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文章

念佛的積極面

[日期:2006-04-08] 作者:林鈺堂博士  閱讀:

  一九九三年七月二日講於馬六甲人生佛學中心
  
  各位佛友晚安。我今天講這個題目,是因為有些信佛的人,覺得念佛好像是低層的修行;而一些不信佛的人則誤會念佛是消極、是逃避,所以我要強調:念佛其實是一件很積極的事情。首先要說明為什麼要念佛。有的人說,你們這樣嘴裡念一念,到底有什麼用呢?念佛也不能解決世間的事情;有的人甚至專門去念佛,那麼這些世間的事,難道可以不管嗎?
  
  為什麼念佛是一件積極的事情?首先我們要問,這世間是不是有問題?要怎麼樣才能真正的解決?當然一般都會說,我們從政治上、經濟上用種種方法來解決。但是這些方式的解決,大家也都知道很有限。就算法律訂得再好,人不好的時候,不但會去鑽法律的漏洞,甚至用它來做壞的事情。但是人好的時候,就算是法律沒有規定到,壞的事情也不會發生,所以根本的解決方法,還是在每個人有一顆純真的心。
  
  每個人的心要是純真的話,那麼不必要發生的問題就可以減少;就算是出了問題,大家都會懂得要互相幫助。我們仔細的來檢討,每個人都有生、老、病、死、種種人生問題,我們自己或是別人遇到同樣的問題,你能給他多少幫助?嚴格的講,其他的幫助都是很表面的,即使社會福利做得很好,大家都很幫助人,還是有人在鑽牛角尖,什麼事情都跟人家斤斤計較,一生過得很煩惱。
  
  美國算是世界最富強的國家,可是你看那裡的青少年,雖然有錢,卻仍有很多問題呀,吸毒,性氾濫,得愛滋病,或精神苦悶要自殺呀。他們環境很好,不像非洲沒有飯吃,為什麼內心有種種的煩惱和問題?這是因為沒有人指導他怎麼樣來解決根本的人生問題呀。所以這就證明,要是心裡沒有安穩,外面再多的幫助,也還是不能解決問題呀。一般說來,我們只照顧自己的幾個孩子都覺得好辛苦,更何況說要照顧很多人,其實不易辦到。所以真正根本、徹底,能夠自己得到好處並且幫助別人,還是要使人人的心裡有一個平安。
  
  那麼要得到心裡的平安,佛法的教導,並不是用一套理念來灌輸,不是教育每個人都要一個樣子做。如果用這樣外在的強制,即使講得再好,但是,每個人天生有他的需求,而世間好的東西有限,那麼當然會引發私心,而起爭奪,所以光是要用一種制度,叫你非怎麼樣不可,這是很難的。
  
  但是佛陀教我們的是一個可以徹底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這個方法不是靠勉強,而是說我們人基本上有很純潔的一面,那是本來的,很純潔、很善良的,只要這個純真能夠發揚出來,就可以超越這些私心與鬥爭。我們會有種種問題,是因為被身體、文化限制住,產生了種種的偏見,而形成一個以個人、一家、一國、一個社會或一種文化為中心的「我執」。你從自己這邊看,有些事情我們大家都這樣做,這樣對我們好,就以為這就是對的、就是好的。然而遇到別的做法時,才發現其實只是兩邊看法不一樣,不見得誰對誰錯,只是你以為你對,他以為他對;這樣子而已。
  
  我們從小生長的環境,所受的教育,文化的背景,都影響到形成我們個人的偏好、偏見與偏執。我們生為人,有人的限制;例如,有些狗聽得到的聲音,人聽不到。有的人可以看到鬼,有的人看不到;這一類的是生理上感官的限制。要是這些生理、文化的限制都能夠超越,你就會瞭解,其實都是有情,而且這些有情,在佛證悟的時候來看都是一體。這一體的意思不是說我分不出來,這裡一個人、那裡一個人。而是說大家在都是有情這一點上,心其實是相通的,而且這種相通是不受時空限制的。這個聽起來太抽像,甚至會引人疑問說:這種一體是不是一種幻覺?超越文化的限制還可以想像,超越生理限制那有可能?「超越時空限制」更是不知所云了!
  
