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文章

佛學入門 佛陀教育基金會編著

(六)佛曆與佛旗

[日期:2008-05-11] 作者:佛陀教育基金會編著  閱讀:

(六)佛曆與佛旗

世界佛教友誼會於西元一九五零年,在錫蘭哥倫坡舉行第一次會議,討論關於佛陀降生、成道,涅槃年代,及出家、成道、涅槃年歲史實。因為南傳與北傳佛教所記載的,各有差異,故作共同規定如下:

一、佛陀降生於西元前六二三年的五月月圓日。

二、佛陀出家時是二十九歲,成道時是三十五歲;即西元前五八八年,五月月圓日夜睹明星悟道。

三、佛陀說法四十五年,八十歲涅槃,即西元前五四三年,五月月圓日夜半入滅。

四、佛曆是由佛陀涅槃時計算起。

佛曆計算的方法:即將佛降生於西元前六二三年減去佛壽八十歲,即得五四三為佛涅槃年數(佛涅槃於西元前五四三年),再將五四三年加今年西元一九七二年,即得二五一五年。但到今年佛誕起,應增加一年,故今年一九七二年佛誕後的佛曆是二五一六年。計算佛曆方法,依此類推。

如計算佛陀降生到現在有多少年?應將佛降生時在西元前六二三年,再加今年西元一九七二年,即得二五九五年,但到今年慶祝佛誕日,再加一年,已有二五九六年。

又在這次會議,討論關於佛教旗幟的規定:即根據佛陀成道時,聖體放出六種色光,來製成佛旗:1·藍色,2·黃色,3·紅色,4·白色,5·橙色,6·前五色混合色。如圖:

佛教旗幟圖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9..] [43] 下一頁   
【內容導航】
第1頁: 第2頁:(一)釋迦牟尼佛簡史
第3頁:(二)釋尊八相示現 第4頁:(三)佛陀的族姓簡釋
第5頁:(四)佛陀的聖號釋譯 第6頁:(五)印度佛教聖地
第7頁:(六)佛曆與佛旗 第8頁:(七)衛塞節或佛陀日的意義
第9頁:(八)構成佛教三要素簡表 第10頁:(九)吾人應有之警覺
第11頁:(十)三皈依 第12頁:(十一)佛法總綱
第13頁:(十二)佛法大意 第14頁:(十三)緣起的人生宇宙
第15頁:(十四)業力的因果律 第16頁:(十五)因緣與果報
第17頁:(十六)宇宙有情概況 第18頁:(十七)宇宙器界概況
第19頁:(十八)方便五乘佛法 第20頁:(十九)人天二乘和五戒十善
第21頁:(二十)略述八關齋戒 第22頁:(二十一)六根本煩惱
第23頁:(二十二)聲聞乘簡釋 第24頁:(二十三)四聖諦簡釋
第25頁:(二十四)三十七道品簡表 第26頁:(二十五)略釋四念處
第27頁:(二十六)實踐八正道 第28頁:(二十七)五蘊淺說
第29頁:(二十八)緣覺乘和十二因緣 第30頁:(二十九)菩薩乘及六度
第31頁:(三十)四無量心 第32頁:(三十一)四攝法與四弘誓願
第33頁:(三十二)佛教基本教理 第34頁:(三十三)佛經的四次結集
第35頁:(三十四)印度佛法的三個時期 第36頁:(三十五)佛法傳入中國
第37頁:(三十六)佛門分宗的理由 第38頁:(三十七)佛教徒的類型
第39頁:(三十八)教團生活的準則 第40頁:(三十九)佛教服務的人生觀
第41頁:(四十)學佛目的與任務 第42頁:(四十一)佛教是佛陀至善圓滿的教育
第43頁:(四十二)法相名詞及佛教常識
上一篇:佛學四講 張澄基博士講述
下一篇:佛法概要 明暘法師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