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文章

忍辱

[日期:2006-04-06] 作者:無心  閱讀:

  『忍辱』,忍耐之簡意;即令心安穩,能忍外在侮辱、惱害等而不生瞋心;亦即凡加諸身心之苦惱,皆能忍之而不動心,並證悟真理,將心安住於理上。佛教特別重視忍辱,尤以大乘佛教為最,是菩薩所必須修行之德目。
  
  忍辱波羅蜜分為三種:1.耐怨害忍,即受他人之怨憎惱害亦加以忍耐。2.安受苦忍,即為疾病、天災所逼亦加以忍受。3.諦察法忍,即諦察諸法不生不滅之真理,心無妄動。
  
  根據《法集經》卷三記載:菩薩修行忍辱波羅蜜,有六種功德力,1.能忍所害,得「如響平等智力」2.能忍所打,得「鏡像平等智力」3.能忍所惱,得「如幻平等智力」4.能忍所瞋,得「內清淨平等智力」5.八法不動,得「世法清淨平等智力」6.煩惱不染,得「集因緣平等智力」。
  
  在人生的漫長道路中,每個人依因緣而有各種不同的處境和變化,即所謂的順境與逆境。身處順境時,固然是福報,但是應該惜福,勿驕勿慢,以免福報離身,反而害了自已;碰到逆境時,也不要氣餒,應當實踐忍辱以為修行。
  
  常人云:「小不忍,則亂大謀」、「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不海闊天空」,這都是古人領悟忍辱的智慧,亦是忍辱的好處,值得我們修行人深思奉行。還有,那膾炙人口的孟子一句話:『天將降大任於斯人,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更是忍辱行的最佳寫照;做為一個修行者,應該如實奉持,並互勉之!
  
  僅登載《大方便佛報恩經》卷三的佛經故事,說明佛陀修持忍辱的事實--
  
  從前,在毘婆尸佛時代,波羅奈國,國王是一位仁慈叡智的君主;用正法治國,太子亦生性慈善不瞋,所以取名為忍辱。當國王病危時,奸臣為了除掉太子,於是向國王進言:只有不瞋者的眼珠和骨髓,才能治好國王的病。太子自認是不瞋者,於是挖出自已的眼珠,並斷骨取髓,做為妙藥,以救父王。當時那位太子就是佛陀的前身•••。

上一篇:解脫
下一篇:七聖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