  佛在證悟的時候,他是先看到人有生、老、病、死這些問題,所以覺得有個王位也沒有什麼意思,這些問題來了的時候,也不能解決呀。他為了解決這些根本問題,經過很苦的修練,精神上的境界慢慢提升,到後來證到跟神明一樣了。但是他很聰明,他能察覺還是有一個很細的「我執」。他最後的覺悟是破了這層最微細、最根本的「我執」,才恢復本來的樣子。那麼佛那個時候證入的一體,照經書所說的,就是一切眾生的三世因果,都能看得清清楚楚。我們現在不是佛,怎樣知道佛經上講的是真還是假?我們信受經書靠的是什麼?靠的是我們只要依照經書講的方法去修,漸漸就會發現,我們真能超出原先認為有限制的範圍。
  
  比方說,有一次我打坐時,邁阿密有一位佛友曾憲煒居士打電話來,說他的朋友在洛杉磯去世了,叫我修頗瓦法(密宗超渡的法門)。當時我在打坐,所以沒有起來接,只是聽到答錄機傳來的聲音。我一邊聽著,就在同時,在我右前方顯出一個老人的臉,白頭髮、白鬍子,眼睛小小的,但很有精神。等我打完坐,馬上為那個人修頗瓦,又看到那老人背對著我,走進我所觀的阿彌陀佛裡去;他的背有點駝。等我修完頗瓦,才回電話給曾居士,說我剛剛已為他的朋友修頗瓦了;我說看到他朋友的樣子,他說全對。然而事實上我從未見過這個人,連相片都沒看過。打電話的人在邁阿密,去世的人在洛杉磯,我在舊金山,這都是相差幾百、幾千里的地方。這個事情發生,你說我有什麼本事;不是呀,而是我們每一個人,心純的時候,自然會發生的。這是因為我們本來是有這種本能。有些人也經驗過這類事,比方說,自己很親的人過世,因為關係深,他就會來跟你索取冥紙,或者他雖在遠方去世卻出現在你面前,這些事都有呀。
  
  為什麼這些事對我們來說很稀奇?因為我們的心有太多世間的煩惱,把我們的本能都遮蔽了。這些煩惱不是一天、兩天積起來的,而是生生世世不斷在操心說,我要怎麼樣啦,我的家人要怎麼樣啦,這個事要怎麼樣啦,計較這點,計較那點,自己計較慣了就變成跑不出去了,整天的想法只在這裡面繞,連外邊是什麼樣子也看不到,甚至因為習慣了,根本不想離煩惱而去;那麼要怎麼樣才能出去呢?佛、菩薩教我們一種方法,是從問題形成的根本處著手。我們現在所以會得這樣的結果,是因為整天只想我要這樣,我要那樣,已經習慣了,所以沒有辦法出去。那麼從根本解決,就要在心裡這個我怎麼樣,我怎麼樣,這根本的地方想辦法,也就是把我們從「老是想和自已有關」的地方轉移出去了。我們每個人的心力只有那麼多,現在全用在與自己有關那邊,要轉移就得用一個與「我自己」完全無關的念頭。用其他的都沒有辦法達到效果。例如數字,我們馬上會聯想到金錢,生日等等。但是佛、菩薩就給我們一個跟這個「我怎麼樣,我怎麼樣」完全沒有關係的,這就是佛號。世間的一切是連在一起的;只有佛號是超越的。你要瞭解這個道理,知道這個方法是要從根本上來解決我們的問題的。念佛是一個很安穩的修法。當然我們不可能一下子被拉出去,你習慣在這裡,硬要把你拉出去,你很痛苦,也受不了,但是每天念佛,就好像今天到門口看一下,明天看兩下,慢慢你習慣了,就敢出去了。
  
