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文章

法界唯心 宣化上人主講

一九八一年十二月二日  臺北

[日期:2006-06-21] 作者:宣化上人主講  閱讀:


  若見眾會,當願眾生,說甚深法,一切和合。
  
  ──《華嚴經淨行品》
  
  八時三十分參觀臨濟寺護國千佛大戒會,並作世界和平祈禱法會。午餐仍在圓山大飯店舉行。下午召開第二次全體會議,由各國代表繼續報導當地佛教概況等,可惜很多代表之宣言或報告,少有真正建樹。沙門出家,目的不外超出三界塵勞,故品行要謹嚴自持,不沾俗務,不牽涉政治,望早日了脫生死,方能拔濟眾生出離苦海。
  
  今早唐啟揚居士曾來電話,懇請上人重陞法座,轉妙法輪,假濟南路民眾服務社,為臺北地區之信眾宣講佛法,上人及團員皆答允所請。
  
  於諸佛所,聞法受持。近善知識,承事不倦。
  
  常樂聞法,心無厭足。
  
  ──《華嚴經明法品》
  
  晚上七時到達該社區服務社,場內外擠得水洩不通,據說他們都是受過高等教育的知識份子,很多是大專學生。此場地面積廣大,可容千餘聽眾。
  
  法筵開始,先由唐居士頂禮上人殷勤請法,接著由王正教居士領眾唱爐香讚。信眾全體虔誠一心,使會場籠罩著一片莊嚴肅穆的氣氛。
  
  上人登上法座,和顏悅色地對大眾們說:「我一向鼓勵後學,要他們講經說法,無論在任何場合都能獨當一面,好像三步一拜的恆實、恆朝行者,現時每天在萬佛城轉華嚴法輪。他倆不笑、不哭,把自己訓練得有如木頭;不看報、不看信,也不看電視及閱讀雜誌,只專心用功,來報天下父母恩。」
  
  「修道,一定要有正知正見,即是不貪、不爭、不求、不自私、不自利、不妄語。魔是邪知邪見,佛菩薩是正知正見。人沒有正知正見,便很容易走火入魔,應該學菩薩有真知灼見,斬釘截鐵,不要優柔寡斷,因循茍且!遇到任何境界,要迴光返照想想:
  
  我有沒有貪心?是否貪便宜,急功近利呢?
  
  我有沒有爭心,是否處處爭名奪利,與人勾心鬥角?
  
  我有沒有多求的心,或貪非份之財,或作種種越軌非法的行為?
  
  我是否自私心很重?心中只有自己而沒有他人?
  
  我是否有自利心,甚至損人利己呢?
  
  當知世上所有戰爭、災難,皆因人心有這五毒而引起的;若沒有這五毒,戰爭自然消弭於無形。故我說我不反對戰爭,我不要揚湯止沸,但要釜底抽薪來息滅戰爭,即是從根本上來解決問題。人若貪、爭、求、自私、自利,就很容易墮入五十陰魔的陷阱。諸位要發菩提心!
  
  八萬四千法門中,哪一門與你相應,就用它來調制癡心妄想,可是『魚與熊掌,不可兼得』,諸位若願意行菩薩道,就要利他,處處為別人著想,不可以再自私自利了。」
  
  言詞精簡,毫無虛語,男女老少的臉上,都閃耀著一片法喜充滿的歡欣,的確有一股不可思議的感應力!
  
  所有與我同行者,於一切處同集會。
  
  身口意業皆同等,一切行願同修學。
  
  ──《華嚴經普賢行願品》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9..] [31] 下一頁   
【內容導航】
第1頁:一九八一年十一月二十七日 ∼ 二十九日 洛杉磯─臺北 第2頁:一九八一年十一月三十日  臺北
第3頁:一九八一年十二月一日  臺北 第4頁:一九八一年十二月二日  臺北
第5頁:一九八一年十二月三日  臺北 第6頁:一九八一年十二月四日  臺北
第7頁:一九八一年十二月五日  臺南 第8頁:一九八一年十二月六日  高雄
第9頁:一九八一年十二月七日  高雄─臺北 第10頁:一九八一年十二月八、九日  臺北
第11頁:一九八一年十二月十日  臺北─香港 第12頁:一九八一年十二月十一日  香港
第13頁:一九八一年十二月十二日  香港 第14頁:一九八一年十二月十四日  香港
第15頁:一九八一年十二月十五日  香港─新加坡 第16頁:一九八一年十二月十六日  新加坡
第17頁:一九八一年十二月十七日  新加坡 第18頁:一九八一年十二月十八日  馬來西亞﹝星山﹞
第19頁:一九八一年十二月十九日  吉隆坡 第20頁:一 九八一年十二月十七日 吉隆坡
第21頁:一九八一年十二月二十二日  吉隆坡 第22頁:一九八一年十二月二十二日 吉隆坡
第23頁:一九八一年十二月二十三日 檳城 第24頁:一九八一年十二月二十四日 檳城
第25頁:一九八一年十二月二十五日  檳城 第26頁:一九八一年十二月二十六日  吉隆坡
第27頁:一九八一年十二月二十七日  吉隆坡 第28頁:一九八一年十二月二十九日 吉隆坡─新加坡─三藩市
第29頁:後記 第30頁:航行世界佛化的舵手
第31頁:把佛教帶向全世界
上一篇:正法的代表 宣化上人主講
下一篇:佛教新紀元 宣化上人主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