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文章

淨土道次第親聞記(定稿)

[日期:2006-04-08] 作者:覺平法師  閱讀:


  蘇州西圓寺上覺下平法師開示  三寶弟子慈心整理並增益

  

    國慶節,蘇州定慧寺組織了從10月1日到3日的念佛共修法會。2日上午,特由西園寺知客上覺下平法師開示念佛法門,時間儘管只有十幾分鐘,但法師言語精練切要,百餘人共沾發乳,讚歎稀有難得。慈心因茲發願,用文字記述下法師的開示,以饗大眾。藕益大師曾說:「得生與否全憑信願之有無,品位高低全由持名之深淺。」可見,信願行確實是我們往生淨土道路上必備的資具和糧食。

目錄

甲一 總說
甲二 信
  乙一 淨土法門是易行難信之法
  乙二 正信的建立
    丙一 善導大師的三種深信
    丙二 藕益大師的六種信(慈心增益)
甲三 願
  乙一 願的重要
  乙二 發願的方法
  乙三 發菩提心的次第
    丙一 出離心
    丙二 大悲心
    丙三 空慧見
甲四 行
  乙一 正行
    丙一 念佛法門
    丙二 十念法門
      丁一 十口氣法
      丁二 十念記數
  乙二 三大助行
    丙一 淨業三福
    丙二 十大願王
    丙三 般若智慧
甲五 結語


正文

甲一、總說

    藕益大師曾說:「得生與否全憑信願之有無,品位高低全由持名之深淺。」可見,信願行確實是我們往生淨土道路上必備的資具和糧食。

甲二、信

  乙一、淨土法門是易行難信之法

    佛教有八萬四千法門,其他的法門以我(法師自謙)的根器——妄想紛飛,心頭散亂——是很難修學其他法門,所以老老實實的修學淨土。

    淨土宗自廬山慧遠大師開宗,慧遠大師一生曾經三次親見阿彌陀佛,但一直保守著秘密,直到臨終時才透露機關。其後延綿直到現在,有印光大師極力宏揚淨土宗。

    在中國,佛教以禪宗和淨土宗流傳最廣,若論群眾基礎,又以淨土宗為最深。

  乙二、信的建立

    丙一、善導大師的三種深信

    善導大師說:「一者決定深信:自身現是罪惡生死凡夫,曠劫以來常沒常流轉,無有出離之緣。二者決定深信:彼阿彌陀佛四十八願攝受眾生,無疑無慮,乘彼願力定得往生。」我們要建立信心,就要相信,釋迦牟尼覺無誑語,阿彌陀佛絕無虛願。

    丙二、藕益大師的六種信(慈心增益)

    信則信自,信他,信因,信果,信事,信理。願則厭離娑婆,欣求極樂。行則執持名號,一心不亂。信自者,信我現前一念之心,本非肉團,亦非緣影;豎無初後,橫絕邊涯;終日隨緣,終日不變。十方虛空微塵國土,元我一念心中所現物。我雖昏迷倒惑,苟一念回心,決定得生自心本具極樂,更無疑慮。是名信自。信他者,信釋迦如來決無誑語,彌陀世尊決無虛願,六方諸佛廣長舌決無二言。隨順諸佛真實教誨,決志求生,更無疑惑。是名信他。信因者,深信散亂稱名,猶為成佛種子,況一心不亂,安得不生淨土。是名信因。信果者,深信淨土,諸善聚會,皆從念佛三昧得生,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亦如影必隨形,響必應聲,決無虛棄。是名信果。信事者,深信只今現前一念不可盡故,依心所現十方世界亦不可盡。實有極樂國在十萬億土外,最極清淨莊嚴,不同莊生寓言。是名信事。信理者,深信十萬億土,實不出我今現前介爾一念心外,以吾現前一念心性實無外故。又深信西方依正主伴,皆吾現前一念心中所現影。全事即理,全妄即真,全修即性,全他即自。

甲三、願

  乙一、願的重要

    發願簡單的猶如我們做功課時所念的「四弘誓願」,但又不僅僅是念誦「四弘誓願」。

    附錄「四弘誓願」如下:

        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

        自性眾生誓願度,自性煩惱誓願斷,自性法門誓願學,自性佛道誓願成。

    四弘誓願成為總願,是修習菩薩道的必須,但各個菩薩,乃至佛,他們成道又有各自不同的願,如阿彌陀佛的四十八願、普賢菩薩的十願,是根據自身情況所發的適合自身的願,稱為別願。這裡要說的是別願的發起。

