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文章

關於幫家裡人學佛問題的隨想

[日期:2006-02-19] 作者:眾網友  閱讀:


  學佛的師兄弟們大概都想讓家裡人也學佛。我也不例外,好東西總願意家人共享。

  昨天和靜禎師兄聊到這個問題。我現在家裡人都皈依了,精進各有不同,有的只是掛個名,我母親是第一精進的,其次是我愛人。比起剛學佛時就我一個人信,有所變化。

  靜師兄要我隨便談談。後學回想起來有如下的經驗教訓,供師兄們參考。

  首先,要搞好家庭成員之間的關係,和他們關係融洽。你想想,一個家庭成員,要是看見你就生氣,還談什麼聽你說佛法。要想關係融洽,首先得喜歡他們,要是老看見家裡人的這錯誤、那毛病,心裡就不容易產生歡喜。所以不在於能不能為他們辦什麼事,能給他們多少錢、多少東西(當然這個也很必要),如果你一看見他或她,就自然流露出親切的微笑,她或他自然把你引為知己。凡人都是愛屋及烏的,如果他(她)喜歡你,那他(她)就自然對你信仰的佛法感興趣,至少不反感。這就有了前提了。

  其次呢,觀念要端正,不能說我要度家裡人,但可以說我願度家裡人。一字之差,意思不同。家裡人能學佛,自然有他們自己的善根,我們頂多起個助緣的作用。我們能也只能隨他們的善根,做些增上的工作。他們能信,那是佛菩薩加持、自己本身善根發現、最後才是我們的助緣。居功和沾沾自喜,都是不達緣起,早晚還會因此再起煩惱。

  再次呢,是注意要求不能過分。一個眾生,可能處在下述四個階段之一:未種善根,已種善根,善根增長,善根成熟。佛出世也只能令未種者種,已種者增長,已增長者令成熟,已成熟者令解脫。何況我等凡夫。對家裡人不能一概都要其發一生解脫或成佛的願,儘管這個願是很好的。己所不欲勿施與人,超越階段的要求,會造成反面效果。能領到哪一步,就領到哪一步,能領到西方淨土一生成佛是最好的,實在跟不上,能幫他們不失人身得生天道很不錯。《地藏經》中佛菩薩對有些眾生的希望也就是常生人天受勝妙樂。當然,這並不是說對自己的要求應放低,我想師兄們一般不會誤解的。

  第四是要能容過。這點我做得不好,願意做個反面教材。容過首要一條是別急著糾正人。也許她或他說錯了,關於佛法方面說得不如法,甚至有譭謗佛或法的。這個時候,別急著否定他(她)打擊他(她),說得實在不像話,沉默就是了。小小不對,笑笑就是了。如果他(她)傷害你的宗教感情,他(她)自己會內疚的。你越包容,他(她)越感愧,甚至會演成入道因緣。有一種情形是怕他(她)遭惡報下地獄,趕緊聲色俱厲地批評和制止。這種做法對不同的人產生不同的效果,有的會更加激烈地造口業,有的是無聲地反抗,有的是受到壓抑,總之都會讓他們離開佛法更遠。佛法能否興旺,端的在我們做得如何,而不是說得如何。我見到過有些關於新時代如何弘揚佛法的討論,其實萬變不離其宗,最好的弘揚就是以身作則,然後再輔之以言教以及一些方式。

  第五要盡自己的能力幫人。他(她)有難處,你視而不見;等到教化的衝動起來了,又找他(她)說法去了。效果會好嗎?最好的說法時機是他(她)有了煩惱來找你,最好的說法形式是切合他(她)的實際生活,最好別滔滔不絕只顧自己說得痛快。在他(她)不需要佛法的時候,能忍住閉嘴不談也是本事^_^。

