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文章

佛學問答(第二輯) 如本法師講述

佛教何謂『十二因緣』?

[日期:2008-05-11] 作者:如本法師講述  閱讀:

92.佛教何謂『十二因緣』?

當前人生,三界統苦,千苦萬苦,總在生死(梵語samsara),佛陀出世,即為此大事示現人間,若生死了,則一切苦了。欲了生死,必須洞明生死根源,欲明根源,須進觀人生三際(世),即過去生從何來?將來死往何去?這個問題是全世界所有宗教學術所欲探究,而未能窮盡的千古秘密,唯獨佛學能徹底說明,而且能徹底解決之。佛學不離因緣法,佛說生死苦果,因緣有十二,名稱為十二因緣(梵語dvadasangapratitya-samutpada),今列表如下,並加以說明。

 

 

 

 

 

十二因緣

 

過去因緣

現在苦果

現在因緣

未來苦果

無明(無始煩惱)

(善惡之業)

(本識攬渧)

名色(識煖胚團)

六入(扶塵具形)

(根攝境界)

(苦樂捨感)

(因受生著)

(因執追求)

(業牽後有)

(倒識投胎)

老死(生後苦死)

.無明(梵語avidya)-無始煩惱。謂無始以來,妄識於事理迷暗愚癡,無所明了,故名無明。無明有二:根本無明和枝末無明,根本無明乃菩薩所斷;枝末無明乃凡夫所修。

.行(梵語samskara)-造作之義,即指所造作之善惡諸業。由於兩種無明為緣,遂引起造作種種善惡之事業。若起無貪、無瞋、無癡等善心,則造善業;若起貪、瞋、癡等煩惱之心,則造惡業。吾人無始以來造業無邊,故八識田中之種子亦無量無邊。

以上兩支,屬過去因緣,無明是緣,業力是因。因緣和合,遂感生現在苦果,即是吾人五蘊報身。

.識(梵語vijnana)-本識攬渧。即第八識攬父精母血二渧,名三和合,此為一期生死之開端。

.名色(梵語nama-rupa)-識煖胚團。名指心識(初投胎之神識),色指形體(父精母血凝成之胚團)。是說明一念愛染,投入母體為名,攬父母赤白二渧,外托煖氣成胎為色,此是胎相初成之位。

因六根未成,識心未能顯發了別之功德,但有心之名,無心之用,故不稱為心,而只稱名,且初投胎之時,形體未全,五官未具,不便稱身,故只稱色。

.六入(梵語sad-ayatana)-扶塵具形,指眼等六根而言。在母胎十個月中,由名色逐漸六根成長完備,於出胎後,對六塵境界有互相涉入的作用,故名六入。從名色,而六入,至出胎,中間總共有三十八個七日,皆屬胎中位所攝,此為吾人一期生命受用之自體。

.觸(梵語sparsa)-根攝境界,接觸之義。根塵和合而成觸,此即出胎之位。謂十月圓滿出胎,六根遂於外境相接觸。當嬰孩自出生到二三歲時,天真純潔,六根對境,但起單純知覺,當無憎愛分別。

.受(梵語vedana)-苦樂捨感,即是領受之義。領納接觸六塵境界,內心所感受的違順等境,生起苦樂感受。當四五歲到十歲左右,年紀稍長,知識漸開,對於飲食衣服玩具等,皆有所求,且能分別好醜,當未生貪愛之心,這是對境所生的一種情緒。

以上五支,總為五蘊報身,即過去因緣(無明與行)所引生之現在苦果。既有此五蘊假身,則熾然起惑造業,隨之又成現在因緣,將引生未來之苦果,詳情如下:

.愛(梵語trsna)-因受生著,即是貪愛。因感受引起之執著。當十一、二歲到十八、九歲之時,已將成年,欲望既開,對於五欲六塵,自然心生貪愛,對於樂受順境,則起貪愛之心;於苦受逆境,則生憎惡之念。

藏經云:『貪愛如水,能潤生死。』

楞嚴經云:『一切眾生,皆以淫欲而正性命。』

高僧大德云:『愛不重,不生娑婆。』

此為對境所起的一種貪染心。

.取(梵語upadana)-因執追求,即妄取也。約二十歲後,血氣方剛,貪欲轉盛,於一切境,廣為追求,是名為取。此為貪污欲境的一種強烈趨求。

.有(梵語bhava)-業牽後有。由愛取二支惑,遂發種種善惡之業,感生未來有生有死之果報。以上三支,愛取又為緣,有支又為因支,因緣和合,又生未來之果。如是有因有果,故名為有。