  你本來心的所有力量,都在「我」這邊,慢慢的,今天一點過去,明天一點過去,念佛久了你自己慢慢覺得身體有些鬆了。平常我們因為心中糾纏得厲害,身體也都是緊張的。如果工作又忙起來,往往就會有胃痛,頭痛,失眠等毛病。平常我們煩惱這件事,煩惱那件事,甚至自己也不覺察,身體因此而很緊;但是你要是念佛,好好的念久了,你會感覺身體真的自己鬆掉了。為什麼呢?因為你原來煩惱很多,心力都執著在這些煩惱上面,以致身體很緊;現在念佛,它就慢慢一層一層的鬆掉。依照我自己念佛的經驗,我們是從心裡很微細的地方開始執著,然後影向到身體裡面一層一層的糾纏上去。到最外面這是很粗的糾結,也就是我們最易覺察的身體上的不舒服處。這些粗的糾結,我們念佛、修大禮拜、做好事等等,就會慢慢鬆開。但是,要是沒有一個徹底的誠心說我要放棄我執的話,這些糾結是不會真的解開的。您如果還設一個界限說我只能修到這個地步,那結是解不開的。
  
  念佛的意思是要徹底的改造,就連心底最深最細的地方都要慢慢改過來,這自私的心要改過來,要瞭解你這個為自己的心,其實就害自己。因為你若只為自己,看事情時就看不到真相,你心裡都是偏見嘛;做事情時,即使您是好人,不存心害人,您還是只想著我好就好,這就自己把一道牆圍起來了,把自己關在裡面,死在裡面。你要是只關心自己,一定會有問題,因為世間誰能保證,你不會老,即使老了也沒有問題?你不會病嗎,病了不苦嗎?你若只愛幾個子女,誰保證他一定活到老?誰保證他婚姻美滿、事業順利?什麼事情都可能發生,人生是高高低低,每個人都沒有保障呀!當然,照佛法講這是因果,你過去做多了壞事,這回壞的報應多,所以在生活上要慢慢改,盡量做好事,壞事不要做。可是更深一層講,如果我們做的好事只有一點點,不能抵償過去的惡業,那麼仍舊會有高高低低的際遇。你的心要是只顧自己,只關心少數幾個人,那麼你這顆心那一天能安呀?一定不能安!所以你瞭解這個以後,就知道只為自己就是害自己。
  
  反過來呢,你要想到大家一樣都有生、老、病、死的問題,都一樣會快樂、會痛苦。那麼我們要怎麼樣才能使大家都快樂,都減少痛苦?你若能這樣來看世界、處理事情,你就安穩了;為什麼?你的心是這樣開闊時,雖然人生的問題還是有,但是別人的問題就跟自己的問題一樣,大家就會互相幫忙!問題就容易解決了。人總是會死呀,但是心要是有博愛的人,這幾個死了,還有活著的我們可以服務,可以照顧,對不對?這樣你就活了,不會死在那裡。你這些兒女,就是你有心照顧他們一輩子,也有太多地方是照顧不了的呀。若不懂得教他要開闊來服務、來愛人,他也只有煩惱一生,你也只有煩惱一生,大家都只在那裡糾纏:我的兒子怎麼樣啦,我的女兒怎麼樣啦;兒女們也是:我的爸爸怎麼樣啦,我的媽媽又怎麼樣啦;這樣大家都沒有快樂,又有什麼意思呢?
  
  你如果能夠往佛法服務去,你就會慢慢得解脫;為什麼呢?你不一定需要有特別的表現,你只要在工作的崗位上,把基本的精神改成為大眾服務,而不是跟人家計較做事多少,待遇如何。不要往計較的方面走,而是要往服務的方面走。能夠多服務一分,將來死的時候,就多一分安慰!你到那時候,什麼都沒有了;到墳場走一次看看,每人只有一塊墓碑呀!就連這個,百年之後可能子孫都找不到了。特別是現代社會,往往有人連祖父墳在那裡都不知道。最後只有一塊墓碑在那裡,你有什麼好爭的?都是假的呀!你死的時候能安穩的渡過,這一輩子能快樂的過,只有靠你的愛心呀;你在為人服務上做一分,你就得一分平安,只有這個是真的呀。不要被騙,不要被「自我」騙了。
  