    淨土道修習中,發願,也就發菩提心,是往生的關鍵,《華嚴經》稱:「退失菩提心,所作善業即成魔業。」何況是沒有發菩提心。所以省庵大師就特意寫過一部《勸發菩提心文》。

  乙二、發願的方法

    至於如何發願,在《觀經》上說是:「一者至誠心,二者深心,三者回向發願心」;《大乘起信論》上說是:「一者直心,正念真如法故;二者深心,樂集一切諸善行故; 三者大悲心,欲拔一切眾生苦故。」說法雖然不完全一致,但根本上是相通的。

  乙三、發菩提心的次第

    丙一、出離心

    出離心是菩提心的基礎,現在的物質生活水平很好,有些人就表示:現在的生活很好,要什麼有什麼,家庭關係也融洽,所以沒有出離的願望了。其實,這個世間的苦是很深重的,只是很多人忘失了,或者不會觀察,所以不知道出離,不出離也就不能解脫。

    丙二、大悲心

    大悲心是救度眾生的心,修習大乘菩薩道,一定要發大悲心。如《大方廣佛華嚴經普賢行願品》中說:「諸佛如來以大悲心而為體故。因於眾生,而起大悲:因於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覺。譬如曠野砂磧之中,有大樹王,若根得水,枝葉華果悉皆繁茂。生死曠野菩提樹王,亦復如是。一切眾生而為樹根,諸佛菩薩而為華果,以大悲水饒益眾生,則能成就諸佛菩薩智慧華果。何以故?若諸菩薩以大悲水饒益眾生,則能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

    丙三、空慧見

    佛法的正見能導引我們成就佛果。他和出離心、大悲心一起,構成菩提心。通途修行的次第是「信解行證」,淨土道說「信願行」。佛門知道佛陀的四十九念說法,共計三藏十二部,非常的繁複,如果我們要從「解」門入,真的很吃力。淨土法門則只要求我們按照佛陀的教導「發大願」,代替「解」,就可以了。

甲四、行

  乙一、正行

    丙一、念佛法門

    念佛法門有四種:一、實相念佛,是上上根人才能修習的;二、觀想念佛,如《觀經》上所說「十六觀」,也不是很容易的;三、觀像念佛,固然很好,如果與持名念佛結合起來就更好,但佛像不好四處帶,不太方便;四、持名念佛,是念佛法門中,特別方便易行的法門。一般的出聲念,講究自己念、自己聽,身心都攝受起來了;有時候為了不影響別人,也可以默念,嘴巴動,但不出聲,自己聲聲唸唸聽得分明。這樣無時不刻都可以念佛了。當然,不要影響工作,工作時要求一心一意的,就暫時放一放。

    為方便學人,特錄《藕益大師示念佛法門》如下[本段慈心增益]:

    「念佛法門,別無奇特,只深信力行為要耳。佛云:『若人但念阿彌陀,是名無上深妙禪。』天台云:『四種三昧,同名念佛;念佛三昧,三昧中王。』雲棲云:『一句阿彌陀佛,該羅八教,圓攝五宗。』可惜今人,將念佛看作淺近勾當,謂愚夫愚婦工夫。所以信即不深,行即不利,終日悠悠,淨功莫克。設有巧設方便,欲深明此三昧者,動以參究誰字為向上。殊不知現前一念能念之心,本自離過絕非,不消作意離絕。即現前一句所念之佛,亦本自超情離計,何勞說妙談玄?只貴信的及,守的穩,直下念去,或晝夜十萬,或三萬五萬,以決定不缺為準。畢此一生,誓無變改。若不得往生者,三世諸佛便為誑語。一得往生,永無退轉,種種法門,鹹得現前。切忌今日張三,明日李四。遇教下人,又思尋章摘句;遇宗門人,又思參究問答;遇持律人,又思搭衣用缽。此則頭頭不了,帳帳不清。豈知念得阿彌陀佛熟,三藏十二部極則教理,都在里許;千七百公案,向上機關,亦在里許;三千威儀,八萬細行,三聚淨戒,亦在里許。真能念佛,放下身心世界,即大佈施;真能念佛,不復起貪嗔癡,即大持戒;真能念佛,不計是非人我,即大忍辱;真能念佛,不稍間斷夾雜,即大精進;真能念佛,不復起妄想馳逐,即大禪定;真能念佛,不為他歧所惑,即大智慧。試自檢點,若身心世界猶未放下,貪嗔癡念猶自現起,是非人我猶自掛懷,間斷夾雜猶未除盡,妄想馳逐猶未永滅,種種他歧猶能惑志,便不為真念佛也!要到一心不亂境界,亦無他術。最初下手,須用數珠,記得分明,刻定課程,決定無缺。久久純熟,不念自念,然後記數亦得,不記亦得。若初心便要說好看話,要不著相,要圓融自在,總是信不深,行不利。饒汝講得十二分教,下得千七百轉語,皆是生死岸邊事。臨命終時,絕用不著!珍重!」

