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文章

人間菩提 海濤法師編著

Part 5 智慧語錄

[日期:2006-08-03] 作者:海濤法師編著  閱讀:

Part 5 智慧語錄

貪心是最猛烈的火,憎恨是最壞的執著,迷惑和錯誤的見解是最難脫逃的網,愛欲是最難渡過的河流。

智慧語錄

◎印祖云:「每天愚夫愚婦,顓蒙修持,所得利益,較聰明人為多者。一則以竭誠盡敬,專心一致;一則以悠忽疏散,虛妄計度之所致也。」雪公亦云:「齋公、齋婆,老實念佛、拜佛,至誠恭敬,便得往生。而高談法理者,往往不重實行,反落在愚夫愚婦之後。」

◎雪公云:「吾等參加紅白事,要穿整齊,此乃恭敬人之禮。禮節是教人何者該辦?何者不該辦?俗云:『寧要大家奴,不要小家女』,以小家女所見世面小,疏於禮節;在大家庭任職之奴婢,所見世面多,懂得禮節,有錯稍加指正,就改過來了。」

◎寫書法就是一心不亂!

◎能不食肉,殺念乃除;能除殺念,慈心斯成;能成慈心,祥和可致;能致祥和,災厲自無。於是人生仁壽,皆可期於賢聖,世界清淨,永能保其安樂。(太虛大師)

◎ 有情肉身皆淫欲生,全身血肉皆淫欲種,人若食之增長淫欲,因淫欲故愈貪食肉,因食肉故愈貪淫欲,遂令人身變成畜身!愈淫愈殺,愈殺愈淫,妄殺妄死,亂淫亂生,生死死生,不獲解脫。人所食肉,皆從殺來,殺習沿傳,殺機時動,遂令殺念不去人心,由微而著,從物及人。砲火瀰天,刀光蔽地,人之與人,殺以繼殺,屍積千里,血流百川!由人殺人,供禽獸食,殺生食肉,因果如是。因有食肉之人,遂有漁獵、屠劊之者,使人類中有此一專以殺生害命圖利謀財者,皆食肉之人致之也。(太虛大師)修行

◎一般人都說,心好就好,何必學佛?雪公云:「一切眾生貪、瞋、癡充滿,何能誇心好?日日口說妄語、綺語等,身作殺、盜(不與取)、邪淫等,何可自贊是好人?信佛正是求覺悟,不學佛焉有清醒之日?」

◎堂上有佛二尊,懊恨世人不識,不是金彩製成,非是栴檀雕刻。即今現在父母,就是釋迦彌陀,若能時時供養,何須別求功德。

◎自處處人,就像在畫圓,以自覺、自度為圓心,以慈悲、利他為半徑,所畫出來的是一個人生時空的圓。

◎何謂修行?修養自己的身行、口說、意念,修得一份心境美,一切處境都是美。

◎佛陀是人類的救星,佛法是濟世的良藥,三寶是苦海的慈航,皈依佛教方得解救。

◎佛告弟子,欲得報恩。為於父母,書寫此經。為於父母,讀頌此經。為於父母,懺悔罪愆。為於父母,供養三寶。為於父母,受持齋戒。為於父母,佈施修福。若能如是,則得名為孝順之子。不作此行,是地獄人。(佛說父母恩重難報經)

◎如果我們能夠打從自己的心理,製造光明的見解,芬芳的思想、潔淨的觀念,生產陽光、花朵、淨水般的語言,與他人共享,就能擁有一個豐美的人生。

◎養成大拙方為巧,學到愚時才是賢。真正的笨拙,就是靈巧的根基,真正的靈巧是從笨拙中增長的。

◎古德言:「今生一照面,多少香火緣。」

◎精進勤勞,是善德、是財富;懈怠放逸,是罪惡,是貪窮。

◎讀書的人,要口到、眼到、手到、心到;有「四到」的人才會讀書。修行的人,身要禮拜,口要稱唸,心要觀想;能夠「三業」接觸佛心的人,才能蒙佛庇祐。

◎「止水易生蟲,滾石不生苔」,「動」才能創造無限的活力,才是安身立命之道。「忙,才是保重。」因為將來我們都有一個永遠休息的時間。

◎氣功師練功,一日不練,十日無功;十日不練,百日無功;時斷時續,斷送氣功。如果是鋼琴家,一天不練,自己知道,兩天不練,同行知道,三天不練,外行知道。如果是作家,一日不寫,筆重十斤;兩日不寫,筆重百斤;三日不寫,筆重千金;久不動筆,筆重萬金。

