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學者袁了凡曾做了一個記功、過的表格,稱之為「功過格」。
他以此來規範自己的行為,使每天都有自省機會,並使之具體化,以數字表現出來,這算是當時的一大創舉。其項目列舉「父母」、「夫婦」、「心性」、「待人」等方面,涵蓋層面極廣,不只是具體生活上有明文規範,即便是思想方面、精神層次方面,也做了細膩的功過分類。
圖一 每日紀錄的表格 圖二 每月總結的表格
袁了凡記錄功過的方法,是慎重的「擇一吉日齋戒,告天焚香發誓」之後,每天睡前誠實記錄自己的一言一行,「臨臥查點一日所為。有功,則於功下注之;有過,則於過下注之…….不得重功恕過,不可輕忽間斷」。尤其要求要持之以恆的紀錄之。
其計算方式,是以每天做小結,再以每月做總結算。月底時,將本月每天的功過結算出來,成為當月的功過總結。其中,如有某項「功」連續保持十五日都做到,則外加十功,以示鼓舞;反之,如某項「過」達十五日還不悔改者,則外加十過,以示懲戒。
明代陶望齡撰《功過格論》云:「人有明功隱過於人者,未有明功隱過於神鬼者也」。由此可看出,功過格在古人心目中,不只是一種自省的動作,且是一種向天、向神自白、懺悔的機會。
曹鼎臣自年少時就很仰慕袁了凡,也學他用功過格自我約束,他在自述中說到:「平時慕袁了凡先生為人,常以功過格自持」。不過,由於生活上諸多問題,所以未能持之以恆。有一次他在夢中夢見一個審判官,質問他為何不持之以恆的用功過格來自我要求呢?還說:「你曾許願,以三千功求得讀書機會,後來果真完成心願;又許願,要以三千功求一子,隔年果真生下一男。你既知功過格的好處,真應該要好好努力,深切以功過格來反省自我啊,不要半途而廢啊。」曹鼎臣醒後方悟到:原來此審判官正是袁了凡先生啊!因此他寫下《奉行功過格應驗感夢記》,除將夢中情景一一記載下來之外,當然也寓意深長的希望大家要努力以功過格敦勵個人品德。
功過格的記載標準,袁了凡也做了具體規定。例如,《心性》中說如果「發念時在在省察善惡公私」,則「一念一功」;反之,則以一過記之。又如「路遇美婦人不留盼」,則「一次一功」;反之,則以一次二過記之,如果還因此而動心者,加倍記過。同一件事在程度上若有差異,也會有深淺不同的記功過的方式,例如:「疾言遽色,一次一過;至暴聲厲色,一次二過」。比較特別的是連作夢也要分功過喔,「無私念能息夢,一月十功;亂夢者,一夜一過」。這也許是作者認為「日有所思,夜有所夢」,所以要求做夢不能亂夢一氣,是希望在平時就能約束自己的一思一念,不胡思亂想。
西人富蘭克林也曾設計過類似的表格,做過類似的事情。富蘭克林每日只吃兩餐,午休時間都拿來閱讀和反省,口袋裡常帶著一本自我反省紀錄簿,時時檢視自己的言行。
在當今分秒必爭的時代裡,有多少人會在睡前反思自己的所言所行呢?古人距今數百年之遙,而我們卻能從中看出他們對品德的高標準要求,所謂「嚴以律己」,大概就是這個寫照吧。俗諺云:「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從上述這些人物例子看來,其實只要持之以恆,時時用心規範自我,省視自我,要改變本性,似乎也不是那麼難的事,您說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