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淨土區 → 導修心得 |
閱讀文章 |
念佛一心不亂之精闢詮解
〔按〕:張秉全大德對末學的學佛心得「伏惑事一心不亂是往生的最低條件」一文過譽了。此文是在昌臻師父的指導審定後撰寫的,是對昌臻老法師多年對淨土法門開示的體會。如有可取之處,皆是昌臻師父專弘專修淨土法門的無量功德中的一滴。末學學佛十分慚愧,今後應在老實念佛上更加精進努力,備好往生資糧,以期與蓮友同登極樂國。 末學隆盎謹記 讀了2003年第三期《台州佛教》署名隆盎,題為「伏惑事一心不亂是往生的最低條件」一文,使我獲益匪淺,欽佩不已。對一心不亂鞭辟入理的詮解,掃盡了有關一心不亂念佛往生的種種誤解、歧見,誠為近時修學念佛法門的一盞指路明燈。 我始終覺得過分強調一心不亂才能往生的說法,對上根人或有其鞭策、促進作用。但對中下根人而言,則損多益少,且有悖於念佛法門是三根普被,是「易行道」的聖訓,故竭力反對一心才能往生之說,而主張信願持名為宗,臨終仗佛願力攝持,正念分明,伏惑往生。我常引用印光大師的話,加以佐證。由於說理不夠透徹、圓滿,難以令人完全信服。隆盎大德將「理一心」和「事一心」作四種透徹分析,我認為完全可以消除對一心不亂往生之種種誤解。 隆盎大德說:「一心不亂,可以分為『理一心不亂』和『事一心不亂』。事一心不亂又可分為『三昧事一心不亂』和『伏惑事一心不亂』」。他認為理一心不亂是上根大士往生實報莊嚴土,分證常寂光土的條件,並引證澫益《彌陀要解》:「若至理一心不亂,豁破無明一品,乃至四十一品,則生實報土,亦分證常寂光土。若無明斷盡,則是上上實報,究竟寂光也」。 隆盎又說:「事一心不亂,是斷見思者生方便有餘土的中根聖人的條件。」並引《要解》說:「若持至事一心不亂,見思任運先落,則生方便有餘土」。他所講的理事一心,斷惑往生,完全按照澫益大師所判,完全正確。 第三種是三昧事一心不亂。這是隆盎大德的創見,是從事一心不亂,但還達不到斷見思惑程度而引伸出來的一心不亂,稱之為三昧事一心不亂。或許有人會問:既事一心不亂了,為何不能斷惑呢?我以為這並不奇怪。據《仁王般若經》說:一念有九十剎那,一剎那有九百生滅,至極細微。但凡夫心粗不覺,往往貌似一心,實則潛意識裡,仍是細微流注,未能斷見思惑。按通教論,尚不能頓脫三界樊籠。故即使念佛念到三昧事一心地步,若無信願,也不能往生。所以《彌陀經》在若一日、若二日乃至七日一心不亂經文之後,又告誡行人:「若有信者,應當發願。」蕅益《要解》中又說:「若無信願,縱將名號持至風吹不入,雨打不濕,如銀牆鐵壁相似,亦無得生之理。」印光大師亦說:「只知念佛而不生信發願,縱得一心,也未必得往生。兩師說法相同。」又據蕅益大師解釋:「若一日乃至七日一心不亂」之經文時說:「利根一日即不亂,鈍根七日方不亂,中根二三四五六日不定。又利根能七日保持不亂,鈍根僅一日,中根二三四五六日不定。」此種行人,臨終決定能心不顛倒,彌駝聖眾現在其前,接引往生。這些均約平時說的。《要解》設問云:「七日不亂,平時耶?臨終耶?答:平時也。又問:七日不亂之後,復起惑造業,亦得往生耶?答:果得一心不亂,更無起惑造業之事。」故可斷其定得往生。我等念佛同修,大都有過參加打佛七的經歷,有的甚至參加過多次,試問有哪個達到這一心不亂的境界,不要說七日一心不亂達不到,連一日保持一心不亂,半日幾小時保持一心不亂無有妄念也難達到。可見此三昧事一心不亂,也不是我等障重凡夫所能企及的。 第四是伏惑事一心不亂,也是從事一心不亂中分離出來的。所謂伏惑事一心不亂,就是行人在臨命終時僅念一句佛號,無有別想,煩惱惑業,霎時被伏,即達到剎那一心不亂。若此行人,平時信願真切,八識田中自然現出彌陀聖眾行至行人前接引往生之境象。智者大師《十疑論》中說:「臨終在定之心,動念即是生淨土時」。這就是伏惑事一心不亂的最妙註腳。但此伏惑事一心不亂,也不是輕而易舉之事,而必須在平時往生願望時時在懷,一句洪名常不間斷,則臨終之時自然心不顛倒,正念分明,伏惑往生。所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也。澫益大師說:「此事一要信得及,二要時時發願,三要念佛功夫不間。三事具,至愚亦生;三事缺一,雖聰明伶俐,亦不生也。」印光大師也說:「行住坐臥,穿衣吃飯,從朝至暮,一句佛號,不令間斷。或小聲念,或默念,除念佛外,不起別念。若惑妄念一起,當下就要教他消滅…汝果能依我所說而行,決定可生西方極樂世界。」(《印光文鈔三編卷二》第527頁。)如能依兩大師所說去念佛實踐,臨終決定能伏惑事一心不亂,往生西方。 「一心不亂」有以上四種詮解,涵蓋了上中下根往生修法,真所謂「上上根不能逾其閫,下下根亦能臻其域。」蕅益大師又說:「於此簡易直截無上圓頓法門,勿視為難而輒生退諉,勿視為易而漫不策勤,勿視為淺而妄致藐輕,勿視為深而弗敢承任。蓋所持之名號,真實不可思議,能持之心性,亦真實不持思議。持一聲,則一聲不可思議;十百千萬無量無數聲,聲聲皆不可思議也。」《大集經》云:「末法億億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佛金口誠言,己為我等保任此事,更有何疑。亦惟有信願持名一法,身體力行,臨終定可仗佛力攝持,剎那伏惑事一心不亂,往生西方。須知伏惑事一心不亂往生之成效,固在於臨終,而得生之真因,端在平時信願持名,操持之有素。說難說易,均是戲論。莫管他散心、一心,只要自己信願堅固,行住坐臥、穿衣吃飯,一句洪名,不間斷地去念,自然水到渠成,臨終仗佛接引,伏惑事一心不亂,往生西方。
|
版權沒有,在註明出處的情況下,歡迎轉載。另請善心佛友在論壇、facebook或其他地方轉貼本站連結,功德無量。No CopyrightDvNews 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