◎從勤奮中打發時間。用工作來充實,從工作中去修道、去體會出生命的力量與發揮生命的意義。

習氣

◎寧拜人為師,勿好為人師。

◎只要有心,小事也可以做成大事;只要有愛,毀謗也可以轉為讚美。

◎不管任何人,只要滿足於現狀,就不能不斷超越自我,一旦腳步停滯下來,就無法登上生命的頂峰,眺望峰巒之下的瑰麗美景。

◎讓我們不祈禱在險惡中得到庇護,但祈禱能無畏的面對它們;讓我們不乞求我們的痛苦會靜止,但求我們的心能夠征服它。

◎造成生命不斷沉淪的主要原因,是我們太自私自利,忙著為自身的利益奔波,缺乏對他人的關懷和同情。

◎聚精會神地聆聽博學多聞的人談話,不僅能增進自己的人際關係,獲得志同道合的朋友,也可以從中萃取豐富人生所需的養分。

◎知感恩、懂珍惜,是富有之人;有肚量、能包容,是豁達之人。

◎做事要有頭有尾,全始全終;做人要有情有義,全心全意。

◎有福莫享盡,享盡見貧窮;有勢莫使盡,使盡冤相逢;福宜常自惜,勢宜常自恭;人間勢與福,有始多無終。

◎一直停滯在昨天、過去,就會產生雜念和執著顧戀之心。人一旦時時刻刻回憶往事,便會痛苦、怨恨、不甘心。

◎解決困難的最好辦法是努力克服困難;獲得快樂的最好辦法是真心給人快樂。

◎明知自己的壞習氣,偏偏就戒不了,這就是凡夫俗子的病態!豪傑之人、出塵之士說戒就戒,不容許有壞習氣傷身害命!

◎能真誠地徹底做到為別人歡喜,也就做到了佛法上的隨喜法門。

◎真正慈悲的態度,不會因為對方的傷害或敵對而有所改變。

◎當面對會讓自己心跳及發怒的情境,卻能夠不心跳、不發怒,就表示這個人有定力,其心不受干擾,這就是心的清淨。

◎世間事不是一味執著就能進步,留一點空間,給自己轉身;餘一些時間,給自己思考,不急不緩,不緊不鬆,那就是入道之門了。

心法

◎正道的生活是不讓煩惱得到滋養、或不造作會起煩惱的生活,因此,除了以空心生活外,就沒有其他了。

◎世間充滿著生、住、異、滅的事物,執著就苦,不執著就不苦。

◎我們的一切信仰行為,應在於使自己的心柔軟、慈悲、無苦。

◎為了世界的和平、安樂,請忘掉自我吧!