  而且這個很容易,並不需要你特別到那裡做什麼,只要我們平常做人,遇到事情,能做一點的,就幫一點;這就對了!比方有個小孩跌倒,你不要說這不是我的小孩,不管他呀,你趕快把他扶起來,就是這樣。有個陌生人,口渴了,我們給他一杯水,就是這樣子呀。你要是整個精神是在服務上,就一輩子有意思,其它是沒有什麼好爭的。
  
  若能像上面講的來想,就會瞭解念佛是很積極的。他並不是要逃避世間的問題,而是認清怎樣才能根本地解決人生的問題。有些人說要來改良社會,就喊出什麼主義、什麼主義的,結果他們是要強制人家接受那一套,事實上還不只是一群人來管另一群人嗎?這一群人要是自己不純的話,或者在得權力以後腐敗了,又是什麼樣呢?以前革命的時候講得怎樣好,等到上台之後,他就變成被革命的對象,因為他又跟以前那一群統治者一樣了。可見這不是真正解決的辦法。何況有的也強制不來,比如一個小孩子,他雖有他的純真,但是你要他忽然懂得對人有愛心,不見得做得來。我們的愛心是人生慢慢吃苦吃多了,知道自己自私不對,才慢慢學有愛心的;這也是一種覺悟嘛。所以你要強制人家,要管人家,是不可能的,唯一能夠做得到的是管理自己呀。
  
  念佛是一個覺悟,我先管理我自己,我自己心純了,這個社會就少一個問題,就少一個壞人。從這樣子做起,等你自己修到能夠感動人的時候,才能做菩薩。如果你自己不成熟,甚麼事都不懂,卻以為自己是修菩薩道,到處介入人家的事,堅持自己的意見,而看不到自己是外行亂講,那豈不是更糟,反而攪亂別人的事情嗎?所以念佛這個修行有很深的道理,有成熟的考慮,是積極的為世間解決根本問題。你想想看有幾個人,心那麼純,能夠受得了那個寂寞,一直在念佛?有幾個呀?這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呀。但是愈是枯燥無味,愈是寂寞,你還是默默地修,這就愈是你心裡力量成長的助緣。能夠好好念佛的人,世間的事必然已經不掛心了,因此他就沒有貪心,沒有貪心就免了貪心的苦。同樣一件事情遇到了,有的人很生氣,有的人卻說這個不必那麼氣嘛,甚至有的人可以不當一回事-不當一回事的人就解脫了。所以你念佛念得多的時候,很多事情就自然解脫了。別人為這個苦,為那個苦,你卻連問題都沒有了,只是「阿彌陀佛」又過去了!
  
  你想想看,人生會遇到什麼事,誰知道呢?不要看你現在健全,馬來西亞車禍也很多,要是碰上意外,隨時都可能斷手斷腳。遇到這些事情時心裡沒有力量的話,就會怨天尤人,有的一輩子抱怨不已,有的要好幾年才能走出這種心態。你要是有修行的話,人生雖然沒有人可以替你保障,但是萬一遇到不幸的事情,就比較容易處理而能安然渡過。
  
  到現在我還沒有強調說,念佛其實會得到佛、菩薩的保佑。這是因為,一般而言,修不久的人不易感覺到佛力的加被,所以我先只從一般的道理談起。但是我們實修而有感應經驗的人,也應該告訴大家這些事實。佛是已經證入一體,已經超出時空的限制。當你相信他,念他的佛號的時候,你就容易跟他接通。我自己修的經驗,佛、菩薩來加持的時候,那個感覺是沒有辦法講,就只能形容像充電一樣,忽然有一股力量把你全身籠罩住,使您失去身體的感覺。佛、菩薩給你的加持真的有這麼強呀,這是我們修比較久的有這種經驗。你在那裡念佛的時候,就是慢慢跟佛通電,就慢慢得這些東西。佛、菩薩教我們,是要做個好人,要做好事,不可以做壞事。我們照著做,在個人的業上就提升了,就減少了一些問題。這樣就有可能大事化小事。再加上佛、菩薩的護法給你護持,那你這一生可以很平穩的過。
  
