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文章

虛雲和尚法彙—書問 虛雲老和尚著

復邵武雙泉寺沿山上人問楞嚴第六徵心文非知不知義

[日期:2008-04-27] 作者:虛雲老和尚著  閱讀:

復邵武雙泉寺沿山上人問楞嚴第六徵心文非知不知義

昨接大札。謂前有賜教。責未奉復。抱歉良深。因老朽去歲往渝數月。今春始返。還山後。即將南華常住職責交卸。移住雲門。因與曹溪交通不便。所有函件。諸多延滯。又因老病侵尋。文字緣薄。早經屢次申明。凡各處所來函件。辭謝不答。今仁者為法心切。諮詢楞嚴妙義。朽智識淺薄。徒負虛名。倘若置之。恐辜盛意。不得已聊循經文。略敘鄙意。函問非知不知之義。以鄙見依經順文。解釋甚多。其明顯處。如尊者謂眼色為緣。生於眼識。其意執定此心有相有處。向來認執此心。今上文既五處皆破。都無現量。疑此心決在根與塵之中間。故佛以兩種斥破。心不在根塵之中。設立二問審定。一佛言心若在根塵之中。此之心體。為復與根塵兼二。為復與根塵不兼二。上以二種問定。下正分破。一先破兼二。佛言阿難。汝以此心。一半兼根。一半兼塵之二者。而此物與體兩下雜亂。何以物是塵。本非有知。體是根。原本有知。即今此物與體。一是有知。一是無知。物是根。塵是體。根與塵。成其兩立。汝執心在根塵之中。即中不成。兼二即不成。故云仍為中二。破此心不兼根不兼塵云。二佛言阿難。汝若執此心不兼根不兼塵之二種。即成非知不知。何以汝此心體。既非根有知。又非根塵之無知。汝執心在中間。即今中無體性。故云中何為相。總之一落方所。即有障礙。冥心合道。聖人以知為眾妙之門。否則知卻成閉塞。由人自妙用耳。此不過略述數言。還祈教正。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9..] [33] 下一頁   
【內容導航】
第1頁:上林主席書 第2頁:復邵武雙泉寺沿山上人問楞嚴第六徵心文非知不知義
第3頁:復觀本首座 第4頁:復蓮花山濟善上人
第5頁:復藏經會籌備諸公書 第6頁:又代觀本法師復圓淨居士書
第7頁:復岐山海清大師關中書 第8頁:復鼎湖山巽海上座
第9頁:復新架坡普陀寺轉道和尚 第10頁:復韜公老法師
第11頁:復陶冶公居士 第12頁:答陶冶公居士十二問
第13頁:復圓瑛法師 第14頁:復雲南圓通寺自性宏淨二和尚
第15頁:復郭涵齋寬慧居士 第16頁:復遠峰(在滇還俗)
第17頁:揚州鄧契一居士問念佛 第18頁:示王居士竹村寬禪說性
第19頁:復大溈山寶生和尚 第20頁:復慧融和尚
第21頁:復昆明孫樂佛海居士 第22頁:復陳殊賢居士
第23頁:致鼓山盛慧復騰二長老書 第24頁:復潮州開元寺書
第25頁:復湖南佛教居士林書 第26頁:復孫語默書
第27頁:復屈居士問法書 第28頁:致倓虛法師函
第29頁:答顧德穀任肇聰二居士問 第30頁:致馬來亞麻坡劉寬正居士函三則
第31頁:復星洲卓義成居士 第32頁:致南洋麻坡劉寬簪居士函二則
第33頁:致越南宣聖法師函五則
上一篇:虛雲和尚法彙—法語 虛雲老和尚著
下一篇:虛雲和尚法彙—開示 虛雲老和尚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