  第六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加強自覺和自律。我們要發幫一切眾生覺悟的願,但我們只能從自覺做起。你都不知道自己的念如何生、住、異、滅,我們又如何能引導別人?菩提心菩提心,就是如實覺悟自己的心並以先覺覺後覺,並不是離我們多麼遙遠和玄妙的東西。一切經書都是自心的註釋,是明心和淨心的法寶,心若明瞭,經也一看就了。心若不明,越思越遠。念佛禮佛誦經都是重要的自覺手段,自己覺悟的程度越高,對別人的煩惱心結看得越明白,當然也就能更高效率地幫他們解決煩惱。自律就是按佛的要求,處處做得都很棒(不是指財富地位,是指為人處世),不棒也得努力讓他棒。如果真的在自覺自律上日新又日新,誰不喜歡和既高明又熱腸的人親近和看齊呢?自然而然地就達到了幫家裡人學佛的目的。這才是真正的大乘,與喊口號的虛偽大乘以及盯著別人錯誤、管著別人毛病的阿修羅式「大乘」不可同日而語。

  淨意師兄的體會
  
  後學看到仁然師兄的帖子,很有感觸,後學也隨便說幾點具體的事吧!

  目前後學父母親堅持每晚念佛已三個多月了吧!(雖然只有300-500聲)而且曾不止一次的告訴後學,她們想去那沒有痛苦和煩惱的極樂世界。有時想起這事還真是不可思議,前幾年父母親是那麼反對我學佛,竟能於每晚睡前掐珠念佛,妹妹放假回來幾次問我,「用了什麼辦法能讓爸媽也念佛?」細細想來眾生皆有佛性,眾生善根不可思議,此言不謬呀!回頭想想有時為了幫家人學佛,徒生煩惱,真是有些可笑。家人學佛雖有很多不如法的地方,但總歸大有進步,願意寫出來同大家討論,或許對一些師兄有所啟發,如有不周之處,請不吝賜教。

  首先要蒙佛菩薩威神之力加被,後學在去年大約是10月份,給爸媽上了網絡助念,內容是祈佛菩薩加持,願父母妻子早日信佛等事。真是佛力不可思議,眾生心力亦不可思議,沒想到這麼快就有實效。這應是一則助念感應,請師兄登記。

  其次後學覺得學佛必須要掃除家人的顧慮,比方說父母親認為像我這樣學佛會影響事業,前途;會影響夫妻關係;吃素會影響身體健康的。那麼我就讓他們放心,不會帶來負面影響的。學佛之後,會更盡職盡責的工作,會處理好領導、同事們的關係;會理智的處理好婆媳關係;而且實踐證明身體並未缺少營養。

  再者要改變自己,讓他們感覺到明顯的變化。要想影響別人,只有改變自己,不要在嘴上只是說:「你們怎麼不學佛呀,我是為你們好呀!」你要是真為他們好,就做幾件讓他們滿意的事。古德云:言教者訟,身教者從。有幾件具體的事供師兄們參考:一是正在我早上拖地時,父親不滿意的說:「你拖的什麼地,明天別拖了」。當時後學忍住了沒發脾氣說:「爸,你說哪兒拖的不好,我再拖一遍不就得了,再說了拖的再不好,也比不拖強多了呀!怎麼能說明天不用拖呢?」。事後媽媽說:「早上你的話說服了你爸。」爸爸說主要是態度好。看態度好的威力有多大,有時很難忍,主要表現在認自己的錯很難,但能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就能忍住嗔恚習氣,就能感化別人。二件事是後學單位領導晚上上樓梯時,不小心摔傷,造成臏骨骨折,從這件事後學想起年邁父親腿不是很利索,便每天晚上幫他往地下室放自行車,每天早上再幫他把自行車取出來,這件事使他內心很歡喜,你說的話他也愛聽了,你建議他看的書他也想看了。反正,要想幫家裡人學佛,先要自己學習佛:認眾生歡喜。比如說家人愛發脾氣,每當他對自己發脾氣時,就行忍辱,善護其心;家人有急躁的毛病,自己處事時,要努力從容一些;家人有不耐心的習氣,自己就要有十二分的耐心。這樣一來,看上去是幫家人學佛,實則是利自己修行,自利利人,兩全其美,何樂不為?看上去是幫家人學佛,實則是家人在幫自己改掉壞習氣,這樣的家人豈不是最大的善知識?豈不是諸佛菩薩?這可能就是古人「見賢思齊,見不賢內自省」和印祖講的「看一切人都是菩薩,唯我一人實是凡夫」的深義吧!

