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文章

慧律法雨—找回內心的平靜 慧律法師著

懺悔轉業報發願生西方

[日期:2006-06-27] 作者:慧律法師著  閱讀:

懺悔轉業報發願生西方

善惡的因果是貫通三世而漸次受報。今生的修善作惡,未必即生受報;此世的禍福苦樂,不一定全肇因於今生的造作;今生多半的遭遇,是由於前世業力遇緣成熟,所呈顯的果報;而今生的所作所為,又得等待因緣,才會感報。

「如是因,如是果。」修行切勿只在果上打轉,應在因地裡注意觀照。在因地修行,就是要注意不要再去造惡及起壞的念頭;而在果地的覺悟過程當中,如有業報現前時,就可運用淨土法門來面對。

當我們的果報、痛苦現前時,因為產生懺悔心而真誠地念佛,是可以使我們安然地面對業報,甚至轉化業報,人是可以憑後天的修為,而來改善所承受的業報。

比如前世只造了窮人的因,今世果然也感生為窮人的業果,但是,生為窮人不要緊,只要自己肯努力,窮困的生活還是可以改造。

《觀無量壽經》上說:雖是五逆十惡的大惡人,一念懺悔,念佛求生西方,也可得救。這是因為恐懼下地獄的一念心,而起大慚愧、大懺悔,能暫時伏惑,蒙佛力慈悲攝受接引的緣故。大善的人,更可以得救,依循著信願和淨念,往生極樂世界。但最怕的是雖有行善,卻對淨土沒有信心之人,這就猶如一隻雞。有翅膀而不能真正地飛行,只能在地上行走、跑跳。


上一頁 [1]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64] 下一頁   
【內容導航】
第1頁:《代序》找回內心的寧靜 第2頁:幸福與安祥
第3頁:降低欲望和標準 第4頁:道,就在你心中
第5頁:去貪則清涼 第6頁:傲慢招苦
第7頁:寬恕別人,昇華自我 第8頁:放下一切,專心念佛
第9頁:知足則幸福常存 第10頁:感受錯誤添煩惱
第11頁:萬法唯心造 第12頁:覺悟人生
第13頁:心的真相 第14頁:觀照當下一念
第15頁:包容異己 第16頁:虛偽與真實
第17頁:不聽是非,不傳是非 第18頁:勸反省不造惡
第19頁:「運命」而不被「命運」 第20頁:往內在尋找自性
第21頁:不二法門 第22頁:謙受益,滿招損
第23頁:律己與寬人 第24頁:生活禪
第25頁:老實念佛制心一處 第26頁:明辨佛神
第27頁:嫉妒猜忌蒙蔽心性 第28頁:認識無常
第29頁:無明與業力 第30頁:突破感情的樊籠
第31頁:慣性與束縛 第32頁:宰制己念
第33頁:破我、法二執 第34頁:談助念(一)錯誤處理
第35頁:談助念(二)如何助念 第36頁:談助念(三)金光明沙與陀羅尼被
第37頁:解脫之鑰 第38頁:學佛三要件
第39頁:觀照無常 第40頁:安住心性
第41頁:莫拒外境念念清淨 第42頁:放下執著本性自現
第43頁:自性念佛般若相應 第44頁:懺悔轉業報發願生西方
第45頁:無住心當下即是 第46頁:修心為上
第47頁:禪非坐非不坐 第48頁:圓滿不二
第49頁:禪之意境—中道理性 第50頁:正信的佛教
第51頁:慎守口業逢兇化吉 第52頁:棄惡修善消災免難
第53頁:早晚定課自我教育 第54頁:修學佛法落實生活
第55頁:信佛是消極厭世? 第56頁:內心清淨即出世間
第57頁:學佛並非都得出家 第58頁:出家修行自利利他
第59頁:佛之釋義 第60頁:佛不是全能的上帝
第61頁:拜佛並非崇拜偶像 第62頁:信佛是迷信、正信?
第63頁:心靈的超越 第64頁:業力的探討
上一篇:
下一篇:斷除四煩惱 慧律法師講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