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文章

砍頭我也跟著你 -- 卓琳與鄧小平相濡以沫58春秋

[日期:2006-03-05] 作者:中國搜狐  閱讀:


圖/年輕時的鄧小平與卓琳

圖/鄧小平、卓琳和他們的兒子

  鳳凰衛視近日製作了《永遠的小平》這部專題片,該節目以鄧小平的家人、身邊工作人員作為主要的採訪對象,讓他們講述心目中的鄧小平。其中,鄧小平與夫人卓琳心心相印、相伴走過58個風雲多變的春夏秋冬的故事尤為感人。
  
  卓琳:一開始我拒絕了他
  
  1939年的秋季,鄧小平與卓琳在延安相識。
  
  卓琳:「他和鄧發都是從前方回來的。我在公安部工作,他們經常到公安部玩。他大概在那個時候就對我有意了,我不知道,他就找我的女朋友來跟我談,說他想跟我結婚,問我同意不同意,我說我年紀還輕,不想那麼早結婚,拒絕了。」
  
  鄧小平當時是八路軍129師政委,卓琳是一個年輕的女學生。對這位從前方來的長征幹部卓琳缺乏瞭解。
  
  卓琳:「因為當時去延安的那些長征老幹部都是工農幹部,我就怕跟一個工農幹部結婚,不是看不起他們,是怕他們沒有知識,跟他們說話說不到一塊。延安有個笑話,一個工農幹部和一個知識分子結婚了,兩個人晚上沿著延河看月亮。那個女的說,哎呀,你看這個月亮多漂亮呀。他的丈夫卻說,有什麼漂亮的,我看不出來。我想,我結婚可不能找工農幹部,我要找知識分子。」
  
  但鄧小平並不灰心。卓琳:「後來他親自找我談了兩次,第一次談他的情況;第二次談他的希望。我聽聽,覺得這個人還可以。他有點知識,是知識分子。而且我想,反正早晚都得結婚。我那時候已經23歲了,就同意了。」
  
  就是砍頭我也跟著你
  
  結婚沒幾天,卓琳便隨丈夫離開延安奔赴太行。
  
  卓琳:「結婚以後,他就帶著我一塊回前方去了。到了前方後,他在師部,我在後方,就是總司令部。他來開會,就見個面;他不開會,我們就見不著面。後來我就說,我們這樣也不行呀,你是不是給我寫個信啊。他說,我寫什麼啊。我說,你就寫寫你怎麼生活,你有什麼感想……他說,好,我以後叫秘書給我寫一個,我印幾十份,一個月給你發一份。我一聽,就說,算了算了,你別這樣搞了,我也不要你寫信了。」
  
  後來,妻子漸漸適應了丈夫的性格,也理解了丈夫的心。從太行山到大別山,從抗日戰爭到解放戰爭,鄧小平率領部隊每解放一個地方,卓琳隨後就帶著孩子們趕到那裡。
  
  卓琳:「以前都是他們在前方打仗,我們家屬都在後頭。他們打完仗休整的時候,再把我們接去。後來,進軍西南的時候,他下命令,不准任何人帶家屬,連我們也一樣。我不幹,我說,你們老是把我們『丟』了,不行,這次我一定要跟著你去,我是共產黨員,你砍我的頭我都得跟著你去。他沒辦法了,只好帶著家屬。」
  
  鄧楠:爸媽幾十年來沒紅過臉
  
  1952年,鄧小平從西南局調到中央工作,卓琳也帶著全家一同來到了北京。擔任黨和國家領導職務的鄧小平對自己的妻子提出了這樣的要求:不要到外面工作,不要出風頭。
  
  卓琳:「後來我就給他當秘書。當時中央以他的文件最多,所以他的存檔要有專人負責。他的文件看完的,就要送到中央辦公廳機要室去存檔,我就(負責)把那些文件登記。登記完了以後,就坐三輪車送到中央辦公廳。」
  
  鄧先群(鄧小平妹妹):「我大嫂這個人,從來不給我大哥添亂,她不去參政,就做好她的本職工作,而且她特別體貼我大哥。比如我大哥喜歡喝茶,喝龍井,龍井在當時是比較貴的,但是我大嫂捨得給。每天上午,我大嫂都給我大哥泡濃濃的一杯茶。我大哥喝完了以後,剩下的茶根我大嫂接著喝,下午再給他泡一杯。」
  
  鄧楠(鄧小平次女):「因為我父親這個人,在政治上,他是不爭論的,在家庭問題上也是這樣。我父親平時都在外面工作,家裡的事情都是媽媽管,媽媽怎麼管,父親是從來沒有意見的,因為他很信任母親。他們倆的觀點也很一致。所以在這方面,我覺得他們兩個配合得非常好。這麼幾十年,從來沒見父母親紅過臉,或者爭論什麼問題。」
  
  風雲突變愛人心不變
  
  1966年,一場突如其來的政治風暴把鄧小平一家推向了災難的深淵。艱難歲月,更顯出夫妻間的情深意切。
  
  鄧先群:「那個時候,有好多人劃清界線。
  
  我媽就跟我大嫂講,卓琳啊,你可要清醒哦!你們夫妻這麼多年,你應該是瞭解他的,你可別犯糊塗!我大嫂就告訴她,我是瞭解他的,你放心吧!不會的。」
  
  1969年10月,鄧小平被下放到江西勞動,卓琳隨他而去。
  
  卓琳:「文化大革命的時候,把他發配到江西去了,住在一個將軍樓。怎麼辦呢?一個月只給我們20塊錢生活費。他說,咱們來種地吧。我那個時候有高血壓,不能多動,連上樓,我都說,喂,老爺子,拉著我。那我們種菜怎麼辦呢?他挖地,我就拿個小板凳坐那裡揀石頭。揀完石頭以後,弄成一畝地的樣子,我們就跟老百姓要種子,種那些茄子啊、辣椒啊,這些容易(種)的東西。」和他們一起去江西的還有鄧小平的繼母夏伯根。比起在北京被監禁的生活,江西的日子氣氛輕鬆了許多。
  
  在江西勞動時,鄧小平被分配干鉗工活兒,這對他來講並不陌生,少年時代,在法國勤工儉學時他就幹過,但此時的鄧小平畢竟已經是將近70歲的老人了。
  
  卓琳:「我們在工廠工作,他搞銼子。我呢?我就拿汽油洗那個油膩。我看他一天勞動(很累),就給他搬個椅子,我說你坐一坐,他不坐。我說,你怎麼不坐一坐,偷點懶嘛!他說,不行啊!我要坐下去我就站不起來了。」
  
  花雨寄托長相思
  
  家庭的溫暖,是幫助鄧小平從容應對政治逆境的一個重要因素。1973年,鄧小平結束了在江西的勞動改造生活,回到北京。此後,他主持黨政軍日常工作,大刀闊斧地領導開展全面整頓,贏得了人民的信任。沒想到,僅僅過了3年,一場反擊右傾翻案風運動再次把鄧小平推到了困境。10年磨難,兩度沉浮,世態炎涼,風雨飄搖中,不變的是與他相伴永遠的妻子兒女。
  
  2月19日,是鄧小平逝世的祭日,每年的這個日子,夫人卓琳和兒女們都要在院子裡撒滿花瓣,因為鄧小平喜歡花,喜歡香味。花雨灑落,情思綿長。


上一篇:一塊白璧 -- 李嘉誠
下一篇:兩位百歲小妾相守80年相濡以沫共同守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