  還有就是外緣,年齡大的人,對人生的苦難體會較深,加上無常迫近,容易和終極關懷的淨土法門相應。比如在去年冬天,後學的姑姑、姑夫三十三天內相繼去世,而且一個死於癌症,一個死於非命(服毒自盡)。對父親震動很大,常說下一個就輪他了,這時,後學常善言勸慰念佛求生西方,超凡入聖,與一般人死不可同日而語等等,效果很好。同時去歲冬天老姨媽身患腦血栓,攤臥在床,後學又給爸媽他們看了印祖的《臨終三大要》和弘一法師的《人生之最後》,媽媽常陪姨媽念佛,對姨媽究竟有多大幫助,我不敢說,但姨媽示現的障礙,足以讓父母引以為戒,深信佛言。增強了往生西方的信心和願力。

  aguimt的回應

  說得太好了。我經常會生老婆的氣,其實大部分時間是自己做得不好。仁然師兄的帖子非常好,還有楊師兄的回應帖,讀來如飲甘露,受益非淺。

  我有個建議,就是生氣的時候想一下如果是觀音菩薩,如來佛,會怎麼做。以前看一個美國總統的傳記,說他不知道如何的時候,就看掛在白宮裡面的林肯畫像,想像自己是林肯會如何如何,往往會想出一個比較好的答案。

  li8847758的回應

  阿彌陀佛!!!師兄說的極是!!!末學定當依之行之,此乃正是我應該努力做的。特別深有體會的是,一步不甚就會適得其反!!家裡人立刻就會對其排斥,也可能是末學能力有限,不能相機教化,在未學佛前,感覺家裡人對我是疼愛有加,沒有什麼可以隔閡我們,學佛後才感覺到貪.嗔.癡對人心的隔閡是如此的根深蒂固,是那麼的令人無奈!!眼睜睜的看著他們的不如法,一幕一幕的重演!!心裡有時就像刀割似的!!!看了師兄的文章真是令後學茅塞頓開!!!惟有慈悲之心才能化解一切!!!對所有人都要有一個無比的包容心,寬容心,諒解心。每一個人的因緣和業力不同,或許他們也認為這樣對的,但是不一定去做,甚至是背道而馳,有時他們也不想那樣的!!!我們惟有做到不見人過,但見己過,自己待人處世先做個榜樣,要外圓內方,做人要有智慧!!不可偏激,或感情用事,像師兄說的:最好的弘揚就是以身作則,然後再輔之以言教以及一些方式。才是明智的。我們惟有努力修行有所成就之後,才是對他們的最大回報。(僅以自勉)不妥之處還望各位師兄不惜賜教!!!

  附錄:自行化他才是菩薩道的真髓

  選自楊笑天著《永明延壽與僧伽教育》

  以身作則

  延壽於永明寺十五年間的修行,大體皆可歸納於日課百八事中。這個非常人所能勝任的修行實踐,自延壽入寂千餘年來,一直深深感動和鼓舞著中國乃至異國的廣大佛教徒,激勵他們在信仰和修行的道路上勇猛精進,具有十分深遠的意義。

  詳細記錄百八事的是《自行錄》,它的記錄者行明是跟隨延壽多年的弟子,所以,此錄的可信度和資料價值都很高。

  從整體上看,《自行錄》的全篇可分為引言部分和記錄百八事的正文部分。引言部分全文如下:

  恭惟古聖罔伐己能,緬想前賢靡彰自德,然釋典有先自行化他之教,儒宗標內舉不避親之文。師常示徒雲,因觀《弘明集》,先德有檢覆三業門云:夫克責之情猶昧,審的之旨未彰,故以事檢校心,凡所修習(《廣弘明集》的原文是「以事檢心,校所修習」),既知不及,彌增疏忽(《廣弘明集》原文是「悚恧」)。何謂檢校?我此身從旦至中、從中至暮、從暮至夜、從夜至曉,乃至一時一刻、一念一頃,有幾心、幾行、幾善、幾惡、幾心欲摧伏煩惱、幾心欲降伏魔怨、幾心念三寶四諦、幾心悟苦空無常、幾心念報父母恩慈、幾心願代眾生受苦、幾心發念菩薩道業、幾心欲佈施持戒、幾心欲忍辱精進、幾心欲禪寂顯慧、幾心欲慈濟五道、幾心欲勸勵行所難行、幾心欲超求辨所難辨(宋元本《廣弘明集》作「辦」)、幾心欲忍苦建立佛法、幾心欲作佛化度群生。上已檢心,次復檢口。如上時刻,(《廣弘明集》此下有一「從」字)旦已來,已得演說幾句深義、已得披讀幾許經典、已得理誦幾許文字、已得幾回歎佛功德、已得幾回稱菩薩行、已得幾回讚歎隨喜、已得幾回回向發願。次復檢身。如上時刻,已得幾回屈身禮佛幾拜、已得幾回屈身禮法禮僧、已得幾回執勞掃塔塗地、已得幾回燒香散花、已得幾回掃除塵垢正列供具、已得幾回懸旛表剎合掌供養、已得幾迴繞佛恭敬十百千匝。如是檢察,會理甚少,違道極多,白淨之業,才不足言,煩惱重障,森然滿目,闇礙轉積,解脫何由?如上校察,自救無功,何有時閒議人善惡?故須三業自相訓責,知我所作幾善幾惡。是以若不自先檢責,何以化導群機?故菩薩為度眾生故,先自修行。所以《淨名經》云:資材無量攝諸貧民,奉戒清淨攝諸毀禁,以忍調行攝諸恚怒,以大精進攝諸懈怠,一心禪定攝諸亂意,以決定慧攝諸無智。又經云:自持戒,勸他持戒;自坐禪,勸他坐禪。《大智度論》云:本師釋迦牟尼佛不捨穿針之福。祖師龍樹菩薩釋云:如百歲翁翁舞。何以故?為教兒孫故。況未居究竟位,全是自利門;從十信初心,歷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直至等覺佛前普賢位,猶自利利他門;登妙覺位,至佛後普賢,方純是利他之行。是以行明因示誨次,遂請問所行,或因師自說,編紀二三,既自治之行可觀,則攝化之門弗墜,有斯益故乃敢敘焉。今具錄每日晝夜中間總行一百八件佛事,具列如後。

  引言中強調,編集《自行錄》的目的不是為了誇耀延壽的德行,而是為了教化眾生。因為佛經中說,要先自行,後化他。接下來說,延壽平日經常教導弟子們說:《弘明集》中有「檢覆三業門」[7],目的是為了檢點自己從早至晚、從夜至晨身口意三業之所行,只有這樣嚴格地檢查自己、要求自己,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才會惕厲精進;只有自己首先做到,才能教化引導眾生。所以,菩薩為度眾生,都是先自修行,然後化他。

  引言最後說,因為和尚經常有這樣的教示,所以每次當他講到這個問題的時候,我都請問他自己的所行,有時他也無問自說,我就藉機記錄個兩條三條。通過和尚這些每日總行的佛事,可以使欲學佛法、行菩薩道的人知道「只有自行可觀,才能攝化眾生」的道理。因為有這樣的利益,所以才敢把它公之於世。

  通過以上的介紹,我們可以知道,延壽這些修行雖然稱為自行,但實際上遠遠不僅是為了自行,其更大目的還是為了通過以身作則來教化和引導弟子和眾僧,使他們知道只有自行才能化他,自行化他才是菩薩道的真髓,欲以此來增益他們的修行。編集者把它公之於世,也是為了繼承延壽這一遺志。


上一篇:人生有幾件事你千萬別做
下一篇:挽回佛法末運的切實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