十一.生(梵語jati)-倒識投胎。此身壽命終時,第八識在一切有情中,依其業力牽引,再去投胎受生,此為未來受報之一種活動。

十二.老死(梵語jara-marana)-生後苦死,即衰老死亡。萬法無常,有生必有死,身壞命終名死。眾生莫不皆有死,卻未必皆歷衰老(夭折與橫死),故合老死為一支。自生至死,其間不免種種憂悲苦惱,此為未來受報之一種結果。

如以上所說,十二因緣包括過去因緣(無明與行二支),現在苦果(識、名色、六入、觸、受等五支),現在因緣(愛、取、有等三支),未來苦果(生、老死等二支)。是為雙重因果,此為佛陀說明吾人生死相續的一種鐵則。

十二因緣,雖然只說三世,其實包括千世萬世,這如何而說呢?因為過去因緣(梵語hetu-pratyaya),更從過去果來,故上溯過去則無始;而未來苦果,更生未來惑業,故下推未來則無終。由此可見,無始之前,吾人既已如此生死而來,無終之後,吾人也要如此生死下去。

十二因緣法有二種:一則生死流轉門。二則涅槃還滅門。

何謂生死流轉門?就是六道眾生輪迴生死的相狀,佛陀把生死相狀分為十二支分位,如是循環無盡,猶如水之流動不息,輪之旋轉不停,故稱流轉生死門。所謂『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

何謂涅槃還滅門?就是修行者欲解脫生死,以此十二因緣法勤修,最後就能滅除煩惱生死,還歸涅槃真性,故稱為涅槃還滅門。所謂『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識滅則名色滅,名色滅則六入滅,六入滅則觸滅,觸滅則受滅,受滅則愛滅,愛滅則取滅,取滅則有滅,有滅則生滅,生滅則老死滅。』

故知無明煩惱,是生死根本,譬如擒賊須先擒王,又如伐樹先斬樹根;一旦無明滅除,則行隨著滅除,而行一滅則識亦隨滅,乃至不去投生,則無老死憂悲苦惱,這就是十二因緣涅槃還滅門之道理。


