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文章

慧律法雨—找回內心的平靜 慧律法師著

談助念(一)錯誤處理

[日期:2006-06-27] 作者:慧律法師著  閱讀:

談助念(一)錯誤處理

依照佛教之觀點,生命乃是輪迴不息的一種狀態。

一般人在生命剛結束之後,神識(第八意識)還沒有脫離身體,仍然有知覺,必須經過一段時間,全身冷卻,神識也出離了,才算真正死亡,並非只如醫學的觀點,如心臟、呼吸停止或呈腦死的狀況,即宣判死亡。

所以,當人在斷氣之後,神識尚未離去之前,心靈是最痛苦的時刻,剎那剎那,一生的經歷如電影般,一幕幕重映眼簾。有人會因為感傷於往事而流淚;有人會因貪戀世間情愛、錢財而難割難捨糾纏矛盾,有人因為心願未了,而卻將遽然離去感到悲傷苦惱,也有人因冤屈末伸,而不甘願瞑目而去。此時此刻正是悲苦交集之際,倘若聽聞哭聲或見到喜歡興討厭的人,或被搬動及錯誤的觸摸,勢必對即將出離身體的心靈,造成莫大的打擊與傷害。

一般人,只要亡者一斷氣,隨侍在旁的人馬上就會悲哀啼泣,或撫摟亡者嚎啕大哭,或任意搬動強令正寢,或趁身體未冷時為之沐浴穿衣,或注射強心針,或才斷氣立即被送入太平間冷凍庫,或當天即被轉送殯儀館而兩三天後隨即舉行火葬。

這些行為對神識來去仍有知覺的亡者而言,算是極為殘忍的一種虐待舉動。

例如:有一次,我幫一位醫生的母親助念;由於這位醫生在北部上班,母親在高雄,當他得知母親病危而無法及時趕回高雄時,便請我先為他母親助念。當我到達現場時,臨場實際經驗告訴我,她確實已經往生了;可是,當這位醫生趕到時,並不相信母親已經走了,硬是要為她急救、打針。結果,經過一番折騰,死者雙目怒現,全身散發惡臭,嘴巴一直張開,久久無法合攏起來。

舉出以上例子,無非想要呼籲大家,一般人在氣絕之後,神識仍然是有所感受的,我們千萬勿將一些往昔一直習以為常的處理方式及錯誤舉動,加諸在亡者身上,致令他們痛苦異常,若讓臨終者升起無可抑止的瞋心怒火,將可能導致亡者墮落到悲苦難忍的地獄、餓鬼、畜生三惡道之中,因此,不可不知錯誤處理之嚴重性。


上一頁 [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64] 下一頁   
【內容導航】
第1頁:《代序》找回內心的寧靜 第2頁:幸福與安祥
第3頁:降低欲望和標準 第4頁:道,就在你心中
第5頁:去貪則清涼 第6頁:傲慢招苦
第7頁:寬恕別人,昇華自我 第8頁:放下一切,專心念佛
第9頁:知足則幸福常存 第10頁:感受錯誤添煩惱
第11頁:萬法唯心造 第12頁:覺悟人生
第13頁:心的真相 第14頁:觀照當下一念
第15頁:包容異己 第16頁:虛偽與真實
第17頁:不聽是非,不傳是非 第18頁:勸反省不造惡
第19頁:「運命」而不被「命運」 第20頁:往內在尋找自性
第21頁:不二法門 第22頁:謙受益,滿招損
第23頁:律己與寬人 第24頁:生活禪
第25頁:老實念佛制心一處 第26頁:明辨佛神
第27頁:嫉妒猜忌蒙蔽心性 第28頁:認識無常
第29頁:無明與業力 第30頁:突破感情的樊籠
第31頁:慣性與束縛 第32頁:宰制己念
第33頁:破我、法二執 第34頁:談助念(一)錯誤處理
第35頁:談助念(二)如何助念 第36頁:談助念(三)金光明沙與陀羅尼被
第37頁:解脫之鑰 第38頁:學佛三要件
第39頁:觀照無常 第40頁:安住心性
第41頁:莫拒外境念念清淨 第42頁:放下執著本性自現
第43頁:自性念佛般若相應 第44頁:懺悔轉業報發願生西方
第45頁:無住心當下即是 第46頁:修心為上
第47頁:禪非坐非不坐 第48頁:圓滿不二
第49頁:禪之意境—中道理性 第50頁:正信的佛教
第51頁:慎守口業逢兇化吉 第52頁:棄惡修善消災免難
第53頁:早晚定課自我教育 第54頁:修學佛法落實生活
第55頁:信佛是消極厭世? 第56頁:內心清淨即出世間
第57頁:學佛並非都得出家 第58頁:出家修行自利利他
第59頁:佛之釋義 第60頁:佛不是全能的上帝
第61頁:拜佛並非崇拜偶像 第62頁:信佛是迷信、正信?
第63頁:心靈的超越 第64頁:業力的探討
上一篇:
下一篇:斷除四煩惱 慧律法師講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