  你要是能把這個教給你的子女,那才是真正搶不走的遺產呀!其他的,你給他愈多,他煩惱愈多。他要是處理不來,那就糟糕了,越多人想要鬧他,對不對?要注意這些呀,這些是真的東西。像今晚有人彌留,你們要去助念,可見念佛不是沒有用哪;那個人到這個時候,什麼都幫不了忙,只有念佛對他真正有幫助。有些久修念佛的人到臨終的時候,就跟人家說趕快幫我念,而且還要大聲念,他自己知道那樣對他有幫助。問題主要是人在世間成長的過程中失去了純真。生死的過程應該都是自然的。小孩子出生的時候,也是有痛苦呀,但那個時候比較純真,純真的話,身體鬆軟,比較沒有什麼苦。我們人將死的時候,為什麼會痛苦?因為這一輩子身體都已經纏縛僵硬了,平常世間的想法、考慮太多,用心機、造城府,導致筋脈糾結,氣血堵塞,隨著年紀漸老,就有些地方氣血不通,筋脈僵化。到死的時候,要從軀殼離開,但是這裡脈路不通,那裡又彎彎曲曲,你說會不會苦?當然很苦。但是你如果開始念佛,念久了你自己的身心都慢慢鬆開,到死的時候,只不過是一個自然的過程,就不會有苦。這就是為什麼有的修念佛久的人走了,身體還是軟軟;他先已經把這個問題解決了,到時候只是一個自然過程就不會苦了。人生無常,什麼時候死都不知道;念佛這個事情是最後真正有個結果的,而且不但對自己好,對別人也好。
  
  佛法中也有其它的修法,例如打坐、參禪、學密宗等,我們為什麼提倡念佛呢?因為一般來講我們都有世間的事情,有職業、家庭,而沒有充裕的時間專門修行。深入專修當然最好,但就像全世界只有少數幾個人去參加奧林匹克競賽,專修的總是少數。我們普通人要一下子達到高水準是不可能的。但是你平常若肯在家裡運動,等成績好了,再參加都市的運動會,慢慢你也許就有資格參加世運了。那些比較深入的修法,是要完全投入才會有一個結果。我們現在若能從定課修念佛做起,等修到淨念不斷,也是可能完全投入習定、參禪或學密的。
  
  我們平常人安穩的做法,就是一步一步地念佛。也不需要搞組織,等一下又有人事問題,利益問題,問題一大堆,搞得亂七八糟。每個人的見解不同,就算都是好人,也同樣會有爭執呀。比如說有的人老爸爸病很重,倒在床上,一群兒女因為都愛爸爸,這個說要為他洗身體才舒適,那個說不行呀,洗身子會著涼呀,爭得都要打起來了。這個世間很難就是這樣,都要做好事,也都還是爭執不下的。
  
  念佛呢,就會減少這一類問題。每個人自己好好的念,也不會說跟錯了人,上當受騙。都沒有事,每個人就自己念,念到自己真的知道很好,才知道如何勸人也念。遇到別人也是要慢慢勸,這不能勉強的呀。你遇到他有苦,你跟他開導,想開一點嘛,人生無常,有一個方法可以從煩惱解脫。還有一點很重要,當一個人正在苦的時候,沒那麼簡單,人家講幾句話,說看開就看開嗎?看不開呀!人家勸說放掉就放得掉嗎?放不掉呀!你生病很弱、很苦了,怎麼辦哪?但是平常有修念佛的人就不一樣,因為他早就看開了,早就放下了,這全是多年念佛,不知不覺中做到的。你要是念的功夫深,別人以為會苦的情況,你卻沒有苦,這種解脫是靠平常努力修才能達到的。到時候為什麼不會苦?因為你裡頭都鬆了、都通了,就自然不一樣。你看,我頭上本來是快要禿的,現在又長新毛,也沒有塗藥,也沒有經過任何治療。可見只要好好修,身心自然會改變。講這些,是要助人瞭解念佛是有用的;你們去助念,也是很有用的;自己遇到問題,念佛定心也是很有用的。
  
