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佛教文章區 → 名相解釋 |
閱讀文章 |
荼毗與舍利
火葬曾是古印度社會最盛行的埋葬方式,佛陀涅槃後,自以三昧真火荼毗,從此佛教徒普遍引用。荼毗(梵語:jhapeti),意即焚燒;佛典中也有作茶毗、闍毗、闍鼻、耶維等。 荼毗過程一般都是在清晨從「叩鐘」眾集開始,接著灑淨、念佛移靈至讚頌會場。然後在讚頌聲中,依次靈前拈香供養。接著進行追思讚頌法會、午供、迴向。 高僧火化後是否一定會有「舍利」?佛經上說:「舍利者,是戒、定、慧之所熏修,甚難可得,最上福田。」《長阿含經》、《法華經》有「全身舍利」與「碎身舍利」的說法。 不過,高僧荼毗後,透過「舍利」見證修行成果的故事,屢見不鮮。如近代高僧廣欽老和尚荼毘後,有一千多顆舍利;白聖長老的金剛舍利,形如觀音座像,更是少見。但佛教界通常都會彼此告誡:依「法」修行,得舍利並不困難;但切勿以得舍利而「修行」。 其實有無舍利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否繼續研習佛法,因為那才是「無形舍利」。
|
版權沒有,在註明出處的情況下,歡迎轉載。另請善心佛友在論壇、facebook或其他地方轉貼本站連結,功德無量。No CopyrightDvNews 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