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文章

學佛知津 聖嚴法師著

關於女尼的稱呼

[日期:2006-07-08] 作者:聖嚴法師著  閱讀:4244

  十八、關於女尼的稱呼
  
  現在的佛教徒們,對於尼眾及婦女的稱呼,都是隨俗的。律中對此究竟如何,那就很少有人知道了。
  
  對於在家婦女,信了佛的,多半被稱為女居士,對未信的,便隨俗而稱太太、夫人、小姐,乃至對於受了三皈的婦女,往往也用隨俗的稱呼。
  
  對於出家的尼眾,在背後文明的稱呼是比丘尼,隨俗的稱呼是尼姑,在大陸上,當面的客氣稱呼是師太,普通的稱呼是師姑或尼姑,如果對全體,通常是稱為尼眾。
  
  在中國的唐朝,也有稱尼寺的寺主為和尚的,實則凡是戒臘十二夏以上並有資格剃度女弟子的比丘尼,都可稱為尼和尚,若不為之授戒,仍不得稱為和尚。在台灣,出家的男女二眾,一天天地多了起來,尼眾與男眾之間的稱呼問題,雖然大家不懂,但也並不感到困難,客氣點的,稱為某某法師,普通的便稱某師,對集體的稱呼,便是尼眾或比丘尼們。
  
  其實,這與律中的稱呼法是頗有出入的。
  
  律中的出家人稱呼在家婦女,有四種:一是姊,二是妹,三是姊妹,四是居士婦。試舉如下:
  
  鼻奈耶卷三:「時,有諸婦女白比丘言:『諸嚴賢等,渡我等(過江)。』諸比丘答:『諸姊當知,世尊不許得渡女人。』」
  
  鼻奈耶卷三:「時,尊者阿難行路,中道焦渴,彼中道有旃荼羅女名缽吉蹄,於井汲水。時,阿難詣井乞水,語:『大妹,我今須水,施我少水。』」
  
  鼻奈耶卷九:「尊者阿那律,即往此(寡婦)家語言:『大妹,此間得住否?』」
  
  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卷十一:「乃至為女人說法,自讚其身:『姊妹,此是第一供養中最。』」
  
  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卷十九:「若復苾芻從非親居士婦乞衣,除余時,尼薩耆波逸提。」
  
  這是隨便舉了五個例子,事實上在律中,出家人對於在家婦女,通常都用這四種稱謂,對年較長的稱大姊,年較小的稱大妹,看不出年歲的便稱姊姊,這個姊妹,在梵文的意義,可能跟英文的Sister是類似的,可以作為姊姊,亦可作為妹妹。至於居士婦,是指居士的妻子,但也可以解作女居士,這可與比丘及比丘尼,沙彌及沙彌尼,優婆塞及優婆夷,看成同一類型。
  
  再說對於尼眾的稱謂,那就比較複雜了。大略有兩類:
  
  第一類:一姊,二妹,三姊妹。這三種是尼眾對尼眾的稱呼,也是比丘對尼眾的稱呼。
  
  第二類:一、阿姨,二、阿夷,三、阿利夷,四、阿離移迦。這四種是俗人或外人對於出家人通用的稱呼。
  
  在比丘尼的羯磨法中,都是用的「諸大姊聽」。
  
  鼻奈耶卷七:「難陀告諸比丘尼:『與汝說法,善思念之。雲何諸妹……。』」
  
  但是,比丘稱呼尼眾為妹是不尋常的,稱呼為姊妹是尋常的。
  
  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卷三十:「時難提迦告諸苾芻尼曰:『我今為諸姊妹,說問答法門。』」
  
  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雜事卷三十一:「吐罹難陀尼,故惱迦攝波,迦攝波告言:『姊妹,汝無愆』。」
  
  至於第二類的四種稱謂,都是梵文的音譯,而且是屬於同一個梵文單字的同音異譯,它是尊者或聖者的意思,是對於出家人的一種尊稱,通常是由俗人用來稱呼尼眾的,但也間或有比丘用來稱呼尼眾。這是無可厚非的,比丘尼對於比丘的稱謂,通常都是用聖者與尊者的。
  
  在四分律中稱阿夷,或用阿姨,因而有人以為這是傚法佛陀對於大愛道的稱呼,所以比丘稱尼為阿姨,實際上這是無稽的,律中規定,出家人不得再以俗時稱謂呼其俗親,乃至父母,也都要改口稱居士,何以佛陀反而對於大愛道的稱呼仍不改口?所以藕益大師也以為阿姨便是阿利夷,是尊者的意思。
  
  僧祗律用阿利夷。
  
  根本說一切有部尼陀那卷一:「有婆羅門居士等至苾芻所問言:『阿離耶,今是何日?』」這個阿離耶是稱呼比丘的,但與稱阿利夷是同一意義。
  
  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雜事卷三十二,有一苾芻見苾芻尼來,便稱「阿離移迦」這又是阿離耶的相同稱呼了。
  
  比丘稱尼眾,從律中的用法來看,用聖者或尊者之處,通常是對高年、智慧、福德的上座尼或羅漢尼稱呼的,對於一般的尼眾,便以姊妹稱呼。在印度,不論什麼宗教的出家人,凡過乞食生活的,幾乎都被尊為聖者,所以俗人稱呼比丘比丘尼為聖者,那是極平常的事。
  
  有人以為女人出家,落髮為尼,便是現的大丈夫相,不得再以女性的稱呼相喚。其實,這是中國人的觀念,與律中的意義是不相投的。在家是女人,出了家還是女人。在事相上是女人,在觀念上還是女人。不過不是在俗的女人,而是出家的女人了。
  
  當然,以姊妹來稱呼比丘尼,或者尼眾之間以姊妹來相互稱呼,在沒有形成風氣的中國佛教裡,一時間是很不習慣的,甚至有人反感乃至驚奇的。我也不一定要提倡這個以姊妹來稱呼佛門女性的律制,雖然我願意如律稱呼女尼,所以我要提出這個問題讓大家知道,若以姊妹來稱呼尼眾以及稱呼在家的信女,並不奇怪,而且是律中的通軌。

上一頁 [1]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34] 下一頁   
【內容導航】
第1頁:自序 第2頁:原始佛教
第3頁:佛教的倫理觀 第4頁:怎樣做一個居士
第5頁:怎樣修持解脫道 第6頁:為什麼要做佛事
第7頁:神通的境界與功用 第8頁:神鬼的種類
第9頁:佛陀的生滅年月 第10頁:僧人的姓名源流
第11頁:佛教的道場名稱佛教的道場名稱 第12頁:正法律中的僧尼衣制及其上下座次
第13頁:今後佛教的女眾問題 第14頁:作師授戒的資格
第15頁:求度出家的條件 第16頁:師父一共有幾種
第17頁:代刀剃度合法嗎? 第18頁:比丘尼與八敬法
第19頁:關於女尼的稱呼 第20頁:九眾弟子的等次
第21頁:什麼叫做小小戒 第22頁:怎樣禮拜與問訊
第23頁:偷盜五錢有多少? 第24頁:俗人能看僧律嗎?
第25頁:迦絺那衣是什麼? 第26頁:僧尼應置產業嗎?
第27頁:百丈清規合法嗎 第28頁:破和合僧怎麼講
第29頁:化緣怎麼講 第30頁:建寺做什麼
第31頁:「大師」考名 第32頁:「舍利」考原
第33頁:「龍象」考物 第34頁:太虛大師評傳
上一篇:學佛群疑 聖嚴法師著
下一篇:「三無漏學」略講 徐恒志居士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