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明蓋住本性,是由覺入迷,名「起煩惱」,從此就入了生死苦海。本性要求解脫,是由迷轉覺,名「發菩提」,仗此能達到涅槃樂岸。
了知煩惱是性的賊,必借菩提來充門衛。但是防賊不是偶爾的事,總要隨時加以警覺,稍一疏忽,賊就會衝進來。菩提也須時刻發心,若稍懈怠,煩惱就來纏縛本性。
煩惱是本性從來的冤家,菩提是本性原有的能力,卻是地位相反,互不相容,各有各的相當力量,雙方交爭的勝敗,全在發展力和相續力。菩提若不住的發展相續,自然能斷除煩惱;煩惱若不住的發展相續,也會挫毀菩提。
|
首頁 → 佛教圖書館 → 基礎佛理 |
閱讀文章 |
佛學常識課本 李炳南老居士著述第十五課 菩提
無明蓋住本性,是由覺入迷,名「起煩惱」,從此就入了生死苦海。本性要求解脫,是由迷轉覺,名「發菩提」,仗此能達到涅槃樂岸。 了知煩惱是性的賊,必借菩提來充門衛。但是防賊不是偶爾的事,總要隨時加以警覺,稍一疏忽,賊就會衝進來。菩提也須時刻發心,若稍懈怠,煩惱就來纏縛本性。 煩惱是本性從來的冤家,菩提是本性原有的能力,卻是地位相反,互不相容,各有各的相當力量,雙方交爭的勝敗,全在發展力和相續力。菩提若不住的發展相續,自然能斷除煩惱;煩惱若不住的發展相續,也會挫毀菩提。
|
版權沒有,在註明出處的情況下,歡迎轉載。另請善心佛友在論壇、facebook或其他地方轉貼本站連結,功德無量。No CopyrightDvNews 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