    丙二、十念法門

    祖師大德為了煩惱眾生的方便,有特意開許了簡單易行的十念法門,其中又分「十口氣法」和「十念記數」。

      丁一、十口氣法

    《念佛法要》載《慈雲懺主晨朝十念法》如下:

    「每日清晨服飾後,面西正立,合掌連聲稱『阿彌陀佛』盡一氣為一念,如是十氣念,名為十念。但隨氣長短,不限佛數,惟長惟久,氣極為度。其佛聲不高不低,不緩不急,調停得中。如此十氣,連屬不斷,意在念心不散,專精為功。名為十念者,顯是藉氣束心也。作此念已,發願回向云:

    「我弟子某甲,一心歸命極樂世界阿彌陀佛,願以淨光照我,慈誓攝我。我念正念,稱如來名,經十念頃,為菩提道,求生淨土。佛昔本誓:『若有眾生,欲生我國,至生信樂,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以此念佛因緣,得入如來大誓海中,承佛慈力,眾罪消滅,淨因增長。若臨命終,自知時至,身無病苦,心不貪戀,意不顛倒,如入禪定。佛及聖眾,手執金台,來迎接我,於一念頃,生極樂國,華開見佛,即聞佛乘,頓開佛慧,廣度眾生,滿菩提願。

    「作此願已,禮拜或不禮拜均可,但要盡此一生,不得一日暫廢,惟將不廢,自要其心,必生彼國。

    「【按】此為王臣政務繁劇,無暇修持者所立也。以眾生心散,又無暇專念,如此借氣攝心,心自不散。但須隨氣長短,不可強使多念,強則傷氣,只可十念,不可二十三十,多亦傷氣。如加每晚十念,或早午晚三次亦可。以散心念佛,難得往生,此法能令心歸一處,一心念佛,決定往生,念數雖少,功德頗深。故後此諸祖,均以以作為普攝群機之最方便,待其漸入漸深,如得嘉餚,既知其味,則日用雲為,自能拳拳服膺,惟佛是念,非限於一茶之頃以為定章也。如家有淨室或佛堂,乃須對佛像焚香禮拜,立念跪念均可。」

      丁二、十念記數

 此法由印光大師開示,今錄《印光大師文鈔(增廣)卷一、復高邵麟居士書四》中原文如下:

  「若論念佛法門,唯以信願行三法為其宗要。三法具足,決定往生。若無真信切願,縱有真行,亦不能生。況悠悠泛泛者哉。蕅益所謂得生與否,全由信願之有無。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淺。乃三世不易之常談,三根普被之妙道也。宜通身靠倒,庶親證實益耳。信願行三,十要中皆悉詳示。而第一要,彌陀要解五重玄義中,第三明宗,發揮三法,最為精詳。其後節節段段,皆有指示,宜細參閱。此不備書。至於念佛,心難歸一。當攝心切念,自能歸一。攝心之法,莫先於至誠懇切。心不至誠,欲攝莫由。既至誠已,猶未鈍一,當攝耳諦聽。無論出聲默念,皆須念從心起,聲從口出,音從耳入。(默念雖不動口,然意地之中,亦仍有口念之相,)心口念得清清楚楚,耳根聽得清清楚楚,如是攝心,妄念自息矣。如或猶湧妄波,即用十念記數,則全心力量,施於一聲佛號雖欲起妄,力不暇及。此攝心念佛之究竟妙法,在昔宏淨土者,尚未談及。以人根尚利,不須如此,便能歸一故耳。(印光)以心難制伏,方識此法之妙。蓋屢試屢驗,非率爾臆說。願與天下後世鈍根者共之,令萬修萬人去耳。所謂十念記數者,當念佛時,從一句至十句,須念得分明,仍須記得分明。至十句已,又須從一句至十句念,不可二十三十。隨念隨記,不可掐珠,唯憑心記,若十句直記為難,或分為兩氣,則從一至五,從六至十。若又費力,當從一至三,從四至六,從七至十,作三氣念。念得清楚,記得清楚,聽得清楚,妄念無處著腳,一心不亂,久當自得耳。須知此之十念,與晨朝十念,攝妄則同,用功大異。晨朝十念,僅一口氣為一念。不論佛數多少。此以一句佛為一念。彼唯晨朝十念則可,若二十三十,則傷氣成病。此則念一句佛,心知一句。念十句佛,心知十句。從一至十,從一至十,縱日念數萬,皆如是記。不但去妄,最能養神。隨快隨慢,了無滯礙。從朝至暮,無不相宜。較彼掐珠記數者,利益天殊。彼則身勞而神動,此則身逸而心安。但作事時,或難記數,則懇切直念。作事既了,仍復攝心記數。則憧憧往來者,朋從於專注一境之佛號中矣。大勢至謂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利根則不須論。若吾輩之鈍根,捨此十念記數之法,欲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大難大難。又須知此攝心念佛之法,乃即淺即深,即小即大之不思議法。但當仰信佛言,切勿以己見不及,遂生疑惑,致多劫善根,由茲中喪,不能究竟親獲實益,為可哀也。掐珠念佛,唯宜行住二時。若靜坐養神,由手動故,神不能安,久則受病。此十念記數,行住坐臥皆無不宜。臥時只宜默念,不可出聲。若出聲,一則不恭,二則傷氣,切記切記。居士以年將半百,身系樊籠,素未參尋知識。倘欲即生了脫,但當專主淨土一門。金剛法華,且先置之度外。待淨土大通,一心已得後,再行研究不晚也。若此刻便即從事,恐智力不給,得彼失此。一法未精,二利鹹失耳。揀魔辨異錄系禪宗。深通教理者尚不易知,況居士乎。凡禪宗典章,概勿研究。以禪宗意在言外,若按文解義,則錯會佛法,以善因而招惡果。釋氏稽古略,乃記事之書,而以禪宗為主。凡屬此種言句,皆當置之勿究可也。吾常謂欲得佛法實益,須向恭敬中求。有一分恭敬,則滅一分罪業,增一分福慧。有十分恭敬,則滅十分罪業,增十分福慧。若全無恭敬,雖種遠因,其褻慢之罪,有不堪設想者。凡見一切信心人,皆須以此意告之。此系從初心至究竟之決定實義。若當作腐僧迂談,便為自暴自棄,豈特孤負(印光),實為孤負自己也已。」 

