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文章

佛光教科書第十二冊 -- 佛教作品選錄

第八課 辭北堂書(唐•洞山良价)

[日期:2008-06-02] 作者:佛光山宗務委員  閱讀:
  伏聞諸佛出世,皆從父母而受身;萬彙興生,盡假天地而覆載。故非父母而不生,無天地而不長,盡沾養育之恩,俱受覆載之德。嗟夫!一切含識,萬象形儀,皆屬無常,未離生滅。雖則乳哺情至,養育恩深,若把世賂供資,終難報答,作血食侍養,安得久長?故《孝經》云:「雖日用三牲之養,猶不孝也。」相牽沈沒,永入輪回。
  
  欲報罔極深恩,莫若出家功德。載生死之愛河,越煩惱之苦海,報千生之父母,答萬劫之慈親。三有四恩,無不報矣。故經云:「一子出家,九族生天。」
  
  良价捨今世之身命,誓不還家;將永劫之根塵,頓明般若。伏惟父母心開喜捨,意莫攀緣,學淨飯之國王,效摩耶之聖后,他時異日,佛會相逢。此日今時,且相離別,良非遽違甘旨,蓋時不待人。故云:「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時度此身?」伏冀尊懷莫相寄憶!
  
  頌
  
  未了心源度數春,翻嗟浮世謾逡巡。幾人得道空門裡,獨我淹留在世塵。
  
  謹具尺書辭眷愛,愿明大法報慈親。不須洒淚頻相憶,譬似當初無我身。
  
  巖下白雲常作伴,峰前碧障以為鄰。免干世上名與利,永別人間愛與憎。
  
  祖意直教言下曉,玄微須透句中真。合門親戚要相見,直待當來證果因。
  
  後寄北堂書
  
  良价自離甘旨,杖錫南遊,星霜已換於十秋,岐路俄經於萬里。伏惟娘子收心慕道,攝意歸空,休懷離別之情,莫作倚門之望。家中家事,但且隨時,轉有轉多,日增煩惱。阿兄勤行孝順,須求水裡之魚;小弟竭力奉承,亦泣霜中之笋。夫人居世上,修己行孝,以合天心;僧有空門,慕道參禪,而報慈德。今則千山萬水,杳隔二途。一紙八行,聊伸寸意。
  
  頌
  
  不求名利不求儒,愿樂空門捨俗徒。煩惱盡時愁火滅,恩情斷處愛河枯。
  
  六根戒定香風引,一念無生慧力扶。為報北堂休悵望,譬如死了譬如無。
  
  附娘回書
  
  吾與汝夙有因緣,始結母子恩愛情分。自從懷孕,禱神佛:「願生男兒!」胞胎月滿,性命絲懸。得遂愿心,如珠寶惜,糞穢不嫌於臭惡,乳哺不倦於辛勤。稍自成人,遂令習學。或暫逾時不歸,便作倚門之望。來書堅要出家,父亡母老,兄薄弟寒,吾何依賴?子有拋娘之意,娘無捨子之心。一自汝住他方,日夜常洒悲淚。苦哉!苦哉!今既誓不還鄉,即得從汝志,不敢望汝如王祥臥冰、丁蘭刻木,但如目連尊者度我,下脫沈淪,上登佛果;如其不然,幽譴有在,切宜體悉!

上一頁 [1]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31] 下一頁   
【內容導航】
第1頁:自序 第2頁:第一課 十勸(南朝梁.善慧)
第3頁:第二課 四相詩(南朝梁.善慧) 第4頁:第三課 信心銘(隋.僧璨)
第5頁:第四課 大乘起信論義記序(唐•法藏) 第6頁:第五課 三藏聖教序(唐•李世民)
第7頁:第六課 無相頌(唐•六祖惠能) 第8頁:第七課 永嘉證道歌(唐•永嘉玄覺)
第9頁:第八課 辭北堂書(唐•洞山良价) 第10頁:第九課 是非歌(宋•汾陽無德)
第11頁:第十課 十牛圖頌(宋.廓庵師遠) 第12頁:第十一課 西齋淨土詩(選錄)(元•梵琦楚石)
第13頁:第十二課 七筆勾(明•袾宏) 第14頁:第十三課 緇門崇行錄(選錄)(明•袾宏)
第15頁:第十四課 示廚(明•紫柏) 第16頁:第十五課 勸世詠(明•憨山德清)
第17頁:第十六課 四願齊說(明•憨山德清) 第18頁:第十七課 寶王三昧論(明.妙葉)
第19頁:第十八課 讚僧詩(清•順治) 第20頁:第十九課 五十生日感言(民國•太虛)
第21頁:第二十課 藥師佛七法會發願文(民國•戴季陶) 第22頁:第二十一課 慈航法師遺偈(民國.慈航)
第23頁:第二十二課 佛光大藏經編修緣起(民國•星雲) 第24頁:第二十三課 佛光菜根譚(節錄)(民國.星雲)
第25頁:第二十四課 文選 第26頁:第二十五課 詩選
第27頁:第二十六課 悟道詩 第28頁:第二十七課 詞選
第29頁:第二十八課 佛寺聯語(選錄) 第30頁:第二十九課 座右銘
第31頁:第三十課 焰口召請文(宋•蘇軾)
上一篇:佛光教科書第十一冊 -- 佛光學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