◎心是緣起的,所以有生滅;貪癡也是緣起的,也有生滅;我們不需要為著貪癡的生滅,起落而輕舉妄動。

◎人的智慧並非來自研究偉大的學說,而是來自對平凡事物的觀察。

◎順境如果讓我們驕慢剛強;逆境如果使我們加倍的寬恕與愛人,那麼,我寧可選擇逆境的成長,拒絕順境的迷失。

◎單純地安住於當下,心終會契入生命原先的和諧狀態。

◎平時我們的心不能靜下來,是因為心無時無刻都淪為思想、情緒、感受的奴隸。

◎不計較小事,才能卸下心靈的負擔。

◎見人有難,不可旁觀;見人沉淪,要能提攜。

◎覺人之偽,不形之於色;吃人之虧,不動之於口。

◎不因窮困或富有而改變態度,不因禮遇或違逆而改變尊敬,不因成功或挫敗而改變信念。

◎真誠勤勉,用以任事;慈悲發心,用以行善;平和無私,用以做人;超越名利,用以處世。

◎對於意志永不屈服的人,沒有所謂的失敗。

◎偉大的成就,往往源自於微不足道的小事,每念及此,我總認為世上沒有所謂的小事。

◎天堂和地獄,都是由心和行為所造作的。我們不要怕地獄,要怕的是心的偏向。

◎為兒孫作未來計,十望九空;為社會作眾人謀,點滴有功。

◎天底下沒有完美的辦法,但一定有更好的辦法。

◎能夠「以退為進」則是不爭,懂得「以無為有」則是富足。

◎處事不可太任己見,應明白事之常理。

◎每日所存的心意,要有祝福他人的好心;每日所走的道路,要能走出社會的光明。

◎佛法無他事,淨化世間以進趣出世之寂滅而已。

◎「道」是要把你的身心放在一舉一動上,而「不執著」欲望。

◎如果父母能接受孩子目前的表現,先從喜歡他的起點開始做起,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愛及鼓勵,自然會想要讓自己變得更好。

