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文章

雪廬老人淨土選集 -- 序文 李炳南老居士著

重印彌陀淨土法門集序

[日期:2006-07-02] 作者:李炳南老居士著  閱讀:

重印彌陀淨土法門集序

竊聞性空不變,起用隨緣,心合道者,其行藏可以知矣。顧其事若顯,而其機實微,至有思未能及,言輒有過也。不觀夫月乎?甲見其朏則呼生,乙見其朓則呼滅,見其弦望則又呼之為圓與缺。於戲!月果有生滅圓缺耶,抑無之耶?月體性空不變,人不之察,月用相有隨緣,眾皆仰之。謂之生滅圓缺者,是滯顯之常情,謂無者,必體微而妙悟。太虛大師者,乃一代之高僧,圓解三藏,權行四攝,其自證也,非空非有,其宏法也,亦教亦宗。親炙之徒,得聞半偈,則質然曰,師相宗也,或曰,是三論也,亦有謂禪者、密者,惟鮮有聞稱之淨者。久而杯弓蛇影,竟曰師不弘淨。此只窺月相一好,便謂得月,實則相尚未能廣測,而月體更何從得及之也。丁丑蘆橋之役,避兵渝州,親師於長安寺,嘗以淨請益,輒得循循講,不厭,並誨之曰,聖教量不須疑也。是時各方庶士,咸聚於渝,往參者各有問,性也、相也、天臺也、賢首也,雜然而前陳,師皆莊而答之。如七弦在几,扣宮聲宏以舒,則應以黃鐘,挑商聲散以明,則應以南呂,於角徵羽絲,莫不皆如所應,不鼓者不鳴,第同余所鼓者鮮耳。戰結後,以舟車少,又羈渝一年,於友人處睹斯書,喜而索之,獲其贈,篋而來臺,將漫漶矣。蓮友李樹德居士欲印經結緣,就商於余,忽憶及,遂出授之曰:此三根普被之法,曠世希有之緣,可流通之,福德當亦異眾。居士愕眙曰:師不宏淨,無得假託者也。余笑而述其因,渙然而喜。又曰,書中補白所取甚雜,曷刪之。余曰:此乃戰時物乏,剞劂者有苦心焉,權存其舊,可見前人之惜物,為可法也。故仍之。居士又囑為序,曰是可序也,特備舉所知,冀袪眾惑,且俾後之學者,了知因指見月,月非是指,見有生滅圓缺,亦非是月。庶幾遺相觀體,望道不遠,否則體固不可得,恐所見之相,亦不免扣盤捫燭焉。


上一頁 [1]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下一頁   
【內容導航】
第1頁:阿彌陀經摘注接蒙弁言 第2頁:阿彌陀經要解講義重刊序
第3頁:重校新版阿彌陀經要解講義序 第4頁:淨土三經合刊序
第5頁:淨土叢書序 第6頁:蕅益大師淨土集序
第7頁:中華大典印光法師文鈔序 第8頁:重刊印光大師文鈔菁華錄序
第9頁:印光大師遺教兩要序 第10頁:重印彌陀淨土法門集序
第11頁:林居士念佛感應見聞記序 第12頁:律航法師文鈔序
第13頁:道源法師講觀無量壽經序 第14頁:趙居士祝壽印施觀經妙宗鈔序
第15頁:景印無量壽經起信論序 第16頁:重印思歸集序
第17頁:無量壽專刊發刊辭 第18頁:禪話與淨話弁言
上一篇:修行精華 圓因法師著
下一篇:小宣傳集錦 李炳南老居士著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