣身貸錢而葬。及去償工,途遇一婦,求為永妻,俱至主家,主令織縑三百匹,使得歸。婦織一月而成,歸至槐陰會所,逐辭永而去。有詩為頌。

 

詩曰:葬父貸孔兄,仙姬陌上逢;織縑償債主,孝感動蒼穹。

 

董永,漢朝人,因為家境貧窮,父親去世後,竟然連葬埋父親的費用都沒有,只好賣身為奴,借錢葬父。等到他把父親葬好後,便依約前去做工償債,在路途中,巧遇一女子,這位奇女子要求做董永的妻子,而董永也答應了,於是兩人一起到主人家去做工。主人嚴苛地命令他們,要織好三百匹的紗羅布料,才可以回家,以前並沒有紡織的機器,只能用手工在簡陋的木架上,慢慢地,一點一滴地織出布匹,所以要織出三百匹,恐怕一輩子也無法完成啊!但是,這位奇女子竟然一個月就織出了三百匹紗羅,原來,這位奇女子不是普通人,而是天上的仙女,是上天被董永的孝行感動,特地派她來幫助董永的。償還債務後,兩人便攜手回家了,但是,當他們走到初次相遇的槐樹涼蔭下時,這位奇女子便向董永辭別,一個人離去,返回天庭了。

 


七、鹿乳奉親 ( 郯子 )

 

周郯子,性至孝。父母年老,俱患雙目,思食鹿乳。郯子乃衣鹿皮,往深山群鹿之中,取鹿乳供親。獵者見而欲射之,郯子俱以情告,乃免。有詩為頌。

 

詩曰:親老思鹿乳,身穿褐毛衣,若不高聲語,山中帶箭歸。

 

在周朝的時候,有個非常孝順的人,姓郯,後人敬稱他為郯子。他的父母都年老了,眼睛又不好,常常生病,很想喝鹿乳,滋養身體。郯子為了取得新鮮的鹿乳,就在身上披著鹿皮,假扮成鹿的模樣,走到深山中,混在群鹿的中間,以便獲取鹿乳,回家奉養雙親。不料,有一次當郯子正在擠取鹿乳時,遇到打獵的人,獵人以為他是隻鹿,正準備要用弓箭射殺、捕捉他,還好郯子趕緊掀掉鹿皮,並大聲地把詳細的情形告訴他們,才免掉了被射殺的危險。

 


八、行傭供母 ( 江革 )

 

後漢江革,少失父,獨與母居。遭亂,負母逃難,數遇賊,或欲劫之去,革泣告有老母在,賊不忍殺,轉客下邳,貧窮裸,行傭以供母,母便身之物,莫不畢給。有詩為頌。

 

詩曰:負母逃危難,窮途賊犯頻;告哀方獲免,傭力以供親。

 

後漢時,有個人名叫江革,小時候父親就去世了,他獨自一人和母親同住。當時,到處有盜賊作亂,江革就背著母親,逃到其他地方避難,但是在路途上,卻好幾次遇到盜賊,有些盜賊見他年輕力壯,就想捉他一同去做強盜,每次遇到這種狀況,江革總是哭著哀求他們:「我還有一位無人照料的老母親,如果和你們去了,誰來照顧他呢?」盜賊聽了這番話,也就心軟,不殺他們了。江革背著母親,一路逃到太平安全的地方,後來就客居在下邳了。起初,窮得連衣服鞋襪都沒得穿,以至於裸著身体、光著腳。江革便去當傭工,做苦力,賺取微薄的薪水來供養母親,所以家裡雖然十分貧困,但是,他母親日常需要的東西,不論是吃的、穿的、用的卻一應俱全,沒有缺乏。不論逃到了多險惡、貧困的環境,江革總是盡心盡力地服侍母親,讓母親可以安穩度日,真是一位難得的孝子。

 


九、懷橘遺親 ( 陸績 )

 

後漢陸績,字公紀,年六歲至九江見袁術,術出橘待之,績懷橘二枚,及歸,拜辭,墮地。術曰:「陸郎作賓客,而懷橘乎?」績跪答曰:「吾母性之所愛,欲歸以遺母。」術大奇之。有詩為頌。

 

詩曰:孝悌皆天性,人間六歲兒;中懷橘實,遺母報深慈。

 