◎在大天地裡貢獻最大的,乃是在小天地裡做事盡心盡力的人。

◎每個孩子都有其優點及缺點,如果父母一直強調孩子的缺點,漠視孩子的優點,可能會讓孩子認為自己真的一無是處,導致他越來越自暴自棄。

◎每一天都是做人的開始,每一個時刻都是自己的警惕。

◎對子女、家人最大的愛心,應是幫助他們尋找到生命的真正意義,讓人生不再迷茫,並遠離對生老病死的恐懼。

◎正法的久住,要有解脫的實證者、廣大的信仰者,這都要依和樂清淨的僧團而實現。僧團的融洽健全,又以和合為基礎。

◎世間一成不變之好人少,一成不變之壞人亦少,大多皆是可上可下、可好可壞之人,所以教化最為緊要。

我執

◎說話,要讓人聽後歡喜;做事,要讓人知後認同。

◎對世間要有感恩的美德,對生活要有勤儉的習慣,對物質要有知足的修養,對他人要有喜捨的布施。

◎沒有修養的人很容易就動怒、動氣;有智慧、有修養的人,則能觀察到無我、無人;既無辱者,也沒有受辱者,兩無掛礙,自然沒有苦惱。

◎忘記自我利益,是聖人;擺脫私人利益,是偉人;看重自己利益,是凡人;忽略他人利益,是小人。

◎身不做暴行,常以手腳服務大眾;心不起怨恨,常以柔軟溝通彼此。

◎如果,今天我很努力地學習、過得很充實,晚上我將睡得很安穩;如果,我一生都很努力、充實地過活,我將能安穩地長眠。

◎君子不苦人所不好,君子不計人所不便。

◎修行人大忌說人長短是非,乃至一切世事非干己者,口不可說,心不可思。但口說心思,便是昧了自己。

◎為人服務者,總散發光熱;利益別人者,總散播快樂。

◎每一種工作都蘊藏著無窮的樂趣,只是有些人不懂得怎樣去發掘它們罷了。

◎慚愧反省,是悔過的勇氣;慚愧反省,是自知的鏡子。

◎在任何狀況下,誠實還是最好的策略。人若能摒棄虛偽,則會獲得極大的心靈平靜。

◎拿掉「不可能」,讓自己的夢想永不幻滅。

◎良好的幽默態度是處理一切難題的良方。

◎善良與品德兼具,有如寶石於黃金,兩者互為襯托、益增光輝。

◎生命中最重要的就是要讓自己活在當下。

◎樂觀可以減輕病苦、樂觀的人善於解決問題、樂觀能成就一切。

◎人生應該發菩提心走「菩薩道」,利益眾生而莊嚴心靈。生活應該要肯承擔、要「隨緣消業」,隨順因果而勇敢無怨。

◎想過快樂幸福的人生,應該從認識自己、關心別人開始努力。

◎為別人的事比為自己的事容易有智慧。

◎如果不能用柔和的語言讓對方信服的話,當然也無法用嚴肅的話去征服。

◎敵人對我們很有益處,我們需要修練容忍、寬恕與耐性等控制忿怒的方法,來培養我們的慈悲心。一個製造問題的人,給了我們學習容忍、寬恕與耐性的機會。

捨得

◎自己喜歡的,不一定是好的;不喜歡的,也不一定就是不好。人生在世,有時要犧牲自己的喜好,把興趣轉為責任,去做利益大眾的事情。

◎只有當我們不貪戀、不執著時,痛苦才能免除。

◎身體上的病痛,可以請求醫師來醫治,但心理上貪瞋癡的大病,再高明的醫師見了也會束手無策。

◎人生所以患了貪病,就是一切都為著自己,不肯利益別人。

◎真正的捨,要像蠟燭一樣,雖然自己是犧牲了,但只要他人得到光明,也就夠代價了。

◎修行人不怕貪瞋癡種種習氣,怕的是對佛法的正知正見沒有建立。

◎真正善心的心量是從四正勤而來,在大眾中生活修行、相處之間,必能逐漸把自己的習氣轉惡為善,顯現出清淨的佛性來。

◎一個人只要用心,生活中處處都是佛法,工作中事事都可覺悟。

◎我們除了忙於生活上短暫的榮華富貴,還要忙於未來。想一想,假如天黑了,晚上要到哪裡去?假如大限到了,要到哪裡去?

◎對世間要永遠付出慈悲心、關懷心,不要有怨恨心,也不要對任何人失望,這才能功德無量。

◎有真心、有熱心,一定可以贏得人心;有正念、有道德,一定可以擊敗邪念。

◎求知要進一步想,處事要退一步想。

◎唯有覺得「一切都是我的」,才能產生源源不絕的動力;唯有覺得「一切皆非我的」,才能享有隨緣自在的歡喜。

◎「耐煩」是一種藝術,「有恆」是一種希望。

◎慚愧反省,是進德的階梯;慚愧反省,是自修的功課。

◎能幹者,則要多受一點折磨;不能幹,則要多受一點委屈。

◎別人的善言懿行,自己要能感動;自己的所言所行,也要感動他人。

◎處事不可太分明,一切賢愚好醜要包容。

◎你說、我說、他說、大家說  ,很少有人願意安靜下來,超越言語的屏障,聽聽對方的心聲。

◎一張笑臉可以引起無數張笑臉;但一張哭臉卻永遠孤獨。

◎「戰勝增怨敵,戰敗臥不安;勝敗兩俱捨,臥覺寂靜樂」,這是佛陀對侵略者著名的教誨。

◎佛陀的一切教法可用兩句話來表明。第一句:「你必須助人」,這包括了所有的大乘法。第二句是:「若不助人,亦應不害人」,這是全部的小乘法,表達了一切道德的基礎,那就是不害人。

◎吃虧即是佔便宜,是因為我執會愈來愈淡泊,怕吃虧即是我執愈來愈強。

◎了解一個人需要的不是時間,而是彼此撤去心防。

◎小時候,我希望摘下星星;學佛後,我把整片星空掛在心裡。

◎一個最不幸的人,如果精神不錯亂,也沒有死,這種人智慧最高,看得事情更深入。

◎施人之恩,莫大於助人為善;害人之甚,莫大於引人為惡。

◎寬恕能恢弘氣度;包容能促進和諧;慈悲能助長道德;喜捨能增加人緣。

◎一位文學家請問一位名雕塑家:「你以高齡八十,想必知道成功的秘訣,請問成功的秘訣是什麼?」答:「成功的秘訣就是找一件事做,把這件工作當成一生的職志,讓你投入一切,投入生命中的每一分鐘,最重要的一點是,這件工作必須是你辦不到的事!」

◎我根本沒有在勞動的感覺。因為不管做什麼,我都覺得相當有趣。(愛迪生)

◎人之所以可貴,應該是在人所擁有的「覺性」,可以覺察到自身的不完美及個性上的缺陷,進而懺除前過,悔不再犯。

◎人生如夢,這場夢不論是美夢、惡夢,我們都是這場夢的主人,可以選擇在美夢裡不迷失,陷入惡夢裡保有醒覺的能力。

◎生命的意義不在於它的長久,而在於它為後人所帶來的典範。


上一頁 [1] [2] [3] [4] [5] [6] 下一頁   
【內容導航】
第1頁:Part 1 人間菩提 第2頁:Part 2 清涼菩提
第3頁:Part 3 法的禮物 第4頁:Part 4 心的聲音
第5頁:Part 5 智慧語錄 第6頁:Part 6 平等心
上一篇:茅篷札記(選錄) 圓因法師著
下一篇:生命手冊 海濤法師編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