  一般而言,只要做習慣了,唸經也可以,念長咒也可以;但是我比較鼓勵人家念佛,這是為什麼?因為這個是救命用的,要是忽然遇到車禍或是意外事件,必需不假思索,脫口而出,就是一句「阿彌陀佛」,心中只有此一淨念。要是老弱病苦的時候,也不需去記下面一句是什麼,就只有四個字嘛。你就光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這是很容易依靠的。你要是養成這個習慣,遇到你很苦的時候,愈苦就愈非念不可,那麼你就有一個機會把自己從苦、從煩惱裡拉出來。你要是沒有一個東西可以依靠,你怎麼能脫離苦惱呢?所以這是很重要的,等於是一條救命的繩子,緊急時可以拉呀。
  
  講到究竟,則是「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我們不用住在那裡呀!念佛是不是「有所住」呢?但是還沒到究竟的時候,需要一個東西拉著,不然怎麼辦?而且「應無所住」,並不是說就死在「無所住」,而什麼都不抓,緊接著還有「而生其心」啊,就是一面無執,一面要活用。其實念佛就是「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為什麼?一念「阿彌陀佛」,就過去了,剛剛念那一句已經過去了,我沒有住在那句,我現在念的是新的一句「阿彌陀佛」,這是活用呀!其實要是真的懂「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就是活活潑潑,就會應用無窮,而不是死在那裡。活活潑潑的本來那個叫做「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誰跟你說句句「阿彌陀佛」是同一個?這是你自己觀念上綁在那裡,說同樣四個字。你要是能從這層觀念解脫出來的話,每一句「阿彌陀佛」都是一個新的;你在那裡念佛,也是「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你是在練習活用,練習說這一用很純真,這一念就只是「阿彌陀佛」。
  
  你要是能在意念上很純真,唸唸都是只有「阿彌陀佛」,那麼你在念佛裡面慢慢會接近禪定。你不需要另外去學禪定,跟打坐一樣的禪定境界會自然起來;就在念佛的時候,它就起來了。你要是能夠在念上做到這樣,你在念上純粹、念上解脫了。那麼你會慢慢通達在色、聲、香、味、觸上解脫的情況。看電視也可以解脫-電視上可以演得很殘暴、很色情,你心要是純的話,看起來全是「阿彌陀佛」一樣。
  
  這樣講得很玄,但是你要瞭解,你眼、耳、鼻、舌、身、意在基本上是一體,你現在只要學會在色、聲、香、味、觸、法的應用上都是純真而已。但是要把複雜的經驗全部回復純真是很難的,所以先從念頭上修起,做到有定的境界,然後那種經驗慢慢會自然傳播到其他方面去,所以念佛的結果,不是死在「阿彌陀佛」上,而是藉著佛號的幫助活起來,變成一個活活潑潑的人呀!
  
  「阿彌陀佛」是什麼意思呀?是無量壽、無量光。無量壽的意思是說時間上無限,無量光是說空間上無限,最主要是強調這個「無限」。但這個「無限」是個「一體」呀;阿彌陀佛佛光普照,不是只照你不照他;佛是無所不照,全部平等的。而且阿彌陀佛就是每個人本來的佛性,也就是說,我們本來是那個樣子。所以你依佛法的修行而得到解脫的時候,只是回到本來,並不像說比賽得到冠軍,那你還要設法去保持,那可就辛苦了,因為還要努力啊。解脫就是回復你本來很純真的樣子。
  
  開始修念佛的時候你知道佛號的意思是「無限」,但是你念久了,你就會超出意義這一層。真正的無限,必須連人類的觀念都要超出。佛法開始先借用觀念來指導我們,因為我們都生活在觀念的範圍裡面。觀念都是有限的、有分別的,那麼要怎樣突破觀念的界限呢?我們說「阿彌陀佛」的意義是無限,就是先把其他觀念的界限放掉。這並不是說到最後我們不能分別;還是能分別,不然觀世音菩薩怎樣三十二應,該如何救渡的就如何救渡?他還是能分別,他是能活用分別,而不被分別綁住。我們現在的問題是一有分別,就被分別綁住了,所以佛、菩薩教我們無限,就是叫我們不要被分別綁住,要學會同體大悲,能夠這樣子開闊來愛大家,為大家服務。念佛念久了就純了,純了,觀念就自然消失;不是有心要意義消失的,有心的話,還是在觀念裡面,還是跑不出來。無心的,自然超越出來。修久了,將來很純的,就是「阿彌陀佛」。唸唸「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沒有想到意義的問題。
  