  乙二、三大助行

    丙一、淨業三福

    《觀經》稱:「欲生彼國者,當修三福:一者,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二者,受持三歸,具足眾戒,不犯威儀。三者,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如此三事,名為淨業。」其中,第一條稱為「人福」,是人天福報;第二條稱為「戒福」;第三條是菩薩的福報。《阿彌陀經》上說:「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由此,淨業三福是一大助行。

    丙二、十大願王

    《大方廣佛華嚴經普賢行願品》中,敘述了普賢菩薩的十大願王:「一者、禮敬諸佛。二者、稱讚如來。三者、廣修供養。四者、懺悔業障。五者、隨喜功德。六者、請轉法[車侖]。七者、請佛住世。八者、常隨佛學。九者、恆順眾生。十者、普皆回向。」其中的功德含義非常深廣,可以參閱相關的一些著作,這裡先不祥述了。經中說:「又復是人臨命終時,最後剎那,一切諸根悉皆散壞;一切親屬悉皆捨離;一切威勢悉皆退失;輔相大臣、宮城內外、象馬車乘、珍寶伏藏,如是一切無復相隨。唯此願王,不相捨離,於一切時,引導其前。一剎那中,即得往生極樂世界。」所以說,十大願王導歸極樂,這是很大的助行。

    丙三、般若智慧

    若能以佛法的般若智慧關照念佛,將有更大的效用。古來很多大德都是如此的。淨土的祖師,很多同時又是禪宗、天台宗或者華嚴宗等的祖師。

    [本段慈心增益]淨土宗正依的經典,為祖師釐定之「五經一論」,乃《佛說無量壽經》(以曹魏康僧剴譯本為善本)、《佛說觀無量壽經》、《阿彌陀經》、《大方廣佛華嚴經普賢行願品》、《大佛頂首楞嚴經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和《往生論》(天親菩薩造),別依《淨土十要》、《龍舒淨土文》等歷代淨土祖師的論著,其中尤以《印光大師文鈔》最為完備懇切,最適合現時念佛人的根基。

甲五、結語

    最後,以一首淨土詩結束髮言:

        一寸光陰一寸金
        勸君念佛早回心
        直饒鳳閣龍樓貴
        難免雞皮鶴髮侵
        鼎內香煙初未散
        空中法駕已遙臨
        塵塵剎剎雖清淨
        獨有彌陀願力深

    法師開示雖然簡約,但都達乎妙道,不是僅僅從文字上可以記述的。所以慈心只能憑記憶盡量記述原話,並且把提及的原文轉引入本文。願同修道友指點錯漏之處,以求完備。慈心於公元2005年10月2日初稿、3日初校、17日定稿。

      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 同生極樂國

本文引用的著作

  1、淨土「五經一論」(印光大師 編定)
  2、《淨土十要》(藕益大師 編定 印光大師 增益)
  2、《印光大師文鈔》(印光大師親授)
  3、《念佛法要》(毛惕園 編定)
  4、《大乘起信論》(馬鳴菩薩 造 真諦三藏 譯)


上一篇:念佛貴在調心
下一篇:稱名與念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