上一頁 [1]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100] 下一頁   
【內容導航】
第1頁:在家菩薩戒與出家菩薩戒,所修證的果位有何不同? 第2頁:如何是『歸依在三寶,實踐在三寶,成就在三寶?』
第3頁:何謂『三淨肉』?何謂『五淨肉』? 第4頁:在家三寶弟子,如何護持三寶?
第5頁:什麼是菩提心,如何發菩提心? 第6頁:如何破『我執』?
第7頁:大乘佛法有那三大思想體系,立論如何?有何差別? 第8頁:男眾與女眾在修持上,證果上有何差別?
第9頁:明心未必見性,見性必得明心,這句話是否正確? 第10頁:六道中,佛法以何道為主?其餘能否往生極樂世界?
第11頁:佛教要消業障,要從那方面入手,才能達到真正的消業障? 第12頁:教禪宗常提到破三關,何謂『破三關』?
第13頁:『閉關』的實際意義何在?要具備什麼條件才能閉關? 第14頁:身為佛教徒,對禍福吉凶,要抱著何著心態來正見它?對風水地理,又該存何種態度以待?
第15頁:眾生會因妄想而起心動念,請問佛還會起心動念嗎? 第16頁:請問佛法和生活之間,是否有關連?如何將佛法應用在生活上?
第17頁:菩薩度化眾生,要有那些方便? 第18頁:如何避免火燒功德林?
第19頁:佛教是以『死』為主的宗教,還是以『生』為主的宗教? 第20頁:何謂『三業清淨佛出世,三業不淨佛滅度』?
第21頁:眾生有生有死,有來有去,為何聖者卻說無來無去? 第22頁:人從那裡來?
第23頁:如何才能達到『實相念佛』?怎樣才能見到佛性? 第24頁:何謂『道』?
第25頁:眾生業重,如何轉業力為願力? 第26頁:佛法有空門與有門,如何能深入?
第27頁:禪淨雙修,在佛法上能成立嗎? 第28頁:念佛能否往生,品位高下以何為主要支柱?
第29頁:佛教對『正見』的看法如何? 第30頁:請問成佛之後,還會變為眾生嗎?還有因果嗎?
第31頁:學佛要出三界,請問要如何出三界?佛有出三界嗎? 第32頁:凡夫發願,願生生世世留於娑婆度眾生,是否正確?
第33頁:何謂『念念菩提,步步無生』? 第34頁:小乘佛法與大乘佛法,其差別何在?
第35頁:佛法是因緣法,世間一切法也是因緣法嗎? 第36頁:真如與妄想是同時具足,或有先後,請慈悲開示!
第37頁:對別人演說佛法,要具備什麼條件? 第38頁:身為佛教徒入三寶殿時,有何禮節?
第39頁:未信佛前所造的罪業,及信佛之後所做的功德能不能相抵? 第40頁:何謂『三業』?何謂『三障』?
第41頁:為什麼學佛者要常親近善知識?善知識要具備什麼條件? 第42頁:請問如何修行?
第43頁:何謂『結界』?何謂『結夏』? 第44頁:學佛者發願有何忌諱?
第45頁:請問四弘誓願和自性四弘誓願有何差別? 第46頁:請問戒定慧在因地上和果地上有何差別?
第47頁:請問禪定可分為幾種?境界有何差別? 第48頁:請問學佛的過程,解脫的境界可分幾種?
第49頁:佛教重因果,大致可分幾類因果? 第50頁:請問慈悲與感情有沒有一樣?
第51頁:請問在平常見到鬼界的眾生,是好或不好? 第52頁:要怎樣才能攝心念佛?
第53頁:何謂『知見立知是無明本`』,『知見無見是涅槃』? 第54頁:請問一位弘法者,應具備那些條件?
第55頁:佛教對婚姻的看法如何? 第56頁:請問身為學佛的人,怎樣才能達到解脫?
第57頁:還沒有明心見性的人,心容易染污一切境界,該如何安住? 第58頁:請問聽經、念佛都要迴向嗎?其意義為何?
第59頁:何謂生忍、法忍、無生法忍? 第60頁:學佛貴在精進,請問精進的定義為何?
第61頁:佛教請問真正的禪定是什麼? 第62頁:佛教發願到極樂世界修行,與發願在娑婆世界修行有何差別?
第63頁:何謂『三德』? 第64頁:何謂『念佛三昧』?
第65頁:佛教請問『三慧』與『三學』其意義為何? 第66頁:佛教佛教常說『隨緣』,這是否含有消極的態度?
第67頁:佛教佛教徒和外道同樣都在吃素,到底有何差別? 第68頁:佛教請問往生極樂世界,得生三輩九品,須具備修持何法?
第69頁:佛教佛教對『三法印』的看法如何? 第70頁:佛教世間的忍辱和出世間的忍辱,有何差別?
第71頁:佛教何謂五衣、七衣、九衣,各代表何義? 第72頁:佛教請問戒律中的『開、遮、持、犯』,其意義何在?
第73頁:佛教何謂『譏嫌戒』?何謂『根本重戒』? 第74頁:佛教請問『供養』的定義如何?
第75頁:佛教何謂『三聚淨戒』?其意義為何? 第76頁:佛教何謂『現報』?何謂『花報』?
第77頁:佛教何謂『無緣大慈』?何謂『同體大悲』? 第78頁:佛教請問佛與菩薩有何不同?
第79頁:佛教世人修行何以學道者多,而得道者少? 第80頁:何謂『有佛無佛法住法空』?
第81頁:何謂『獨頭意識』?何謂『微細念頭』? 第82頁:佛教何謂『一切法不空,無道無果』?
第83頁:佛教請問『信佛』與『學佛』有何不同? 第84頁:佛教請問在家居士組成團體共修,如不如法?
第85頁:佛教如何才能看出修行者有沒有『道行』? 第86頁:佛教為什麼佛教徒對人會說你很有『福報』?而不說你很有『慧報』?
第87頁:佛教學佛有些人思想活潑,有些人思想較呆滯,請問這兩種人要如何排解自己的弊病,方能契機入道? 第88頁:佛教請問每尊佛菩薩示現的形像都不一樣,其意義代表著什麼?
第89頁:佛教請問『法律』與『戒律』有何差別? 第90頁:佛教佛門有句『清淨不用掃,空門不用觀』,其意境如何?
第91頁:佛教『般若』含義是什麼,分為幾種? 第92頁:佛教何謂『十二因緣』?
第93頁:佛教六根清淨如何解釋? 第94頁:佛教佛門中常見『卍』字,是代表什麼意思?
第95頁:佛教什麼叫做『八種福田』? 第96頁:佛教何謂『三種慈悲』?
第97頁:佛教佛陀大慈大悲,化解古印度不平等的四姓階級,何謂『四姓階級』? 第98頁:佛教出家有那些類別?
第99頁:佛教佛門中的『舍利』是如何形成的 ? 第100頁:佛教何謂『龍華三會』?
上一篇:
下一篇: