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故事區 → 禪宗故事 |
閱讀文章 |
急水上打球(趙州禪師)
僧問趙州:「初生孩子,還有六識麼?」 趙州說:「急水上打球。」 僧又問投子:「急水上打球的意思是什麼?」 投子說:「念念不停流。」 佛教稱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為六識,指由色、聲、香、味、觸、法之境而生的見聞嗅味覺知六種認識作用。第六意識具有一般的性質,表現為推理、判斷、記憶等作用。大乘佛教瑜伽行派把心法分為八識,主張有八種識,所謂八識就是在前六識的基礎上增加第七未那識和第八阿賴耶識。末那識著重分別哪些屬於自己,哪些不屬於自己。第八識名為根本識、本識,也稱為藏識。這是一切眾生的根本心識,是產生一切現象的根源。由於此識的活動,現象世界如人體身心、飲食器具、山河大地等,才被構造出來。 這僧深知佛教中的這些奧義,所以給趙州出了個難題。初生的小孩,雖具六識,眼能見耳能聞,但未曾分別六塵,好惡長短、是非得失,他總不知。參禪悟道的人,就是要像嬰孩一樣,榮辱功名,逆情順境,都動他不得,眼中見色,與盲人一般;耳裡聞聲,和聲子無二。如癡似愚,其心不動,像須彌山般的堅固,這個是僧人家受用處,一床被蒙頭,萬事都休歇。雖然如此,心中卻明明白白,山依舊是山,水依舊是水,如日月運行於空中而未嘗暫止。天地為無心故所以長久,若有心則有限期,得道之人也正如此。於無功用中施功用,一切違情順境,皆以慈心攝受。所以禪家說: 「了了了時無可了,玄玄玄處直須呵。」 又說:「事事通兮物物明,達者聞之暗裡驚。」 又說:「入聖超凡不作聲,臥龍長怖碧潭清。人生若得長如此,大地那能留一名。」 禪僧家但隨時自在,遇飯吃飯,行住坐臥,不拘得失,便是向上事。石室善道和尚示眾云: 「你們豈不見小兒出胎時,何曾說我會讀佛經?在這個時候,也不知有什麼佛性義。等到長大,便學種種知解出來,便道我很聰明,我很懂事。殊不知外來的塵土、煩惱早已彰蔽了本心。」 在禪定調心的各種法門中,以把心調和到嬰兒之心的狀態為最妙。學道之人,離分別取捨心,便是心似嬰兒。但如果說嬰兒就是道,這又不對了。《楞伽經》說,相生執礙,想生妄想。因緣和合而成的有為法剎那剎那,前滅後生,相續不斷,如水之流注。若到無功用境界,猶在流注相中。須是出得流注相,才能快活自在。.所以古人雲:「譬如急流水,水流無定止。各各不相知,諸法亦如是。」趙州的回答,意在於此。在急水上打球,眨眼早已過去。這僧又問投子,投子說「念念不停流」,答得恰到好處。初生孩子的六識,雖然無功用,卻是念念不停,如水流注。 雪竇頌云: 六識無功伸一問,作家曾共辨來端。 茫茫急水打球子,落處不停誰解看? 古人學道,把心調養得如嬰兒一般,雖有眼耳鼻舌身意,而不去分別六塵,此謂無功之功,是降龍伏虎的手段。但雖然無功用處,依舊山是山,水是水。投子、趙州都不愧為行家,一瞥即知問者的意圖。在急水上打球,落在什麼處?且自著眼看!
|
版權沒有,在註明出處的情況下,歡迎轉載。另請善心佛友在論壇、facebook或其他地方轉貼本站連結,功德無量。No CopyrightDvNews 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