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文章

虛雲和尚法彙—書問 虛雲老和尚著

復星洲卓義成居士

[日期:2008-04-27] 作者:虛雲老和尚著  閱讀:

復星洲卓義成居士

承問關於靜坐之事。雲亦是門外漢。今本同舟共濟精神。略伸管見如下。(一)靜坐不過是教行人返觀自性的一種方便方法。簡言其要。則在于繫念一句佛號。(或阿彌陀佛。或觀世音菩薩皆可。)心心相契。念念相續。由心而出。從耳而入。莫令間斷。果能如斯。則更無餘緣雜入矣。若能久久不退。彌勤彌專。轉持轉切。不分行住坐臥。豈覺動靜閒忙。便可一直到家。永生安養。居士才覺得有些定明澄澈之境。便生心動念而執著之。宜其不能進步。(二)靜坐宜取乎自然。身體有病。宜適當調養。不必勉強支持。修行用功不拘於行住坐臥也。(三)悟道不一定皆從靜坐得來。古德在作務行動中悟道者。不可勝數。悟道僅為真正修道的開始。由修而證。則神通不待求而自得矣。若專為求得神通而修行。是魔見。為學佛人所不齒者。(四)參禪念佛持咒等一切法門。皆教眾生破除妄念。顯自本心。佛法無高下。根機有利鈍。其中以念佛法門比較最為方便穩妥。居士受持佛說阿彌陀經。熟覽印光法師文鈔。若能依而行之。則淨土現成。萬修萬去。(五)葷食造殺害生。大違慈旨。令人智昧神昏。增長貪瞋婬慾。身後業案如山。冤怨債報。寧有了日。靜坐修行的目的。要了生死。葷食則增加無邊生死。漏瓶盛油。虛勞精神。智者可以自審矣。蓮池大師戒殺放生文。當熟覽諦受。(六)靜坐如法。可使四大勻調。促進健康。(七)「歸元性無二。方便有多門。」八萬四千法門。對治眾生八萬四千煩惱。莫不殊途同歸。惟當擇其契理契機者而修持之。(八)雲居山目前尚無傳戒條件。雲頹衰尤甚。恐不克舉行矣。(九)中國佛教在宗教政策保護下。提高了地位。純潔了組織。大有發展氣象。(十)請照歸依證所示。隨宜隨分。遵行修持之。綜觀所問情形。以居士程度。最好熟覽淨土十要。印光法師文鈔。龍舒淨土文等。當可獲得實際利益。常閱雲棲法彙。可融會一切法門。再閱淨土十要。龍舒淨土文。使專門進步。萬無一失矣。


上一頁 [1]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下一頁   
【內容導航】
第1頁:上林主席書 第2頁:復邵武雙泉寺沿山上人問楞嚴第六徵心文非知不知義
第3頁:復觀本首座 第4頁:復蓮花山濟善上人
第5頁:復藏經會籌備諸公書 第6頁:又代觀本法師復圓淨居士書
第7頁:復岐山海清大師關中書 第8頁:復鼎湖山巽海上座
第9頁:復新架坡普陀寺轉道和尚 第10頁:復韜公老法師
第11頁:復陶冶公居士 第12頁:答陶冶公居士十二問
第13頁:復圓瑛法師 第14頁:復雲南圓通寺自性宏淨二和尚
第15頁:復郭涵齋寬慧居士 第16頁:復遠峰(在滇還俗)
第17頁:揚州鄧契一居士問念佛 第18頁:示王居士竹村寬禪說性
第19頁:復大溈山寶生和尚 第20頁:復慧融和尚
第21頁:復昆明孫樂佛海居士 第22頁:復陳殊賢居士
第23頁:致鼓山盛慧復騰二長老書 第24頁:復潮州開元寺書
第25頁:復湖南佛教居士林書 第26頁:復孫語默書
第27頁:復屈居士問法書 第28頁:致倓虛法師函
第29頁:答顧德穀任肇聰二居士問 第30頁:致馬來亞麻坡劉寬正居士函三則
第31頁:復星洲卓義成居士 第32頁:致南洋麻坡劉寬簪居士函二則
第33頁:致越南宣聖法師函五則
上一篇:虛雲和尚法彙—法語 虛雲老和尚著
下一篇:虛雲和尚法彙—開示 虛雲老和尚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