  佛菩薩教我們無限的一體,又傳下很多戒律來規範我們的生活,以幫助我們漸漸達到佛的境界。但是在生活中忽然遇到事情,我們一般人記不得那麼多,需要的是一個很基本的原則來做為實用的指針。這原則可分兩面來講:積極的一邊就是要開闊,消極的一邊就是要無執。我們現在是太有限-很多事情我們會覺得很煩惱,主要是因為看得不多,所以就怨天尤人,自怨自恨。但是你要是看多了,年紀大看多了,就會說,哎呀!不幸中之萬幸,還有更糟糕的。同樣一件事,你年青時覺得很苦,等年紀大了再看,就覺得能這樣也就算啦。所以我們學佛就是學前人經驗累積的智慧,這樣我們就可以少受一些苦。學開闊:遇到事情往長遠想,從多方面想,再看看別人的情況,自己就容易解脫了。幫助人的時候也是這樣跟他講,他就容易從煩惱裡走出來。
  
  一邊是開闊,另一邊是無執,就是放得下。最後反正都是假的嘛;什麼是你的錢呀?你要是這一下走了,就都不是了。但是錢還在你手裡的時候,你能用來做對人有益的事情,受惠的人會感恩而說:「這是誰給我的,這是誰做的」,這樣才真的是你的。只要把它用在公益上,那就真是你的了;你要是死死放在那裡,那不是你的。你看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他是孤兒,沒有飯吃才出家的,結果打出自己的天下。他真有本事的,是不用你擔心的,財產反而可以拖累他。要是你給子孫,而他又是不行的話,你就反而害了他,使他成了被人謀財的對象。讓他快樂過一生就好了,真正能給他的是教他這些佛法,使他不再老是想:我要比人家怎樣,我要跟人家怎樣,而能平平淡淡過一生就「阿彌陀佛」了,就真很快樂、很安穩了。
  
  現在想到的就是這些。你們有什麼問題,特別是對念佛有什麼問題,可以盡量提出來。把觀念弄清楚的話,大家就會念得更有興趣,更有信心。還有一個可以提倡的就是週末閉關。在馬來西亞週末有一天半,佛友們可以輪流閉關,輪流做護關的工作。閉關主要是禁語、禁足。可以在家中規定一個房間或加上廁所,做為閉關的界限,不要出來。閉關期間不接電話,不看報紙、雜誌、信件,不見朋友,不看電視,不聽收音機,也不自言自語。在裡邊可以念佛、拜佛、看些經書,照樣可以吃三餐、沖涼、睡覺,但不吃零食。這是練習單獨,練習專心於修行。你要是耐得住單獨,煩惱會減輕,心裡的力量也會增長,那就比較容易渡過人生的問題。要修呀!
  
  問答
  
  問:家裡沒有供佛;早上點三枝香,然後靜坐念佛,可以嗎?
  
  答:可以。念佛的好處是隨處可念,而且也沒有髒不髒的問題,女人有月事也可以念,生產照樣可以念,佛菩薩是像父母一樣,不會嫌嬰兒的便溺骯髒,會自動給他清理。廁所裡也可以念,到處都可以念。主要目的是功夫打成一片,任何時候可以念,而且一直不斷的念。念佛看來很簡單,實際上修才知道其實很難。初修的人,一句「阿彌陀佛」,第二句還沒念,就不知有多少雜念已經來了。要念到一句一句佛號之間沒有一個間隔的感覺是很不容易達到的。心裡佛號維持不斷是很難的;這裡面功夫是很深的啊!

上一篇:為什麼要念佛?
下一篇:密宗的往生淨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