東漢末年的時候,有個人姓陸名績,字公紀。在他六歲時,曾到九江去拜見袁術,袁術拿出橘子來招待他。九江這個地方本身並不出產橘子,必須從其他地方千里迢迢地運來,以前交通又不像現在那麼便利,所以橘子在當時是很寶貴的東西,除了富有的官人家,一般人是不容易吃到的。陸績看到這么多好吃的橘子,就順手拿起兩個橘子放在衣袖裡,等到要回家時,便去向袁術拜辭,表達感謝之意,不料,當他下拜時,衣袖裡的橘子滾了出來,掉在地上。袁術就問他說:「陸郎是來作客的,為什麼要拿走橘子呢?」陸續趕忙跪在地上回答:「我的母親非常喜歡吃橘子,我想帶兩個回去給母親。」袁術聽了他這番說詞,心中覺得十分驚奇,因為他只不過是個六歲的小孩童,竟有如此體貼孝敬的心,真是難能可貴啊!

 


十、乳姑不怠  ( 唐夫人 )

 

唐崔南山曾祖母長孫夫人,年高無齒,祖母唐夫人每日洗升堂,乳其姑奶,不粒食,數年而康。一日病,長幼咸集,乃宣言曰:「無以報新婦恩,願子孫如新婦之孝敬足矣。」有詩頌。

 

詩曰:孝敬崔家婦。乳姑晨梳,此恩無以報,願得子孫如。

 

唐朝時,有個人名叫崔南山,他的曾祖母長孫夫人,因為年紀很大,牙齒也多掉光了,沒辦法咀嚼食物,以至於什麼東西都不能吃。於是崔南山的祖母唐夫人,在每天清晨起床,洗臉梳頭後,就會到長孫夫人那裡,用自己的奶水喂養年事已高的長孫夫人,日復一日,從來沒有間斷過,所以長孫夫人雖然除了吃奶以外,不吃其他需要用牙齒咬的東西,但經過了幾年,身體卻慢慢地康復、硬朗起來了。後來有一天,長孫夫人生病了,全家大大小小、老老少少都聚集在一起,準備見她最後一面,她就對大家說:「媳婦對我這麼孝順,我沒有什麼可以報答她的,只希望你們這些后輩子孫,也能好好地孝敬她,就像她孝敬我一樣就好了啊!」

 


十一、蚊飽血 ( 吳猛 )

 

吳猛,年八歲,事親至孝。家貧,蹋無帷幛。每夏夜,蚊多噆膚。渠膏,雖多不軀之,恐其去已而親也。愛親之心至矣。有詩為頌。

 

詩曰:夏夜無帷幛,蚊多不敢揮, 渠膏血飽,免使入親幃。

 

朝時,有個小孩名叫吳猛,雖然才八歲,但已懂得服侍父母,對父母極為孝順。吳猛的家裡非常貧窮,因此床上沒有蚊帳,每到夏天的夜晚,許多的蚊子便會不斷叮咬人的肌膚,但是,不論有多少蚊子叮咬吳猛,吳猛總是靜靜地忍受,任意讓蚊子吸飽他身上的血,從來不會用手把牠們趕走。吳猛獨自受著蚊子叮咬的痛苦,是因為在他幼小純真的心裡,認為只要讓蚊子吸飽了血,就不會去叮咬他的父母了,如果把牠們趕走,恐怕蚊子會去叮咬父母,所以寧可自己受苦,也不願意趕走蚊子。吳猛如此年幼,就懂得體貼父母,孝順父母的心真是到了極點啊!

 


十二、 搤虎救親 ( 楊香 )

 

楊香,年十四,常隨父豐往田間穫,父為虎去,時楊香手無寸鐵,惟知有父而不知有身,踊躍向前,搤持虎頸,虎亦然而,父方得免於害。有詩為頌。

 

詩曰:深山逢白額,努力搏腥風;父子俱無恙,脫身饞口中。

 

朝時候,有個人叫做楊香,在他十四歲的時候,就常常跟隨著父親楊豐到田裡去收割稻子,因為他們的田裡靠近山邊,十分偏僻,附近經常有老虎出沒。有一天,父親一不留心竟被老虎拖走了,當時楊香手無寸鐵,身邊沒有任何武器,可以用來對付老虎,但是他的心裡只想著父親的安危,完全忘了自身的危險,他拼命地往前奔跑,追上老虎,然後奮力一跳,撲上老虎龐大的軀體,兩隻手緊緊捉住老虎的頸子,楊香雖然年紀尚輕,但孝心激發的強大力量,卻也使得老虎受不了疼痛,張口丟下咬著的人,喪氣的逃走了,楊香的父親才得以逃離虎口,免於被吃的噩運了。

 


十三、棄官尋母 ( 朱壽昌 )

 

