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文章

張立真空妙有

[日期:2006-04-10] 作者:徐圓  閱讀:

  為了邀請張立出席「印順導師百歲嵩壽佛法講座系列」並擔任其中一節的對話嘉賓,有緣與他坐下來細談,真確一點的說,他在講,我在聽,彷彿在收看現場版的「平常談」。
  
  山光道馬會頂層的大平台,葉綠花紅,鳥鳴風動,好一個悠閑的下午。沒有既定的話題,張立順手拈來,滔滔的多是精闢見地,是佛法,非佛法。
  
  大家只喝白開水,沒有味道,卻能啖出甘甜。偶爾飛機劃過長空,緣來緣去,如是如是。
  
  試把他的分享整理,作第一身敘述,以饗讀者。
  
  印順導師
  
  我對印順導師認識不深,只看了好幾本書。他是當代佛學大德,在文字般若方面很有成就。他是太虛大師的弟子,大師生前熱衷政治和僧團改革,備受爭議,其實這就是「相」,許多人就是喜歡從表相理解問題。《金剛經》有云:「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我們凡夫俗子都如是,曾有一位修行人說:你認為我很有修為,但是如果我只是開車的,你就不會覺得我有料子。這就是凡夫的眼光,我們都認為有錢人家是如何、黑社會是如何,都按照特定的形式來塑造印象,這就影響了我們觀察問題的實質。
  
  太虛大師培養了一批很有衝勁、並非墨守成規的人材,其中包括印順導師。導師的弘法道路,著重文字的演繹。他戒律精嚴,是一位很有修為的大德。能夠活到一百歲,很不簡單。用佛教的語言來說,他是菩薩再來。
  
  (張立看著印順導師百歲嵩壽時所拍的照片)導師的眼神充滿光彩和靈性,有神而內斂,是智者。《心經》有一句很重要的句子:「以無所得故」,大師就是這個境界。你讚頌他是一代宗師,他不會樂不可支;你批評他甚麼甚麼,他也沒有所謂。反之,凡夫對毀譽則非常介懷。
  
  如何知道一個人的佛法修為?只要看他對名、利、權有沒有貪著。導師著作甚豐,備受敬重,但是他素來低調淡泊,做了就算。
  
  對於導師,我不能再說甚麼,因為我並非他的境界,只能說他付出了畢生為佛法,我不能夠好像世間凡夫捧明星、捧偶像那樣的評價大師。那是不對的。
  
  密法
  
  甚麼是密法?那是相對顯宗而言。有顯才有密,彼此是相對的。顧名思義,顯的意思是給你看的;相對來說,密是內在的。任何事物都有顯、密兩面。桃子的表層是顯,核子就是密。人如是,臉孔是顯,思想就是密。提款卡是顯,提款卡的密碼就是密,你不會把密碼告訴別人。
  
  密法是相對顯宗而言,需要一步一步的深入了解。密法就好像我們提款卡的密碼,不能夠隨便的講。原因並非保守,而是戒條說:對小根者不可說大法,對大根者不可說小法。如果對小根者說大法,容易令人生亂、狂妄,甚至因為不信而誹謗。如果對大根者說小法,就會令他道業倒退。這都是犯戒的。
  
  香港是一個功利的社會,香港人不乏功利心態。部分人想學密法就是為了走捷徑、求發達。如果抱著求財的心,利用密法速成,以密法來掩護貪求之心,就是嚴重的錯誤。這個方向不可能通向佛法,只能通向魔法。當然不排除有人會歪打正著,或者有人是抱著善意而來。
  
  因為顯密是相對而言,所以如果不先認識顯宗,就沒有可能認識密宗。
  
  修持佛法是講契理契機,不能一概而論。因為每一個人的需求、根基、切入點都不同,所以並非每一個人都適宜修同一個法門。密法應該是第七識末那耶識和第八識阿賴耶識的範圍,並非一般智慧能夠理解的。

上一篇:隨筆禪話
下一篇:《九華山、普陀山-朝聖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