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本無樹 宣化上人主講
虛融澹泊
[日期:2006-06-16] |
作者:宣化上人主講 |
閱讀:2374 次
|
「虛融澹泊」,虛,像虛空似的;融,是融會貫通。你看!萬物都在虛空裏生出來。可是在虛空裏生出來,虛空也無所事事,沒有什麼事情是它辦的。它沒有立一個辦事處,說在那個地方,你去生啦!那個去死去啦!所有的萬物,生生滅滅,生生化化,都是天然的,什麼麻煩也沒有;就是虛融恬淡,很澹泊的,澹泊以明志。 什麼叫澹泊呢?澹泊,就是「素富貴行乎富貴,素貧賤行乎貧賤,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難行乎患難。」就是平常是什麼樣子,就是什麼樣子,也沒有一點貪心、瞋心、癡心,什麼都沒有的。也就是什麼呢?也就是少欲知足,沒有欲望,沒有攀緣心。沒有說:「哦!等我作一部書,這一部書作成了,一出版,我就成名了,就做為世界上有名的學者。」或者說:「啊!我想在世界上標異現奇,做奇怪的事情,令舉世注目,這也就成了名。」沒有這種的心。少欲知足,就是不論什麼欲望都沒有,知足,常常知足;所以說:「知足常樂,能忍自安。」
【內容導航】 |
第1頁:戒律好像網
|
第2頁:真正地迴光返照
|
第3頁:性盡人己參天地
|
第4頁:降龍伏虎
|
第5頁:菩提自性
|
第6頁:不輕初學
|
第7頁:為法忘軀
|
第8頁:成就摩尼寶珠
|
第9頁: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
第10頁:一切萬法不離自性
|
第11頁:見自本心
|
第12頁:實實在在行菩薩道
|
第13頁:有情來下種
|
第14頁:自性自度(一)
|
第15頁:自性自度(二)
|
第16頁:般若的智慧
|
第17頁:此岸;彼岸
|
第18頁:打破五蘊煩惱塵勞
|
第19頁:念經須不打妄想
|
第20頁:去來自由
|
第21頁:除執著心
|
第22頁:對治麻煩的法
|
第23頁:覺者佛也,迷者眾生
|
第24頁:邪迷顛倒
|
第25頁:善知識
|
第26頁:什麼叫頓教?
|
第27頁:常自見己過
|
第28頁:在什麼地方修道?
|
第29頁:憎愛不關心
|
第30頁:大會齋
|
第31頁:梁武帝實無功德
|
第32頁:見性即是功
|
第33頁:內心謙下即是功
|
第34頁:修性是功
|
第35頁:十惡八邪
|
第36頁:什麼是極樂世界?
|
第37頁:自性觀音,自性彌陀
|
第38頁:煩惱就是波浪
|
第39頁:愚癡是畜生
|
第40頁:煩惱無,波浪滅
|
第41頁:六欲諸天是什麼?
|
第42頁:直心是道場
|
第43頁:無念,無相,無住
|
第44頁:耽空守寂落頑空
|
第45頁:和光接物
|
第46頁:嫉妒障道
|
第47頁:度自己心裏的眾生
|
第48頁:怎樣斷煩惱?
|
第49頁:法門無量誓願學
|
第50頁:成佛要先下心
|
第51頁:離迷離覺,行真正的法
|
第52頁:什麼是清淨福田僧?
|
第53頁:皈依自心三寶
|
第54頁:意定萬事吉
|
第55頁:千百億化身
|
第56頁:一念不生全體現
|
第57頁:真正皈依處
|
第58頁:學道要於自性上觀察
|
第59頁:等一等
|
第60頁:對面千里
|
第61頁:無盡藏比丘尼
|
第62頁:但信佛無言
|
第63頁:自蔽光明
|
第64頁:念而無念
|
第65頁:佛的四種智慧
|
第66頁:佛為半偈而捨命
|
第67頁:道風嚴謹
|
第68頁:他心通的境界
|
第69頁:在自性上用功夫
|
第70頁:自性的戒定慧
|
第71頁:五蘊幻身
|
第72頁:去來自由
|
第73頁:虛融澹泊
|
第74頁:一行三昧
|
第75頁:菩提果自成
|
第76頁:龐居士
|
第77頁:西天三位祖師
|
第78頁:師子尊者
|
第79頁:除淫即是淨性身
|
第80頁:六祖壇經後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