宋朱壽昌,年七歲,生母劉氏為嫡母所妒,復出嫁。母子不相見者五十年。神宗朝,棄官入秦,與家人訣,謂不尋見母,誓不復還。從行次同州,得之時母已七十有餘。有詩為頌。

 

詩曰:七歲離生母,參商五十年;一朝相見後,喜氣動皇天。

 

宋朝時,有個人名叫朱壽昌,在他七歲的時候,母親就改嫁離開了他,因為他的生母劉氏只是個偏房,地位很低,而又常常遭到正室的妒和欺凌,最後無法忍受這種生活,就改嫁他鄉,母子從此不再相見,如此歲月悠悠過了五十年。在宋神宗為帝的時候,朱壽昌已經五十七歲了,但是他決定辭去人人羡慕的官職,回到陝西的老家,和家人告別,並對他們說:「我要出去尋找我的母親,如果找不到,就絕對不回來了。」他找尋了許多地方,最後在山西省的同州,總算找到了他的生母,這時候,他的母親已經是一位七十多歲的老人家了。

 


十四、戲彩娛親 ( 老萊子 )

 

周老萊子,性至孝,奉養二親,備極甘脆。行年七十,言不稱老,常著五彩斑斕之衣,為嬰兒戲於親側,又常取水上堂,詐跌臥地,作嬰兒啼以娛親。有詩為頌。

 

詩曰:戲舞學嬌癡,春風動彩衣,雙親開口笑,喜氣滿庭帷。

 

周朝時,有個人極為孝順,人們都稱他為「老萊子」,老萊子奉養父母可以說是盡心盡力,在飲食上總是料理得甘美爽口,在言行上也總是想盡辦法要使父母愉悅。他雖然已經七十多歲了,但卻從不說自己年老,還常常穿著各種色彩鮮豔的衣服,手中拿著玩具,裝扮成小嬰孩的模樣,在父母身邊戲耍玩樂。有時候,又拿水到廳堂上,故意假裝跌倒,臥在地面上,做出小嬰孩哭哭啼啼的樣子,來逗父母開心發笑,讓父母每天都過得非常快樂。年級這麼大了,還能這樣做,真是不容易,可說是一個非常體貼的孝子了。

 


十五、拾椹供親 ( 蔡順 )

 

漢蔡順,孤,事親至孝,遭王莽亂,歲荒不給,拾桑椹以異器盛之,赤眉賊見而問之,順曰:「黑者奉母, 赤者自食。」賊憫其孝,以白米三斗,牛蹄一隻與之。有詩為頌。

 

詩曰:黑椹奉萱幃,饑啼淚滿衣;赤眉知孝意,牛米贈君歸。

 

西漢末年時,有個人名叫蔡順,在他年幼時,父親就不幸過世了,平時和母親相依為命,侍奉母親非常孝順。當時,王莽篡位,天下大亂,年歲飢荒,收成不好,到處都缺乏糧食,蔡順只好到野外找食物以供養母親。有一次,他出去檢拾桑椹,遇到了一群把眉毛塗成紅色的「赤眉賊」,赤眉賊很好奇地問他:「為什麼要用兩樣器具來裝桑椹呢?這樣不是很麻煩嗎?」蔡順就回答他們說:「黑色的桑椹成熟了,比較甜,是給母親吃的;其他紅色的,因為還沒有成熟,味道比較酸,是給自己吃的,所以我才要分開來裝啊!」盜賊憐憫他的一番孝心,受了感動,便送給他三斗的白米和一隻牛腿,好讓他可以回去奉養母親。

 


十六、扇枕溫衾 ( 黃香 )

 

漢黃香,年九歲,失母,思慕惟切,鄉人稱其孝。香躬執勤苦,一意事父。夏天署熱,為扇涼其枕蕈,冬天寒冷,以身煖其被褥。太守劉護表而異之。有詩為頌。

 

詩曰:冬月溫衾煖,炎夏扇枕涼;兒童知子職,千古一黃香。

 

漢朝時,有個人姓黃名香,在他九歲的時候,便失去了母親,他每天都非常思念已經去世的母親,鄉裡的人,看到他思母的情景,都稱贊他是個孝子。黃香因為失去了母親,便把全部的心力都用來服侍父親,任何勞苦的工作,都親自動手去做,一心一意想把父親服侍得舒舒服服。夏天天氣很熱,黃香就用扇子把父親要睡的枕頭和床舖扇涼,冬天天氣寒冷,黃香就先睡進父親蓋的棉被裡,用自己的身體來使棉被溫暖,然後再請父親睡。黃香的種種孝行,被太守劉護知道後,就把他的行為事蹟表奏朝廷,加以褒獎,成為大家的好模範。

 


十七、聞雷泣墓 ( 王裒 )

 

魏王裒,事母至孝,母存日,性畏雷。既卒,殯葬於山林,每遇風雨,聞阿香響震之聲,即奔墓前拜跪,泣告曰:「裒在此,母親勿懼。」有詩為頌。

 

詩曰:慈母怕聞雷,冰魂宿夜臺,阿香時一震,到墓繞千迴。

 

三國時候,魏國有個叫做王裒的人,侍奉母親極為孝順,母親在世的時候,就非常害怕雷聲,每次打雷,王裒總會隨侍在旁,好讓母親心安,不至於太害怕。後來母親去世了,王裒就把她葬在山中的林野間,每次遇到颳風下雨又打雷的時候,王裒擔心母親在陰間的魂魄會害怕,也就不管風雨有多大,立刻奔跑到母親的墓前,一邊跪拜,一邊哭著說:「兒子在這裡陪伴母親,母親請安心不要害怕。」

 

王裒對母親深厚的感情,不論是母親在世或去世後,都沒有改變,真是一位令人敬佩的孝子。


  

十八、刻木事親 ( 丁蘭 )

 

漢丁蘭,幼喪父,未得奉養,而思念劬勞之恩,刻木為像,事之如生,其妻久而不敬,以針戲刺其指,則血出。木像見蘭,又眼中垂淚,蘭問得其情,將妻出棄之。有詩為頌。

 

詩曰:刻木為父母,形容如在時;寄言諸子姪,各要孝親幃。

 

漢朝時,有個人名叫丁蘭,在他幼年的時候,父母便去世了,因此,沒有機會好好奉養父母,但是他仍然時時想起父母養育子女的辛勞,所以,他把木頭刻成父母的樣子,對待這個木頭人像,就像對待活著的父母一樣,每天都會向那木像跪拜請安,並定時奉上食物祭拜。可是,慢慢地,日子久了,他的妻子覺得厭煩不耐,也就不那麼尊敬木像了,有一天,妻子抱著好玩的心態,用針刺了木像的手指,木像竟然流出血來。後來,木像看到了丁蘭,眼睛居然又流出了淚水,丁蘭覺得非常詫異,為甚麼會如此呢?便追問妻子原因,丁蘭知道經過情形後,心中十分氣氛,認為妻子不能孝敬父母,於是就把妻子休掉了。

 


十九、哭竹生筍 ( 孟宗 )

 

三國孟宗,字恭武。少孤,母老疾篤,冬月思筍煮羹食。宗無計可得,乃往林中抱竹而泣,孝感天地,須臾,地裂,出筍數莖。持歸,作羹奉母,食畢,疾愈。有詩為頌。

 

詩曰:淚滴朔風寒,蕭蕭竹數竿;須臾冬筍出,天意報平安。

 

三國時候,有個人姓孟名宗,字恭武,在他年幼的時候,父親便去世了。後來母親年紀大了,又病得很厲害,很想吃筍子做的羹湯,但是在寒冷的冬天裡,不會有筍子長出來的,所以,孟宗沒有辦法取得筍子,心中十分焦急難過,忍不住往竹林間跑去,抱著竹子大聲哭泣,或許是他的一番孝心感動了天地,突然間,地裂開了,從地上長出了好幾莖竹筍,孟宗就把這些竹筍帶回家去,做竹筍湯給母親吃,母親吃了新鮮味美的湯後,疾病就立刻好了。

 


十、滌親溺器 ( 黃庭堅 )

 

宋黃庭堅,號山谷,元祐中為太史,性至孝,身雖貴顯,奉母盡誠,每夕親自為母滌溺器,未曾有一刻不供人子之職。有詩為頌。

 

詩曰:貴顯聞天下,平生孝事親;不辭常滌溺,焉用婢生嗔。

 

宋朝時,有個人姓黃名庭堅,號山谷,在宋哲宗元祐年間,已做到太史的官職,他生性極為孝順,不會因為自己做了官,生份顯著,就影響了他對母親的孝心。平日,他總是盡心盡力的侍奉母親,每個晚上,還親自為母親洗淨大小便用的馬桶,這種卑微的工作,在以前都是由僕人來做的,但黃庭堅從來沒有假手他人,無時無刻都在盡著為人子的職責,這種孝心真是令人敬佩啊!



上一篇:弟子規選註
下一篇:蓮池大師戒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